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第1页
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第2页
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第3页
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第4页
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中药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其一要明晰中药学本科教育的层次定位,避免过于强调实践技能,压缩理论学习,重蹈高职生培养模式的弊端;或过于强调创新性培养,拔苗助长,逾越到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其二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专业基础课体系庞杂,重点不突出;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陈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此外,中药学作为传统专业,教学模式僵化,后期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验证性实验居多,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性训练,导致学生实践性、创新性不足、综合素养欠缺,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所以在操作层面如何把握好度,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实践与创新,提高中药学本科教育的可操

2、作性和实效性,凸显出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能力与素质统筹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2009年,本校思邈计划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陕西省教育厅立项资助。2010年,中药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两个教学质量工程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探索建立适合中药学专业自身特点的、系统的、可操作和实施的、教学效果显著的理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实用性、创新型的中药学人才。 1.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思路 以中药传承发展为要务,以市场供需变化为导向,以实用创新人才

3、培养为目标。具体表现在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进一步论证医药结合、继承创新、实践为重,能力优先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一提高、二发展、三注重、四结合: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的培养;坚持中医与中药相结合,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中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法 (1)探索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个模块、四项保障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本校中药学专业经过33年的建设和积

4、淀,逐步形成了一套规模完善、特色鲜明的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可从资源-种植-鉴定-物质基础-炮制-制剂-药理-经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中药学研究,正在探索创建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个模块、四项保障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一个中心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阶段是指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两个阶段。三个模块是指依据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思维意识的原则,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课堂实验模块,包括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实训模块,包括野外实习、生产见习、药厂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科学研究模块,包括参与

5、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实习单位的科研活动、各种学科竞赛等。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采取四项保障措施,即在管理和监控措施、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等四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2)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 精简融合相关课程内容,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继承汲取祖国医学的精华,从课程设置和基础教育上强调医药结合,注重中药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构建一凸显(凸显中医药特点)、两兼顾(兼顾化学和中医学基础)、三结合(中药学、生物学、药学知识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依照市

6、场需求,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加大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任意选修课比例。理论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专题报告、学术讲座、杏苑沙龙、思邈论坛等方式,主题不设限、内容不唯书,开拓学生视野,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比例;推行在标本馆、药用植物园、制药厂开展实物实地教学方法。突破固有的中药学人才培养周期,强化实训实践环节,将教学模式从3.5+0.5调整为3+1,即将理论(含实验)教学周期压缩为3年,将实践教学周期延长为1年,通过1学期校内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凸显实践为重;通过1学期校外实践实习,将理

7、论与应用进行对接,学以致用。同时将中药学各门实验课单列,独立考核,夯实基本功,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科研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能力为先。 (3)成立中药学实验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成立中药学实验班和经典班,分别执行上述3+1和传统3.5+0.5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效果综合比较。将中医药传、帮、带的师承教育传统和院校教育模式相结合,对实验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包括基础学科导师制、专业学科导师制两个阶段实施。探索导师、学生管理考核联动机制,导师遴选强调三有,即有条件(导师必须要有在研科研、教改项目)、有过程(学生必须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有结果(培养期内至少公开发表一篇科技论文(学生署名前两位),在

8、时间和空间上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兴趣,提高实践技能。基础导师制导师主要从基础学科教师中遴选,其指导对象为中药人才培养实验区二年级优秀学生,侧重于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及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专业学科导师制导师主要从专业学科教师中遴选,其指导对象为三、四年级优秀学生,侧重于学生专业教育即五能(辨、效、制、析、用)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合中医药学科的特点,从机制体制上鼓励导师和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自觉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4)开展社会实践,强化中医药文化熏陶,提升综合素养 陕西是岐黄

9、圣地,药王故里。在提高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利用陕西深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加强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组织参观医史博物馆、陕西药王山、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巩固专业思想,增加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融合,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区域中药资源调研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第二课堂功能,培养学生思维分析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通,智商与情商的互补,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医药大学生全面发展。 (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平台建设及保障体系建设

10、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对中医药本科教育而言,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开启。近年来,本校通过实施外引内培机制和各种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另外,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整合教学资源、更新仪器设备,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加强理论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互通,加强实验平台、技术平台、实习实训平台的互补,加强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的互融。设立开放实验室,组织教师精心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中药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切合实际,准确定位,每个培养环节都力求做细做精做实,切勿好高骛远,求全责备,否则欲速则不达。总而言之,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重点,科研能力培养是整合,创新意识培养是突破,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