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机组脱硝装套启动调试方案_第1页
电厂机组脱硝装套启动调试方案_第2页
电厂机组脱硝装套启动调试方案_第3页
电厂机组脱硝装套启动调试方案_第4页
电厂机组脱硝装套启动调试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连甘井子热电厂新建2300mw机组脱硝系统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neprinepri 编 号: nepri-gjz-fa-txgy-003 密 级: 大连甘井子热电厂新建2300mw机组脱硝系统整套启动调试方案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2011年5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1 系统与设备概述1.1 系统描述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cr)是一种以还原剂(液氨)为介质,在310425的温度范围内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水来减少nox排放的技术。反应的基本原理是:4no + 4nh3 + o2 4n2+ 6h2o6no2 + 8nh3 7n2 + 12h2ono + no2 + 2nh3 2n2 +

2、3h2o脱硝反应器位于锅炉省煤器后空预器前,氨喷射格栅放置在scr反应器上游的位置。烟气在锅炉出口处被平均分成两路,每路烟气并行进入一个垂直布置的scr反应器里,即每台锅炉配有两个反应器,在反应器里烟气向下流过均流板、催化剂层,随后进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静电除尘器、引风机和脱硫系统,最后通过烟塔合一的烟囱排入大气。scr脱硝系统主要包括:scr反应器、氨气栅格喷雾系统、氨气混合器、声波吹灰器、稀释风机几个部分组成。1.2 脱硝系统设备表1 设计数据表项 目单位数 据(湿基)设计煤种校核煤种省煤器出口烟气成分(过量空气系数为 1.2 )co2vol%13.41o2vol%3.0n2vol%68.

3、12so2vol%0.05h2ovol%15.42锅炉不同负荷时的省煤器出口烟气量和温度项 目bmcr省煤器出口湿烟气量(设计煤种)nm3/h(设计(设计煤种)m3/h1068330省煤器出口湿烟气量(校核煤种)nm3/h1074079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设计煤种)410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校核煤种)410表2 锅炉bmcr工况脱硝系统入口烟气中污染物成分(标准状态,湿基,实际含氧量)项目单位设计煤质/校核煤质烟尘浓度g/nm327.1/34(标态,湿基,实际o2)noxmg/nm3350(标态,干基,6%o2)1.3 性能保证值在下列条件下,脱硝装置在附加层催化剂投运前,nox脱除率不小于7

4、5%。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小于1%。锅炉50%tha100%bmcr负荷。脱硝系统入口烟气中nox含量350mg/nm3。2 编制依据2.1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gb/t21509-2008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质1996111号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2.4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2.5 电力行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799.1799.7-20022.6 固体污染物源排汽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2.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5、 t 75-20072.8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t 76-20072.9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2.1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2.11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技术规范sh3063-19992.12 压力容器安全设计监察规程zbfgh23-19992.1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sy6503-20002.14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建1996159号,2.15 大连甘井子热电厂新建2300mw机组脱硝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2.16 大连甘井子热电厂新建2300

6、mw机组锅炉设备烟气脱硝装置技术规范书3 整套启动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3.1 脱硝系统所有设备已准确命名并已正确悬挂设备标识牌。3.2 检查以下脱硝辅助系统能否正常投运:a. 脱硝压缩空气系统能够为整个脱硝系统供应合格的压缩空气。b. 液氨存储和蒸发系统区域的喷淋水系统(水源来自工业水)可随时投入使用。c. 辅助蒸汽供应正常。d. 液氨存储和蒸发系统区域的氮气吹扫可正常投入使用,氮气储备充足。3.3 scr反应器系统的检查a. 反应器系统的保温、油漆已经安装结束,妨碍运行的临时脚手架已经拆除。b. 反应器及其前后烟道内部杂物已经消理干净,在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检查门和人孔。c. 反应器的蒸汽吹灰

7、器冷态试运日经合格,转动部分润滑良好,动力电源已送上。d. 反应器出口的烟气分析仪已经调试完成,可以正常工作。e. 反应器系统的相关监测仪表已校验合格,投运正常,crt参数显示准确。3.4 液氨卸载和存储系统的检查: a. 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已经送电、送气,开关位置准确反馈正确。b. 液氨存储系统已经存储足够的液氨,液氨存储罐的液位不能超过规定的液位高度。c. 卸料压缩机各部位润滑良好,安个防护设施齐全,可以随时启动进行正常的卸氨。d. 4个氨气泄漏检测装置工作正常高限警值已设定好。e. 氨气稀释槽已经注好水,水位满足要求。f. 废水池的废水泵试运合格,可以正常投用。e. 液氨卸料和存储系统的相

