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师版中考科学试题汇编地月系一、单选题1.(2017丽水)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6月12日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B.C.D.2.(2017金华)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3.(2017衢州)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是上弦月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地球运行到图中和之间D.太阳
2、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4.(2017宁波)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5.(2017湖州)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6.(2017绍兴)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B.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D.
3、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7.(2016金华)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8.(2016杭州)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B.没有昼夜交替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D.没有四季交替9.(2016温州)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下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
4、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直径(千米)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4878590.24金星121042430.62地球1275611火星67941.03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10.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A.B.C.D.11.(2017宁波)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5、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12.(2016湖州)许多科学事实是人类经过长期观测和实验获得认知的,知道这些科学事实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月相呈现周期性变化C.引起食物腐败的是微生物D.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13.(2013衢州)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B.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C.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
6、圆圆的月亮D.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14.(2013湖州)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15.(2014湖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今天(农历五月十七)的月相是上弦月B.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处的磁场方向C.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升旗时使用旗杆顶端的滑轮是为了省力16.(2014嘉兴)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 ) A.B.C.D
7、.17.(2014丽水)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下列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C.月球上有水和生命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18.(2013台州)继“神九”升空后,“神十”将于今年6月至8月发射,再次实现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19.(2014义乌)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
8、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自转B.自东向西公转C.公转周期是24小时D.自转周期是365天20.(2012深圳)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21.(2014绍兴)2014年5月4日 , 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 A.B.C.D.2
9、2.(2014.宁波)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12之间B.34之间C.56之间D.78之间二、填空题23.(2017金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_(填“极昼”或“极夜”)。 24.(2017嘉兴)1969年7月20 日(农历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这虽然是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却是我们人类的一大步。 (1)阿姆斯特朗踏上月
10、球表面这一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 (2)如图为阿姆斯特朗登月后留在月壤上的清晰脚印,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_,也没有生物。25.(2017绍兴)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_;对北半球而言,B位置的节气是_。26.(2017台州)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运动。 (2)根据模拟实验,判断地球处在B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_。 27.(2013宁波)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通过小孔
11、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 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28.(2013宁波)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遭遇陨石雨“袭击”,它是由于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并发生爆炸而引起的。(1)当天是农历正月初六,月相接近_(填“上弦月”或“下弦月”)。(2)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流星体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方式实现的。 三、综合题29.(2016金华)如图,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1)地球自转产生了_现象(填“昼
12、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是6月9日,这一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填“A”、“B”、“C”或“D”)。 30.(2016宁波)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 (1)1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_半球 (2)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3)寒潮过后,有些“枯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园林工人剪除。一段时间后,这些植物抽出新芽重焕生机。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到刚长出新芽的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_。 31.浩瀚的
13、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1)如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的模型,那么b代表_。(2)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在月球上,航天员可以做到的是_(选填“放风筝”、“扔石头”或“打雪仗”)。 32.(2012深圳)今年暑假,爸爸计划带小明前往英国伦敦旅游并观看奥运会。请回答下列问题:(1)深圳飞往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7月25日9时,预计空中飞行时间为10小时,小明叔叔应于伦敦(中时区)当地时间7月25日_接机。 (2)旅游期间小明到达本初子午线所在地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参观。此时他处于 _ (填“东”或“西”)半球。 (3)伦敦奥运会
14、7月27日开始,8月12日结束。这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填“南”或“北”)移动。 33.(2014湖州)如图,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 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_(选填“A”或“B”)附近。 34.(2013湖州)2012 年8 月6 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今年下半年,我国”嫦娥三号”卫星将携带“月球车”邀游月球。 (1)“好奇号”火
15、星车登陆火星探测的一个原因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八大行星中的另一个地球近邻是_ 。 (2)“月球车”登陆月球后,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有_(填序号)。温差大 风沙大 降水多 35.(2013金华)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1)地球公转产生了_现象(填“四季更替”或“昼夜交替”)。 (2)6月12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填“A”、“B”、“C”或“D”)。 36. (2014台州)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分布广泛,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开发和应用。(1)图甲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选填序号)。转动物镜转换
16、器 向左移动装片向右移动装片 调节细准焦螺旋1.(2)图乙是科学家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_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1)(3)若将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继续存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 。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
