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复习课件(共47张PPT)_第1页
2018年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复习课件(共47张PPT)_第2页
2018年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复习课件(共47张PPT)_第3页
2018年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复习课件(共47张PPT)_第4页
2018年中考复习《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复习课件(共47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部分 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三章 物质的检验、推断及提纯 04 突破练习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3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第一部分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1 . 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和原理(理解)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来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 质(知道) 3检验和区分物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理解) 04 突破练习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3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 蓝色固

2、体:氢氧化铜。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黄色固体:硫黄、金。 蓝色溶液: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 黄色溶液:硫酸铁、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例题1 (2017葫芦岛)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的是( ) A. 铁粉和木炭粉用磁铁吸引 B.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 C. 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D.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 C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 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可以鉴别这两种物质,故A选 项不符合题意;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羊毛燃烧有

3、灼烧毛 发的气味,取样品灼烧可以鉴别这两种物质,故B选项不符合 题意;黄金和黄铜的颜色相近,很难区分,所以不能用观察颜 色的方法鉴别二者,故C选项符合题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 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是溶液,温 度升高,所以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变化可鉴别二者,故D选 项不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二、常见的沉淀 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氯化银(AgCl)等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 白色沉淀: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氢氧化镁 Mg(OH)2等不溶于水,但溶于酸。 有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蓝色、氢氧化铁 Fe(OH)3红褐色等不溶

4、于水,但溶于酸。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例题2 (2016咸宁)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下面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水蒸气、HCl 气体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 NaOH溶液 B除去NaCl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CO3 加入适量Ca(NO3)2溶液、 过滤 D 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 三种化肥 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 研磨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解析】 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除去; K2CO3能与适量Ca(N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 钾

5、,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例题3 (2017湖北襄阳)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 来的是( ) A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 稀硫酸 B固体:NaCl NaOH NH4NO3 水 C溶液:NaOH Ca(OH)2 盐酸 CO2气体 D溶液:KNO3 MgCl2 盐酸 AgNO3溶液 D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解析】此题属于物质鉴别题,主要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现 象等知识。 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氧化铜与稀硫 酸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木炭粉与稀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错误; B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

6、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盐酸能使变浑浊的氢氧化钙 溶液变澄清,氢氧化钠不能使变浑浊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澄清,可以鉴 别,故错误; D氯化镁和盐酸都能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可以鉴别, 故选项正确。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三、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物质检验方法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集气瓶内 木条_是O2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_ CO2+Ca(OH)2 = CaCO3+H2O 是CO2 H2 将气体通过灼热 的氧化铜 _色的 粉末逐渐变成 _色, 试管

7、口有 _生成 H2CuO= CuH2O 是H2 复燃 变浑浊 黑 红 水珠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物质检验方法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CO 先通过灼热的 氧化铜,再将 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 中 _色的 粉末逐渐变成 _色, 澄清石灰水 _ COCuO= CuCO2 是CO CH4 点燃气体,在 火焰上方罩干 冷烧杯后往烧 杯中倒入澄清 石灰水 烧杯内壁出现 _,澄 清石灰水 _ CH42O2 = CO22H2O 是CH4 NH3 嗅或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 有氨味或红色 石蕊试纸变 _ 是NH3 黑 红 变浑浊 水雾 变浑浊 蓝 加热 三、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点燃 第二部分

8、知识点归纳梳理 离子检验方法现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酸性 (H) pH试纸pH_7 紫色石蕊溶液 (不能用酚酞溶 液) 溶液变 _色 锌(或其他活 泼金属) 有大量_ 产生 氧化铜(或其 他金属氧化物) 固体溶解,溶 液变成_色 碳酸钠(碳酸 盐) 有大量 _产生 难溶性碱(如 氢氧化铜) 固体溶解,溶 液变成_色 红 蓝 Na2CO3+2HCl=2NaCl+H2O+CO2 CuO+H2SO4=CuSO4+H2O ZnH2SO4=ZnSO4+H2 气泡 蓝 气泡 Cu(OH)2+H2SO4=CuSO4+2H2O 四、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四、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离子检

9、验方法现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碱性 (OH) pH试纸pH_7 紫色石蕊溶液 (或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_ 色(或变_ 色) 硫酸铜溶液(能 生成难溶性碱) 产生_ 色沉淀 硫酸根 (SO42-) 先加Ba(NO3)2溶 液,再加稀硝酸 有_ 生成 白色沉淀 蓝 蓝 Na2SO4+Ba(NO3)2= BaSO4+2NaNO3 CuSO4+2NaOH= Na2SO4+ Cu(OH)2 红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离子检验方法现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氯离子 (Cl-) 先加AgNO3溶液, 再加稀硝酸 有_ 生成 碳酸根 (CO32-) 加入适量的盐酸, 将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大量 _产