8、关仪表已经校验合格,已上确投用显示准确,crt相关参数显示准确。3.5 喷氨系统的检查:a. 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已经送电、送气开关位置正确反馈正确。b. 液氨蒸发器内部杂物已经清理干净,并把人孔关闭。c. 氨气缓冲罐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并把人孔门关闭。e. 喷氨系统的氨气流量计已经校验合格,电源已送工作正常f. 喷氨系统相关仪表已校验合格。已经正确投用,显示正确crt参数而示准确。 e. 喷氨格栅的手动节流阀在冷态时已经预调整好,开关位置正确f. 稀释风机试运合格,转动部分润滑良好,绝缘合格,动力电源已经送上,可以随锅炉一起启动。3.6 确认scr系统相关的热控设备已经送电,工作正常。3.7 确认废

9、水处理系统可以接纳由脱硝系统的来水。4 scr系统的整套启动4.1 scr系统启动基本工况条件锅炉正常运行,机组负荷在50%100%之间,油燃烧器器未投入,机组主保护已投入,负压自动已投入,维持锅炉负压稳定在正常工况。4.2 scr系统反应器投运启动准备在锅炉点火前,要在烟风系统启动后,启动2台稀释风机,另外1台风机投入备用连锁。在点火前还应把两台反应器的压差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判断催化剂是否积灰的对比参数。在锅炉点火启动后,就可以对喷氨系统进行检查,准备氨气的制备,以便脱硝系统入口温度满足喷氨条件后,就可以向系统喷氨。4.3 投入液氨蒸发系统。开气氨调节阀后气动门;开气氨罐出口气动阀门;开蒸发

10、器进口气动阀门,投入蒸发器蒸汽调节门温度自动控制;开液氨调节阀;开氨储罐出口气动阀门;投入气氨调节供氨自动。4.4 scr系统的首次投运(氨气喷入)4.4.1 如果scr反应器人口的烟气温度在满足喷氨条件下持续10min以上,则可以向系统喷氨。4.4.2 打开氨气供应控制的手动门。4.4.3 打开氨气缓冲罐出口的气动阀,把氨气供应至喷氨流量调节阀前。4.4.4 再次检查确认以下条件是否全满足scr反应器入口的烟气温度在设计温度范围之内,且持续10min以上;烟气量、烟气中so2浓度、nox浓度、粉尘浓度在设计范围内;反应器出口的nox分析仪、氨气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已经正常工作,crt上显示数据

11、准确;已有至少2台稀释风机正常运行风机出口风压正常。4.4.5 上述条件满足后,打开scr系统喷氨气动阀。4.4.6 手动缓慢调节每个反应器的喷氨流量调节阀,先进行试喷氨试验,当调节阀打开后,要确认氨气流量计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氨气流量;否则,要暂停喷氨把氨气流量计处理好后再继续喷氨。首次喷氨时,脱硝效率暂时控制在30。4.4.7 根据scr出口nox的浓度及氨气浓度,缓慢地逐渐开大喷氨流量调节阀,控制nox的脱除率在30左右。如果在喷氨过程中,氨气分析仪的浓度大于3ppm,或者反应器出口nox含量无变化或者明显不准时,就需要暂停喷氨,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喷氨。4.4.8 脱硝效率稳定在30%,全

12、面检查各个系统,特别是反应器系统。nox分析仪、氨气分析仪及氧量分析仪,确保烟气分析仪都工作正常。最好能够用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标定。检查氨气制备系统确保氨气制备正常、参数控制稳定,能够稳定地制备出足够的氨气。4.4.9 在全面检查各个脱硝系统均工作正常后,可以继续手动缓慢开大喷氨流量调节阀。使脱硝效率达到设计值(75)。4.4.10 在脱硝效率达到设计效率后,稳定喷氧流量,稳定运行2h后,手动缓慢关小喷氨流量调节阀,把脱硝效率降低至40,然后检查氨气流量调节阀的控制逻辑,如果条件具备,把调节阀投入自动控制;然后增加或者减少反应器出口的nox浓度的控制目标,观察调节阀的自动控制是否正常;优化氨气

13、流景调节阀的自动控制参数,使氨气流量调节阀自动控制灵活好用,满足scr系统控制的要求。4.5 喷氨格栅调试4.5.1 在喷氨前,要确认以下事项:a. 液氦储存系统储存的nh3是充足的,供nh3设备处于热备用状态。b. 在供nh3管道系统上的排空阀等处于关闭状态。c. 喷氨系统所有的联动装置和热控仪表都在正常运行。d. 喷氨格栅所有nh3喷嘴的进口阀部处于全开状态。4.5.2 nh3供应管道和nh3喷射系统调试:a. 确认nh3稀释空气的流量能确保氨投入时的安全需要。b. 确认供nh3管道系统上的所有阀门都是完全关闭的。c. 供nh3设备处于热备用状态。d. 从蒸发器侧开始供nh3管道系统上的每

