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复习.doc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1.gif)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复习.doc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2.gif)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复习.doc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1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6b4fee30-c19f-4851-918d-100b08b17de0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复习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一、复“之”(一)用作代有以下两种情况: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他”、“她”(他)、“它”(它)等。如:愿陛下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出表)太医以王命聚之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操蛇之神之(代事件事)(愚公移山)肉食者之(代事件事)(曹)“之”代人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之”也作第一人称“我”、“我”。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主人款之(_)“之”用作指示代表近指可“”。如:有良田_之属。(桃花源)曾不能魁父之丘。(_)(二)“之”用作助有五种情况:1.构助用于定和中心之“的”。如:燕雀安知之志哉?(_涉世家)予求古仁人之
2、心。(岳阳楼)_。(_)1/162.构助前置的志无在意不。如:何陋之有?(陋室)3.构助是定后置的志。如:居堂之高其民江湖之其君。(岳阳楼)“之”用作构助用在主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如: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作音助用于凑足音无意不。如:久之目似瞑。(狼)(三)“之”用作。:“去”、“往”、“到去”。如:至之市。_解句中“之”的意和用法:1.耕之_()(_涉世家)2.二世之()(_涉世家)3属予作文以之(岳阳楼)4.予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5.恨久之()(_涉世家)6.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二、复“其”1.用作人称代代第三人称“他(她)”“他(她)的”“他”“他的”
3、“它”“它”“它的”。如:2/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_恐前后受其敌(狼)“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专其_也(捕蛇者说)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
4、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_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1.百姓多_()(_涉世家)2.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3.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3/165.其_也()(捕蛇者)6.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复“而”(一)“而”用作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表示并列关系可“又”、“也”等也可不。如:永州之野异蛇黑而白章。(捕蛇者)中峨冠而多髯者_。(核舟)2.表示承接关系作“然后”“就”。如:学而之不亦乎?(<八)尉挺广起而尉。(涉世家)水落而石出(_)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3.表示折关系作“但
5、是”“然而”“却”“可是”。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八)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可而不可玩焉。()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子子无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4.表示关系。作“而且”“并且”或不。如:敏而好学。(<八)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4/16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_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熙熙而乐(捕蛇者说)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朝而往暮而归(_)(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_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6、:1.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弛然而卧()(捕蛇者说)3.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4.佣者笑而应曰()(_涉世家)四、复习“然”“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_之鬼乎(_涉世家)然_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5/16“然”用作形容作“的”、“正确的”。如:以然(_涉世家)“然”用作气助分三种情况:1)用在形容之后作尾作“地”。如:然相(愚公移山)2)用于尾作“的子”。如:然而深秀者。(_)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
7、子”、“好像似的”。如:其人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五、复“”(一)用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承接关系。明两件事情在上、事理上的密系。可“就”“便”或“原来是”“已是”。如: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八)2.表示假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或推断的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入无法家拂士出无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患死于安)向吾不斯役久已病矣。(捕蛇者)3.表示折、步关系。可“可是”“却”。如:余袍敝衣其。(送阳生序)之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6/16至则无可用(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
8、就是”。如:此则_之大观也。(_记)_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非死则徙_()(捕蛇者说)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欲速则不达()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六、复习“乃”(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
9、。(岳阳楼记)7/16(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_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2.乃大惊()(桃花源记)3._乃悟卒用其人()(_)4.乃重修_()(_记)5._乃立为_()(_世家)七、复习“以”(一)“以”用作介词有三种情况: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如: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1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_投以骨(狼)太医以_之(捕蛇者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黔无
11、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皆以美于_(_讽_)(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_9/16解句中“以”字的意和用法: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表)2.策之不以其道()()3.属予作文以之()(岳阳楼)4.以先帝之明()(出表)5.可以矣()(<八)八、复“于”介“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1.表示所作“从”、“在”、“到”等。如:舜于畎之中百里奚于市(生于患死于安)公与之乘于勺(_)此所于朝廷(忌王)2.表示作的象作“向”“”“同
12、”“”“到”等。如:操蛇之神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患死于安)每与臣此事未不息痛恨于桓、灵也(出表)3“于”表示被可“被”。如:“受制于人”的“于”。“于”表示可:“到”。如:_六十矣。(捕蛇者)“于”表示比可“比”。如:10/16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_解释句中介词“于”的意义:1.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3.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4.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5.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复习“焉”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
13、愚公移山)“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曹刿论战)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不复出焉。(桃花源记)11/16夫大国也惧有伏焉。(曹)十、复“何”(一)“何”用作疑代。1.独作原因后面常有气助“哉”“也”可“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予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何哉?(岳阳楼)2、“何”用作定可“什么”“哪”。如:然何而耶?(岳
14、阳楼)“何”用作可“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学)(二)“何”用作副。1.用在句首或前常表示反可“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忌王)2.用在形容前表示程度深可“怎么”“多么”“怎么”。如:水何澹澹山竦峙。(海)(三)用作复音虚。“如何”相当于“把怎么”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何如”常用于疑句中表疑相当于“怎么”或“什么”。如:更若役复若何如?(捕蛇者)“何以”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曹)_解句中“何”的意和用法:1.何夜无月()(_夜游)12/16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何有于我哉()(鱼我所欲也)4.又何间焉()(_刿论战)5
1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十一、复习“为”(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茅屋为_所破歌_多为用者(_涉世家)(二)“为”用作动词读作“wi。”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若为佣耕(陈涉世家)“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13/1
16、6而盟(筑)(_涉世家)以草林(当作作)(幼趣)孰汝多知乎!()(两小儿日)人五(雕刻)(核舟)(三)“”用作名如:或异二者之(指心理活)岳阳楼。_解句中“”字的意和用法:1.以径寸之木室()(核舟)2.行拂乱其所()(生于患死于安)3._楚将()(_涉世家)4.愿市_()(_)5.天下唱宜多者()(涉世家)十二、复“若”“若”用作代。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作定“你”。如:若毒之乎?(你)(捕蛇者)更若役复若(你的)(捕蛇者)2、“若”有表示假相当于“如果”“假”等。如:若有作奸犯科及_善者出表3.复音虚“若夫、至若”句首气。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14/1
17、6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若”有用作“如同”、“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若”有相当于“如”、“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十三、复“且”(一)“且”用作。主要有三种情况:1.表关系“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并列关系如:河清且浅(古十九首);3.表步关系“尚且”如:且欲与常等不可得()。(二)“且”用作副主要有两种情况:1.“将要”“将近”如: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虎大以且噬己也。(黔之)2.“姑且、且”如:存者且生死者已矣。(石壕吏)十四、复“”“”用作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可“即使”。如: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乘奔御不以疾也。(_)15/16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表示折可“然”。如:故余愚卒有所。(送阳生序)不能察必以情。(_)十五、复“乎”1.“乎”用作气助。可表示各种气。如:学而之不亦乎(表示疑气)(<八)呼!熟知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手工巧克力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天麻素制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氟化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台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棱镜胶带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十六硫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波纹型空气弹簧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熔融石英平凸(PCX)透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建筑垃圾分类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挑战杯-申报书范本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课《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学情分析报告
- 安宫牛黄丸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