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第1页
第14章-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第2页
第14章-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第3页
第14章-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第4页
第14章-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2 3 14.1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方程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方程 1 14 4. .1 1. .1 1 转转转转子子子子结结结结构构构构及及及及物物物物理理理理模模模模型型型型 1 14 4. .1 1. .2 2 面面面面装装装装式式式式三三三三相相相相永永永永磁磁磁磁同同同同步步步步电电电电动动动动机机机机矢矢矢矢量量量量方方方方程程程程 1 14 4. .1 1. .3 3 插插插插入入入入式式式式三三三三相相相相永永永永磁磁磁磁同同同同步步步步电电电电动动动动机机机机矢矢矢矢量量量量方方方方程程程程 14.1.1 转子结构及物理模

2、型转子结构及物理模型 永磁同步电动机是由电励磁三相同步电动机发展而来。 它用永磁体代替了电永磁同步电动机是由电励磁三相同步电动机发展而来。 它用永磁体代替了电 励磁系统,从而省去了励磁线圈、集电环和电刷,而定子与电励磁励磁系统,从而省去了励磁线圈、集电环和电刷,而定子与电励磁三相三相同步电动同步电动 机基本相同,故称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机基本相同,故称为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用于矢量控制的用于矢量控制的 PMSM, 要求其, 要求其永磁励磁磁场波形永磁励磁磁场波形是正弦的, 这也是是正弦的, 这也是 PMSM 的一个基

3、本特征。的一个基本特征。 4 PMSM 的转子结构,按永磁体安装形式分类,有面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三的转子结构,按永磁体安装形式分类,有面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三 种,如图种,如图 14-1、图、图 14-2 和图和图 14-3 所示。所示。 图图 14-1 面装式转子结构面装式转子结构 图图 14-2 插入式转子结构插入式转子结构 图图 14-3 内装式转子结构内装式转子结构 对于每种类型转子结构,永磁体的形状和转子的结构形式,根据永磁材料的对于每种类型转子结构,永磁体的形状和转子的结构形式,根据永磁材料的 类别和设计要求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可采取各式各样的设计方案。类别和设计要求的不同

4、,可以有多种的选择,可采取各式各样的设计方案。 但有一基本原则,即除了考虑成本、制造和可靠运行外,应尽量产生正弦分但有一基本原则,即除了考虑成本、制造和可靠运行外,应尽量产生正弦分 布的励磁磁场。布的励磁磁场。 5 6 7 图图14-6 二极面装式二极面装式PMSM物理模型物理模型 a) 转子等效励磁绕组转子等效励磁绕组 b)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 8 如图如图 14-6a 所示,由于永磁体内部的磁导所示,由于永磁体内部的磁导率率接近于空气,因此对于接近于空气,因此对于 定子三相绕组产生的电枢定子三相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磁动势而言,电动机气隙是均匀的,气隙长度而言,电动机气隙是均匀的,气隙长度 为

5、为 g。于是于是,图,图 14-6b 相当于相当于将面装式将面装式 PMSM 等效为等效为了了一台一台电励磁电励磁三相三相 隐极隐极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惟惟一的差别是一的差别是电励磁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的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转子励磁磁场可以励磁磁场可以 调节,而面装式调节,而面装式 PMSM 的的永磁永磁励磁磁场不可调节。在电动机运行中,若励磁磁场不可调节。在电动机运行中,若 不计及温度变化对永磁体供磁能力的影响,可认为不计及温度变化对永磁体供磁能力的影响,可认为 f 是恒定的,即是恒定的,即 f i是是 个常值。个常值。 图图 14-6b 中,将永磁励磁磁场轴线定义为中,将永磁励磁磁场轴线定义为

6、 d 轴,轴,q 轴顺着旋转方向轴顺着旋转方向 超前超前 d 轴轴 90电角度。电角度。 s f和和 s i分别是定子三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矢量和分别是定子三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矢量和 定子电流矢量,产生定子电流矢量,产生)( ss fi的的等效单轴线圈位于等效单轴线圈位于)( ss fi轴上轴上,其有效匝数,其有效匝数 为相绕组的为相绕组的23倍倍。于是,图。于是,图 14-6b 便便与与图图 8-17 具有了相同的形式,具有了相同的形式, 即面装式即面装式 PMSM 和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和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是是相同相同的的。 9 同理,可将插入式转子的两个永磁体等效为两个空

7、心同理,可将插入式转子的两个永磁体等效为两个空心励磁励磁线圈,再线圈,再 将将它们它们等效为置于等效为置于转子槽内的励磁绕组,转子槽内的励磁绕组,其其有效匝数为相绕组有效匝数有效匝数为相绕组有效匝数 的的2/3倍,等效励磁电流为倍,等效励磁电流为 f i,如图,如图 14-7a 所示所示。与面装式。与面装式 PMSM 不不 同的是,电动机气隙不再是均匀的,同的是,电动机气隙不再是均匀的,此时此时面对永磁体部分的气隙长度增面对永磁体部分的气隙长度增 大为大为 g+h,h 为永磁体的高度,而面对转子铁心部分的气隙长度仍为为永磁体的高度,而面对转子铁心部分的气隙长度仍为 g, 因此因此转子转子 d

