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一般检验绪论、第一章_第1页
血液学一般检验绪论、第一章_第2页
血液学一般检验绪论、第一章_第3页
血液学一般检验绪论、第一章_第4页
血液学一般检验绪论、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 论 v19031903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医院成立了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医院成立了 第一个专门的临床检验实验室第一个专门的临床检验实验室 v1931 年,恩斯特年,恩斯特 鲁斯卡通过研制电鲁斯卡通过研制电 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v v19501950年美国学者年美国学者LeveyLevey和和JenningsJennings发表发表 第一篇关于使用质控图的实验室室内质第一篇关于使用质控图的实验室室内质 控,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工作正控,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工作正 式拉开序幕,该方法至今仍被各临床实式拉开序幕,该方法至今仍被各临床实 验

2、室所使用。验室所使用。 国外医学检验学发展简史 v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德国学者年代,德国学者KochKoch创造固体培养创造固体培养 基,将细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基,将细菌从环境或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 离成单一菌落离成单一菌落 v19591959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及19751975年单克隆抗体年单克隆抗体 技术的创立均获得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技术的创立均获得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v v19851985年美国年美国PECetusPE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 Mullis Mullis 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聚合酶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3、聚合酶 链反应技术链反应技术 国外医学检验学发展简史 v新中国成立时,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新中国成立时,检验专业技术人员40004000 余人余人 v19791979年年9 9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并在并在WHOWHO的支持指导下,同年成立了卫的支持指导下,同年成立了卫 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国内医学检验学发展简史 v7070年代我国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化学年代我国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化学 质量评价活动质量评价活动 v19911991年我国卫生部部长令:首批淘汰三十五年我国卫生部部长令:首批淘汰三十五 项检验项目项检验项目 v19901990

4、年后,一些高科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年后,一些高科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 检验医学方面应用迅速增多检验医学方面应用迅速增多 v20002000年年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正式更名为正式更名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作为一个,检验医学作为一个 学科名称正式确立。学科名称正式确立。 国内医学检验学发展简史 临 床 检 验 v从手工检测进行仪器自动化检测从手工检测进行仪器自动化检测 v检验试剂批量化、专业化、多样化检验试剂批量化、专业化、多样化 v检验方法标准化检验方法标准化 v实施了全面的质量管理和保证实施了全面的质量管理和保证 v床旁检测(床旁检测(point of ca

5、re test ,POCTpoint of care test ,POCT) 医学检验学的现状 临床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确临床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确 定诊断的主要依据定诊断的主要依据 依据: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依据: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 依据:血象和骨髓象变化依据:血象和骨髓象变化 依据依据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管型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管型 在疾病过程中,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在疾病过程中,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 泄物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泄物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血象和肿瘤细胞学的普查等如血象和肿瘤细胞学的普查等 直接观察标本:颜色、透直接观

6、察标本:颜色、透 明度、性状,有无凝块或寄生虫明度、性状,有无凝块或寄生虫 液体的相对密度、血液比液体的相对密度、血液比 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比积等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比积等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临床检验的一般方法(1) 定性和定量检测标本化学定性和定量检测标本化学 成分的病理变化成分的病理变化 观察有型成分的数量和观察有型成分的数量和 形态形态 电子技术、程序控电子技术、程序控 制的发展制的发展 临床检验的一般方法(2) 学习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 血液标本的采集 :90909292 : 8 81010 血液的功能 1 1 2 2 3 3 4 4 分 类 采血用品采血用品 微量检测微量

7、检测 (the collection of capillary blood)(the collection of capillary blood) 耳垂或手指末梢耳垂或手指末梢 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 (the collection of venous blood)(the collection of venous blood) 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 以肘部静脉为主以肘部静脉为主 采集方法 采血的注意事项 头盖头盖 颜色颜色 临床用途临床用途 标本标本 类型类型 采血量采血量 (ml) 红红 色色 血 清 生血 清 生 化化 血 库 试血 库 试 验验 血血

8、 清清 3.0 4.0 5.0 7.0 绿绿 色色 快 速 血快 速 血 浆生化浆生化 血 流 变血 流 变 试验试验 血血 浆浆 3.0 4.0 5.0 黄黄 色色 快 速 血快 速 血 清生化清生化 药 代 动药 代 动 力学试验力学试验 血血 清清 3.5 5.0 紫紫 色色 血液常规、全血试验血液常规、全血试验 血流变试验血流变试验 全全 血血 2.0 5.0 浅蓝浅蓝 色色 凝 血 试凝 血 试 验验 凝 血 因凝 血 因 子试验子试验 血血 浆浆 1.8 2.7 黑黑 色色 手 工 血手 工 血 沉试验沉试验 全 自 动全 自 动 血沉试验血沉试验 全全 血血 1.8 2.4 黄黄

