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MACRO/叶片根项目立项评估报告叶片根项目立项评估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从产业角度考虑,玻纤、树脂、复合材料产品,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复合材料产量全球第一大国。但是,从技术水平上看,国内复合材料的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在难以获得高性能原材料和高精度装备、未完全掌握快速低成本的成型技术、缺乏高质量的复合材料产品制造技术和设计创新能力薄弱等方面。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330.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49.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2%;建设期利息78.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1902.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4%。
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7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3154.08万元,净利润2815.9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80%,财务净现值4013.7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材料除在传统应用行业如航空航天、家用电器、建筑等行业外,在诸如风能发电、汽车轻量化、船艇等新应用领域也发展迅速。如风电复合材料机舱罩、复合材料汽车覆盖件和功能件、工程机械复合材料外壳、游艇复合材料外壳以及碳纤维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如无人机)等均为复合材料在新领域的全新应用范例。新应用领域的
3、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市场需求,为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对传统复合材料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公司
4、基本情况第四章 市场预测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第六章 产品规划方案第七章 项目规划进度第八章 组织架构分析第九章 风险防范第十章 投资计划第十一章 项目经济效益第十二章 总结说明第十三章 补充表格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附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5:总投资估算表附表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附表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叶片根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
5、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1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截至到2016年,我国大陆地区玻璃纤维纱年产量达到36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和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三大玻纤生产企业,产能合计约为230万吨,产能集中度达到60%以上。在三大玻纤生产企业的带领下,玻璃纤维行业技术实力及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玻纤品种已经由普通中碱和无碱纱为主,转变为以无氟无硼高性能玻纤纱为主,并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差异化生产和供应。除此
6、之外,国内碳纤维、芳纶纤维生产技术和产量规模正在不断提升,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及乙烯基树脂等基体树脂的质量以及工艺装备已达国际水平,品种规格、总量已完全能满足国内复合材料行业发展需求。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00.00(折合约1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7721.73。其中:生产工程1238
7、3.82,仓储工程2380.3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641.57,公共工程1316.02。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5000套叶片根的生产能力。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330.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49.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2%;建设期利息78.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
8、1902.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84%。(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349.4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5511.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2.91万元,预备费175.03万元。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7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3154.08万元,纳税总额1791.64万元,净利润2815.9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80%,财务净现值4013.7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8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
9、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17721.73容积率1.481.2基底面积6840.00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5.642总投资万元8330.352.1建设投资万元6349.442.1.1工程费用万元5511.5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662.912.1.3预备费万元175.032.2建设期利息万元78.322.3流动资金万元1902.593资金筹措万元8330.353.1自筹资金万元5133.813.2银行贷款万元3196.544营业收入万元17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3154.086利润总额万元3754.537净利润万元2815.908所得
10、税万元938.639增值税万元761.6210税金及附加万元91.3911纳税总额万元1791.6412工业增加值万元6032.7013盈亏平衡点万元5610.89产值14回收期年5.08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6.8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013.72所得税后七、主要结论及建议由上可见,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市场来看,本项目设备较先进,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利润率高、市场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而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11、。总体上,有基础有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对我国发展形成双重挤压。围绕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博弈更加激烈,经贸摩擦政治化倾向抬头,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压力。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物质基础雄厚,人
12、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域合作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深刻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多年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需要调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进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具备了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有利条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我省经济体量大,要素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提质
