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材料力学应力状态和强理论PPT课件课件 F F A m m n n F A A 点 斜截面 nn 上的应力为: 2 cos 2sin 2 第1页/共39页 例2:圆轴扭转任一点应力。 MeMe 横截面只有切应力 I T P 在斜截面上既有正应力 ,又有切应力 。 第2页/共39页 例3: 平面弯曲 K F K K K K * , Sz K K z z My SF I bI K K 第3页/共39页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受力构件内一点处不同方位的截面上应力的集合,称为一点处 的应力状态。 研究一点处位于各个截面上应力情况及其变化规律。 第4页/共39页 二、应力

2、状态的研究方法 应力状态是通过单元体来研究的。 研究受力构件中某点的应力状态时,就围绕该点截取一单元体, 通过单元体来研究过该点的各个截面上的应力及其变化规律。 单元体是微小六面体。 第5页/共39页 1、轴向拉压 FF 横截面 第6页/共39页 Me Me 2、扭转 横截面 第7页/共39页 3、弯曲 F n n 第8页/共39页 受力构件内应力特征: (1)构件不同截面上的应力状况一般是不同的; (2)构件同一截面上不同点处的应力状况一般是不同的; (3)构件同一点处,在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状况一般是不同的。 单元体特征 (1)单元体的尺寸无限小,每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2)任意一对平行平

3、面上的应力相等。 第9页/共39页 x y b a c d x y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x x y y 平面应力状态的普遍形式如图 所示 。单元体上有 x ,x 和 y , y。 第10页/共39页 x y b a c d x y x x y y b a c d x y x y 第11页/共39页 b a c d x y x y 一、斜截面上的应力 e f f e d n x x x y y 1、假想地沿斜截面 ef 将单元体截分为二,留下左边 部分的edf 作为研究对象。 第12页/共39页 b a c d x y x y e f f e d x x y y (1) :逆时针转向为正,

4、反之为负。 (2)正应力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3)切应力 :对单元体任一点的矩,顺时针转为正,反之为负。 规定符号 第13页/共39页 设斜截面的面积为 , ed 的面积为 , df 的面积为 cosdA x cosdA x sindA y dA dA sindA y x x y y T f e d f e d 第14页/共39页 f e d x x y y cosdA x cosdA x sindA y dA dA f e d sindA y t 2、任一斜截面 ( 截面 ) 上的应力 , 的计算公式 对研究对象列 n 和 t 方向的平衡方程并解之得: n 第15页/共39页 f

5、e d x x y y cosdA x cosdA x sindA y dA dA f e d sindA y t 2sin2cos 22 x yxyx 2cos2sin 2 x yx 第16页/共39页 例题:试求图示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并取分离体示出 求得的该面上应力。应力单位: MPa 4 0 100 20 300 第17页/共39页 4 0 100 20 30 ,40,20,100 0 MPaMPaMPa xyx 解: 300 第18页/共39页 30 ,40 ,20,100 0 MPa MPaMPa x yx 4 0 100 20 300 2sin2cos 22 x yxyx

6、2cos2sin 2 x yx 0 00 30 100( 20) sin60( 40)cos6072.0 2 MPa MPa4 .35 )60sin()40()60cos( 2 )20(100 2 )20(100 00 300 第19页/共39页 4 0 100 20 300 a b 100 4 0 20 a b 35.4MPa 72.0MPa a 20 100 4 0b 72.0MP a 35.4MPa 第20页/共39页 0 2cos2sin 2 00 x yx 设主平面的方位角为 0 ,令切应力等于零 2cos2sin 2 2sin2cos 22 x yx x yxyx 2、主平面的位置

7、 yx x tg 2 2 0 第21页/共39页 一点的三个主应力按代数值的大小顺次标为:1 ,2 ,3 即: 321 平面应力状态可定义为两个主应力不等于零的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下,任一点处一般存在两个不为零的主应力。 可以证明,受力物体内必有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平面和相应的 三个主应力。 对于平面应力状态,还有一个作用在与 xy 面垂直方向,数值 为零的主应力。 第22页/共39页 3、平面应力状态下主应力的计算 2 2 ) 2 ( 2 x yx yx 2 1 上式中将两个主应力标为 1 ,2 只是作为示意,在每一个 具体情况下应根据它们以及数值为零的那个主应力按代数值 来表示。 第23页

8、/共39页 2 2 ) 2 ( 2 x yx yx 2 1 例如:x = 40 MPa, y = - 20MPa ,x = 40MPa 按上式求得两个主应力值为 1 = 60 MPa , 3 = - 40MPa,而 2 = 0 。 第24页/共39页 例题 : 两端简支的焊接工字钢梁及其荷载如图所示,梁的横 截面尺寸示于图中。试绘出 C 左 截面 上 a , b 两点处的应力圆, 并用应力圆求出这两点处的主应力。 120 1 5 1 5 270 9 z a b 250KN 1.6m 2m A B C 第25页/共39页 + 200KN 50KN + 80KM.m 解: 首先计算支反力, 并作出

9、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Mmax = MC = 80 kNm Qmax =QC左 = 200 kN 250KN 1.6m 2m A B C 第26页/共39页 I y M Z d I S Q Z Z * mmIZ 46 33 1088 270111300120 1212 mmya135 mmSza 3 2560005715015120 ).( * 120 1 5 1 5 270 a 9 z 第27页/共39页 横截面 C左 上a 点的应力为 MPay I M a z C a 5 .122 MPa d I S Q z za a 6.64 * I y M Z d I S Q Z Z * 120 1

10、5 1 5 270 9 z a 第28页/共39页 a 0 y 664. y MPa x 5.122 MPa x 6.64 x x x x y y 第29页/共39页 由 x , x 定出 D1 点 由 y , y 定出 D2 点 以 D1D2 为直径作应力圆。 o C B1 D1 B2 D2 0 y 664. y MPa x 5.122 MPa x 6.64 (122.5 , 64.6) (0 , - 64.6) 第30页/共39页 o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表 a 点的两个主应力 MPa oA 150 11 MPa oA 27 23 C B1 D1 B2 D2 (122.5 , 6

11、4.6) (0 , - 64.6) 1 A1 3 A2 0 2 第31页/共39页 o C B1 D1 B2 D2 (122.5 , 64.6) (0 , - 64.6) 1 A1 3 A2 A1 点对应于单圆体上 1 所在的主平面。 452 0 0 20 522 0 0. 第32页/共39页 x x x y y x 0 1 3 MPa150 1 MPa27 3 522 0 0. 第33页/共39页 b mmyb150 MPay I M b z C b 5 .136 0 b b 点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120 1 5 1 5 270 9 z b MPa x 5 .136 第34页/共39页 MPa x 5136. 0 x 0 y 0 y ),.(05136 1D 1 ),( 00 2D MPa x 5 .136 b B 点的三个主应力为 MPa x 5 .136 1 0 32 第35页/共39页 MPa x 5136. 0 x 0 y 0 y ),.(05136 1D 1 ),( 00 2D 1 所在的主平面就是 x 平面 , 即梁的横截面 C 。 MPa x 5 .136 b 第36页/共39页 x x a 5 .122 ax 6 .64 ax 解析法求 a 点的主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