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_第1页
模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_第2页
模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_第3页
模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_第4页
模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线路教学实习报告书姓 名: 专 业: 班级学号:学 号:指导老师:23、八、前言实习目的*电子元件焊接*3 1 火焊接丿步号*3 2 作 力*3 3 焊接要领 *四.基本元器件知识*4.14.24.3发光级管 *9/色环申$阻 *普i甬,极管 *84.44.5五.充电器制作*12Z电容 *10三极管 * 115.15.2电路图 *125.3丿 原壬理简介 *125.4安装要领 *13品功能简* 12六.数字钟制作6.1电路图 *146.2仿直效果 * 156.3丿原壬理简介 * 156.4实际搭建中的问题 * 16七.收音机制作*165 5 实际焊接中 的故障排查 *

2、13 5 6 作 品参数展示 * 14* 147 1 品功能简* 167.2电路图 *167.3丿原壬理简介 * 177.4安装要领 * 177.5实际调试中的故障排* 187.6作品参数展示 * 19八.实习心得体会*19、八、-一. 前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习完成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安装、焊接、检查、调整,测试电路的 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散件组装简单的 线性稳压电源,恒流充电器,调频收音机。二. 实习目的1进一步巩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电子产 品制作;2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方法;3、 掌

3、握常用电工器件的使用(如:万用表、电烙铁、吸焊枪);4、初步掌握安装、焊接、检查、调整、测试电路的技能。培养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拟定本次实习;5、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三. 电子元件焊接3.1焊接步骤(1) 焊接前处理元件。该过程要将所有要焊接的元器件的引脚用砂纸打磨, 去除表面氧化层,以免影响其功能。(2) 用万用表测试要焊接的元器件是否功能正常。(3) 将元件放到焊盘上一烙铁头对准焊点一烙铁接触焊点一加焊锡一移开 焊锡丝拿开电烙铁具体如下: 加热焊件(同时加热元件脚和焊盘) 熔化焊锡: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锡线置于焊点,焊锡 开始溶化并润湿焊点; 在焊点加入适

4、当的焊锡后,移开锡线;(当焊锡完全湿润焊点后,以大致 45的角度移开烙铁;以上过程对一般焊点在大约23秒钟完成,应注意在焊锡尚未完全凝固以前不 要晃动接元件,以免造成虚焊。有无假焊和虚焊,将不合格(3)检查焊接质量,焊点是否光亮圆滑, 的焊点重新焊接。3.2操作示意图2元器艸斑再山步彝二3.3焊接步骤1. 对焊点的基本要求: 焊点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焊点应具有一定的强度 焊接点的焊料要适当焊接点的表面应具有良好的光泽。(温度过高,焊接时间过长,都会使 焊点发乌,影响焊点的强度)焊点不应有毛刺及间隙。焊接点表面要清洁。2不同元器件焊接的一般顺序焊接顺序以先焊接好的元件不影响后面元件的焊接为原则,

5、 一般先焊接体 积较小的电阻电容等器件,后焊接体积较大的元件,接插件最后焊接。焊接完成 后要仔细检查,看是否有虚焊、漏焊、短路现象。3. 镀锡一为了提高焊接的质量和速度,避免虚焊等缺陷,应该在装配以前对 焊接表面进行可焊性处理。实际就是液态焊锡对被焊金属表面浸润,形成一层既 不同于被焊金属又不同于焊锡的结合层。由这个结合层将焊锡与待焊金属这两种 性能、成分都不相同的材料牢固连接起来|感和恂州呻挺4. 焊接操作的正确姿势图5.10握电烙铁的手法示意图 5.11焊锡丝的拿法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5. 烙铁撤离有讲究烙铁的撤离要及时,而且撤离时的角度和方向与焊点的形成有关。图5.13所示为

6、烙铁不同的撤离方向对焊点锡量的影响。山胡隔托轴阿4亍掘离(b)H I:方撤离 何忒平方向撤關向F撤离图5.13烙铁撤离方向和焊点锡量的关系6. 典型焊点的形成及其外观/TK;i )i riI*图5.15焊点的形成(. IrlV j j l VBI - I I1 iiun I I M V 罩鼻 i i I I i s s i i m iR7呗CC:B:S:测:7.3原理简介如图所示,该收音机原理大致如下:(1)首先,通过调节左端的双联电容,使 C L电路特征频率与信号的频率 相同,即发生谐振。进而分离出想要接受的电磁波信号,(2)接着,通过VT1构成高频混合信号放大电路进行信号的初步放大。(3)