9、 色色 红红 色色 紫紫 色色 黑黑 色色 绿绿 色色 浅蓝浅蓝 色色 v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 v毛细血管采血时应避开伤损部位,避免挤压毛细血管采血时应避开伤损部位,避免挤压 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 v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太长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太长 v动脉采血后应立即与空气隔绝,阻止血气交动脉采血后应立即与空气隔绝,阻止血气交 换换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皮肤采血法皮肤采血法 限制了重复实验和追限制了重复实验和追 加实验,标本量少,加实验,标本量少, 局部炎症可得假结果局部炎症可得假结果 ,组织液可混入,组织液可混入

10、 不同抗凝剂的使用,不同抗凝剂的使用, 改变血液性质,影响改变血液性质,影响 有形成分的形态有形成分的形态 价廉、快速、操作简价廉、快速、操作简 便,标本可直接测定便,标本可直接测定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标本代表性大,无组 织液影响,适于临床织液影响,适于临床 研究,可重复实验和研究,可重复实验和 追加其他实验追加其他实验 抗凝剂的选择和运用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 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 液凝固,称为抗凝。液凝固,称为抗凝。 钙拮抗剂、肝素钙拮抗剂、肝素。 草酸钠草酸钠0.1mol/L0.1mol/L和血液和血液1

11、:91:9 溶解性好,价廉溶解性好,价廉 对凝血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因对凝血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因 子;形成草酸钙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器子;形成草酸钙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器 的使用的使用 双草酸盐维持红细胞体积,使血双草酸盐维持红细胞体积,使血 小板聚集、白细胞形态改变小板聚集、白细胞形态改变 草酸盐 与与钙离子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配成配成109 mmol/L109 mmol/L的浓度和血液的浓度和血液 1:9,106 mmol/L1:9,106 mmol/L的浓度和血液的浓度和血液1:41:4 对凝血因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凝血因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血液中溶

12、解度低,抗凝作用较弱血液中溶解度低,抗凝作用较弱 止血学检验、血沉、输血保养止血学检验、血沉、输血保养 液(毒性小)液(毒性小) 枸橼酸钠 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15g/L EDTA15g/L EDTA和血液和血液1:101:10。 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 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全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比容测全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比容测 定,不适用于出凝血实验和血小板功能定,不适用于出凝血实验和血小板功能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加强抗凝血酶作用加强抗凝血酶作用 肝素钠肝素钠1g/L1g/L与血液与血液1:101:10 抗凝能

13、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 不易溶血、能耐高温不易溶血、能耐高温 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 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 红细胞脆性实验,科学研究等红细胞脆性实验,科学研究等 肝素 v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v网织红网织红 v异常寄生虫检验异常寄生虫检验 四、血涂片 血涂片的制备技术 。 实验原理 血涂片制备步骤(手工推片法) 实验器材准备 采 血 由于第一滴血中含单核白细胞 较多,因此弃去第一滴血 3045 血涂片质量评价 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使生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使生 物学染色剂产生颜色

14、和被染组织物学染色剂产生颜色和被染组织 亲合。亲合。 五、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 细胞核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细胞核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 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能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能 结合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结合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 嗜酸性颗粒成分等。嗜酸性颗粒成分等。 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 如瑞氏染料如瑞氏染料 染料的分类 渗透、吸收、吸附作用等渗透、吸收、吸附作用等 a a、染料的化学成分:、染料的化学成分:助色基团助色基团 的存在。碱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阳离子型,易的

15、存在。碱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阳离子型,易 与组织和细胞内带负电荷的酸性物质结合;与组织和细胞内带负电荷的酸性物质结合; 而酸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阴离子型,与带正电而酸性染料在溶媒中为阴离子型,与带正电 荷的碱性物质结合。荷的碱性物质结合。 细胞着色原理 蛋白质中的氨基蛋白质中的氨基 酸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酸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NH2-NH2)和羧基()和羧基(- - COOHCOOH),同时还有其他活性基团。在游离),同时还有其他活性基团。在游离 状态时,状态时, -NH2-NH2获得一个获得一个H+H+变成带正电的变成带正电的- - NH3+NH3+,而,而-COOH-COOH失去一个失去一个H+

16、H+变成带负电的变成带负电的- - COO-COO-。分别与不同染料结合。分别与不同染料结合。 化学作用 vC.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周围环境的酸碱度:如环境如环境pHpHpIpI ( pI pI 为等电点),则蛋白质带正电,为等电点),则蛋白质带正电, 结合酸性染料;反之,结合酸性染料;反之, pHpHpIpI,则结,则结 合碱性染料。合碱性染料。 化学作用 v染色原理染色原理 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伊红与细胞中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伊红与细胞中 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结合;碱性染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结合;碱性染 料天青料天青B B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特异中性

