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_第1页
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_第2页
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 珐琅工艺是一门外来技术,源自于西方,蒙元时期传入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珐琅工艺先后于公元13世纪末和17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中期前后,极为兴盛。在中国悠久的工艺美术史上珐琅工艺是最年轻的品种,我国史书上曾称其为“佛郎嵌”、“鬼国窑”等。它主要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以及金属矿物质为原料,经烧炼而成固态后,在经研磨成粉末状物质,然后将其填入画在器表的掐丝花纹中,入火烧制后打磨而成。珐琅工艺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掐丝珐琅、微绘珐琅、内填珐琅。 掐丝珐琅在传统工艺上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谈的国粹景泰蓝。明朝的景泰、成化年间最为常见,其后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代,虽仍

2、然烧制,但都因循成规,敷衍了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相比。万历以后,虽然偶有烧制,但并非像前朝一样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出品极少。在明代始终没有复兴,到了清代,景泰蓝的工艺比明代有所提高。乾隆时期的制品虽然不能与景泰、成化时期的相比,但比起弘、正以后的制品则毫不逊色。 传统的珐琅制品一般以红铜做胎,用矿物质釉料经过高温烧成五彩花纹,具有宝石般的晶莹、彩虹般的色泽和黄金般的灿烂,其制作主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结、磨光、镀金等工序。 金属胎珐琅,一般以紫铜、白银、黄金为胎体,所以制胎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制胎,将选定的金属反复捶打目的是使金属的密度增减,然后再将捶打好的金属做成你所

3、需要的形状如器皿或表盘;再反复烧制以使其内应力释放出来;经过酸洗,抛光备用。 第二步是掐丝了。用不同形制的镊子把事先准备的扁金属丝掐出所需要的花纹。这是非常难的,一般没有六七年以上的经验是很难做到的。然后把掐好的图案用特制的黏合剂粘到金属胎上,就算是完成掐丝这个步骤了。 第三步是焊接要把粘好图案的产品(行业内叫黑活)进行焊接,就是把粘好的丝和金属胎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焊接完成后称为白活。反复酸洗后备用。 第四步是上色了也叫点蓝,是依照设计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出的小铲形工具(大的如指甲,小的如针鼻)一铲一铲将釉色填入焊接妥当的金属丝花纹空隙中。 第五就是烧结,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放入75085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色釉由沙粒状溶为液体,待冷却后就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色釉了。根据不同的釉料要有不同的烧制温度,一定要分别烧制,所以一件好的珐琅要反复烧制25次左右,直到烧到和丝一平为止。 第六步就是磨光,用粗砂石将釉面磨平。胎体经烘烧后,用细砂石磨去火亮,然后用黄石细磨。如有不平之处,仍需再用釉料补上烧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