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自主研读小组研讨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自主研读,小组研讨。(一)聚焦(一)初读课文,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1、默读课文,小组交流。2、检查字词的朗读及书写。(1)课件出示生词,学生齐读。(2)学生汇报容易写错的生字,并提出难写的生字。3、指导书写“兜”。(1)(课件出示“兜”)师:这个“兜”字很多同学最难把握的就是它的笔顺,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是怎样写这个字的。(教师范写)。(2)学生练写。(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1、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划分与段意。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卖火柴”这部分的内容,揭开我们心中的第一个疑问。【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已具备

2、一定的搜集资料、自学生字和阅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是为深入探究文本打下基础。而教学时从检查研学铺垫中的预习任务入手,让学生反馈对生字的学习情况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既能了解学生课外自学的情况,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怜”,提出研学问题。课件出示研学问题以及自学提示:细读1-4自然段,想一想,小女孩的“可怜”表现在哪儿?(研学提示:1、找出相关的语句品读体会,在关键之处写批注;2、小组合作交流。)(二)细读文本,独立思考,小组研讨。1、学生细读文本,自主研学。2、分组研讨。(教师巡视,从旁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是

3、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学时间,这也是研学后教课堂的关键。在充裕的自学时间里,各组的优生、中等生、中下生合理分配,在学习任务下达之后,按各自能力、专长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既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又保证了全员参与。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旁听、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氛围显得轻松和谐,团结互助,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四、品句悟情,突破重难点。(一)了解“家穷”,感受可怜。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小女孩的可怜表现在哪里?哪位同学先说?(学生回答。)2、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关键句子: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

4、走着。(1)抓环境描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体会环境的恶劣,品味环境描写的妙处。师:“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个句子跟小女孩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里还要写呢?(学生回答。)这个句子是什么描写?(学生回答:环境描写。)(2)抓时间描写“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感受“大年夜”的喜庆、快乐,初步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孤独。师:寒冷的天气,加上快乐的节日气氛,更能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这为描写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3)走近人物,以问导学。出示句子: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师:为什么小女孩赤着脚呢?难道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忘记穿鞋了吗?(学生回答,引出第二个关键句子。

5、)3、出示第二个关键句子: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1)品读关键词语“一向”,了解小女孩的家穷。(2)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幸福与小女孩的可怜进行对比,深刻体会家穷给小女孩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师:其实小女孩一向是没有鞋穿的。请看看你们脚上的鞋子,多漂亮,多舒服啊,所以,你们是多么幸福啊!(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困苦。师:课文还有哪里写了家穷呢?(学生回答。)4、出示第三个关键句子: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1)品读“灌”字,感受当时屋外的风大。

6、学生:灌字说明了风很大,大得草和破布也挡不住。(2)教师及时质疑:风虽然大,但裂缝不是用草和破布堵住了吗?(3)学生抓“最大”一词,了解小女孩家的裂缝不止一条,进一步地体会小女孩的家穷与寒冷。(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寒冷。小结:破烂的房子、凛冽的寒风,此状况可以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来形容啊。看来,小女孩的家真的不是一般的穷啊。多么可怜啊!她的可怜源自于残酷的现实处境。(板书:现实处境)(二)了解人情冷漠,感受恐惧、孤独。师:同学们,除了家穷,小女孩的可怜还表现在哪儿呢?(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抓住关键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人情冷漠。)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关键句子一:她穿过马路

7、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1)引导学生从“飞快地冲”以及小男孩对小女孩的嘲笑,了解当时的社会富人对穷人的嘲笑与欺负行为,深刻地体会人情的冷漠。从“吓”字体会小女孩的恐惧。(板书:恐惧)(2)抓住“拿鞋子当摇篮”这一夸张描写,引导学生了解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恐惧。2、出示关键句子二: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1)理解两个“谁”的意思。师:谁是一个疑问词,但这个句子并不是疑问句,你如何理解“谁”呢?(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

8、“谁”会是哪些人。(3)指导朗读,揣摩感情。(4)启发想象,进行语言训练。课件出示:“谁也没给过她”, 师:我把后面的句号给去掉,改为逗号,我们来想想,这一整天,除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还有谁也没有(学生补充。)(5)教师小结:买一根火柴,给一个硬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小女孩来说却是极大的帮助。可是,可见当时社会的人是多么冷漠。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在大街上,此时的她内心感到什么呢?(板书:孤单)(6)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孤单。3、出示关键句子三: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1)感知父亲的冷酷无情,深刻体会人情

9、冷漠与小女孩的凄惨。师:小女孩为什么会知道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呢?抓“一定”一词了解爸爸常常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而打她,更深刻地体会人情的冷漠。(2)理解家和家人的意义,感悟小女孩可怜的根源是人情的冷漠。师:同学们,家和家人在你的心中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的,家是温暖的港湾,可是小女孩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所以比起街上的陌生人,爸爸的冷酷无情才是最大的伤害。过渡:她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冷吗?怎么个冷法?(三)了解“冷”的程度,感受寒冷、饥饿。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关键句子一: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1)引导学生抓住“红一块青一块”感受在大冷天里赤着脚走的寒

10、冷。师:你们有试过在大冷天里赤着脚在街上走吗?那种感觉可以想象吗?那是一种刺骨的冷,没试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把这种刺骨的冷展现出来的?(学生回答。)(2)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突现小女孩饱受寒冷折磨的的凄凉境况。(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寒冷。师:除了这里,还有哪里写小女孩冷的呢?2、出示关键句子二: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师: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女孩的寒冷? (1)抓住“哆哆嗦嗦”体会小女孩的寒冷。(板书:寒冷)师:此刻的小女孩只是冷吗? (2)抓住“又冷又饿”感受小女孩的饥饿。(板书:饥饿)(3)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小女孩受冷的程度在不断加深的表达手

11、法。(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寒冷与饥饿。3、出示关键句子三: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1)品读“蜷着腿”,体会小女孩已经冷得无法忍受了。师:这里有个生词“蜷着腿”,它的意思是:盘着腿,盘缩着身子。从“蜷着腿”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小女孩已经冷得无法忍受了,蜷着腿坐下,为了使自己能温暖一点儿。(2)句型变换训练: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把小女孩被冷得无法忍受的感觉表达出来。(3)学生进行句型变换。(把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4)课件出示三个描写寒冷的句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三个句子的联系。师:仔细观察这三个描写寒冷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描写小女孩寒

12、冷的句子,冷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深。)(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把越来越冷的感受读出来,。小结:要是有爱,就算穷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情的冷漠。使小女孩陷入绝境的也恰恰是这可怕的“人情的冷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关键词句,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解读文章情感,发展学生思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描写小女孩家穷、遭遇以及寒冷的关键词句进行解读感悟,细细咀嚼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文本主旨,一步步透过语言文字了解小女孩现实的生活困境,感受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体会小女孩的可怜,进而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的悲惨生活。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刻了,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提升。】(四)创设情境,师生感情朗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配乐描述,创设情境师: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 当同龄人坐在温暖的房子里跟家人欢乐地共度节日时 (学生朗读。)当同龄人在餐桌前品尝丰盛的年夜饭时(学生朗读。)当同龄人躲进父母温暖的怀抱享受着父母无尽的爱时(学生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