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株洲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说 明 书(汇报稿)规划设计资格:甲 级资格证书编号:0730062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概况 第三章 县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第四章 县域产业发展布局与经济区划 第五章 县域城镇发展历程 第六章 县域城镇发展战略 第七章 县域城市化水平预测 第八章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九章 县域主要城镇发展规划 第十章 县域交通网络规划 第十一章 县域生态环境规划 第十二章 县域供电规划 第十三章 县域信息网络规划 第十四章 县域社会化服务设施规划 第十五章 县域风景旅游规划 第十六章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七章 规划实施政策和措施
2、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7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7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2000国家、省、市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条例湖南省及株洲市国土规划(1987-2000)湖南省长株潭区域规划(1991-2010)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株洲县志,1994株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株洲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有关县域城镇
3、体系规划的设想和指导性意见。二、规划范围株洲县域行政管理范围(2000年底)。三、规划期限根据建设部有关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二十年,即以2000年为规划基期,分近、中、远三个阶段。其中:近期为:2001-2005中期为:2006-2010远期为:2011-2020四、规划指导思想1、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就是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根据株洲县的特点,强化县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时空发展的整体性,通过各项设施的建设,形成网络式的城乡居民点结构体系。切实处理好株洲县与株洲市区、与周边地区的关
4、系,县域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湘江以东地区与湘江以西地区之间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实施县域整体协调快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从区域到城镇、从基础设施到社会化服务设施等方面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3、现代化导向原则株洲县和全国一样,正处于由不发达向发达迈进阶段,未来二十年将是我国、包括株洲县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各行各业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加快。本规划将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城镇及其相关行业的规划布局,以促进全县的现代化建设。第二章 概 况一、地理交通区位株洲县地处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它北连株洲市区和浏阳市,南临
5、衡东县,东毗醴陵市,西接湘潭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205730-11302127,北纬2701230-2705250。县境南北长,最长处74km,东西窄,最窄处39km。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湘江、京广铁路、1815省道纵贯南北,320国道、莲易汽车专用公路、浙赣铁路东西向穿越县域北境,水陆交通极为方便。二、历史沿革株洲县现境历史上先后分属三苗国、荆州、楚国以及湘南、湘县、临湘、建宁、衡山、湘潭、醴陵等县和株洲市郊区。1965年4月30日国务院通过设立株洲县,从当时的株洲市划出27个公社作为株洲县辖行政区,隶属株洲市,县城驻渌口镇,之后因株洲市区发展需要,又陆续将部分乡镇划入株洲市区,加
6、之行政区划的变更调整,至2000年底,全县辖7个镇、14个乡、1个原种场、1个国营林场,下设22个居委会、33个村民委员会、440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81km2,总人口4443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689人。三、自然条件及资源县境地层出露从元古界到新生界的第四系共13单元,地质构造分昭陵东西向构造、潘家冲北北东向构造、宏厦桥姚家坝旋转构造和株洲盆地构造,地质构造较稳定,属地震烈度小于度地区。通过地质勘探,现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铅、锌、金、铀、稀有金属、石灰石、耐火粘土、石英砂、高岭土、砖瓦用粘土、重晶石、石膏、花岗石、矿泉水等16种47处,主要以建材原料矿产为主,黄金资源也较为丰富
7、。总的来看,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矿种及资源总量不足,资源优势不明显。株洲县是一个以平原、岗地为主的县,平原、岗地、丘陵、山地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27.7%、30%、16.4%和16.3%,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山、丘、盆地交错,河溪纵横,湘江自西南入境,由南向北流经全境,渌江由东向西,在渌口与湘江交汇,湘渌两江沿岸共有280余条溪港,呈网状遍布全县,构成全县网叶状叶脉式水系格局。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8.29万kw,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15.46万kw,已开发0.46万kw,2000年发电量1260万kwh;地表水丰富,年均降水总量21.25亿m3,径流总量10.7亿m3,降水与客水总量约576.75
8、亿m3。株洲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均气温17.6c),四季分明,光热充足(多年年均日照时间1625.9小时,日照率37%),雨水丰沛(多年年均降水1200-1600mm),光热水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业生产。境内生物资源较丰富,据普查,野生动物达130种以上,树种89科425种(其中有8种国保级和3种省保级树种),尤以常绿树、落叶树、竹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药材108科310种,生物种类多样性优势明显。县境地处湘江、渌江要道,为军事、交通要地,向为兵家征战必争、文人游览必到之处,使株洲成为人文荟萃之地。经文化部门普查,境内人文遗址遗迹有:旧石器点1处,古文化遗址24处,古窑
