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 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渐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强 而化作惊涛骇浪请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中选取写作素材,以“连漪”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类文章。【答案】连漪一枚石子投入水中,荡起涟漪,卷起水花;一句言论发表出去,引起轰动,议论纷纷。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暴力”这一现象出现,对许多人造成了精神上的创伤, 而始作俑者即为“一枚石子”一句随口或有意说出的猜测、玩笑等等故莫

2、让你的一句话成为一场舆论的起点,莫让一石激起千层浪。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便捷,使得人人都拥有在公开平台发表言论的权利与自由,以一个极端低成本的方式,甚至软件商开发出的“篮石”“悄悄话”等内容,使人们的谈吐轻率都不用被负责。因而产生了“键盘侠”等一类人,他们活动手指,肆意评论,他们故意地将“石子”“扔入”网络平台这“湖泊”,看到“激起的水花”便洋洋自得,兴奋无比,殊不知对当事人造成了何等的精神创伤。这些人的“好事者”心态应该被遏制,好在政策不 断地完善,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压迫,阻止“键盘侠”将社会带入充满戾气的深渊。除却这些有意将“石子”扔入水中的人,有大部分的群众只因不了解或轻视“一枚石子”

3、的力量而盲目跟风。只为了不被群体所孤立,“一石又一石”的叠加,使“涟漪”愈加扩大,造成的影响范围广,而舆论中心的人所承受之压力更是无以复加。一石终究激起了千层浪,究其过程,竟没有多少人与当事人真正相关,只是受到媒体,周边人等外界因素影响而胡乱“掷石”,自以为在“乱石”中自己微不足道,而忘却了每枚都在推波助澜。网络平台的作用本为让每个人都有伸展个性观点的机会,但反而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不断弱化,愈加浮躁,相信“跟着大众”才不会被淘汰,以“多数人的暴政”这样形式的行为,欺凌形单影只的弱势者,“石子”激起的浪花早已浇湿他们的内心,凉透了。纵使“涟漪” 随时间流逝而消失,那又如何,伤害已为永存。不可否认,

4、“一枚石子”因其具有的力量,有时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如偶像一句话对粉丝的激励,需帮助的人的求助受到广泛关注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合理利用“石子”的作用,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加入一场“无谓”的网络暴力过程中,筑成社会的戾气与躁气。只要人人都不做“掷石”的参与者,“千层浪”就不会激起,时时为自己的言论而负责,维 持社会长久的平静。【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确定文章体裁;划定取材范围;掌握写作重点。“涟漪”一词的本义是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亦可喻指人们细微的心理活动以及某一事件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以“涟漪”为题,一般来说不会用其本义,而

5、是取其比喻义、引申义。所以,“化实为虚”应当是立意和构思的关键。这个作文题题干中“引语”的作用一是诠释了“涟漪”的意义和涵盖的范围,二是交代了“涟漪”可能产生的结果。读了这一百来字的“提示语”,我们应当能够领会文章的写作重心不在于写那枚投进水中的“石子”,而在于写那枚“石子”激起的“涟漪”,以及“涟漪”最终的结果或意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自然界的一花一草、朋友的一笑一颦、自己的一得一失、师长的一褒一贬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变化。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极为敏感,情感颇为丰富,亲情、友情甚至朦胧的爱情在他们的心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身外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荡起其情感涟漪的“石子”。而那

6、层层“涟漪”一旦荡起,我们如何去掌控它,如何使其不妨碍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动力,这就要取决于那枚石子的性质和我们的定力了。师长、同学、朋友的帮助也会成为平复心中涟漪的助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件事都可能在瞬间传遍天下,传至每个人耳边、眼前,激起人们的热议。特别是那些负面消息产生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由“涟漪”转为“风暴”,或形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所谓的“涟漪效应”。所以我们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杜绝“涟漪效应”的发生,从 “源”与“流”两方面出谋划策,这就不仅是中学生认真思量的问题了。点睛:命题作文需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