13、增效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将为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地区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需要一定过程;科研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不能满足转型发展需要,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潜在产出能力逐步降低;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消除贫
14、困任务艰巨;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社会成员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加快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推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二、行业分析1、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复合材料制品行业的上游主要是玻纤、树脂等供应商,纤维生产技术和规模、树脂生产技术和规模的进步、成本降低将促进本行业的降本增效。下游行业主要为风电、汽车、工程机械、游艇等众多行业,下游需求提升将促进本行业
15、的规模扩大,下游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也将促进本行业相关设备的进一步升级改造。2、有利因素(1)复合材料行业在各新型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材料除在传统应用行业如航空航天、家用电器、建筑等行业外,在诸如风能发电、汽车轻量化、船艇等新应用领域也发展迅速。如风电复合材料机舱罩、复合材料汽车覆盖件和功能件、工程机械复合材料外壳、游艇复合材料外壳以及碳纤维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如无人机)等均为复合材料在新领域的全新应用范例。新应用领域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市场需求,为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对传统复合材料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6、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复合材料行业相关专利数量逐年快速增加,标准体系不断完善。SooPAT数据显示,19982013年我国复合材料相关专利数量达52,756件(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复合材料行业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增强相关企业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3)产业基础与运行环境逐步改善2000年以来,我国大力规范复合材料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管理,通过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宏观调控产能、严格规定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加快复合材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等方法,进一步增强了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逐步淘汰一批生产技术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各地
17、盲目新上产能造成的一度产能过剩的格局也有所改善,促进了产业升级,为复合材料产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3、不利因素(1)行业部分种类和产品存在着无序竞争目前我国复合材料企业间简单的大打价格战,互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导致产品品质难有保障,销售服务水平却仍停留在极简单的层面。良莠不齐的品牌和千差万别的质量严重影响市场消费信心。(2)技术能力仍然偏弱从产业角度考虑,玻纤、树脂、复合材料产品,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复合材料产量全球第一大国。但是,从技术水平上看,国内复合材料的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在难以获得高性能原材料和高精度装备、未完全掌握快速低成本的成型技术、缺乏高质量的复合材料
18、产品制造技术和设计创新能力薄弱等方面。(3)低水平下重复建设,缺乏国际竞争力复合材料应用下游产品繁多,彼此间分属不同行业,管理标准和政策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单一企业很难做到同时进入多个领域,从而造成了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品种和经营规模偏小,企业分散、形不成合力,且相互之间经验交流少,在低水平下重复建设,缺乏国际竞争力。(4)出口和国际经营能力偏弱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普遍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并且这种战略并非是单纯的贸易战略,而是集投资、生产、贸易、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战略。国际名牌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经营能力都很强。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国产品牌较少,出口企业与品牌还较分散,开拓国
19、际市场的能力较弱。(5)产品回收利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玻璃钢复合材料废弃物的逐渐增多,热固性复合材料回收利用日益受人关注,其涉及的环境、社会等问题也越发成为制约复合材料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三、行业发展主要任务(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二)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骨干企业为
20、重点,在规划期内培育若干家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四)大力发展产业联盟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形成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解决机制;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步伐,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建设各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尤其要加强新兴产业企业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相关应用领域的合作、联动,形成既有产品研发优势又有产业链优势的产业联盟,通过提升集成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新兴产业
21、的发展。(五)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产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承担重点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相关标准。 (六)产业集中区示范创建工程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产业示范基地。到xx年,在区域范围内形成xx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配套能力,能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示范基地。加强规划协调,选择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原则,重点发展产业链配套体系。四、发展原则1、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
22、,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2、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4、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革命的驱动力
23、量。改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5、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五、项目必要性分析(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