9、址1处,古墓葬群33处,古城址1处,古建筑1处,古石刻2处,收集流散文物88件。境内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和 处,1989年株州县被列为湖南省革命老根据地。境内自然与人事交相辉映,业已形成的风景名胜有:“湘江三圣地”之一的空灵寺,大京风景名胜区(市级),伏波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人工林海,朱亭古镇,八斗、凤凰山林场等。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过建县以来三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2000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1亿元(当年价,下同),为1952年的32.7倍(按9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18元,为1952年的15.5倍,三大产业
10、增加值构成由1952年的63.5:6.6:29.9发展成为2000年的28.4:36.1:35.5,两个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第三章 县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一、县域周边发展态势分析(1)周边交通通信等区域性重要设施布局与县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国家级现有交通干线有: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浙赣湘黔铁路、320国道、莲易汽车专用公路,规划中还将有上瑞高速公路、京广高速铁路,省级交通干线有1815省道,湘江千吨级航道(规划)。国家级通信设施则有京汉广主干光缆和沪贵滇主干光缆经过。完全可以说,株洲县处在我国南
11、方的交通通信十字交叉点上。(2)周边城镇经济发展布局国家及地方在城镇、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方面与株洲县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有:处在全国城市一级发展轴上,处在全省经济发展布局“一点一线”的主轴线上,处在全省城镇发展一级轴线上,处在湘江生态经济带上,处在株洲市域二级城镇发展轴线上。这些都表明株洲县处在全国及地方城镇、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主轴线上,为株洲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有利条件总括起来,株洲县具有如下一些突出的有利条件。1、自然环境优良株洲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以平原、岗地为主,六山一水三平原,河溪纵横,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区特色,自然环境优良,有利于人和生
12、物的生存发展。2、特色资源较突出由于本地自然环境优良,使之成为物华天宝之地,农林牧副渔发展条件良好,这里已列为湖南省的粮、蔬菜、茶叶、用材林、油茶林、楠竹林、水果、瘦肉型猪等商品基地发展县,近年又在城郊型农业、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及种养加等环节上取得一定成效。县境地处湘江、渌江要道,开发较早,加之境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名胜景观繁多。东有新石器时代龙山、大溪时期文化遗址,南有吴设建宁县城遗址,西有潇湘胜景空灵岸,千年古镇、朱熹、张南轩结亭讲学的朱亭,闻名世界的黄龙人工林海,北有大京风景名胜区,县城中心有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伏波岭和东汉名将马援纪念地伏波庙,舜帝南巡,诗人刘长卿、杜甫游历,农民起义
13、领袖黄巢、张献忠征战,株洲县也是湖南省的革命老根据地。总揽株洲全貌,可谓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相得益漳。3、区位优势明显(1)交通区位优势目前,从株洲县境内通过的国家级交通干级有京广铁路、浙赣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0国道,省级交通干线有1815省道、湘江千吨级航道,县境北缘距黄花国际机场不到40公里,至江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仅10多公里,规划建设的京广高速铁路、上(海)瑞(丽)高速公路均将通过县境,可见株洲县的交通区位优势极大。(2)紧邻长株潭大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城市城市人口约280万人,经济实力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
14、通中心。株洲县位于此城市群的南侧,为其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极为优良的区位条件。(3)地处湘江中游及长株潭城市群的水源上游该区位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防对长株潭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正由于此,对处于长株潭城市群上游地区、特别是株洲县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将相应得到加强,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株洲县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三、制约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自身投资能力有限。株洲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处于发展中阶段,为政府非重点投资地区,人财物投入相当有限,这是制约株洲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全县三大产业结构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低于株洲市域平均水平;农业,虽
15、然高出平均水平,但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农业内部结构(农、林、牧、渔=53.3:4.3:36.0:6.4)仍以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粮猪型农业还未根本改变(2000年谷物和牲猪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9.1%);工业,缺乏支柱工业和拳头产品,处于散、小、差状态;第三产业还未形成气候,新兴服务业仍处培育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突出。表2.1 株洲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 标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绝对数值占比重(%)土地总面积0.6512.31381km2总人口0.6812.2444390人国内生产总值0.657.8241459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0.889.7436