8、轴方向上的气隙磁阻要大于轴方向上的气隙磁阻要大于 q 轴方向上的气隙磁阻轴方向上的气隙磁阻,可将,可将图图 14-7a 等效为等效为图图 14-7b 的形式的形式。 10 图中图中当当 o 0时,时,将将)( ss fi在气隙中在气隙中产生的正弦分布磁场称为直轴电枢产生的正弦分布磁场称为直轴电枢反应反应 磁场;磁场; 当当 o 90时,时,将将)( ss fi在气隙中产生的在气隙中产生的正弦分布磁场称为交轴电枢正弦分布磁场称为交轴电枢反应反应磁磁 场。场。 显然,在幅值相同的显然,在幅值相同的)( ss fi作用下,直轴电枢作用下,直轴电枢反应反应磁场要弱于交轴电枢磁场要弱于交轴电枢反应反应

9、磁场,磁场,于是于是有有 mqmd LL, md L和和 mq L分别为直轴等效励磁电感和交轴等效励磁电分别为直轴等效励磁电感和交轴等效励磁电 感。感。 对比图对比图 14-7b 和图和图 8-19 可以看出,可以看出,插入式插入式 PMSM 与与电励磁电励磁三相凸极同步电三相凸极同步电 动机动机相比较,相比较,两两个个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后者的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后者的 mqmd LL,两者恰好相反。,两者恰好相反。 对于内装式对于内装式 PMSM,因直轴磁路的磁导要小于交轴磁路的磁导,故有因直轴磁路的磁导要小于交轴磁路的磁导,故有 mqmd LL,其物理模型,其物理模型便便和插入式

10、和插入式 PMSM 的的基本基本相同。相同。 对于如图对于如图 14-6b 所示的面装式所示的面装式 PMSM,则有,则有 mmqmd LLL, m L称为等效励磁称为等效励磁 电感。且有,电感。且有, mfm LL。 11 a) 转子等效励磁绕组转子等效励磁绕组 b)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 图图14-7 二极插入式二极插入式PMSM的等效物理模型的等效物理模型 12 14.1.2 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方程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方程 1 1定子磁链和电压矢量方程定子磁链和电压矢量方程 图图 14-6b 中,三相绕组的电压方程可表示为中,三相绕组的电压方程可表示为 t iRu d d

11、A AsA (14-1) t iRu d d B BsB (14-2) t iRu d d C CsC (14-3) 式中,式中, A 、 B 和和 C 各为各为 ABC 绕组的全磁链。可有绕组的全磁链。可有 fC fB fA C B A CCBCA BCBBA ACABA C B A i i i LLL LLL LLL (14-4) 式中,式中, fA 、 fB 和和 fC 分别为永磁励磁磁场链过分别为永磁励磁磁场链过 ABC 绕组产生的磁链。绕组产生的磁链。 13 同电励磁三相隐极同电励磁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一样,因电动机气隙均匀,故同步电动机一样,因电动机气隙均匀,故 ABC 绕组绕组 的

12、自感和互感都与转子位置无关,均为常值。于是有的自感和互感都与转子位置无关,均为常值。于是有 m1sCBA LLLLL (14-5) 式中,式中, s L和和 m1 L分别为相绕组的漏电感和励磁电感。另有分别为相绕组的漏电感和励磁电感。另有 m1 o m1CBBCCAACBAAB 2 1 cos120LLLLLLLL (14-6) 式式(14-4)可表示为可表示为 fC fB fA C B A m1sm1m1 m1m1sm1 m1m1m1s C B A 2 1 2 1 2 1 2 1 2 1 i i i LLLL LLLL LLLL (14-7) 式中式中, fACBm1Am1sA )( 2 1

13、 )( iiLiLL。 14 若定子三相绕组为若定子三相绕组为 Y 接,且无中线引出,则有接,且无中线引出,则有0 CBA iii,于是,于是 fAAs fAAms fAAm1sA )( ) 2 3 ( iL iLL iLL (14-8) 式中,式中, m1m 2 3 LL,为等效励磁电感;,为等效励磁电感; mss LLL ,称为同步电感。,称为同步电感。 同样,可将同样,可将 B 和和 C 表示为式表示为式(14-8)的形式。由此可将式的形式。由此可将式(14-7)表示为表示为 fC fB fA C B A ms C B A )( i i i LL (14-9) 同三相感应电动机一样,由三

14、相绕组中的电流同三相感应电动机一样,由三相绕组中的电流 A i、 B i和和 C i构成了定子电流矢构成了定子电流矢 量量 s i(如图(如图 14-6b 所示)所示) 。 15 同理由三相绕组的全磁链可构成定子磁链矢量同理由三相绕组的全磁链可构成定子磁链矢量 s ,由,由 fA 、 fB 和和 fC 可构成转子磁链矢量可构成转子磁链矢量 f ,即有,即有 )( 3 2 )( 3 2 )( 3 2 fC 2 fBfAf C 2 BAs C 2 BAs aa aa iaaii i (14-10) 将式将式(14-9)两端矩阵的第两端矩阵的第 1 行分别乘以行分别乘以3/2, 第, 第 2 行分别

15、乘以行分别乘以 a3/2, 第第 3 行分别乘以行分别乘以 a23/2,再将三行相加,可得,再将三行相加,可得 16 fsmsss iiLL (14-11) 通常将定子电流矢量产生的漏磁场和电枢反应磁场之和称为电通常将定子电流矢量产生的漏磁场和电枢反应磁场之和称为电 枢磁场,将转子励磁磁场称为转子磁场,又称为主磁极磁场。枢磁场,将转子励磁磁场称为转子磁场,又称为主磁极磁场。 可将式可将式(14-11)表示为表示为 fsss i L (14-12) 此式为此式为定子磁链矢量方程定子磁链矢量方程, ssi L为电枢磁链矢量, 与电枢磁场相对应。为电枢磁链矢量, 与电枢磁场相对应。 is产生的漏产生