14、一个阀门依次打开(但是在手动操作过程中,nh3流量控制阀门将一直完全关闭),此时需要确认在供nh3管道系统的任何部分中均没有任何异常。e. 将nh3流量控制阀打开、并保持合适的摩尔比率喷射nh3。f. 将nh3流量一步步逐渐提高到设定的流量水平,此时需要确认在管道系统等地方中没有任何异常。g. nh3流量应保持在50的预定值,然后将这项操作从手动转为自动,使nh3自动喷射。4.5.3 氨喷射格栅调试(氨分布测试)scr系统氨喷射格栅调整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手动nh3控制阀,在反应器出口建立均匀、稳定的nh3分布,使scr系统在保持高脱硝效率时保持最小的氨逃逸率和良好的可控性运行。a. 氨喷射格栅

15、调试运行条件:锅炉要求100满负荷nh3/nox摩尔比为设计值。b. 取样和测试点根据需要、在scr反应器的进、出口都设置了一定的采样和测试孔点。c. 测试前的确认。在测试前,喷氨流量控制系统的调整,代表性测点的选择都应完成,脱硝系统自动运行的条件已经准备就绪。测点由脱硝厂家提出,各方共同确认。d. 测试。氨流量控制应自动进行,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率的确认应通过改变锅炉负荷由100负荷到50负荷(最低稳燃)一步一步来。在锅炉负荷变化的速度的最高值时,脱硝系统应正常运作。分步响应测试完成后,应进行连续负荷变化测试。锅炉负荷应在各种10050100负荷范问内连续变化,脱硝系统的反应能力应予以确认,并最

16、终确认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有足够的反应能力。4.6 燃煤电站scr系统中其他主要控制点的热态调整注意检查液氨蒸发器的水温控制在55,加热蒸汽的调节阀厂自动控制正常,水位控制稳定。在scr的喷氨投入后,要注意监视反应器进出日压差的变化情况。如果反应器的压差增加较大,与喷氨前比较增加较多,此时要注意增加催化剂的吹灰。在scr的喷氨投入后,要注意监视空气预热器进出口压差的变化情况要及时投运空气预热器的吹灰。4.7 喷淋水的投入 把喷淋水的连锁投入,注意监视液氨储罐的温度和压力如果温度或者压力超过高限,喷淋水阀门应自动打开;否则,手动打开喷淋水阀,以便降低液氖存储罐的温度和压力。5 脱硝系统168h满负

17、荷试运在完成规定的各项试验后,各方确认scr系统已经具备168h满负荷试运的条件,开始脱硝系统的168h满负荷试运,脱硝系统168h满负荷试运与主机168h满负荷试运同步进行。5.1 进入168h满负荷试运的条件热态调试工作全部结束,各辅助系统运行正常;i/o测点投入率100%;主要仪表投入100;保护投入100;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大于90;5.2 通过168h满负荷试运的条件:i/o测点投入率100%;主要仪表投入100;保护投入100;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大于90;168h满负荷试运期间脱硝效率设定在设计效率值。5.3 在168h试运期间,要定时详细记录以下参数:机组负负荷,燃料量、风量、脱

18、硝效率。氨气流量、催化剂的压差、空气预热器压差、反应器出口nox含量,氨气含量、氧气含量。蒸发器的水位和温度、缓冲罐的压力、液氨储罐压力和温度、稀释风机母管压力等。6 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以完成设计保证值为基本原则,在本工程调试中制定如下目标:6.1 零缺陷管理目标 6.1.1 调试过程中调试质量事故为零。6.1.2 调试原因损坏设备事故为零。6.1.3 调试原因引起人身安全事故为零6.1.4 调试原因造成机组事故数为零。6.1.5 启动未签证项目为零。6.1.6 调试原因影响工程进度为零。6.1.7 移交调试未完项目为零6.1.8 启动调试非保护状态为零6.2 调试技术质量目标6.2.1 系统

19、严密性无泄漏。6.2.2 各个设备最大轴振小于标准。6.2.3 调试的质量检验分项目合格率100。6.2.4 试运的质量检验整体优良率100。6.2.5 调试顾客满意率100。6.2.6 试运行期间,使运行人员独立运行 脱硝系统并处理运行中的问题。6.3 调试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6.3.1 严格按照质量检验验收程序,迸行调试全过程的质量检验验收和签证。6.3.2 严格按照验收检验质量文件要求,填写质量文件。6.3.3 及时提出质量检验验收申请。6.3.4 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和监理及时进行质量验收签证工作。6.3.5 对调试中的质量问题严格把关,上一工序的质量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下一工序。对调试中

