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年全国职业培训 编号:856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导 言我市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发挥首都智力资源密集优势、实现经济质量与规模同步提高的过程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生产技术工人队伍对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至关重要。首都经济建设既需要大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爱岗敬业、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万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万高技能人才,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大批低技能就业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却难以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不足、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短缺。据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市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应占职工总数的40%以上,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应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以上。目前,全市技术工人101.2万人,仅占企业337.2万职工的30%;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有12.1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2%。技
3、能人才的学历从总体上看以中、低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5%左右。随着企业现在的中坚力量40-50岁人员的退休,技能人才队伍后劲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摆在我们面前的矛盾是一方面首都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解决这对矛盾的唯一选择就是要加大、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往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难以有效完成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制定的目标,本课题就是要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找出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紧密结合首都经济发展实际的有效的培养模式。一、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和素质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没有对这一词条的规范解释,国外也未找到相
4、关的资料。寻根求源,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日益成为政府、企业、社会和劳动者关注的对象,研究探讨这一概念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技能人才是对高级技能人才的简称。高技能人才的“高”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高,体现应对职业发展能力;二是对前沿技术水平,设备技术含量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高,体现出职业适应性较强;三是技术技能复合程度高,体现能胜任多岗位的要求;四是操作能力高,体现在能操作生产过程关键技术和解决疑难问题;五是创新能力水平高,体现在不断汲取新知识拓展新技能。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技能人才群体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技能人才中的核心群体。他是
5、高级技术工人的延伸、深化和拓展,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实践中发挥着特种部队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的范围是指生产第一线的技师和高级技师。技师是指具有本专业(工种)技术等级标准中高级工人以上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员;高级技师是指具有高于技师的专业(工种)理论知识和高超精湛技艺及综合操作技能的人员。不难理解,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应是具有高级技术工人以上知识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即具有实用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传统设备、工艺技术及现代设备、现代工艺技术。能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践中,能完成高级工难以掌握的高难度或关键技术,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劳动者。 综上所述,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应有五大要素,分别是:必要的理论
6、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资源分配能力,上述素质集中概括了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即人才的基本品质。我们这里所探讨的高技能人才的素质,指的是技师和高级技师共有的基本品质。主要素质是:知识素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一)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素质要求“知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大群体,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操作创新、攻关、组织管理、技术传授等方面。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技术知识还要掌握科学文化、社会知识。因此,作为高技能人才从事操作和总结经验的知识,其内容是宽广的,归纳起
7、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广泛的社会知识; 2.具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 3.具有适用的技术基础知识; 4.具有较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技能是人在意识支配下所具有的肢体动作能力。由于劳动的本质是工具的运用,人在劳动时的肢体动作能力主要是对工具的操作,因此,技能也可称为操作能力。而良好的操作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智能和体能。智能是构成技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可能离开技能而单独存在。技能的提高和智能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且只有通过智能的提高才能实现技能的提高。作为高级技能人才,归纳起来应有六种能力:1.具有精湛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2.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3.具有敏锐的应
8、变能力;4.具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7.具有特定环境下的资源分配能力。 (三)高技能人才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要求1.高技能人才的心理素质 讲团结、重情谊、讲爱护;有遇事镇定、受挫不馁、百折不挠坚强的意志;有观察事物深入细微、全面客观、准确科学、坚持真理、是非分明的认知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性格特征。2.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 表现为爱岗敬业,富于创造,精益求精,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四)高技能人才的身体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身体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其职业能力的发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保持精力充沛是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素质。 二、目前