16、的漏 磁链矢量磁链矢量, 与定子相与定子相 绕组漏磁绕组漏磁 场相对应场相对应 is产生的励磁磁产生的励磁磁 链矢量链矢量,与电枢反与电枢反 应磁场相对应应磁场相对应 转子等效励磁绕组转子等效励磁绕组 产生的励磁磁链矢产生的励磁磁链矢 量量,与永磁体产生的与永磁体产生的 励磁磁场相对应励磁磁场相对应 17 同理,可将式同理,可将式(14-1)式式(14-3)转换为矢量方程,即有转换为矢量方程,即有 t R d d s sss iu (14-13) 将式将式(14-12)代入式代入式(14-13),可得,可得 tt LR ss d d d d fs ss i iu (14-14) 式中,式中,

17、r j ff e , r 为为 f 在在 ABC 轴系内的空间相位,如图轴系内的空间相位,如图 14-6b 所示。另所示。另 有有 fr j f j f je d d )e( d d rr t t (14-15) 式中,等式右端第式中,等式右端第 1 项为变压器电动势项,因项为变压器电动势项,因 f 为恒值,故为零;第为恒值,故为零;第 2 项为运项为运 动电动势项,是因转子磁场旋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常又称为动电动势项,是因转子磁场旋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常又称为反电动势反电动势。 最后,可将式最后,可将式(14-13)表示为表示为 fr s sss j d d i iu t LR s (1

18、4-16) 此式为此式为定子电压矢量方程定子电压矢量方程。 18 可将其表示为等效电路形式,如图可将其表示为等效电路形式,如图 14-8 所示。所示。图中,图中, fr0 je,为感为感 应电动势矢量。 在正弦稳态下, 因应电动势矢量。 在正弦稳态下, 因 s i幅幅 值恒定,则有值恒定,则有 sss s s j d d i i L t L,于是,于是式式 (14-16)可表示为可表示为 fsssss jjiiuLR ss (14-17) 由式由式(3-12)和式和式(3-17)可得如图可得如图 3-9a所所 示的矢量图。示的矢量图。 在在 8.4.2 节, 在分析三相感应电动节, 在分析三相

19、感应电动 机相矢图时已知,在正弦稳态下, (空机相矢图时已知,在正弦稳态下, (空 间)矢量和(时间)相量具有时空对应关系,若同取间)矢量和(时间)相量具有时空对应关系,若同取 A 轴为时间参考轴,可轴为时间参考轴,可 将矢量图直接转换为将矢量图直接转换为 A 相绕组的相量图,或者反之。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相绕组的相量图,或者反之。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 PMSM,因此可将图,因此可将图 14-9a 所示的矢量图直接转换为所示的矢量图直接转换为 A 相绕组的相量图,如相绕组的相量图,如 图图 14-9b 所示。所示。 图图 14-8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等效电路等效电路 19 a) 稳态矢量图稳

20、态矢量图 b) 相量图相量图 图图14-9 面装式面装式PMSM矢量图和相量图矢量图和相量图 20 此时,可将式此时,可将式 14-17)直接转换为直接转换为 0ssss fmsssss fsssss j jj jj EILIR ILILIR ILIRU s s ss (14-18) 式中,式中, fmfsfs0 ILE;因;因 mmf LL,故有,故有 fms0 ILE 。 由式由式(14-18)可得如图可得如图 14-10 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将永磁体处理为一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将永磁体处理为一 个正弦电流源。个正弦电流源。 图图 14-10 以电压源表示的等效电路以电压源表示的等效电

21、路 21 2 2电磁转矩矢量方程电磁转矩矢量方程 根据图根据图 1-17 所示的电励磁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物理模型,电磁转矩为所示的电励磁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物理模型,电磁转矩为 sf sfe sin i p ipt (14-19) 对比图对比图 8-6b 和图和图 8-17 可知,式可知,式(14-19)同样适用于面装式同样适用于面装式 PMSM,只是此时转,只是此时转 子磁场不是由转子励磁绕组产生的,而是由永磁体提供的。子磁场不是由转子励磁绕组产生的,而是由永磁体提供的。 式式(14-19)中,当中,当 f 和和 s i幅值恒定时,幅值恒定时, 电磁转矩就仅与电磁转矩就仅与角有关, 将此时的角

22、有关, 将此时的 e t- 关系曲线称为关系曲线称为矩矩-角特性角特性, 如图, 如图14-11所示,所示, 为转矩角。图为转矩角。图 14-11 所示特性曲线与图所示特性曲线与图 8-40 所示的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矩所示的三相隐极同步电动机矩-角特角特 性完全相同。性完全相同。 将式将式(14-19)表示为表示为 )( 1 smf m e iL L pt (14-20) 图图 14-11 te- 关系曲线关系曲线 22 式式(14-20)表明,表明,电磁转矩可看成是由电枢反应磁场与永磁励磁磁场电磁转矩可看成是由电枢反应磁场与永磁励磁磁场 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决定于两个磁场的幅值和