16、22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8413.910550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0.405.47081万元财政支出0.305.9102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95.23045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577.078215万元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6.365.05418元城市化水平5842.716.3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100.42701元一、二、三产业构成21.3:39.6:39.116.3:49.7:34.028.4:36.1:35.5注:表中所指为2000年底数据,价值类数据为当年价。2、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设施配套不全,水平不高。除广播电视、电信事业发展能满足目前发展需求外,
17、其它如交通、能源、水利、防灾、环保、社会化服务设施均处于配套不齐、质量水平较低状态,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城乡之间、各城镇间设施配套程度与设施水平差距悬殊,湘江以东和湘江以西地区之间联系不畅,区域差异正在拉大。3、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还有待大力营造。区域化、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株洲县由于历史及各方面的原因,在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包括政策、人才、要素市场、服务等各方面还未能形成良好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局面,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第四章 县域产业发展布局与经济区划一、产业发展现状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下同)24.
18、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86亿元、8.71亿元和8.68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构成为28.4:36.1:35.5(全省为23.4:39.0:37.6,1999年数,下同),一、二、三产业劳力构成为62.1:12.1:25.8(全省58.1:21.6:2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18元,合650美元,农业总产值10.55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4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亿元。根据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800美元以下,二、三产业的劳力占总劳力的45%以下,城市化水平在35%以下的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从株洲县的现
19、状发展水平可知,株洲县完全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初期阶段。1980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8倍(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年均递增8.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增长1.1倍,年均递增3.9%,第二产业产值增长8.4倍,年均递增11.8%,第三产业产值增长7.4倍,年均递增11.2%,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1980年的51.0:28.2:20.8调整为1990年的45.5:28.0:26.5,2000年未为28.4:36.1:35.5;农业总产值增长1.4倍,平均递增4.6%,工业总产值增长31倍,年均递增18.9%。可见,改革开放,株洲县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正得到逐步
20、改变,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壮大,与市场经济要求越来越适应。由于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株洲县成为全省的粮、蔬菜、茶叶、用材料、油茶林、楠竹林、水果、瘦肉型猪等商品生产基地县,大宗农产品(2000年)有粮食(32.3万t)、油料(2294t)、瓜类(3.77万t)、水果(4491t)、蔬菜(14.54万t)、油菜籽(5509t)、牲猪(出栏45.55万头)、山羊(出栏4.04万只)、家禽(出栏232.54万羽)、水产品(9050t),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生产大县;观光农业,特别是城郊型农业已有一定发展基础。但由于仍以传统粮猪型农业为主,且由于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大县并未形成为农业强县,农业
21、及其产业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不强。工业中,轻重工业产值构成为33.8%和66.2%,按所有制分,国有工业占2.9%,集体工业占38.2%,其它所有制占58.9%,主要产品有大米、配合饲料、原煤、水泥、油毡、电磁线、陶瓷、玻璃、模具等,即以采煤、农付产品加工、建材、电子通讯器材等行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已开始有所发展。株洲县工业的现状是散、小、差,全县拥有工业企业3448个,平均每个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26.5万元,平均从业人员5人;全县乡镇企业3396个,单位平均职工仅12.4人;缺乏支柱工业和拳头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仅2.26亿元,仅占全部工业的5.2%,深加工、附加值高
22、、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极少,2000年全县登记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仅6家,研发人员仅156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4467万元,仅占全县工业的1%。总的来看,工业一直是株洲县经济的一条短腿。第三产业中,以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商业、文化教育广播影视事业为主,占第三产业产值的65%,新兴的第三产业,如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休闲业等,发展势头较好,但目前其规模不大,产业优势不明显,还有待大力培育。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看,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水陆交通干线为支撑,以主要城镇为依托的二、三产业集聚点。城镇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不发达,2000年从业人员一、二、三产业构成为2%、17%和81%(全县为8.