7、电路中的中周再次通过谐振原理分离出声音信号,并通过一级、二级 中放对信号放大。(4)最后经过由VT4WT5WT6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将声音信号传输至扬声 器。(5)在功率放大电路中,R8,R9作用是为VT5WT6的基极之间提供压降,使 其正常工作。7.4安装要领(1)首先,由于该作品的元器件较多,且有不少元器件容易损坏(如:线 圈、中周、磁棒、变压器等),因此在焊接之前要将所有的元器件用万用表检查 一遍,做到心中有数。(2)变压器、中周的引脚处连线较细,且内部结构的引线与引脚的连接也 是通过焊锡实现,因而引脚部分相对脆弱,刮脚是不可以用力太大,焊接时尽量 要快,以免将细线烧断。可以提前上锡使焊接

8、更加顺利。(3)磁棒线圈的四根导线细而易断,焊接时不宜使用小刀刮除漆包线绝缘 漆,可直接用烙铁配合焊锡丝上锡,焊接完毕后一定要检查是够连接。(4)由于收音机内部空间限制,所有元器件的高度不可超过中周。(5)三个中周的相互顺序不可跌倒,必须通过旋钮的颜色加以区分。(6)焊接顺序可按电路图从右到左的顺序逐级焊接,逐级检查。7.5实际调试中的故障排查(1)焊接完毕调试之前,必须先测量 A B C D四个点的电流,待各个点电 流正常才可以连接各点进行下一步调试。(2)初次测量时发现B点无电流。解决过程:通过测量各个三极管三个引脚的电位,发现 VT3WT2并未在正常 工作状态,经分析:由于实际电路板中V

9、T3的发射极是通过红色中周的外壳接地, 但初次焊接是为了调试方便所有中周外壳并没有焊接,导致其无法接地。因此, 将中周外壳与地线焊接后该问题即可解决。(3)初次测量时A点无电流解决过程:经分析电路图发现,未焊接磁棒线圈时,VT1的基极无法连接在电路中,这时用导线将c d端短接,A点即可测出电流。(4)收音机声音过低解决过程:经分析,收音机音频方大主要由一二级中放来实现,而一二级中 放放大的信号时通过中周谐振检波后的信号,因此中周检波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 音频信号放大的效果,因此调节中周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但调节中周应遵循以下 规则:先调出一个台,首先旋转黑色中周,带旋转至某个位置后声音最大时,旋转

10、 白色中周,声音再次最大时微调红色中周。但要注意中周旋转角度一般不会超过 90度,调节前可先在原来的位置处做下标记,以防不测。(5) 收音机接收电台太少解决过程:首先应将中周调节至最佳状态,之后可以调节双联电容,通过改 变双联电容的调节范围来改善该问题。7.6作品参数展示(1)电流测量A 0.388mAB 0.525mA C 3.450mA D 1.530mA(2)各个三极管电位八. 实习心得体会为期10天的课程设计即将结束,在这几天里,我收获颇多。通过实习我更加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终于体会到“实习前 的自大,实习时的迷惘,实习后的感思”这句话的含义了,有感思就有收获,有 感思就

11、有提高。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首先,我确实感受到电子工艺实习重要性。虽然我是从小迷恋于电路,很小时候 就开始玩电烙铁,但是如此连续不停的整天焊接电路还是第一次, 之前从来没有 这种机会。通过电子工艺实习,我巩固并加深了电子学理论。电子工艺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 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当今电子产品应用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电子产品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我 们光学习了课本知识还远远不能胜任复杂多变的实际应用情况。 实践是对所学知

12、 识是否掌握的最好检测依据。其次,我体会到了焊接电路的艰辛。从拿到元器件,到构思整体框架,然后 分析所需要完成的功能,之后将其分为不同的模块,还要考虑到各模块之间的连 接。接着就是焊接电路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能追 求焊接速度,而是要尽量保证电路一次性焊成功。 这些工作完成后就是调试。调 试的过程需要细心谨慎,一点极小的错误就有可能使整个系统不能实现预定的功 能,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电路瘫痪。修改错误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的 错误好一天找不出来错误从而严重影进度。再次,我也充分体会到电子制作规范化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 会继续带着这种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我的专业上攻克层层难关,实 现我的理想。最后,此次课程设计让我感觉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 有限的,我们要善于在不懂的时候向懂得比较多的老师、同学们请教。在请教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还加强了和他们的交流沟通。 未来的 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