10、 生,澄清石 灰水变 _ 铵根 (NH+) 加入熟石灰混合, 研磨 有 _ _产生 白色沉淀 浑浊 气泡 KCl+AgNO3= AgCl+KNO3 Na2CO3+2HCl= 2NaCl+H2O+CO2 Ca(OH)2+CO2= CaCO3+H2O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四、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温馨提示: 1羊毛(成分是蛋白质)、化学纤维与棉的区别:各取少量, 分别燃烧,有_气味而且残留物脆的是羊毛;有刺激 性气味,而且残留物硬的是_;有烧纸气味的是 _。 2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1)基本思路:分别取出少量待

11、检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 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 结论。简写为“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烧焦羽毛 化学纤维 棉 四、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2)注意事项: 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 不能向待检的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而应取少量试样进行 检验。如被检物质是固体,而检验又需要以溶液进行时,应先 取少量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进行检验。 检验物质时,先描述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不要 把要检验的物质当作已知物来叙述实验现象。 对几种待检物质进行并列实验时,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 另取新的溶液,避免已加试剂的干扰。 四、常见离子

12、的检验和鉴别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1)检验溶液中同时含有Na2CO3 、NaOH;应先加入过量的 _溶液,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再加入 _溶液,检验NaOH(因Na2CO3 溶液呈碱性,对 NaOH 的检验有干扰)。 (2)检验溶液中同时有Na2CO3、 Na2SO4、NaCl,应先加入过 量的_溶液,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再加入过量 的_溶液,检验并完全除去Na2SO4;最后加入 _溶液,检验NaCl。 CaCl2 无色酚酞 稀硝酸 Ba(NO3)2 AgNO3 四、常见离子的检验和鉴别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用物理方法分离与提纯 (1)

13、原则:根据挥发性、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简单的 分离。 (2)方法: 吸附法。根据物质的某些特性,如:用磁铁分离铁粉和铜粉。 过滤法。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如:粗盐提纯; 分离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后的剩余固体;回收用双氧水 与二氧化锰制取O2后的剩余固体。 降温结晶法。用于两种可溶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物质 的分离,如: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温馨提示: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降温 结晶法;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可 采用蒸发结晶法。 蒸发结晶法。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如:海水晒盐。 五、物质的分离

14、与提纯的方法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2用化学方法分离与提纯 原则:不能除去一种杂质又引入一种新的杂质; 所用试剂只跟杂质反应; 反应后的生成物与被提纯物质易分离。 (1)将杂质转化成沉淀或气体,使之与被提纯物质的状态不同, 达到提纯的目的。 气化法:将杂质转化成气体除去(括号内为杂质)。如: NaCl(Na2CO3),除杂方法:加适量_,相关的化学方程 式:_。除去Cu中混有 的Fe的化学方程式:_。 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HCl=FeCl2H2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沉淀法:将杂质转化成沉淀除去。如:NaCl(Na2S

15、O4),除 杂方法:加适量_溶液,再过滤,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又如:除去NaOH溶液中 混有的Ca(OH)2,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溶液,再过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如除去FeSO4溶液中 的CuSO4,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再过滤。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除去CO中混有 的CO2,将气体通过_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NaOHCO2=Na2CO3H2O NaOH FeCuSO4=FeSO4 Cu 铁粉 Na2CO3Ca(OH)2=CaCO32NaOH 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2CO3 五、物质的分

16、离与提纯的方法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六、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间或物质间不能共存,一般是指它们之间会发生反应,生 成气体、水或沉淀。 1有气体、水生成 常见的:H+与CO、H+与HCO生成CO2和H2O,OH-与NH4+生成 NH3和H2O,H与OH-生成H2O。 2有沉淀生成:SO与Ba2+生成BaSO4沉淀; CO32-与Ba2+生成BaCO3沉淀,CO32-与Ca2+生成CaCO3沉淀等; OH与Mg2+生成Mg(OH)2沉淀,OH-与Fe3+生成Fe(OH)3沉淀, OH-与Cu2+生成Cu(OH)2沉淀等; Cl-与Ag+生成AgCl沉淀。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例题5 (20

17、16湘西)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2CO3、NaOH BH2SO4、BaCl2、KNO3、NaOH CCuSO4、Na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3 D 【解析】 Na2CO3、NaOH在HCl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分 别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2SO4、BaCl2在溶液中能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CuSO4、NaOH在溶 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七、物质的推断 推断题的特点: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含量大、知识联系 紧密、覆盖面广等,是一种既考查知识,又

