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_第1页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_第2页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_第3页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_第4页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审稿修改意见单题目和内容不错,也是学校卫生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整理好的话,对中小学生厌学情况的了解及采取对策颇有参考意义。修改意见如下。1、 本文叙述方式类似评述,风格与本刊要求不大符合,建议作者按综述格式修改更好,全文按照“章、条、条”的格式进行整理。2、 删除中、英文摘要。3、 题目可界定为“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中兼顾评点即可。4、 对全文的语句进行梳理,尽量采用书面语言,减少口语以及不符合科技期刊要求的用语。5、 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格式不规范,请按照本刊最新稿约的要求进行整理和补充。6、 请在修改稿之前补充一份“修改说明”,对文章修改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2、。 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 汤建军编辑 2012-8-18修改说明尊敬的编辑:根据您提出的五点意见,我们现将修改内容简要呈报如下:一、题目已改为“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根据题目对全文结构和内容按综述形式重新进行了组织。二、全文内容已按“章、条、条”格式编排。三、中、英文摘要已删除。四、尽我们能力范围,对全文的语句进行了梳理。五、增补9条参考文献,并对文献格式进行了整理。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修改稿)申自力 刘丽琼 崔建华 陈力 彭茹静 刘宁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海口 中国 571158 海南省国兴中学 海口 571100 通讯作者* 海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3、青少年厌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QJB12501)关键词:教育心理;厌学;中小学生;综述The Situation and Progression on Researches of School-Weariness with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Shen zi-li Liu li-qiong Cui jian-hua Chen li Peng ru-jing Liu ning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 P.R

4、China Guoxing middle school,Hainan province;Haikou, 571100Key Word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chool-Weariness;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view厌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1,其表现包括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到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回避、逃避甚至抗拒2-5。小学与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厌学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段,因而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深受学术界重视。那么,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有多普遍?厌学与非厌学学生

5、如何区分?厌学现象的产生与厌学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厌学学生的不利结局是什么?对厌学个体进行干预有哪些途径及干预效果如何?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国知网(CNKI)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收录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具体检索方法是:首先,以“厌学”一词做题名检索,共得到文献1148篇;然后,对搜索到的1148篇文献分别以“中学生或小学生”、“儿童或青少年”做题名检索,在剔除同名文献后最终得到211篇。通过分析这些文献,我们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回答。1 厌学的流行流行是指厌学心理在某一学生群体中的分布状况。在研究文献中,通常用厌学率即特定样本中被判断为厌学的个体所占的比率这一指标来反映厌学现象的流行程

6、度。在我们所检索到的14个文献中,研究者检出的厌学率变动范围较大,但最低有超过10%的学生具有厌学心理,最高则超过50%。其中,3个针对城区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21.43%至53.49%,比如陈静等对宁波镇海区1024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53.49%6,傅安球等对上海183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1.43%3,关明杰等对包头市昆区1466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42.5%7;4个针对农村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10.99%至54.60%,如李致忠对广西隆安某镇初级中学786名壮族学生的调查结果为11.20%8,聂金菊对湖南常德某农场5156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54.60%9,刘伟对湖南沅江6

7、55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10.99%10,李月清对安徽省南陵520名初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4%11;2个针对包含城乡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26.8%至42.38%,如洪明等对贵州省1337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6.8%12,刘明涛等对山东东营800名初中生的调查结果为42.38%13;4个针对小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14.88%至28.60%,如陈洪友等对河北唐山农村600名小学生的调查结果为15.5%14,刘明涛等对山东东营城乡1000名小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8.6%13,郭志芳等对江西5所城区小学505名学生和6所农村小学69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分别为16.43%和14.88%15-16

8、。此外,在孟四清等人的调查中,对象包括天津市六所学校1203名中小学生,其报告的总体检出率为27.7%17。造成上述调查结果不一的原因,我们认为除了与下文谈及的鉴别标准不同之外,也与不同学生样本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特征的差异有关,也就是说这些差异可能是不同社会文化、不同学校环境的真实体现。2 厌学的鉴别鉴别即指厌学个体与非厌学个体的区分。显然,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设立区分的标准。就目前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我们发现,区分厌学与非厌学个体的标准其立足点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两类。2.1 心理测量学标准心理测量学标准是指使用经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心理测验或行为问卷)来给个体的厌学心理或心理结构赋以

9、一数量值,再根据代表性样本中不同个体所得分数的统计分布区间来确定区分标准。 在厌学研究的相关文献中,使用标准化测量程序对厌学心理进行测量并对厌学与非厌学个体进行区分的研究有两个。其一是傅安球等人的研究,他们编制的中学生厌学问卷有15个条目,分课堂、课后、考试三个维度来考察学生的厌学心理,采用五级评分,相应等级所赋的值分别为-2、-1、0、1、2,分数越高表明厌学心理越明显3。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重测信度0.893,各分量表分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在0.7530860之间。在一个由183名学生组成的样本中,其统计区分标准为:大于-0.6为厌学,介于-12.14至-0.6之间为正常