24、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六、行业发展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同推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工程应用、产业化与试点示范的主体地位,调动企业推进产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产业整体方案,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大幅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部门职能,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强战略性谋划和前瞻性部署,统筹协调各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广大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二)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
25、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三)完善调度评估建立完善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结合评估考核,定期监测和评估规划执行情况,找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规划重点任务落实,为下一步工作重点提供决策依据。(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领域。加大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诚信、规范、公
26、平的市场环境。倡导“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工业文化,为产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产业+知识创造”的实践之路。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产业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钱xx3、注册资本:120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5-217、营业期限:2013-5-2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叶片根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
27、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公司简介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三、公司竞争优势(一)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
28、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二)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开拓并进的核心团队公司的核心团队由多名具备行业多年研发、经营管理与市场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与公司利益捆绑一致。公司稳定的核心团队促使公司形成了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干部队伍,为公司保持持续技术创新和不断扩张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三)公司具有优质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公司通过与优质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行业的核心需求、产品变化趋势、最新技术要求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研发
29、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四)公司在行业中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已在技术、品牌、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同时随着行业的深度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客户为保障其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在现有竞争格局下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提升。公司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四、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694.142155.312020.611912.84负债总额934.53747.62700.90663.52股东权益合计
30、1759.611407.691319.711249.3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营业收入7681.716145.375761.285454.01营业利润1545.881236.701159.411097.57利润总额1320.231056.18990.17937.36净利润990.17772.33712.92673.3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90.17772.33712.92673.32五、核心人员介绍1、钱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
31、立董事。2、侯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邱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付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
32、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5、孙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6、叶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梁xx,中国国籍
33、,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苏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六、经营宗旨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采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并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利益。七、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
34、,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
35、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
36、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第四章 市场预测一、市场前景分析1、2012-2016年风电应用市场规模分析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1,954台,新增装机容量23,370兆瓦。风电行业保持高速发展,风电装机量创历史新高。2016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
37、率1,955KW,与2015年的1,768KW相比,增长6.4%。新增风电机组中,2MW风电机组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60.9%,与2015年相比,2MW机组所占市场份额上升11个百分点;1.5MW机组市场份额下降了16个百分点至17.8%;1.5MW机组和2.0MW机组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8.7%。2.1MW至2.9MW机组市场份额达到15.2%,3MW至3.9MW市场份额达到2.6%,4MW及以上机组占比达到1.9%。风电机组中叶片、机舱罩、轮毂罩等部件均用复合材料制成。当前1.5兆瓦风电机组所用复合材料总重量在18.521.5吨左右,而2兆瓦风电机组所用复合材料总重量在28.030.5吨
38、左右。因此经测算,2015年风电复合材料总产量约为42.44万吨,同比增长32%。2、2012-2015年模具市场规模分析当前,风电叶片模具的制作,主要分为玻璃钢模具和金属模具两大类。其中,金属模具投入成本高,较适用于大批量固定尺寸叶片的连续生产,而玻璃钢模具投入成本低,生产较为灵活,因而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根据叶片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当前叶片的制作周期一般为24天,一套模具的叶片年产能约为120片。而玻璃钢叶片模具的使用寿命一般在400600次左右,使用年限在23年左右。经测算,当前我国叶片模具的保有量约为360420套,每年叶片模具市场需求规模约为130套,市场价值规模约为13亿元。3、20
39、12-2016年工程车辆用复合材料地区市场规模分析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商用车总产量约为369.8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中国重型商用车总产量约为175.7万辆,同比增长3.35%。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各种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制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包括工程车辆在内的各种汽车中。当前,我国复合材料制品(非工程塑料类)在汽车工业中应用,主要是和卡车尤其是重卡产品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据了解,2000年起尤其是在2003年后,我国国产卡车特别是重卡车,开始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制件。国内的重卡品牌如:一汽解放、二汽东风、北汽福田欧曼、中国重汽豪沃及斯
