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在长时间的教学积累中,笔者发现,适时、恰当地在数学课的探索和巩固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效课堂 一、探索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在数学课探究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有传统教学无法媲美、独特的展示方法:信息技术可以诠释、分解难点,虚拟现实情境、模拟数学实验,使学生们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关键,发现解决问题的根

2、本。 1.通过逐步演示诠释分解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难以理解的逻辑关系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443的竖式计算”时,用信息技术演示:把44平均分成3份,先分整十的,每一份得到一个十,分得1个十,还剩下一个十,这一个十和剩下的4个一,合起来是14个1,把14个1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4,分掉了12个1,还剩下2个1。通过数形结合,操作与书写的一一对应,使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清楚的理解了算式中每一个数据的由来与正确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思维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的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在小学的计算教学中,通过难点的分散,帮助学生建立了计算的思

3、维模型,深刻的理解了算理,学生们的思维更清晰了,计算的步骤更条理了,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出错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通过虚拟情境再现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可能照搬到课堂上来。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现实生活,既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可以排除现实生活中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学的生动、专注、有效。例如,教学四年级统计“马路上的车辆”时,通过三次播放动态视频,很好的攻破教学中难点,第一次演示生活情景马路上的车辆,让学生观察马路上不同车辆的类型,发现马路上行驶的车辆,有轿车、货车、面包车、客车四种类型。这时,引导学生思考: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统计出马路

4、上这4种车开过的数量?小组讨论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次播放课件,让学生用自己讨论出的方法统计通过的车辆。通过组与组之间交流,得到共识:先画好表,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又快又便于统计。第三次播放课件,让每个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这样,通过虚拟现实情境,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在交流、比较中,一方面,在统计方法的优化上得到共识,初步学会了画“正”字的统计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动态数据收集方法与静态统计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数学本质 数学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

5、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严谨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拓展学生的感知范围,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六年级统计教学“抛硬币”实验,传统的教学由于受实验时间和抛硬币次数的限制,学生抛硬币后感受到的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教师只能出示几位数学家做抛硬币实验的数据,通过对比数据让学生谈发现、找共性,学生很难从这种操作过程中发现出现概率的规律性。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进行成千上万次的实验,让学生信服抛硬币的实验结果: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约各占一半。这样,采用动

6、手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学习的过程,提高了教学的效益,大大节省了课上的时间。克服了传统手工实验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认识随机现象的数学本质。 二、巩固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巩固练习不应只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机械盘旋,而是需要精心的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有所发现,拾级而上不断深化;教师通过设计结果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1.运用信息技术的便捷呈现使学生拾级而上 一节课的练习编排不应只是习题的叠加,教师要设计一定的阶梯,形成一定的坡度,引导学生顺梯而上,边想边做,不断地

7、有所发现。同时应用信息技术,通过简洁的操作,方便的反馈,排除各种干扰,增加练习的密度,最大可能的提高教学效益。例如,五年级上册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运用信息技术,出示下面的一组习题:(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175、84、1010、1110(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下面的每个数都能被3整除。124、74、36(3)、判断下面各数能否被3整除,有没有什么简便方法?9962、95462、14427、35649(4)、判断下面各数除以3余几?361、316、163上面的4组练习,分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将思考引向深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练习中可以整体或

8、逐步呈现步骤(速度可控),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清楚区分,也可以进行即时书写进行比较。 2.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展示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更发散 数学开放题以其非完备性与结果不确定性,通常能够适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激起他们的好奇,通过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开放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例如,学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出示下面发散性习题:下面的方格纸,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画出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各一个,使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厘米。这道题每一种图形的画法,学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以三角形画法为例,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

9、是4平方厘米,底乘高必须是8平方厘米,因此,两个数相乘得8的数都可以对应的做三角形的底或高,学生可以画出很多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交流汇报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一一呈现每一个图形不同的画法,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每一个图形不同画法之间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放题因为答案的不唯一性,所以在反馈时多种答案常常会使老师顾及不全或不够及时,甚至手忙脚乱。利用信息技术的随机、快速等特性,不仅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展示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能根据学习的进程帮助学生发现各种方案之间的关系。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和巩固环节,适时、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本质,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作者: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