23、相对位置,由于,且决定于两个磁场的幅值和相对位置,由于 r 幅值恒幅值恒 定,因此将决定于电枢反应磁场定,因此将决定于电枢反应磁场 smi L的幅值和相对的幅值和相对 f 的相位的相位。在电动。在电动 机学中, 将机学中, 将)( ss if对主极磁场的影响和作用称为对主极磁场的影响和作用称为电枢反应电枢反应, 正是由于电枢, 正是由于电枢 反应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促使了机电能量转换,才反应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促使了机电能量转换,才产生了电磁转矩。产生了电磁转矩。 由式由式(14-20)也可看出,电枢反应的结果将决定于电枢反应磁场的强弱和也可看出,电枢反应的结果将决定于电枢反应磁场的强弱和 其

24、与主极磁场的相对位置。其与主极磁场的相对位置。 应该指出,应该指出,)( ss if除产生电枢反应磁场外,还产生了电枢漏磁场,除产生电枢反应磁场外,还产生了电枢漏磁场,但但 此漏磁场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 不会影响式此漏磁场不参与机电能量转换, 不会影响式(14-20)所示的电磁转矩生成。所示的电磁转矩生成。 根据图根据图 14-9b 和图和图 14-10,可得,可得正弦稳态下电动机的电磁正弦稳态下电动机的电磁功率为功率为 cos3)90(cos3 s0 o s0e IEIEP (14-21) 式中,式中,为内功率因数角。为内功率因数角。或者或者 IILPsin3 sfmse (14-22) -

25、 23 电磁转矩为电磁转矩为 cos 3 s0 s e IE p T (14-23) 或者或者 IIpLTsin3 sfme (14-24) 由式由式(14-24),可得,可得 sf sfsfme sinsin)3)(3( i p ipIILpT (14-25) 式式(14-25)与式与式(14-19)一致。这说明在转矩的矢量控制中,控制的是定子电一致。这说明在转矩的矢量控制中,控制的是定子电 流矢量流矢量 s i的幅值和相对的幅值和相对 f 的空间相位角的空间相位角,而在正弦稳态下,就相当于控,而在正弦稳态下,就相当于控 制定子电流相量制定子电流相量 s I 的幅值和相对的幅值和相对 f 的

26、相位角的相位角, 或者相当于控制, 或者相当于控制 s I 的幅值的幅值 和相对和相对 0 E 的相位角的相位角。 - 24 14.1.3 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方程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方程 如图如图 14-7b 所示,对于插入式转子结构,电动机气隙是不均匀的。所示,对于插入式转子结构,电动机气隙是不均匀的。 在幅值相同的在幅值相同的)( ss fi作用下,因相位角不同,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不会作用下,因相位角不同,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不会 相同,等效励磁电感不再是常值,而随相同,等效励磁电感不再是常值,而随角的变化而变化,这给定量计角的变化而变化,这给定量计 算电枢反应磁场和分析电

27、枢反应作用带来很大困难。在电机学中,常采算电枢反应磁场和分析电枢反应作用带来很大困难。在电机学中,常采 用双反应(双轴)理论来分析凸极同步电动机问题。对于插入式永磁同用双反应(双轴)理论来分析凸极同步电动机问题。对于插入式永磁同 步电动机,同样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为此可采用图步电动机,同样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为此可采用图 14-7b 中的中的 dq 轴轴 系来构建数学模型。系来构建数学模型。 25 1 1定子磁链和电压方程定子磁链和电压方程 将图将图14-7b表示为图表示为图14-12的形的形 式。图中,将单轴线圈式。图中,将单轴线圈 s 分解为分解为 dq 轴系上的双轴线圈轴系上的双轴线圈

28、d 和和 q, 每个轴线, 每个轴线 圈的有效匝数仍与单轴线圈相同。圈的有效匝数仍与单轴线圈相同。 这相当于将定子电流矢量这相当于将定子电流矢量 s i分解为分解为 qds jii i (14-26) 根据双反应理论, 可分别求得根据双反应理论, 可分别求得)( dd fi 和和)( qq fi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 即有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 即有 dmdmd iL (14-27) qmqmq iL (14-28) 式中,式中, md L和和 mq L分别为直轴和交轴分别为直轴和交轴 等效励磁电感,等效励磁电感, mqmd LL。 图图 14-12 同步旋转同步旋转 dq 轴系轴系 26 于是,

29、在于是,在 dq 轴方向上的磁场则分别为轴方向上的磁场则分别为 fddd iL (14-29) qqq iL (14-30) 式中,式中, mdsd LLL , 称为直轴同步电感;, 称为直轴同步电感; mqsq LLL , 称为交轴同步电感。, 称为交轴同步电感。 由式由式(14-29)和式和式(14-30),可得以,可得以 dq 轴系表示的定子磁链矢量轴系表示的定子磁链矢量 s 为为 qqfddqd dq s jjiLiL (14-31) 定子电压矢量方程定子电压矢量方程(14-13)是由三相绕组电压方程是由三相绕组电压方程(14-1)(14-3)得出的, 具得出的, 具 有普遍意义,对面

30、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有普遍意义,对面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 PMSM 均适用。同三相感应电动机均适用。同三相感应电动机 一样,通过矢量变换可将一样,通过矢量变换可将 ABC 轴系内定子电压矢量方程轴系内定子电压矢量方程(3-13)变换为以变换为以 dq 轴轴 系表示的矢量方程。利用变换因子系表示的矢量方程。利用变换因子 r j e ,可得,可得 r jdq ss e uu (14-32) r jdq ss e ii (14-33) r jdq ss e (14-34) 27 将式将式(14-32)式式(14-34)代入式代入式(14-13),可得以,可得以 dq 轴系表示的电压矢量方轴系表示的电

