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品质文档苏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以下是课件我为您推荐苏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积累。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朝代)山阴(籍贯)人,出身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二、正确读出字音。更(gng)定 拥毳(cu)衣 崇祯(zhn) 雾凇(sng) 沆砀(hng)(dng) 余舟一芥(ji) 铺毡(zhn)对坐 余挐(n)一小

2、船 喃喃nn三、重点字词解释。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3.挐一小船【挐】:撑船。4.用毳衣炉火 毳cu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细毛。5.雾松sng沆hng砀dn: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雾淞,雾气和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7.惟长堤一痕惟:只。8.芥ji:小草。引申为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9.铺毡对坐 对:相对。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痛快。白:指酒杯。 12.客此 客:客居。13.及下船及:等到。14.喃喃n

3、n:小声地不断念叨。四、文言知识归纳。(1)一词多义。1.上下一白 全。 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2.更定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3.是日更定 这。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4.绝 消失。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2)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 古:我。今:剩余,多余。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酒杯。今: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3)词类活用。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居。2.与余舟一芥 像小草一样微小。五、课文整体把握。(一)文章结构: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雪景。用白描的手

4、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出了雪景神采。第三段,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第四段,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二)中心思想: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三)写作方法: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白描手法)。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2.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

5、不去的故国之思。六、深入理解探究。1.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答: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抒发其怀念故国的深情。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答: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这句话写出了大雪过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噤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3.”独往湖

6、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答: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5.文中的量词用得极妙,请举一例赏析。如”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的”粒,如果改成”个就表现不出西湖之大和上下一白的景象。6.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答: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

7、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7.”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一个”强字表现的喜悦和豪爽心情;一个”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8.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答: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9.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豪迈的心情。10.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答: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8、,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衬托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11.哪些动词表现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什么心情?答:挐、拥、往、看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写出了超然脱俗的性格。12.文中是怎样描写在湖心亭所见的雪景的?试加以分析。答: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抓住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七、课外迁移拓展。1.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几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几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3.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