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训练与检测:期中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训练与检测:期中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训练与检测:期中测试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期中测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为探索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之谜,2018年10月20日日本和欧洲共同发射两颗水星探测器,预计7年后到达水星。完成12题。1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到()a彗星拖着彗尾 b流星划过天空c行星飘满四周 d火星掠过日面2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大约占地球的5%,说明水星难以存在生命是缺少()a充足的液态水 b适宜的太阳光照c安全的宇宙环境 d恰好的大气厚度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据此完成34题。3近地面大气主要

2、的、直接的热源是()a bc d4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a减弱 b增强c增强 d减弱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6日19时左右,浙江台州报道了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这是火星和月亮在各自轨道上最靠近的时候,在地球上看到两者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据此完成57题。5“火星合月”时,下列天体相互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位于火星和月球之间b月球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c火星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d火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6这一天的农历日期最可能是农历十月的()a初五 b十五c二十五 d初一7此时,月球的亮面朝向应为()a向东 b向西c向南 d向北2019年1月3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

3、了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科学家认为,在整个地月系中,最好的天文观测环境地就是月球的背面了,预测将来在这里会建造大型天文望远镜。据此完成89题。 8研究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太阳活动影响大风化作用强雨水冲刷作用昼夜温差大a bc d9与面对地球的正面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a天气现象干扰少b宇宙辐射强c太阳辐射强d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光线等的干扰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量,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1011题。

4、10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内部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会受到干扰黑子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a bc d11此次红矮星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大气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地球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a bc d12对比下面左、右两图,右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生物出现b恐龙灭绝c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d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1315题。13

5、图中代表水圈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4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尘埃b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c生物圈位于水圈和岩石圈之间d图中地球圈层均为外部圈层15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的各种水体处于孤立的、静止的状态b地球表层生物的生存环境仅指大气圈的底部c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d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不包含岩石圈下图为青藏高原某次强震的震区示意图,等震线是指地震烈度相同地点连接的曲线.据此完成1617题。16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投入较多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17与其他地点比较,丙地开展救灾工作的难度大,主要原因是(

6、)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势落差大,交通不便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邻近断裂带,余震威胁大a bc d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河道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完成1819题.18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在()a河流发源地 b河流上游c山区 d河流下游平原1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河段河流的流向()a从东南流向西北 b从西北流向东南c从西南流向东北 d从东北流向西南贵州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据此回答2021题.20“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自然条件是()a炎热多雨的气候 b寒冷干燥的气候c岩浆岩广布 d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21“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 b

7、沙丘c峰林 d风蚀蘑菇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两地为陆地,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2223题。22此时,小船上的旗帜最可能飘向()a东南 b西北c东北 d西南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最可能是白天 b地盛行下沉气流c地为阴雨天气 d地气温高于地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24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aefhge bgefhgcgehfg dghfeg25下列关于城区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ef代表城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

8、流下沉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读广西地形图及相关景观图回答问题。(14分)(1)说出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名称。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广西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影响。(8分)(2)试分析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文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分)(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4分)(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

9、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28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处,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2分)(2)a、b两地受热的是_处,空气_;冷却的是_处,空气_。(4分)(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依据.(4分)(4)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2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

10、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3分)(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5分)(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4分)期中测试12.解析:第1题,水星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是从地球到水星,在此过程中,可以拍摄到彗星拖着彗尾。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因此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拍摄不到流星划过天空.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拍摄不到行星飘满四周。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

11、、火星,现在探测器是向水星飞行,故不可能拍摄到火星掠过日面.故选a.第2题,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大约占地球的5,说明水星引力较小,不能在其外围吸附适宜厚度的大气层,由于缺少恰好的大气厚度,水星上难以存在生命.答案:1.a2.d34.解析:第3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云层反射作用,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据图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选d。第4题,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故选c。答案:3.d4。c57。解析:第5题,题意表明,“火星合月”是指可见天空中火星距月亮很近,可见星、月的天空主要是指夜空,说明月球和火星均位于地球背向太

12、阳的一面(黑夜一侧) ,由于月球离地球近,而火星离地球远,因此月球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故选b.第6题,图片中展示月球为蛾眉月,是上半月上半夜可见的蛾眉月,时间应该在初七初八的上弦月之前,可推断此时可能是农历十月的初五,故选a.第7题,根据月相歌诀: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可以推断此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如图中所示。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所以月球亮面向西,