23、3%、32.5%和59.2%,1999年数,下同);乡村则以第一产业为主,依托农业和乡村发展二、三产业,乡村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力分别占乡村从业劳力的70.9%、11.4%和17.7%(全省为72.7%、18.5%和8.8%);全部从业人员城乡构成为12.7%和87.3%(全省为22.7%和77.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城乡构成为17.9%和82.1%(全省为34.1%和65.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城乡构成为40.0%和60.0%(全省为66.3%和33.7%)。可见城镇在全县经济发展中还未起到主导作用。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总体目标以优势区位和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
24、心,以科技为动力,加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使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到2005年,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生活质量、国民素质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30名。到规划期末,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省中上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2、近期末(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年均递增9.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5亿元、15.2亿元、14.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21:40:39。农业总
25、产值达到12.8亿元,年均递增3.9%。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达到4.2亿元,年均递增12.2%。县级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元,年均增长6.37%。总人口控制在45.33万人以下,其中城镇人口11.8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为2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三、县域产业发展规划(一)充分挖掘潜在优势,建立适合县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1、从发展大农业的角度出发,以名、优、特、新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顺应农业生产的
26、区域化、产业化、高质化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确立县域农业发展方向,培植有发展潜能的主导产业,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依据这些要求,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大前提下,名、优、特、新农产品则应作为主攻方向。株洲县可发挥农业生产条件好、地处长株潭大城市群郊区的区位优势和对外交通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如时令高档蔬菜、时鲜水果、鲜活名贵水产品、花卉苗木等)、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使之成为全县农业的龙头,带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2、遵循市场规则,按照贸工农模式引导农业发展,发挥区域特色,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农业优势。既要顺应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农业
27、结构,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引导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需求。根据株洲县农业资源特点,除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外,可建立蔬菜、花卉苗木、水产品、水果、茶叶、牲猪、用材林、楠竹、油茶、特种养殖、家禽等商品生产基地,并根据各类产品的特点在附近城镇(包括集镇)建立集中或适度分散的深加工基地。3、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既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也包括如农业政策体系、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应用、市场信息处理、产品销售、农业发展依赖的基础设施等有关的各个方面。(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围绕农产品加工、与大城市群工业合作配套服务及传统优势工业三个方面来发展本县工业经济,指
28、导县域工业布局。1、发挥优势,找准位置,围绕“城”、“农”、“传”字作文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各个因素,株洲县拥有良好的城郊区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拥有一些传统技术优势工业,是其发展工业的基础。因此,围绕“城”、“农”、“传”三个字作文章,是株洲县工业走出散、小、差局面的选择。“城”,即发挥地处长株潭城市群近邻的有利区位,与城市大工业发展协作配套生产,接受来自大城市工业的向外扩散。这类工业目前在株洲县工业中已有相当比重,发展势头将越来越好。“农”,即发挥县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深加工,一方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则为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生产产生推动作用,