10、,小于-12.4为好学、乐学。其二是孟四清等人的研究,他们编制的中小学生厌学问卷共35个条目,包括缺乏学习动力、厌倦、冷漠、逃避、违抗五个因子,也采用五级评分,赋以相应等级的分值分别是1、2、3、4、5,以各因子平均得分大于或等于2为阳性症状,症状水平共划分为正常(2分以下)、轻度(2至2.99分)、中度(3至3.99分)、重度(4至4.99分)4种。该问卷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2,各因子间、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在0.595至0.920之间17。心理测量学标准具有较强的操作特征,可客观测量厌学心理结构。不过,从两个问卷的因子结构缺少共性来看,反映出研究者对厌学心理结

11、构的认识不一致。2.2 经验标准经验标准即通过不断观察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外在表现,进而归纳出厌学者的共同特征,以此作为区分厌学与非厌学个体的标准。在我们所检索的文献中,较严谨的经验标准(在一些不太严谨的研究中,研究者仅仅依据“你是否喜欢或害怕上学、学习”这类主观而又模糊的描述的回答来做出判断)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单独以学习者情感反应强度为判断标准,如聂金菊将学习情感分为四级,分别是“来到学校就感到身体不舒服”(3级)、“谈到学习就烦”(2级)、“想到学习就紧张”(1级)、“觉得学习很快乐”(零级),将符合l至3级反应者视为厌学个体9。第二种是以厌学行为作为判断标准,如洪明等人提出10条厌学行为,

12、涉及学习意愿、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等12,以被试选任意5条或5条以上的判定为厌学。第三种判断标准不仅考虑到厌学心理结构的情感成分、动力成分和行为成分,还考虑到了厌学的学习活动范围,比如,关明杰等人和刘明涛等人提出了4条厌学标准,分别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目前在学校完全是被动混日子”、“因不努力而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厌恶学习3科及3科以上者”。不过,前者是根据4条标准设置6个条目,以符合其中3条或3条以上者判定为厌学7;而后者认为凡具备以上4条中的1条即可判为厌学13。与心理测量学标准相比,经验标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任意性,这可能是导致厌学检出率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13、。3 厌学的机制这儿所探讨的机制是指厌学心理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了解一种现象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最合适的途径就是寻找与该现象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各种因素,并最终获得是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变化。那么,目前研究者对厌学机制的了解有多少呢?3.1 被思辨和经验归类的因素 经验思辨这类研究通常采用设计好的厌学原因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研究者则根据被试者的选择比例做思辨式的推论。通过分析这类文献,我们发现被归类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其中,在家庭类因素中,涉及家长的观念、家庭结构、家庭

14、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等;在学校因素中,涉及学业负担、教学方式、教师、学校风气、同伴关系等;在社会因素中,涉及教育体制、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等;而在学生自身因素中,涉及学习能力、性格、对学习的认知、学习动机等方面。 3.2 实证研究结果实证研究强调客观的方法、数量分析、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因此,从科学性来看,要比经验思辨更具说服力。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大类因素中,综合实证研究文献,主要有以下发现:一、厌学在男女性别变量上存在差异,多数研究指出男性的厌学率比女生更高7-8,13,15-17,也有个别研究指出女生比男生高12。二、厌学检出率随年级而逐渐上升7-8,12-13,15-17,显示出

15、时间上的累积效应。三、厌学学生的人格具有特异性,比如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测试中,王冠军等发现厌学男生在HS(疑病 )、D(抑郁)、HY(癔病)、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5个方面高于全国常模,厌学女生在HS(疑病 )、D(抑郁)、HY(癔病)、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PD(精神病性)6个方面高于全国常模18;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中,方双虎发现,厌学组学生的E(内外向性)分显著低于乐学组,而N(情绪性)和P(精神质)分显著高于乐学组19。四、在家庭因素中,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父母的要求与期望(压力)、教养方式(放任)、家庭结构(脱离父母

16、监管、单独与父亲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低经济收入)等是预测厌学的有效因素7,12,15-17。五、在学校因素中,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教学方法(呆板、枯燥的)、教学评价手段(传统、单一的)、教师态度(偏见)、考试频率(过频)、学校吸引力(弱)可预测厌学7,12,15-16。六、厌学与个体的精神病理或心理功能损害有关,精神病理方面如抑郁20、学习障碍21,心理功能方面如视听反应、视觉警戒性和注意稳定性22。不过,实证研究文献在方法学上是有局限的,比如所有文献都采用的是横断的组对照设计或相关设计,未见纵向研究设计和对变量的因果操作。4 厌学的干预4.1 干预途径学习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主