31、压矢量方 程为程为 dq sr dq sdq ss dq s j d d iu t R (14-35) 与式与式(14-13)相比,式相比,式(14-35)中多了右端第三项,这是由于中多了右端第三项,这是由于 dq 轴系旋转而产生轴系旋转而产生 的。的。 将式将式(14-35)中的各矢量以坐标分量表示,可得电压分量方程为中的各矢量以坐标分量表示,可得电压分量方程为 qr d dsd d d t iRu (14-36) dr q qsq d d t iRu (14-37) 可将式可将式(14-36)和式和式(14-37)表示为表示为 qqr d ddsd d d iL t i LiRu (14-

32、38) )( d d fddr q qqsq iL t i LiRu (14-39) 28 图图 14-12 中,由于中,由于 mdmf LL,可将,可将 f 表示为表示为 fmdfmff iLiL,于,于 是可将磁链方程是可将磁链方程(14-29)和和(14-30)写为写为 fmddmddsd iLiLiL (14-40) qmqqsq iLiL (14-41) 将式将式(14-40)和式和式(14-41)代入式代入式(14-36)和式和式(14-37),可得,可得 qqr d mdsdsd d d )(iL t i LLiRu (14-42) fmdrddr q mqsqsq d d )(

33、iLiL t i LLiRu (14-43) 在已知电感在已知电感 s L、 md L、 mq L和和 f i情况下, 由电压方程情况下, 由电压方程(14-42)和式和式(141-43) 可得如图可得如图 14-13 所示的等效电路。所示的等效电路。 29 图图 14-13 以以 dq 轴系表示的电压等效电路轴系表示的电压等效电路 a) 直轴直轴 b) 交轴交轴 若以若以感应感应电动势电动势 0 e来来表示表示 fr ,则,则可将电压分量方程表示为可将电压分量方程表示为 qqr d ddsd d d iL t i LiRu (14-44) 0ddr q qqsq d d eiL t i Li

34、Ru (14-45) 对于上述插入式对于上述插入式 PMSM 的电压分量方程,若令的电压分量方程,若令 sqd LLL,便可转化为面,便可转化为面 装式装式 PMSM 的电压分量方程。的电压分量方程。 30 在在正弦正弦稳稳态态下,下,式式(14-44)和式和式(14-45)则变为则变为 qqrdsd iLiRu (14-46) 0ddrqsq eiLiRu (14-47) 此时,此时, sr , s 为电源电角频率。为电源电角频率。 将式将式(14-46)和式和式(14-47)改写为改写为 qqsdsd jjiLiRu (14-48) 0ddsqsq jjjjeiLiRu (14-49) 由

35、式由式(14-46)和式和式(14-47),可得到插入式和内装式,可得到插入式和内装式 PMSM 的矢量图,如图的矢量图,如图 14-14 所示。与图所示。与图 14-9a 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交、直轴磁路不对称(磁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交、直轴磁路不对称(磁 导不同) ,已将定子电流(磁动势)矢量导不同) ,已将定子电流(磁动势)矢量)( ss fi分解为交轴分量分解为交轴分量)(j qq fi和和 直轴分量直轴分量)( dd fi,这实际上体现了双反应理论的分析方法。,这实际上体现了双反应理论的分析方法。 31 图图14-14 插入式和内装式插入式和内装式PMSM稳态矢量图稳态矢量图 32

36、同样,可将图同样,可将图 14-14 所示的矢量图直接转换为所示的矢量图直接转换为 A 相绕组的相量图,如相绕组的相量图,如 图图 14-15a 所示。对于面装式所示。对于面装式 PMSM,可将图,可将图 14-15a 表示为图表示为图 14-15b 的形的形 式,此图与图式,此图与图 14-9b 形式相同。形式相同。 图图 14-15 PMSM 相量图相量图 a) 插入式插入式和和内装式内装式 PMSM b)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33 实际上,在正弦稳态下,式实际上,在正弦稳态下,式(14-48)和式和式(14-49)中各物理量均为中各物理量均为恒定的恒定的直流量,直流量, 且为正弦量有

37、效值的且为正弦量有效值的3倍倍。将式将式(14-48)和式和式(14-49)各量除以各量除以3就变为就变为了了正弦量正弦量 有效值有效值,再将两再将两式式两两边同乘以边同乘以 t s j e ,就就相当于将相当于将两式两式中的中的(空间)矢量转换为(空间)矢量转换为(时时 间间)相量,相量,可可将将图图 14-12 所示的所示的空间复平面转换为时间复平面,空间复平面转换为时间复平面,且同取且同取 A 轴为时轴为时 间参考轴,间参考轴,t = 0 时,时,d 轴与轴与 A 轴重合,参考相量为轴重合,参考相量为)( ff I 。于是可得于是可得到到以以(时间时间) 相量表示的电压方程为相量表示的电

38、压方程为 0qqsddssss jjEILILIRU (14-51) 对于面装式对于面装式 PMSM,可将式,可将式(14-51)改写为式改写为式(14-18)的形式。的形式。 图图 14-9b 和图和图 14-15 中,中,E0是永磁励磁磁场产生的运动电动势,即有是永磁励磁磁场产生的运动电动势,即有 3 fr fr0 E (14-52) 由式由式(14-52),可得,可得 0 mdr f 3 E L i (14-53) 通过空载试验可确定通过空载试验可确定 E0和和 r,如果已知,如果已知 md L,便可求得等效励磁电流,便可求得等效励磁电流 f i。 34 2 2电磁转矩方程电磁转矩方程