17、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6月12日最接近夏至。故选:B2.【答案】B 【解析】【分析】题考查了月球表面的特征,知道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性题目。月球上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
18、超高真空状态,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都是圆形,直径最短不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的存在,故A错误;B、月球上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遍布环形山,故B正确;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身不能发光,故C错误;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月相为新月或满月,不一定能看到月食,故D错误。故选B3.【答案】A 【解析】【分析】月相是月球在一个农历月中有规律的圆缺变。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自西向动的一种运动,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出现了四季的更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19、往返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现象。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一种运动,由于地球自转出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等现象。【解答】A、月相是上弦月,因为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月相为上弦月,A正确;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误;C、地球运行到图中和之间,和之间对应日期为6月22日和9月23日而题目中日期是2月3日,C错误;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D错误。4.【答案】A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
20、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长长短的变化可答出此题。【解答】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A正确;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地球绕太阳是自西向东所以夏至之后应该是小暑,B错误;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秋分是阳历成分不一定是农历的初七或初八,C错误;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才是一年,D错误。5.【答案】A 【解析】【分析】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产生的,而同一个晚上看到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解答】A、地球自转,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21、A正确;B、地球公转,与月球的东升西落无关,B错误;C、月球自转,月球自转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C错误;D、月球公转,月相变化一个周期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D错误。故选A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天体知识的了解,应多了解和掌握。(1)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2)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3)月球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4)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解答】A、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故A正确;B、月球表面既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故B错误;C、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造成的,故C
22、错误;D、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故D错误。故选A7.【答案】D 【解析】【分析】(1)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2)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 ;(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4)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此题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涉及到光源的定义、月相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解答】解: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但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故A错误;B、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 ,因此“嫦娥五号”登月后仍然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就
23、没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不可以自由呼吸,故C错误;D、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叫“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 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 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望月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故D正确故选D8.【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倾斜,那么太阳直射点会一直在赤道上,不
24、会在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就不会有四季交替。9.【答案】D 【解析】【分析】引力影响公转的速度,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当行星离太阳近时公转就越快相反,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解答】解:引力影响公转的速度,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当行星离太阳近时公转就越快故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故选:D10.【答案】D 【解析】【分析】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
25、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解答】在八月十五后七天,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11.【答案】A 【解析】【分析】主要从科学史,地壳运动的几种假说,电磁现象,原子结构几方面知识答题。【解答】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应该是先地心说再提出日心说,A错误;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先由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再发展提出了目前较公认的板块构造学说,B正确;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法拉弟通过实验
26、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发电机,C正确;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卢瑟福在检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时,从粒子散射的现象发现汤姆生原子模的不足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正确。12.【答案】A 【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3)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4)沸点与气压成正比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熟练掌握各科基础知识是解题
27、的关键【解答】解:A、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符合题意;B、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B不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成正比: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地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解答】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它每隔2.3亿年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圈,虽然它只是一颗中小型的恒星,但它的质量已经占据了
28、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故A正确。四季的更替是由于地球斜着公转产生的;故B正确。圆圆的月亮应该是在农历十五;故C错误。由于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所以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故D正确。故选:C。14.【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答】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A选项错误;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一个23.5的夹角,B选项错误;海陆变迁主要也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C选项错误;地
29、形的变化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深谷,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削平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D选项正确。故选D。15.【答案】B 【解析】【分析】(1)生活经验,五月十七月亮是比较圆的。(2)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磁力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解答】A、因为五月十七这一天,太阳发的光直接照到月亮上,中间没有地球遮挡,而太阳、地球、月亮又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比较圆的,接近满月,所以A不正确。