20、的不合格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6.3.6 对潜在不合格项目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隐患。6.3.7 通过现场调试工作联络单,实现对参加调试各方的联络。6.3.8 对各阶段的试验项目参照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7 安全措施7.1 总则7.1.1 所有调试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入试验现场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7.1.2 所有的现场调试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调试区域有隔离设施和明显的警告牌,非专业人员不得参加调试工作。7.1.3 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其安全性能。7.1.4 若试验现场发生意外危险,试验人员应尽快远离危险区

21、域。7.1.5设备系统启动前,严格检查设备系统状态,有隐患或缺陷的设备必须处理完毕符合要求后再启动,设备启动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良好。7.1.6 发生任何危及锅炉机组和脱硝系统设备的事故或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时,运行人员有权立即停止运行。7.1.7 所有负责操作和维护操作的人员应配适合的工作服装和安全设备。7.1.8 在对scr反应器内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禁止在催化剂本体上行走,以避免行走的负荷直接作用在催化剂上,可借助脚手架或者平台:并且要将检查孔遮挡住,以免雨水等通过检查孔进人里面和催化剂接触。7.1.9 在对scr反应器、输送管、箱罐等进行检查或维修的工作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a.

22、事先要彻底地使设备内部通风,保证氧浓度始终大于18。b. 必须将nh3、nox、易燃气体和其他危险的流体完全与设备隔离。c. 至少两人一组工作,一个人作为观察者留在外面。7.1.10 每次液氨进料时必须进行纯度检测,如果含水,会引起应力腐蚀。7.1.11 安全阀必须校验后才能投入使用。7.1.12 稀释风机在锅炉运行时必须运行,在锅炉停运2个小时候,才可以停止运行。7.1.13 重要保护联锁的投入和切除需经调试指挥组同意,并作书面记录。7.2 有关氨区的工作安全规则7.2.1 氨区严禁烟火。7.2.2非运行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变动或调整安全阀或释放阀。7.2.3 操作阀门及排液阀时,需穿戴人体安全

23、防护用具。7.2.4 必须确定所有阀门、管线设备等都正常后才操作。7.2.5 排放氨时,要远离火源或引火物。7.2.6 汽车罐车装卸氨前,应拉紧刹车,放置阻动木块,防止汽车滑动,并竖立警示牌以防作业疏忽时而发生事故。7.2.7 载运液氨槽(罐)车除应经监理机构检查合格外,仍应时常自我检查,保持良好车况。7.2.8 汽车液氨槽(罐)车在卸氨时应接地线。7.2.9 液氨槽(罐)车进出路线应畅通,并应竖立警示标志,以利于行车安全。7.2.10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氨气泄漏,立即采取紧急有效措施。7.2.11 遇台风、闪电、地震或发生急情况,应停止装卸并作好安全措施。7.2.12 不得敲取阀门外凝结的冰块

24、。7.2.13 人休防护安全器材宜固定放置在便于取用的场所。7.2.14 应装设取样装置,其他排空阀、排液阀不得取样。7.2.15 储罐、管路、阀门等附属设备应定期实施检查。7.2.16 在设备初次投运,液氨卸料之前,必须通过氮气吹扫管线和氮气置换。7.3 氨事故预防与处理7.3.1 事故预防氨储存及装卸站区域应严禁烟火,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装置型,氨区有关容器应避免阳光直射,且在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放置,不可与氧气容器置放在一起,氨的处理人员应穿着适当的防护用具。7.3.2 事故处理当氨泄漏检测仪器检测到氨有微量泄漏时,运行维护人员应以湿手帕掩鼻,以低姿势向上风处走避;容器开关阀微漏时,应小心关

25、紧开关阀;若仍泄漏时应立即通知相关技术人员,处理前可用湿布覆盖并予以淋水。当氨区的氨气大量泄漏时,在事故喷淋系统启动的基础上,抢救人员应穿着防护衣裤,并戴自供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处实施水雾喷淋泄漏处附近空间,应以大量水冲洗以吸收氨气,并依照制定的泄液氨事故处理办法处理,发生火灾时以大量水灭火。7.4 人员伤害的急救7.4.1 吸入氨气如工作人员被氨气所熏倒,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同时送医院诊治,必要时先以2浓度的硼酸水清洗鼻腔,并饮用大量0.5浓度的柠檬酸或柠檬水。7.4.2 皮肤及粘膜遭受伤害脱去一切沾染的衣服,并在感染部分以大量清水清洗至少15min,如能再用柠檬水、食醋或20浓度的醋酸溶液清洗更佳,但最后仍应用清水加以冲洗,受伤部位不能涂抹软膏,但可用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浸湿砂布覆盖。7.4.3 进入眼睛的处理迅速以大量清水冲洗眼部1520min,休息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