13、故选b.答案:5.b6。a7.b89.解析:第8题,太阳活动对月壤的形成影响极小,错误;月球上基本无大气,没有降水,所以月壤的形成与雨水冲刷作用无关,错误;风化作用强、昼夜温差大都与月壤的形成密切相关,正确,故选c。第9题,月球没有大气,无论是正面还是背面受天气现象干扰都比较小,a错误;月球正面和背面宇宙辐射差异不大,b错误;月球有自转与公转,无论正面还是背面,由于昼夜交替,都有白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反射影响,以及地球上存在着低频无线电干扰源,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电磁环境会对天文观测产生严重干扰;而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

14、一个独特的平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d正确.答案:8.c9。d点睛:月球背面相对于正面地球电磁环境干扰较弱,是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的一个独特的平台,相比于地球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理想环境。1011.解析:第10题,太阳活动以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错误;太阳活动剧烈时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正确;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会受到干扰,正确;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错误,故选c。第11题,据材料可知,红矮星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正确;行星表面温度不一定升高且行星极地附近会出现极光;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正确,故选c.答案

15、:10。c11.c12解析: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时灭绝,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古生代早期,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在古生代晚期。答案:a1315.解析:第13题,丁有“蒸腾”作用,说明丁为生物圈;蒸腾的水汽达到甲,说明甲为大气圈;大气降水到乙丙,而乙有下渗作用,说明乙为水圈丙为岩石圈,故选b.第14题,空气成分以氮气为主,其次才是氧气,a错误;水圈联系了大气圈(蒸发、降水)、生物圈(蒸腾)、岩石圈(下渗、蒸发),b正确;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图中地球圈层中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错误。第15题,水圈中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运动的,如海洋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会来到

16、陆地,a错误;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b错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植被的破坏会减少蒸发,使大气中水汽减少,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地下水减少,c正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圈层为: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d错误.答案:13.b14.b15.c1617。解析: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最多的地区应为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而在一场地震中,破坏性最烈处往往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震中是一场地震中人员伤亡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地区,因此投入救援的力量最多。综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位于震中,等震线数值较大,故选a。第17题,本题考

17、查区域地理差异性分析,与图中其他地区相比,丙地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交通最为困难;由于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地震过后,该地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由图中判断,丙地位于断裂带附近,发生余震的可能性很大,将面临余震的威胁.丙地与其他几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上,都面临高寒缺氧的问题。据此分析,正确,错误,故选d。答案:16。a17.d1819。解析:第18题,从图中形态可看出,图中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河流应以侧蚀为主,从河流的切面图可以看出,河流的一侧泥沙堆积严重,表明该河段位于中下游平原,d正确;发源地、上游、山区水流速度较快,以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为主,河道较平直,a、b、c错误

18、。第19题,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右岸左岸堆积;从图中可以看出,沙洲位于南岸,为左岸,判断河流整体向西流,故图示河段河流从东南流向西北,故选a.答案:18.d19。a2021。解析:第20题,我国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炎热多雨,可溶性较强的石灰岩等易被流水侵蚀而形成喀斯特地貌,故选a。第21题,峰林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角峰、沙丘、风蚀蘑菇分别是冰川侵蚀、风力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故选c。答案:20。a21。c点睛: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湿热的气候,如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二是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如石灰岩.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受

19、流水溶蚀作用影响形成喀斯特地貌.2223.解析:第22题,图中、两地等压线向海拔低处凹,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两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与之相反,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北向南,北半球风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进而可推知旗帜飘向西南方向,故选d。第23题,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可知,图中地为陆地,等压线向低处凹,地为湖泊,等压线向高处凸,根据等压线“高凸低凹”规律判断,地近地面受低压控制,地近地面受高压控制,故选a。答案:22。d23。a2425.解析:第24题,读图分析可知,近地面ge位于近地面,且e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

20、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 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受热,空气由g到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到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故选d。第2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城区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区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错误;城区和郊区相比,无论昼夜温度都是城市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由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地气压小于乙地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

21、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答案:24。d25。c26解析:第(1)题,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和干谷等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地理要素是气候、岩石、地形等。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岩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桂林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南北地势较高,大部分区域处在洼地,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易于富集;桂林地区有漓江等水系流进,水量充沛等。第(2)题

22、,桂林地区独特的地貌形态多样,欣赏价值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经济收入。不利影响是: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降水多,水土易流失,出现石漠化,地表水易下渗,对农业生产很不利;多地下溶洞、暗河,该地貌不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答案:(1)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孤峰或峰林等;桂林地理位置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充沛;桂林地区主要岩石以沉积岩中的石灰岩为主,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好;桂林地区南北地势较高,大部分区域处在洼地,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易于富集;桂林地区有漓江等水系流进,水量充沛等.(2)有利:独特的地貌形态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利: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该地貌不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27解析:第(1)题,图示景观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沙丘。它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第(3)题,这种景观是风力堆积地貌:沙丘。在干旱地区,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遇到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的。答案:(1)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3)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