39、对于插入式和内装式对于插入式和内装式 PMSM 而言, 图而言, 图 14-7b 与三相凸极同步电动机与三相凸极同步电动机 的等效模型图的等效模型图 8-19 具有相同的形式。具有相同的形式。 图图 14-16 te- 特性特性曲线曲线 可以看出:可以看出: 当当角小于角小于2时, 磁阻时, 磁阻 转矩为负值, 具有制动性质;转矩为负值, 具有制动性质; 当当角大于角大于2时, 磁阻时, 磁阻 转矩为正值, 具有驱动性质。转矩为正值, 具有驱动性质。 这与电励磁凸极同步电这与电励磁凸极同步电 动机相反,因为电励磁凸极动机相反,因为电励磁凸极 同步电动机的凸极效应是由同步电动机的凸极效应是由 于

40、于 qd LL 引起的。引起的。 励磁励磁 转矩转矩 磁磁 阻阻 转转 矩矩 合成合成 转矩转矩 35 根据图根据图 8-19 已得三相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已得三相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 iLLiptsin2)( 2 1 sin 2 sqdsfe (14-54) 显然,式显然,式(1-54)同样适用于插入式和内装式同样适用于插入式和内装式 PMSM,只是此时,只是此时 转子磁场不是由转子励磁线圈产生的,而是由永磁体提供的。转子磁场不是由转子励磁线圈产生的,而是由永磁体提供的。 电枢和永磁体励电枢和永磁体励 磁磁场相互作用磁磁场相互作用 产生的产生的励磁转矩励磁转矩 因直轴磁阻和交轴因

41、直轴磁阻和交轴 磁阻不同所引起的磁阻不同所引起的 磁阻转矩磁阻转矩 36 在由插入式在由插入式或或内装式内装式 PMSM 构构成的伺服驱动中, 可以灵活有效地成的伺服驱动中, 可以灵活有效地 利用磁阻转矩。利用磁阻转矩。 例如, 在恒转矩运行区,例如, 在恒转矩运行区, 通过通过控制控制角, 使其发生在角, 使其发生在 2范范 围内,可提高转矩值;在恒功率运行区,通过调整和控制围内,可提高转矩值;在恒功率运行区,通过调整和控制角可以提角可以提 高输出转矩和扩大速度范围。高输出转矩和扩大速度范围。 在在图图 14-13 所示的所示的 dq 轴系中轴系中,有有 iicos sd (14-55) i

42、isin sq (14-56) 将式将式(14-55)和式和式(14-56)代入式代入式(14-54),可得可得 )( qdqdqfe iiLLipt (14-57) 此式为此式为电磁转矩方程电磁转矩方程。 37 可将式可将式(14-57)表示为表示为 )j()j( qdqde iipt (14-58) 于是有于是有 sse i pt (14-59) 此式为此式为电磁转矩矢量方程电磁转矩矢量方程。应该指出,式。应该指出,式(14-59)既适用于面装式既适用于面装式 PMSM, 也适用于插入式, 也适用于插入式和内装式和内装式 PMSM, 具有普遍性。 因为, 具有普遍性。 因为 s 和和 s

43、i 在电动机内客观存在,当参考轴系改变时,并不能改变两者间的作用在电动机内客观存在,当参考轴系改变时,并不能改变两者间的作用 关系和转矩值,所以式关系和转矩值,所以式(14-59)对对 ABC 轴系和轴系和 dq 轴系均适用。轴系均适用。 对于面装式对于面装式 PMSM,可将式可将式(14-59)表示为表示为 sfsssfe )(iiipLpt (14-60) 式式(14-60)和式和式(14-19)是同一表达式。是同一表达式。 38 14.2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 14.2.1 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44、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 14.2.2 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 14.2.1 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面装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统 1 1基于转子磁场的转矩控制基于转子磁场的转矩控制 转矩矢量方程转矩矢量方程(14-19)表明,在表明,在 dq 轴系内通过控制轴系内通过控制 s i的幅值和相位,的幅值和相位, 就可控制电磁转矩。就可控制电磁转矩。 39 如图如图 14-12 所示,这等同于在所示,这等同于在 dq 轴系内控制轴系内控制 s i的两个电流分量的两个电流分量 q i和和 d i。但是,。但是,

45、这个这个 dq 轴系的轴系的 d 轴一定要与轴一定要与 f 方方 向一致, 或者说向一致, 或者说 dq 轴系是沿转子磁轴系是沿转子磁 场定向的,通常称之为场定向的,通常称之为磁场定向磁场定向。 由转矩矢量方程由转矩矢量方程(14-19),可得,可得 qf sfe sin ip ipt (14-61) 式式(14-61)表明,决定电磁转矩的是表明,决定电磁转矩的是 定子电流定子电流 q 轴分量,轴分量, q i称为称为转矩电转矩电 流流。 若控制若控制 o 90电角度电角度(0 d i), 则则 s i与与 f 在空间正交,在空间正交, qs jii,定,定 子电流全部为转矩电流,此时可将子电