9、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高技能人才作为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必然有培养造就人才的途径,具体到每个人,由于内因和外部环境的不同,成才的道路也就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模式,即职业院校教育模式;“校企结合”培养模式;企业自培模式;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和岗位成才(自学成才)模式。 (一)我市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业院校教育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责无旁贷地成为提供合格配套人才的主渠道,它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培养的人才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适应性更宽广。 职业院校中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一直发挥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作用。以培养造就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为宗旨,以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为目
10、标。高技能人才是“知识化”、“技能化”、“高智力技能化 ”人才。其基本素质只有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教学和训练才能实现。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自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术训练,强化能力培养。它们有一整套的教育资源,规范的专业教学计划,深广适度的学科大纲,有自身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使受教育者获得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是名副其实的职业技术教育正规军。2. “校企结合”培养模式企业是职业院校的顾客,是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和职业院校相互依存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是在产教结合原则下,建立以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机制实行“三定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
11、定向分配)人才培养。 “校企结合”体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是企业一线劳动力需求的“人才库”,企业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延伸和补充,学校是企业人员终身受教育的场所,企业是学校继续教育的生源基地,学校是人才结构平衡的依托,企业是学校的顾客和服务对象。3.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模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所需人才结构的国际化。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也把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步与国际接轨,开展了国际合作。高技能人才是外资与合资企业争聘“热门人才”,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必然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特殊渠道。如北京的中德、中韩等职业培训中心都是运用外国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培养适合首都
12、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其成功点也是培训与企业密切结合。4.行业、企业培养模式 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在行业、企业内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类培养一般有以下几种:新员工上岗前培训、重点岗位的岗位培训、重点岗位专业培训、师带徒培养等。其中,全员或重点岗位的岗位培训、重点岗位专业培训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重点岗位专业培训一般也多采用“校企结合”或学院式培养。5.岗位成才模式岗位成才多是自学成才,是我国历史上有志青年个人自发奋斗成才的主要途径。即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有一些有理想、有志向人才,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的好模范。他们在生产
13、实践中向老一辈技术工人学习技术知识,寻求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中获得技能,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处世。这种成才模式主要靠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利用一切机会和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向师傅学习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优良作风。 (二)对目前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 1.职业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批量化优势。各学校高级班以班级为建制,统一培养、统一教学、统一考核。合格人员统一毕业。具有同一批次教学质量、特点的同一性。由于学生在校学习周期长,相对为社会储备了人才。但技工学校受各种客观因素束缚一力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还显得身单力孤。因此,要联合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14、协同作战,共同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2. “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是校企双赢的机制。它主体性强,实施具体,办学灵活机动,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既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又满足了企业人才的及时需求。它是诸多培养模式中最实际最有效的成才途径。 3. 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教学特点突出,对市场需求反应快,已经在部分高、新、特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在适应中国国情上存有欠缺。4. 行业、企业培养模式一是目的性强,以岗位需求,其特点一般是短期、半脱产或轮训的方式在企业内进行;二是针对性强,依岗位需求制定培训内容;三是适用性和选择性强,培训采用教材、教法由企业自定。5.岗
15、位成才模式是个人在本岗位自学成才,拜名师,博览众长,八方汲取营养,不断进取成长为优秀人才的有效形式,但是个体成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国外几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为了找到高技能人才最佳的培养模式,需要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就此,我们对德国“双元制”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及韩国、法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从上述各国适用的模式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助于尽快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启示: 1.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其置于战略地位,由国家立法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2.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坚持以能力基础为本,突出技能人才的实用性和超前性。
16、 3.一些国家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加强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企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4不同国家或不同办学模式,其共同点是实行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校企结合”。 三、倡导在北京市推行“校企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国外一些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首都实际,我们倡导推行“校企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建立“校企结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适用人才,必须使受教育者所学为所用,达到学用一致的原则,必须实行“校企结合”。我市现有各类技校46所,国家重点级技校10所,2所技师学院,为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