17、要途径和适应社会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厌学不仅会造成其自身身心发展的损害,也会带来不少社会问题。基于此,对厌学个体进行有效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那么,针对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干预有哪些途径呢?综合分析厌学的干预文献,我们归纳出3种干预模式。一是教育学模式,即针对引起厌学的学校因素,比如教学方式、教师态度等而施加改变或变化,以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对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影响。二是心理学模式,这一模式通常利用目前成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来对个体厌学心理结构中存在的错误学习观念、负性学习情绪和适应不良的学习行为进行矫正。三是医学模式,即借助于药物对厌学个体的厌学情绪及伴发的躯体症状来进行干预。在3种干预模式中,心

18、理干预已成为针对厌学个体进行干预的主流,有大量个案研究和大样本研究,医学干预也有相应的干预案列,而教育学干预仅限于经验思辨。4.2 干预效果心理干预与医学干预能否有效改变厌学个体的厌学心理结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文献中找到了8个采用大样本的研究报告。6个心理干预研究报告指出:在对厌学个体进行心理干预后,其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比如,金洪源利用“学习情景-情绪-行为反应分析”和系统脱敏技术对53例厌学中学生进行了干预,在接受1至2次干预后,90%以上的学生即能消除或减轻厌学反应23。傅安球等运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手段对24名厌学心理学生进行4个月干预后,相

19、对于未接受干预的对照组厌学学生,实验组学生在厌学问卷前测、后测的得分下降十分显著3。自伯海等对376例厌学伴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了综合心理干预,干预后1个月达到干预标准(自动放弃上网、返校上课而未有厌学)的为52%,3个月后为80%,1年后为98.4%24。穆慧等以及孙月霞等利用森田疗法分别对125例和30例厌学中学生进行了干预,干预效果的评估以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尊量表的前侧与后测对比为标准,两个研究都报告心理干预的显著获益25-26。董昆仑等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对50例厌学中学生进行了干预,为期8周,疗效评估则以治疗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自尊量表的对比为标准,也

20、显示显著的获益27。 此外,2个医学干预研究报告指出:利用特定药物对厌学个体的情绪和躯体症状进行干预是可行和有效的。比如,洪宝瑟用“百忧解”对96例厌学中小学厌学情绪的干预报告指出:被试服药半年后,有显著疗效者55例、有效者24例、另有17例稍有进步28。靳荣利用中药汤剂“八珍汤”对9例厌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及伴发的神经症反应的干预报告指出:两个疗程后,8例症状消失,停药后不复发;l例在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29。上述研究在干预效果的评估标准及其客观性方面是有争议的。比如,一些研究未设立对照组,一些研究将心理健康、自尊水平作为评估标准,而未以厌学心理结构的改变或变化为标准,一些研究者虽以厌学心理的

21、改变为标准,但对其测量未予标准化和客观化。5 问题与挑战综上所述,尽管研究者在描述、解释、控制这些科学研究目标上,对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已获得不少有意义的发现,但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首先,对厌学心理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比如,不同学习阶段厌学心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存在差异?厌学心理如何发展?前后阶段厌学心理在发展上是否有内在的联系?其次,如何客观、有效地去测量厌学心理结构。比如,厌学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如何确立?厌学的心理结构的理论模型如何建构? 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如何获取?第三,厌学与非厌学个体以何种标准去区分,以及厌学的程度如何确定。比如,厌学的评定标准是否应同时考虑厌学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厌学

22、心理结构在学习活动中持续表现的时间、厌学心理结构指向的学习活动范围以及厌学心理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危及个体的身心发展四个方面?第四,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机制尚不明晰。比如,在影响厌学心理产生的4大类因素群(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中,哪些因素是保护性因素?哪些是风险因素?哪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哪些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各种因素的作用效力大小如何?以及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厌学机制?最后,厌学个体不利结局的研究尚为空白。作为一种与个体社会化相背离的心理现象,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测:厌学既危及社会控制,也损害个体自身的心理幸福。那么,与乐学或无厌学的个体相比,厌学者是否有更为糟糕

23、的社会结局?或者在心身发展方面更易偏离正常?参考文献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864.2 陈新颖,花蓉.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21(6):38-41.3 傅安球,聂晶,李艳平,等.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5,25(1):22-23.4 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J.教育科学研究,2004(7):53-55.5 杨平.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15-16.6 陈静,张珊云.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原因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8):66

24、-67.7 关明杰,徐能义.包头市昆区中学生厌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492-493.8李致忠,冯忠娜.广西贫困地区中学生厌学因素的logistic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4-135.9 聂金菊.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05(2):29-32.10 刘伟.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36-40.11 李月清.农村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分析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0(21):190-191.12 洪明,吕三三. 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中学生为例J.淮北煤炭

25、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147-150.13 刘明涛,梁爱红,薄传梅,等.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9(6):654.14 陈洪友,武秀玲.农场小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7-8.15 郭志芳,范安平.城区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4):92-95.16 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1(9):58-60.17 孟四清,陈志科,李强.天津市中小学生厌学状况的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3):46-49.18 王冠军,景艳玲,石少波.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 18(3):36-39.19 方双虎.学生厌学的心理卫生学分析J.教育评论,1997(2):34-3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