46、流全部为转矩电流,此时可将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表示为图表示为图 14-17 的形式。图中,虽然转子以电角度的形式。图中,虽然转子以电角度 r 旋转,但是在旋转,但是在 dq 轴系内轴系内 s i与与 f 却始终相对静止却始终相对静止。 图图 14-17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转矩控制转矩控制(0 d i) 40 从转矩生成的角度,可将面装式从转矩生成的角度,可将面装式 PMSM 等效为他励直流电动机,如图等效为他励直流电动机,如图 14-18a 所示。所示。 图图 14-18 等效他励直流电动机等效他励直流电动机 a) iq0, id=0 b) iq=0, id0 41 图图 14-1

47、8a 中,中,PMSM 的转子转换为了直流电动机的定子,定子励的转子转换为了直流电动机的定子,定子励 磁电流磁电流 f i为常值,产生的励磁磁场即为为常值,产生的励磁磁场即为 f ; PMSM 的的 q 轴线圈等效为了电枢绕组,此时直流电动机电刷置于轴线圈等效为了电枢绕组,此时直流电动机电刷置于 几何中性线上, 电枢产生的交轴磁动势即为几何中性线上, 电枢产生的交轴磁动势即为 q f, 它产生的交轴正弦磁, 它产生的交轴正弦磁 场与图场与图 14-17 中的相同。中的相同。 对比图对比图 14-17 和图和图 14-18a 可以看出,交轴电流可以看出,交轴电流 q i已相当于他励直已相当于他励

48、直 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控制控制 q i即相当于控制电枢电流,可以获得与他即相当于控制电枢电流,可以获得与他 励直流电动机同样的转矩控制效果。励直流电动机同样的转矩控制效果。 42 2 2弱磁弱磁 与他励直流电动机不同的是,与他励直流电动机不同的是, PMSM 的转子励磁不可调节。为了的转子励磁不可调节。为了 能够实现弱磁,可以利用磁动势矢能够实现弱磁,可以利用磁动势矢 量量 s f, 使其对永磁体产生去磁作用。, 使其对永磁体产生去磁作用。 在图在图 14-6b 中,若控制中,若控制 o 90, s f 便会产生直轴去磁分量便会产生直轴去磁分量 d f。对去磁。对去磁 磁

49、动势磁动势 d f而言, 面装式而言, 面装式 PMSM 就如就如 图图 14-19 所示。 图中,所示。 图中, d i的实际方向的实际方向 与正方向相反,即与正方向相反,即0 d i。 同理,可将图同理,可将图 14-19 等效为他励直流电动机,如图等效为他励直流电动机,如图 14-18b 所示。图中,所示。图中, 已将直轴线圈转换为了电刷位于已将直轴线圈转换为了电刷位于 d 轴上的电枢绕组。电枢绕组产生的去磁磁轴上的电枢绕组。电枢绕组产生的去磁磁 动势动势 d f对定子励磁磁场的去磁作用和效果与图对定子励磁磁场的去磁作用和效果与图 14-19 中的相同。中的相同。 图图 14-19 面装

50、式面装式 PMSM 弱磁控制弱磁控制(idis max时定子电流矢量轨迹时定子电流矢量轨迹 78 综上所述, 参看图综上所述, 参看图 14-28, 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对定子电流矢量, 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对定子电流矢量可可做如下控制。做如下控制。 区间区间 I( r1r ):定子电流:定子电流可可按式按式(14-104)(3-106)控制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将,定子电流矢量将 沿着最大转矩沿着最大转矩/电流比轨迹变化电流比轨迹变化。 区间区间 II( r2rr1 ):若电动机已运行于若电动机已运行于 A1点点,且转速达到了转折速度,且转速达到了转折速度 ( r1r ),可控制定子电流矢量由,可控制定

51、子电流矢量由 A1点点沿着圆周向下移动,这实则就是弱磁控沿着圆周向下移动,这实则就是弱磁控 制,随着速度的增大,定子电流矢量制,随着速度的增大,定子电流矢量由由 A1点移动到点移动到 A2点。点。 区间区间 III( r2r ): d i和和 q i可可按式按式(14-109)和式和式(14-110)进行控制,进行控制,定子定子电流电流 矢量沿着最大功率输出轨迹由矢量沿着最大功率输出轨迹由 A2点向点向 A4点点移动移动。当然,若当然,若 max sd0 ixe,这种,这种 控制就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区间控制就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区间 II 的控制由的控制由 A2点延伸到点延伸

52、到 A3点,如点,如 图图 14-30 所示;与所示;与 A3点对应的转速为点对应的转速为 r3 ,这是弱磁控制在理论上可达到的最高,这是弱磁控制在理论上可达到的最高 转速。转速。 79 图图 14-31 给出了面装式给出了面装式 PMSM 的功率输出特性, 图的功率输出特性, 图 中的参数与图中的参数与图 14-28a 中的中的 相同。相同。 在在区间区间 I,电动机恒转,电动机恒转 矩矩输出输出,且输出最大转矩,且输出最大转矩, 输出功率与转速成正比输出功率与转速成正比。 在在区间区间 II,若不进行弱若不进行弱 磁控制,输出功率将急剧减磁控制,输出功率将急剧减 少,如图中虚线所示少,如图

53、中虚线所示;若进若进 行弱磁控制,功率输出将继行弱磁控制,功率输出将继 续增加。续增加。 在在区间区间 III, 通过, 通过控制控制 d i 和和 q i可输出最大功率,并几可输出最大功率,并几 乎保持不变。乎保持不变。 r (标么值) 01.02.03.04.0 0.2 0.4 0.6 0.8 1.0 r1 r2 -0.5 -1.0 0 0.5 1.0 dq,i i 区间I区间II区间III (标幺值) 0.75 0.6 1 d 0 x e (标幺值) e P q i d i 图图 14-31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的功率输出特性的功率输出特性 有弱磁有弱磁 -没弱磁没弱磁 80 14.

