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_第1页
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_第2页
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_第3页
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_第4页
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市场化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日趋法制化、规范化,审计风险不再是一个理论概念,它已实实在在地摆到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面前,并成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只有充分认识和积极防范审计风险,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本文拟就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基本特征、主要成因及对策思路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探讨。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上,因而总存在着偏离客观事实,甚至与客观事实完全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

2、结论在一定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给利用审计结果的各关系方带来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既然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偏离,那么就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即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二是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即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在审计实践中大量产生的是后一类审计风险,也就是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从审计理论和实践看,审计风险总表现为某些基本特性或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又有

3、其特殊表现。主要特征有: (一)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都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风险是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实际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

4、生,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时代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审计风险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和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征。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广,各类会计软件开发与升级,计算机审计风险日益突出。适时提高审计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防范计算机审计风险,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课题。 (四)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

5、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基本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 (五)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分析研究,人们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并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已从制度基础审计进一步发展到风险审计,通过改进审计对策和措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要因素有: (一)审计活动所处法律环境逐

6、步规范和健全,审计责任和风险日益明确。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方面都必须接受法律调整,审计也不例外。法律在赋予审计机关经济监督权利同时,也明确了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类法律法规愈加健全和完善,各种经济组织和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审计机关维护国家及公众权益的责任更加明确,审计责任风险加大。如果审计提供了虚假的审计结论和信息,损害了国家、集体或其他的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任何一方必将依照法律追究审计机关的法律责任。 (二)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增大。随着审计工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执法能力的提升,审计影响力亦是逐步增大。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经

7、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依赖和利用审计结果的人越来越多。因而,社会和公众对审计关注和期望值越来越高,除各级党政决策部门外,还有投资人、债权人,甚至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而一旦他们因使用审计信息受到损失,就会想法从审计那里追究责任和寻求补偿。 (三)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和内容是一个渐大过程,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和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评价。由于现代经济交易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会计核算业务数量的巨增,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掺杂的差错和舞弊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

8、尤其是在被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人员串通一气、隐匿做假,审计难度和风险更大。因而,现代审计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增大。 (四)审计职业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包括审计法定职权的有限性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局限性两个方面,这使审计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和要求。因此,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同时,作为高层次的审计监督,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

9、法律知识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能;必须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此等等,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审计人员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要求,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质量。 (五)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会计信息化技术水平日新月异,而审计机关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审计软件开发明显滞后,建立在会计信息化 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亟待创立和提升。另一方面,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而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已贯

10、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抽取的样本与代表的整体、主观的结论与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偏离在所难免,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存有一定的误差。四、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思路 审计风险关系到审计意见和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关系到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社会形象,如果不认真对待将危害审计事业健康稳步发展。防范和化解审计责任风险,主要应从审计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上入手,着力加强审计机关的“人、法、技”建设,全面提升审计执法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 (一)强化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地位。我国现行的审计领导体制是审计机关设在政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审计署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

11、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审计体制在实际运行中,难以解决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审计监督问题,削弱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同级财政审计中,面对政府领导和自身经费来源的财政部门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面对同一同级别有的更高级别的党政领导干部时,审计机关更处于尴尬境地,往往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出审计情况和结果,同时也加大审计责任风险。因此,随着社会政治经济进步,适时推进审计体制改革,如审计机关改为隶属于立法部门,直接对人大负责和报告工作,并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将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并从深层次解决影响审计风险的一些管理体制上的症结。 (二)“以人为本”

1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点。因此,一要继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二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实行审计职业资格制度和全员岗位教育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三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实行公开选拔、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起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实行审计岗位年薪制,扩显不同责任岗位如审计组长、主审与成员的收入差别,根除“大锅饭”影响残留,建立起利益激励长效机制。只有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活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才能

13、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审计法制建设,推进以法治审,规范质量控制。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完善审计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可以减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主观随意、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减少审计责任风险的产生。当前,应依据审计法,认真总结20多年来审计工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国际审计机关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全程质量控制办法。针对审计风险日趋加大的实际,尤其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和审计过错追究制,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感和危机感。另一方面,应积极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通过召开审计听证会和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审计情况和结果,接受社会舆论对审计工作的再监督,提高审计透明度,这同时也必然促进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审计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的现代化。面对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开发和应用,要逐步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现代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