40、泰尔、陕汽德龙、上汽依维柯红岩、山西大运、安徽华菱、江陵重卡、北方奔驰重卡等,其驾驶室大部分零件都采用复合材料,例如:保险杠、水箱面罩、导风罩、脚踏板、挡泥板、(车顶及驾驶室上、左右侧)导流板、高顶、侧护板等。据了解,当前国外重型卡车所用复合材料总重量约为450600千克,而我国复合材料在重型卡车中车罩类部件的复合材料总用量约为100150千克。据此推算,2016年我国工程车罩用复合材料总用量约为24.6万吨。4、行业竞争格局复合材料应用行业产品种类众多。每种产品的应用研发及进入市场时间不同,市场所处阶段不同,因此产品价格走势和利润水平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同的应用市场
41、,其行业发展走势及对复合材料需求变化不一致,各个细分市场的复合材料制品即时供求状态不尽相同。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复合材料产品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持续上升。在此情况下,我国目前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行业仍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政策、资金助力央企、上市公司,使其迅速壮大,行业整合初现端倪;二是区域性产业结构显现,积聚效应明显;三是工艺技术快速提升,机械化成型比例提高;四是资金紧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产品升级换代,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2、目前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复合材料消费量仍然偏低。中国的复合材料市场在未来预计将持续增长,随着运输、建设、航空和国防等行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多元化,中国的复合材料市场将出现更大的分化,创新和综合能力最强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二、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璃钢首先被用于军工产品,并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前苏联及日本等国家发展起来。到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玻璃钢的优异特性,其逐步被应用于民用领域,截止到80年代初期,玻璃钢品种已经达到35,000种以上。此外,从70年代后期,随着高新技术的
43、发展,高硅氧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后得到开发和应用。此后,全球复合材料工业经历了长期的向上发展,复合材料制品先后进入建筑、化工、航空航天、汽车、风电等重要市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2、2012-2015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据JEC测算,2015年全球复合材料行业总产值约为780亿美元,2016年达到820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030亿美元。与此同时,2015年全球复合材料总产量1,040万吨,2016年达到1,080万吨,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290万吨,年均增长4%左右。据Lucintel测算,2015年复合材料原料市
44、场总规模将达277亿美元,未来六年将保持5.1%的增速,截止到2021年将达到373亿美元;2015年复合材料制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83亿美元,未来六年将保持5.4%的增速,截止到2021年将达到1,074亿美元。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不同的影响,全球复合材料市场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复合材料市场相对饱和,增速较为缓慢,而亚太地区长期以来人均复合材料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测算,截至到2016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价值总规模约为810亿美元,产量规模约为1,139万吨。3、2016年全球复合材料市
45、场规模区域分布根据2016年3月法国JEC集团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2016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价值规模约为820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产值占比43%(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产值占比25%);北美地区产值占比30%;欧洲地区产值占比21%;非洲和中东地区产值占比4%;南美地区产值占比2%。北美地区虽然在产量上与欧洲基本持平,但由于其应用市场主要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市场规模也大于欧洲地区。而亚洲地区虽然复合材料总产量已达全球总产量的50%,但市场份额却只占全球复合材料市场份额的43%。相对欧美地区而言,亚洲复合材料产值不高,应用领域相对低端,未来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
46、升复合材料产品质量和档次水平。4、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概况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诞生于1958年,前期发展以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科研院所为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健全,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尤其是民营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截至到2016年,我国大陆地区玻璃纤维纱年产量达到36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和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三大玻纤生产企业,产能合计约为230万吨,产能集中度达到60%以上。在三大玻纤生产企业的带领下,玻璃纤维行业技术实力及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玻纤品种已经由
47、普通中碱和无碱纱为主,转变为以无氟无硼高性能玻纤纱为主,并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差异化生产和供应。除此之外,国内碳纤维、芳纶纤维生产技术和产量规模正在不断提升,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及乙烯基树脂等基体树脂的质量以及工艺装备已达国际水平,品种规格、总量已完全能满足国内复合材料行业发展需求。经查,当前在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复合材料生产企业总共有5,000余家,分布在全国所有省市区。其中,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有422家,中小企业占比达到90%以上,行业产能相对分散。尽管如此,随着行业机械化成型比例提高及企业工艺与应用研发技术实力的提升,在部分地区和部分
48、细分市场,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向有技术与管理实力的企业集中,行业产能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复合材料行业产品种类多、工艺差异大、生产季节性强及产品销售半径短的特点,尤其适合民营企业发展。当前国内复合材料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为私人控股企业。在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42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私人控股企业达到371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7.9%;港澳台及外商控股企业32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6%;国有及集体控股企业19家,约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5%。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2年,受外部经济疲软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市场需求萎缩,对复合材料行业造成了巨大影