54、4 定子定子磁场定向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矢量控制 14.4.1 矢量控制方程矢量控制方程 14.4.2 矢量控制系统矢量控制系统 如图如图 14-9a 所示,面装式所示,面装式 PMSM 的定子磁链矢量为的定子磁链矢量为 fsss i L (14-111) 式中,式中, ssi L表示的是电枢磁场,表示的是电枢磁场, f 表示的是永磁励磁磁场。定子磁链矢量表示的是永磁励磁磁场。定子磁链矢量 s 可表可表 示为示为 gs fsmsss ii LL (14-112) 且有且有 sss iL (14-113) fsmg i L (14-114) 式中,式中, s 表示的是电枢漏磁场,表示的是电枢漏磁场,

55、 g 表示的是气隙磁场。表示的是气隙磁场。 式式(14-111)表明,表明,PMSM 为双边励磁电动机,电枢磁场和励磁磁场各自由定、为双边励磁电动机,电枢磁场和励磁磁场各自由定、 转子独立励磁。其中气隙磁场由双边励磁而确定,如式转子独立励磁。其中气隙磁场由双边励磁而确定,如式(14-114)所示。所示。 81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如图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如图 14-9a 所示, 控制的是电枢磁场所示, 控制的是电枢磁场 ssi L。 由于。 由于 f 幅值恒定,因此幅值恒定,因此 s 的幅值和相位就决定于的幅值和相位就决定于 s i。在恒转矩运行区,控制。在恒转矩运行区,控

56、制 s i相位相位为为 90 电角度,电枢磁场与永磁励磁磁场正交,如电角度,电枢磁场与永磁励磁磁场正交,如 图图 14-32 所示,定子磁场幅值随定子电流变所示,定子磁场幅值随定子电流变 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为为 2 f 2 sss )(iL (14-115) 在恒功率运行区,在恒功率运行区,大于大于 90 电角度,则有电角度,则有 2 qs 2 dsfs )()(iLiL (14-116) 对于插入式和内装式对于插入式和内装式 PMSM,式,式(14-116)则则 为为 2 qq 2 ddfs )()(iLiL 可以看出,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中,定子磁场的幅值是不可

57、控的。由式可以看出,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中,定子磁场的幅值是不可控的。由式 (14-112)可以看出,若忽略电枢漏磁链,则有可以看出,若忽略电枢漏磁链,则有 sg 。PMSM 的铁心损耗基本集中的铁心损耗基本集中 于电枢侧,而气隙磁场幅值将会决定电动机主磁路的饱和程度并对铁心损耗影响很于电枢侧,而气隙磁场幅值将会决定电动机主磁路的饱和程度并对铁心损耗影响很 大。大。 图图 14-32 面装式面装式 PMSM 的定子磁场的定子磁场 82 由式由式(14-13),已知,已知 t R d d s sss iu (14-117) 在正弦稳态下,式在正弦稳态下,式(14-117)可表示为可表示为

58、sssss jiuR (14-118) 若忽略定子电阻若忽略定子电阻 s R,则有,则有 )(jj fssssss iuL (14-119) 式式(14-119)表明, 随着定子电流矢量表明, 随着定子电流矢量 s i幅值幅值和相位的变化,和相位的变化, s u和和 s i间的相位间的相位将将 随之变化,电动机功率因数随之变化,电动机功率因数cos也将随之变化。例如,对于图也将随之变化。例如,对于图 14-32 所示的情所示的情 形,由于形,由于 s u超前超前 s 90电角度,因此电角度,因此cos会随定子电流矢量幅值的增大而变会随定子电流矢量幅值的增大而变 坏,这会影响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坏

59、,这会影响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为有效控制定子磁场和获得良好的电动机运行特性,可以采用基于定子磁为有效控制定子磁场和获得良好的电动机运行特性,可以采用基于定子磁 场定向的矢量控制。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83 14.4.1 矢量控制方程矢量控制方程 1转矩转矩方程方程 图图 14-33 中,中,MT 轴系轴系是沿定子磁场定向的同步旋转轴系。由电磁转矩方程是沿定子磁场定向的同步旋转轴系。由电磁转矩方程(14-59),可得,可得 Tse ipt (14-120) 式中式中, T i是定子电流矢量是定子电流矢量 s i的的 T 轴分量,称为转矩电流。式轴分量,称为转矩电流。式(14-120)表明,通过控制

60、定子磁表明,通过控制定子磁 场的幅值和定子电流分量场的幅值和定子电流分量 T i,就可以控制转,就可以控制转 矩。矩。 图图 14-33 中,中,dq 轴系仍是沿转子磁场定轴系仍是沿转子磁场定 向的同步旋转轴系。向的同步旋转轴系。 定子磁链矢量的幅值可以表示为定子磁链矢量的幅值可以表示为 2 q 2 ds (14-121) 且有且有 sfsq sin (14-122) sfsd cos (14-123) 由由式式(14-122)和式和式(14-123), 可求得电角度, 可求得电角度 sf , sf 为为 s 和和 f 间的相位角,称为负载角。间的相位角,称为负载角。 图图 14-33 以定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