17、好的条件。但是我市的技工学校还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设备滞后,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同时一些企业工人岗位单一,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更新较慢,人员流动性不强等制约了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结合校企双方优势可以得到互补,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培养模式。我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均实行“三定向”培养和企业代培,并取得联合办学的丰富经验,为“校企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技工学校本身就建在企业,最贴近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紧密依靠企业实行供需一体化办学,而目前又面对社会开放式办学,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大批对口人才,为“校企结合”提供了经验。 实行“校企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8、需要学校提供教学师资、场地;需要企业提供培训需求、实操训练场地和部分经费。这些条件,学校和企业都可以满足,“校企结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实行“校企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学校在合作中一是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实际的技术需求,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广大在校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和紧缺技能提供便利;二是扩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三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为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样,企业在合作中一是节约师资和培训场地;二是帮助企业员工及时了解掌握相关行业新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三是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掌握更多
19、的技能,提升综合实力;四是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校企结合”的内涵“校企结合”不是浅层次的校企联合,更不是学校以毕业生就业推荐为主要内容的校企联谊,供需研讨。它是从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教育资源融合及优化配置,毕业生监测和分配,全方位的统筹机制。这种深层次“校企结合”运行机制概括起来,即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主导,以学校按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进行人才培养为主体,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机共同体。(三)“校企结合”的组织形式1.组织形式(如图)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校 长校 长教务部门校 长教研部门校 长学生部门校 长就业部门校
20、 长教育部门经理、厂长企管、技术技术科校 长 设备、人力资源校 长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确定培养目标专业开发和改造教学计划制订资 源 配 置德 育实 习 分 配 2.“校企结合”的四种形式(1)委托培养型。企业拿出招生人数、技术技能、应知应会等具体要求后,只参与招生面试和教学计划,制定培养全过程完全由学校负责。(2)紧密结合型。建立无缝隙的校企“伙伴关系”(3)企业办学型。学校是企业的一部分(4)双元制型3.“校企结合”的四种模式(1)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由企业担任主角,这种结合是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学校实现校企结合。(2)以学校为主体模式:在校企结合中通过学校的积极努力寻求企业实现“校企结合”
21、。(3)企业办校模式:即由企业创建职业学校,学校是企业的一部分。这种形式多以大企业为主,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一定规格人才的培养和短期培训。(4)“双元制”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并根据协商的教学计划明确分工任务。(四)校企合作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1.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开设新专业或改造旧专业。可通过设置专业平台,举办多种专门化班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资源共享。2.“校企结合”的知识技能结构高级技能人才首先是技能型实用人才,同时也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特别是专业课和技术技能课的知识面要宽要广,并有一定的深度,为自学奠定基础,以利学生能力的开发。
22、3.“校企结合”的课程开发本着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方针,“学用一致”的原则,模仿mes进行“活模块”教材开发。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有机结合起来。4. “校企结合”的学制安排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宜实行开放式的弹性学制,根据企业用人的缓急,坚持以“人为本”以“技能为本”的原则,并依据学生求知趋向实行中、短、长相结合的原则。(五)“校企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优势具体体现:1.“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打破校本位。实行开放式办学,改变学校原来有什么专业招收什么学生,实行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人才规格,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改造旧专业,设置新专业,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2
23、.“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依靠学校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并保持生产工艺的前沿水平,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实现企业最大利润。3.“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是打造招生就业通道的捷径。4.“校企结合”培养模式使学校教育内容与企业的现实要求相结合,不但能巩固学校专业思想,同时有利于培养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也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5.“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是实施回流教育的最好方式。回流教育是继续和终身教育的一种方式,有效地促进终身教育的实施。6.“校企结合”培养模式能有效地节省资源,即降低双方的教育成本。7“校企结合”有利于完善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习体系。 我们倡导的“校企结合”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孤立的一种模式,它可以在现行的院校培养模式、社会培训机构培养模式中进行渗透,使院校模式进行有效的延伸。四、实施“校企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需关注的问题(一)重点扶持发展职业院校包括国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重庆市主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电站电源柜租赁及运维服务合同5篇
- 2025版家居建材供应商质量承诺与环保认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国内快递企业货物公路运输安全协议集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鱼塘租赁及养殖技术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租赁管理协议书(含停车场设施维护)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茶庄茶叶研发与创新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生产环保技术改造承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地板定制与个性化服务合同3篇
-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重症医学科运用PDCA循环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物理化学课件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07S906给水排水构筑物设计选用图化粪池
- IPC-6013中文版挠性印制板质量要求与性能规范汇编
-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 GB/T 9113-2010整体钢制管法兰
- 校长在评估反馈会上的表态发言稿(5篇)
- 班会之心理教育系列调适心态珍爱生命
- DLT50722023年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