49、响,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放缓。全年复合材料产销量为400万吨,同比增长5%。其中,热固性的为270万吨,增长2.7%;热塑性的为130万吨,增长10%。2013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增速继续放缓,尤其是风电、建筑等市场,甚至出现小幅萎缩。全年复合材料产销量约为410万吨,增长2.5%。其中,纤维增强热固性产品为273万吨,增长1%;纤维增强热塑性产品为137万吨,增长5%。2014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是风电、轨道交通、城市基建、环保等领域市场需求升温,带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增速加快。全年复合材料产销量约为433万吨,同比增长5.7
50、3%。其中,纤维增强热固性产品产量为271.98万吨,同比降低0.4%;纤维增强热塑性产品产量为161.5万吨,同比增长17.9%。2015年,随着风电及各类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的较强需求拉动,全年复合材料销量约为457万吨,同比增长5.36%。其中,纤维增强热固性产品产量为280.3万吨,同比增长3.06%;纤维增强热塑性产品产量为176.4万吨,同比增长9.23%。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测算,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实现复合材料总产量约462万吨,同比增长1.2%。与此同时,经过与全球各主要复合材料行业组织沟通和了解,并通过调研分析,初步统计2016年全球复合材料总产量约为1,139万吨。三、
51、行业发展可行性分析1、行业内主要企业基本情况我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经过几十年的行业积累,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批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拥有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经验的优秀复合材料企业。2015年,国家统计局调整了行业统计口径,包括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等领域数据被统一归入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业,也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1197家,主营业务总收入为2617亿元,同比增长10.1%,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19亿元。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目前
52、,复合材料制品行业主要采用手糊制作工艺、真空袋成型工艺(VRIM)、LRTM成型工艺(轻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PDCPD反应注射成型工艺、LFT-D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线成型工艺等。并没有一个技术可以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产品、标准要求以及环境、资金的限制使得各种技术都有其不同的应用。(1)真空袋成型工艺(VRIM)真空袋成型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用于机舱罩的是干法真空袋成型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设计好的纤维铺层密封在模具和真空袋膜之间,通过抽真空使纤维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使树脂进入并充分浸润纤维,同时排出气体,固化后形成玻璃钢制品。真空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纤维含量高,产品力学性能
53、好;均匀加压,产品性能均匀;可有效控制产品的厚度和树脂含量;可制做复杂的大型制品;减少有害气体挥发对人体的危害。真空袋成型工艺的缺点是:铺设真空袋膜的工作量大;袋膜等一次性废料太多;工艺过程存在一定风险;产品成本较高。现在,真空袋成型工艺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机舱罩的生产中。3、LRTM成型工艺(轻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LRTM工艺的模具为对模,靠真空负压使上、下模具在树脂注入时保持紧闭,模具上设有树脂注入流道和抽气孔。其基本成型原理是,首先在模腔中铺好按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好的增强材料,通过在抽气孔处形成负压使树脂由流道进入模腔,排出全部气体并彻底浸润纤维。在制做大型产品时,会在注入口处加装注射设备以
54、增加灌注速度。LRTM工艺模具的下模是钢架加强的刚性模具,上模是具有一定柔性的半刚性模具。LRTM工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先进成型工艺,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制品尺寸精度高;内表面光滑;质量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操作环境好。LRTM具有RTM工艺的优点,但比RTM工艺的适用性要广泛,可以制做形状复杂的大型构件。但该工艺也具一些缺点:模具设计复杂,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流动模拟分析基础上;模具结构复杂;对纤维和夹芯的铺设质量要求严格;充模过程不可见,导致工艺控制困难等。正是由于该工艺的复杂性,现在国内只有极少的厂商能掌握该工艺,进行机舱罩的批量生产。4、滚涂成型工艺滚涂成型工艺又称接触成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
55、生产中最早使用和应用普遍的一种成型方法,原来均采用手工涂胶的方式,现改进为在机械辅助下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铺覆在模具上,树脂固化形成复合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滚涂工艺的优点:成型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适宜于制做品种多、形状复杂、大型的制品;设备投资少,见效快;可在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制品的树脂含量高,耐腐蚀性能好。滚涂成型工艺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成型方法之一。由于树脂滚涂机制做上的应用,滚涂成型工艺中的配料、积层等关键工序已实现了机械化,使滚涂成型产品的制做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有了极大的提高。5、PDCPD反应注射成型工艺PDCPD反应注射成型是将PDCPD的A、B两液分别放入
56、有搅拌器可控温度的进料罐中,通过精确计量,在压力下进入混合头。注射开始时,混合头的阀门打开,反应物在一定压力下进入混合头的混合室,高速激烈碰撞,然后在接近大气压的压力下流入模具,经放热化学反应,在模具中形成聚合体。PDCPD反应注射成型是一种能在模具中同时进行反应聚合和成型,适应从大量、中量到少量宽范围生产的、符合节能和节省资源等时代要求的新一代成型方法。6、LFT-D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线成型工艺LFT-D成型工艺技术。LFT-D成型工艺(Long-FiberReinforceThermoplasticDirect)是一种新的车辆用复合材料工艺技术,是车辆用复合材料在线直接生产制品的一
57、种工艺技术,它区别于其他工艺的关键因素是半成品步骤被省去了,而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灵活,是近年来汽车复合材料行业最受关注和市场成长最快的一种崭新的成型工艺技术。在LFT-D技术中不仅纤维的含量和纤维的长度可以直接调节到最终部件的要求,其基体聚合物也可以直接调节到最终部件的要求,通过使用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改变和影响制品的机械和特殊应用材料的特性,如热稳定性、着色性、紫外稳定性和纤维与基体的粘结特性等,这也意味着每一种特殊应用都可以通过LFT-D获得其独特的材料配方。LFT-D成型工艺的优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成本,由于是直接一步法生产,LFT-D生产的大型结构部件比二步法生产的GMT或LFT-G压制部件的成本低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化工厂员工合同样式3篇
- 2024年度生蚝购销委托合同
- 二零二四年汽车吊车融资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度采购合同:某大型工程原材料及设备采购
- 2024年度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合同
- 2024年工程桩基施工合同2篇
- 2024年不动产权私有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
- 2024年度房屋结构加固合同2篇
- 护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生活中的负数 温度|北师大版 (共17张PPT)
- 电力二次系统防护总体方案
- 社会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管理
- DB54-T 0213-2020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综合评估规范
-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及启示研究
- 服装陈列与展示课程标准
- 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教案
- 摄影技巧构图(共52张PPT)
- 碳达峰碳中和PPT培训(精选)
- 太原市城市介绍旅游攻略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