17、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特异中性 颗粒、血小板结合。第二相是天青颗粒、血小板结合。第二相是天青B B和伊红结合在适和伊红结合在适 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B-伊红复合物,结果使白伊红复合物,结果使白 细胞核染色质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成红色),细胞核染色质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成红色), 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成紫色。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成紫色。 瑞氏染色法 1. Wright1. Wright染液染液 瑞氏染粉瑞氏染粉0.1g,0.1g,甲醇甲醇60.0ml60.0ml甲醇:有甲醇:有 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

18、胞固定为一定形态, 并使蛋白质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等结构,并使蛋白质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等结构, 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表面积,提高对染料增加细胞与染料接触表面积,提高对染料 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瑞氏染色法 2.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BSPBS) 磷酸二氢钾(无水)磷酸二氢钾(无水)0.3g0.3g,磷酸氢,磷酸氢 二钠(无水)二钠(无水)0.2g, 0.2g, 蒸馏水加到蒸馏水加到1000ml1000ml。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pH,塞紧瓶口,塞紧瓶口 备用。备用。 瑞氏染色法 a. a.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

19、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 b. b. 加瑞氏染液覆盖血膜,固定加瑞氏染液覆盖血膜,固定1min1min c. c. 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混匀,染色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混匀,染色10-10- 15 15分钟分钟 d. d. 用清水冲洗,待干后油镜镜检用清水冲洗,待干后油镜镜检 瑞氏染色方法 待涂片在空气中完全待涂片在空气中完全 干燥后,滴加数滴干燥后,滴加数滴WrightWrights s 染液盖满血膜为止,染色染液盖满血膜为止,染色1 min。然后滴加等量或稍多然后滴加等量或稍多 缓冲液,使其与染液均匀缓冲液,使其与染液均匀 混合,静置混合,静置101015 min15 m

20、in。 用流水缓缓冲去染用流水缓缓冲去染 液,待干镜检。液,待干镜检。 基本成分仍然是伊红和亚甲蓝,基本成分仍然是伊红和亚甲蓝, 改进了染料的质量,使细胞核着色好,改进了染料的质量,使细胞核着色好, 结构显示更清晰,而胞浆和中性颗粒结构显示更清晰,而胞浆和中性颗粒 染色较差。染色较差。 Giemsa染液染液 甲醇甲醇 纯甘油纯甘油 姬姆萨染色法 1. 1. 甲醇固定干燥血膜甲醇固定干燥血膜3-5min3-5min 2. 2. 将血膜在染液中浸染将血膜在染液中浸染10-30min10-30min 3. 3. 流水冲洗流水冲洗, ,待干后镜检待干后镜检 姬姆萨染色方法 v瑞氏和姬氏染粉按一定比例混

21、合,瑞氏和姬氏染粉按一定比例混合, 用甲醇溶解配制成瑞用甲醇溶解配制成瑞- -姬染液。姬染液。 v染色过程和染色原理与瑞氏染色类染色过程和染色原理与瑞氏染色类 似。似。 瑞-姬染色 v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染色效果较差,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染色效果较差, 应贮存一段时间后再用。应贮存一段时间后再用。 v不能使用肝素抗凝标本不能使用肝素抗凝标本 v玻片必须清洁、干燥、无尘。使用玻片玻片必须清洁、干燥、无尘。使用玻片 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 表面表面 染色注意事项 v制作涂片时根据血细胞比容、血粘度的高低决制作涂片时根据血细胞比容、血粘度的高低决 定应采

22、用血滴的大小及推片的角度和速度。定应采用血滴的大小及推片的角度和速度。 v血涂片干透后方可固定染色。血涂片干透后方可固定染色。 v根据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决定染色时间根据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决定染色时间 v低倍镜下观察血涂片染色质量。低倍镜下观察血涂片染色质量。 染色注意事项 v瑞氏染色对胞浆着色好,胞浆中的嗜天青、瑞氏染色对胞浆着色好,胞浆中的嗜天青、 嗜酸性、嗜碱性等颗粒染色清晰、嗜酸性、嗜碱性等颗粒染色清晰、 色泽色泽 纯正,细胞核着色不理想纯正,细胞核着色不理想 v姬氏染色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染色后姬氏染色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染色后 细胞核结构清晰,胞质染色较差细胞核结构清晰,胞质染色较差 v瑞瑞- -姬染色使瑞氏及姬氏染色取长补短,姬染色使瑞氏及姬氏染色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优势互补 方法学评价 待测标本经过适当稀释(或浓缩)后,充入待测标本经过适当稀释(或浓缩)后,充入 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细胞,再换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细胞,再换 算成每升标本内的细胞数。算成每升标本内的细胞数。 常用于各种细胞成份的计数,亦可用于常用于各种细胞成份的计数,亦可用于 其他体液的细胞计数。其他体液的细胞计数。 计数误差大,不适用于大批量标本检测。计数误差大,不适用于大批量标本检测。 六、血细胞显微镜计数法 使用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