30、B、根据磁场的特点和磁场方向的规定可知,将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的某一点,磁场对小磁针有磁力的作用,小磁针静止后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的方向,所以B正确。C、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所以C不正确。D、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所以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所以D不正确。故选B。16.【答案】A 【解析】【分析】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天体的位置【解答】农历四月初六的夜晚看到的月亮应为上弦月,亮面朝西,在西半天空;虽然木星体积比月球大,但木星距离地球距离远远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所以木星看起来要比月球小,因此A图正确。17.【答案】D 【解析】【分析】
31、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在月 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错误; B、球表面昼夜温度很大,所以错误; C、月球上没有水和生命,所以错误; 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所以正确。 故选:D1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宇宙的真实结构系统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回答此题。【解答】月球上面没有空气,所以A错误;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其中一个部分,所以B错误;现在有很多的证据证明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所以
32、C不正 确;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不断的进行核反应,释放出热辐射。太阳热辐射的主要形式是:光和热。所以本题选D。19.【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解答】A、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故B符合题意; C、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20.【答案】C 【解
33、析】【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日环食、金星凌日这两种天文现象形成的原因:日环食是日食的其中一种;金星遮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就会形成金星凌日。【解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形成了日食,日环食是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的情形,它是日食的其中一种,日食发生的时间在初一左右,但由于太阳、月亮、地球的空间位置关系,它们不是每月初一的时候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A、B选项均错误,C正确;金星凌日的形成原理和日食一样,此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金星位于中间,金星遮住
34、了射向地球的阳光,D选项错误。故选C。2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判断当天月相。【解答】:判断月相的方法有两种:一根据阴历日期判断,二根据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判断。本题中5月4日是阳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图甲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才能判断月相,从图中看到当天月球右面被照亮,选项中右面亮的只有A,因此A图正确。22.【答案】C 【解析】【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解答】月球绕地球运动,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根据题意,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满月刚过(满月时,日、地、月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即5处),月球应该
35、位于56之间 , 故选项C符合题意。二、填空题23.【答案】(1)顺时针(2)极夜 【解析】【分析】(1)按正确方向旋转地球仪,从南极上空观察旋转的方向。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夏至为6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据此可以判断6月12日时南极的昼夜情况。【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图中为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2)6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处于极夜。故答案为:(1)顺时针;(2)极夜。24.【答案】(1)上弦月(2)空气(或“大气”) 【解析】【分析】(1)考查
36、了月相变化,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2)根据月球没有空气没有水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1)农历六月初七的月相为上弦月;(2)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没有风),没有流水,更没有生物活动,所以月球表面的痕迹会存在很久。故答案为:(1)上弦月;(2)空气(或“大气”)。25.【答案】;夏至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属于知识性试题,容易混淆,需理解记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
37、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解答】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B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D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A为春分日和C为秋分日。故答案为:(1)
38、如图所示;(2)夏至。26.【答案】(1)公转(2)夏至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的公转运动时的四个重要位置A、C分别为春分与秋分,B、D分别是夏至与冬至可解此题.【解答】(1)该实验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符合地球在空间的公转运动,所以是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的节气应该是夏至。故答案为:(1)公转;(2)夏至。27.【答案】太阳;夏至 【解析】【分析】(1)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太阳圆形的像,即小孔成像;(2)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解答】茂
39、密的树叶缝隙形成许多小孔,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我们看到的圆形光斑,地上的圆斑就是太阳经此小孔成的像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也最接近正圆形。故答案为:太阳;夏至。28.【答案】上弦月;做功 【解析】【分析】(1)弦月并不是弯弯的月牙,而是半月,也就是月亮有一半是亮的时候,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初八,在我们看来,月亮的右半边是亮的,下弦月出现在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在我们看来,月亮的左半边是亮的。(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解答】(1)农历正月初六,月相接近上弦月。
40、(2)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流星体的内能。三、综合题29.【答案】(1)四季更替(2)B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解:(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2)从图中看出,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
41、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因此6月9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B故答案为:(1)四季更替;(2)B30.【答案】(1)南(2)凝固(3)减小 【解析】【分析】(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月21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3)这些植物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没有绿叶,只能
42、进行呼吸作用。【解答】(1)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月21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2)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从而形成钱湖岸边树木的冰凌。(3)这些植物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没有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减少。故答案为:(1)南;(2)凝固;(3)减少31.【答案】(1)地球(2)扔石头 【解析】【分析】(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构成的行星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月球围绕地球转动.(2)放风筝需要有空气;打雪仗需要有水。【解答】(1)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又围绕着地球转动,而太阳却又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动,看图知,b是地球;(2)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不能放风筝和打雪仗,月球上有重力,因此扔石头是可以实现的。32.【答案】(1)11时(2)东(3)南 【解析】【分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防科技股票借款合同(国家安全)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充电桩智能充电系统定制合同2篇
- 2025年度环保项目融资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固定单价施工合同范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2025年度企业内部信息数据整合与服务平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石油勘探钻井技术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工程节能评估与认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型活动现场广告制作及租赁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合作框架合同范本
- 注射泵操作使用课件
- 2024年全国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知识差异盘点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大连高新区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及功能布局)
-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责任与风险防控
- 未婚生子的分手协议书
- 变更监事章程修正案范例
- 北京小客车指标租赁协议五篇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