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茶道文化历史发展与变化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茶道文化历史发展与变化 本文关键词:茶道, 变化, 发展, 文化, 历史茶道文化历史发展与变化 本文简介:摘要:追溯历史, 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并无饮茶的记录, 公元7世纪茶叶及茶文化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并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茶道。茶道将宗教、建筑、艺术、绘画、雕刻等诸多内容囊括于一杯一室, 被誉为“应用化的哲学, 艺术化的生活”。可以说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就是日本学习、吸收、发展中国文化的一部缩影史。关键词:茶茶道文化历史发展与变化 本文内容:
2、摘要:追溯历史, 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并无饮茶的记录, 公元7世纪茶叶及茶文化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并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茶道。茶道将宗教、建筑、艺术、绘画、雕刻等诸多内容囊括于一杯一室, 被誉为“应用化的哲学, 艺术化的生活”。可以说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就是日本学习、吸收、发展中国文化的一部缩影史。关键词:茶道;发展;变化一、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茶文化的初传日本唐朝的茶文化起源于佛教, 僧人喝茶来驱赶坐禅时产生的困意, 此后“转相效仿, 遂成风俗”, 遂发展成“比屋之饮”, “客至必以茶示敬”。日本历史上与茶有关的记录最初都与佛教僧人有关, 公元805年从中国归来的留学僧、日本天台宗
3、创始人最澄将第一粒茶叶种子种在了日本京都的比叡山。公元815年与最澄同船归来的日本密宗创立人空海在向嵯峨天皇汇报自己在中国的日常生活时, 第一次提到“茶汤”二字。据日本后记记载, 嵯峨天皇在近江国滋贺巡幸时, 在梵释寺受到大僧都永忠献茶的史实。大僧都永忠于公元775年随第十_大规模发展。再者, 茶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的体现。而平安时代的日本, 社会发展水平落整体后于当时的中国, 彼时的日本社会尚不具备将附庸风雅的茶文化根植到日常生活的基础, 不具有完全吸收、消化茶文化的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日本也不例外。所
4、以说, 平安时代的茶文化只是日本对中国茶文化的被动接受和单纯模仿, 缺少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二、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茶文化与禅宗的结合镰仓时代僧人荣西曾两度入宋学习禅宗, 他回国后在致力于禅宗传播的同时, 也大力推广中国的茶道。僧人荣西根据自己两次入宋经历和见闻撰写了吃茶养生记, 此书记录了中国当时的抹茶点饮法, 介绍了茶的栽培及制茶方法, 把佛教教义、中国哲学和茶道融为一体, 该书着眼于茶的医疗保健作用, 其序文中写道:“茶也, 养生之仙药也, 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 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 其人长命也。”由此可见, 在镰仓时代茶叶主要以治病养生为主。据传源实朝将军生病后,
5、 由于荣西献茶而饮后痊愈, 这对茶道的传播起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饮茶之风逐渐由寺院普及到民间, 如上层社会的“茶数寄”, 民间联谊娱乐的“茶寄合”, 僧侣们布道弘法的茶会等,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此时期人们开始讲究茶室的环境、庭院的风景、茶具的珍贵等, 在茶会上竞相展示各种唐物, 茶道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潮。镰仓时代茶文化在日本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与禅宗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密切相关。禅僧在中国学习佛法的同时, 也接触到了茶道。这些僧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他们回到日本后便成为茶道文化的主动传播者, 甚至还著书立说, 弘扬茶文化。其次, 我国宋代与日本的海上贸易贸易往来频繁, 大量的茶具、瓷器等唐
6、物进入日本, 为日本茶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三、室町、安土桃山时代(1336年-1603年)茶道的日本化安土桃山时代出现了村田珠光、武野邵鸥和千利休三位茶人, 他们三人对日本茶道的贡献各不相同却都举足轻重。被誉为茶汤开山鼻祖的村田珠光完成了茶道从追求饮茶形式到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 将茶道的格调进一步提升。珠光认为佛法亦在茶汤中, 反过来, 茶汤之作亦有佛法, 他改造了茶室, 将草庵四叠半大小的房间规在日本定成真正的茶室, 并将其称为“数寄屋”。“数寄屋”看上去虽然简陋却给人一种质朴亲切的感觉, 这种风格更加符合日本的风土文化与日本人的审美。珠光对“数寄屋”茶室的内部装饰也制订了相应的标准,
7、在珠光以前, 茶室主要悬挂佛画及唐绘, 以山水画、花鸟画或人物画为主。从珠光开始, 人们在茶室壁龛上悬挂著名禅师的墨迹, 并改黑漆台为白木板下装竹足的台子, 用竹子做水筒, 放弃原本被推崇的银质或象牙的茶勺, 改用竹质茶勺。珠光将日本茶道与禅宗思想巧妙融合, 倡导自然、简单、质朴的茶道风格, 他认为不完全的美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美, 亦是禅宗思想的精髓也所在, 对日本茶道的发展影响深远。珠光之后的武野邵鸥将日本歌道中的“淡泊之美”的思想引入茶道, 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日本化”做出了贡献, 然而邵鸥的另一个功绩则是对弟子千利休的培养。千利休使茶道彻底贯彻了草庵的幽寂茶
8、, 摈除了珠光时代以后加入的繁文缛节, 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千利休提出了四规“和、敬、清、寂”, “和”提倡平等和谐;“敬”是指尊敬长辈、敬爱朋友;“清”指洁净幽寂, 心平气和;“寂”则指抛却欲望、闲寂幽雅。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战乱四起, 人们将对未来的紧张不安情绪寄托于茶道, 以期在宁静的茶室里获得心灵的慰藉。此时期出现了村田珠光、武野邵鸥和千利休等茶人, 他们将茶道不断改进, 使之更贴近日本的审美, 形成了独具日本风格、闲寂空幽的茶道。可以说到了安土桃山时代, 茶文化在日本终于完成了本土化的蜕变。从茶文化初传日本算起,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800年之久, 茶道的日本化过程就是中国文化的种
9、子在日本文化的土壤上开的花、结的果。四、结语日本的茶道由中国传入并取得发展, 这是个从无到有, 从模仿到日本化的过程。茶道传入日本后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日本对包括茶道在内的外来文化的吸收大都经过了从“单纯模仿”到“逐步吸收”再到“本土化”的过程, 今后日本茶道将如何发展演变下去, 也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20_, 7-41.2赵冬梅.基于原型理论的日语动词自他性认知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_(07).3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_, 243-2654李庆年.由海豚湾谈日本人的捕鲸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二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科版必修2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版选修6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暖通设备更新换代合同4篇
- 2025年度特色菜系厨师劳动合同模板4篇
- 中英对照2024年服务出口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木地板施工与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合同4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处理后事授权委托书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