18、考查能力的综合题 目。 一般解题策略: (1)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然后 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推理(顺藤摸瓜),得出结果; (2)在常见物质中选择或推测,所得答案一般是常见或较熟悉的 物质;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3)自我验证: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确定答案的 正确性; (4)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不能答非所问。 为了顺利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必须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 用途、反应关系、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等知识,才能准确快速 地解答。 七、物质的推断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常见的六大突破口 (1)特殊颜色 (2)特殊状态或特殊气味 (3)特征反应条件 (4)

19、特征反应现象 (5)元素或物质之最 (6)物质的特殊用途或存在状态 七、物质的推断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例题6 (2017河南省) 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 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 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2、CO BH2O2、O2、H2O CCuO、Cu、Cu(NO3)2 DNaOH、NaCl、NaNO3 D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解析】C能和O2反应CO2、CO,CO2和C在高温条件生成 CO,CO在O2、燃烧生成CO2,A符合图示转化关系;H2O2分 解生成O2、H2O,O2、H2O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符

20、合图示 转化关系;CuO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Cu,和硝酸反应可生成 Cu(NO3)2,铜和硝酸反应生成Cu(NO3)2,硝酸铜和铁或锌等 较活泼金属反应可生成Cu,C符合转化关系;NaOH和盐酸反 应生成NaCl,和硝酸反应生成NaNO3,NaCl和NaNO3,不能 相互转化,D不符合转化关系。 04 突破练习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3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03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2017日照)在实验室中,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水区分食盐固体与蔗糖固体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2气体与CO气体 C用AgNO3溶液区

21、分NaNO3溶液与NaCl溶液 D用加碱研磨的方法区分NH4Cl固体与K2SO4固体 A 习题1 思路与技巧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 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 别它们。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2017山西)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 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B 习题2 选项混合物 (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足量的蒸馏水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

22、试题分类精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除杂。 A项加入的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与杂质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杂质,正确。B项加 入的蒸馏水会与原物质CaO粉末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错 误。C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会将杂质Fe反应完,而原物质Cu粉 不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除去杂质,正确。D项加入足量的氧化 铜粉末可以将杂质H2SO4完全反应,且生成物为CuSO4,可以除 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正确。故选B。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2017四川达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 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B 习题3 选项

23、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CO(CO2)适量O2点燃 BNaCl溶液(Na2CO3)过 量CaCl2溶液过滤 CKNO3溶液(K2SO4溶液) 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DFeCl2溶液(CuCl2溶液)足量镁粉过滤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解析】除去CO中的CO2要用氢氧化钠溶液,O2在点燃条件 下会与CO反应,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A选项错误;要除 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会增加CaCl2 杂质,故B选项操作错误;除去KNO3溶液中的K2SO4溶液加 入适量Ba(NO3)溶液,因为K2SO4和Ba(NO3)2反应生成Ba2SO4

24、 沉淀和KNO3,所以过滤后可得纯净的KNO3溶液,故C选项正 确,符合题意;除去FeCl2溶液中CuCl2加入镁粉会增加MgCl2 杂质,故D选项错误。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2017年湖南湘潭)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 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CuSO4、HCl、 MgSO4、NaOH B. H2SO4、FeCl3、NaOH、NaCl C. NaCl、Ba(OH)2、Na2CO3、Na2SO4 D. K2SO4、 Na2CO3、BaCl2、HCl C 习题4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解析】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可以鉴别出,能与CuSO4

25、溶液反应产 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无 明显变化的是盐酸,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A错误; B.FeCl3为棕黄色,可直接判断,氯化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可以鉴别,往沉淀中滴加盐酸和氯化钠,沉淀逐渐消失的为盐酸,无明显反 应的为氯化钠;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检验,B选项不符合题意; C.B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白色BaCO3沉淀,Na2SO4与Ba(OH)2也反 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二者无法区分,NaCl溶液加入其它几种溶液均无明 显现象,所以无法鉴别出来,选项C符合题意; D.K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

26、沉淀,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 向他们分别滴加盐酸,沉淀不溶解的为BaSO4溶液,沉淀溶解的为BaCO3溶 液。所以不用其它试剂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2017江苏连云港)下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 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 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 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

27、应生成丁 C 习题5 第三部分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推断。甲为黑色氧化物,则甲可能为金属氧 化物CuO或Fe3O4;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丁为碳酸钙;乙能与甲和丁反 应,则乙一定为酸,则丙为碱。 乙为酸,故乙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A正确; 丙若为氢氧化钙,则其可与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丁(碳酸钙),B正确; 甲戊可通过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或氢气加热发生反应,金属氧化物与氢 气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C错 误; 金属氧化物CuO或Fe3O4与具有还原性的碳或一氧化碳等反应时,生成金属单 质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时生成可溶性的盐,不能与其它物质一步反应生成 丁(碳酸钙),D正确。 04 突破练习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