29、最终形成工业与农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农副产品深加工是县内工业发展很不足的地方,大有潜力可挖。“传”,即充分发挥县内已形成的传统工业产品工业优势,如雷打石的陶瓷工业、三门的玻璃制品工业,不但具有传统的技术人才,还有传统的产品销售渠道,并有一定的产品更新能力,应予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并因势利导,扩大规模,形成一支独特的工业生力军。2、培育拳头产品,形成支柱工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加入wto,规模生产及达到规模经济要求,是其参与竞争、赢得一席生存之地的唯一出路,因此,培育自已的拳头产品,并使之成为支柱工业才是县域工业的发展之路。根据县域工业发展条件和现状基础,可选择电子
30、通信、农付土特产深加工、非金属品制造(如陶瓷、玻璃、建材)等作为支柱工业来培育。(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围绕城镇、乡村和旅游三个市场,形成各具特色、适合不同需求的第三产业群;在稳定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加快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和乡村,由于有着诸如收入水平、生活水准、文化层次、活动形式、外来影响等方方面面的差别,从而导致两者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内容、层次亦差异很大。乡村主要以零售商业、初等教育、卫生、文化、交通运输、农业服务等方面为主,而城镇在商业、交通运输邮电、文教科卫、金融等各方面均有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新兴的第三产业需求明显加快。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为游客服务的第三
31、产业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株洲县作为一个旅游业、特别是城郊休闲旅游业发展条件良好的县,为游客服务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株洲县发展第三产业工作方案的正确决策,为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指明了方向。根据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形势,未来重点是发展为游客服务的第三产业和日益兴旺的新兴第三产业。(四)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入高、产出高、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也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有力武器,因此,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每届政府矢志不渝的任务。株洲县目前高新技术产业虽刚刚开始发展,但形势可喜,星星之火可以燎源,相信在未来株洲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四
32、、县域经济区划根据县域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性及差异性,结合县域产业布局,将全县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一)北部城郊经济区范围包括渌口、雷打石、南阳桥、仙井、白关、大京、姚家坝共七个乡镇。主要依托与株洲市区紧邻关系,发展与市区工业协作配套的工业,为市区、长株潭城市群服务的第三产业,为市区服务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二)中部农、工、商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地处中部丘岗区的三门、古岳峰、堂市、王十万、洲坪、淦田、原种场、平山及黄龙、砖桥、太湖部分区域。主要依托本区域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现有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搞活流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模式,发展区域经济。(三)东南部林牧旅游
33、区范围包括龙凤、龙潭、长冲、八斗、凤凰山林场及黄龙、砖桥、太湖的部分区域。主要依托本区域丰富的森林、山地资源,开发木材及林付产品加工、土特产(药材等)加工、畜牧业、森林旅游业,作好“山”字文章,发展区域经济。第五章 城镇发展历程渌口历史悠久,公元前203年即有记载,自古即为军事重镇,三国时属东吴建宁县,称漉浦,隋唐五代及宋朝属湘潭县,唐时派兵戍守,称渌口戍,元时属湘潭州,明清时属醴陵县,称渌口市,设有巡检司署,民国时期,渌口的店铺发展到千余家,为当时醴陵县最大的乡市;1944年7月,日军侵占,惨遭蹂躏,几成焦土;抗日战争胜利后,商业中心移为株洲市区,市面逐渐萧条;至解放前夕,镇上居民不到二千人
34、,面积十多公顷,仅有一条沿渌江长不足500米的狭窄街道,房屋低矮破烂,除几家布店外,均系小商小贩,摆摊串户,商业萧条,工业基本为空白。1949年8月9日,渌口解放,1951年7月设建制镇(属醴陵县),1959年元月划归株洲市郊区管辖,1965年4月30日株洲县成立,渌口为县政府驻地。经过建县后作为县城来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80年,镇区非农业人口1.4万多人,建成区1.52km2,1981年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渌口镇总体规划,19921993年县政府委托株洲市规划设计院对渌口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2000年末,镇区非农业人口3.55万人,建成区4.45km2,已建成为经济繁荣、市容整洁、设施
35、较完备、人们安居乐业的具有现代化雏形的小城镇。朱亭镇,位于县城南32公里之湘江东岸。水陆交通方便,京广铁路穿镇并置站,公路北通渌口、株洲,南抵衡东县;湘江客轮上溯衡阳,下达株洲、湘潭市。其地为谷米,木材集散码头,也是湘潭、株洲、醴陵、衡东等县部分区域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朱熹偕张南轩游南岳,在此结亭讲学。后人为记其事,将港上朱、张二人游过的桥命名为朱张桥,于镇中心建朱子阁(已废)。应元元年至六年(11951200)间,朱、张弟子钟震(字主一)建主一书院于湘江岸边的龙潭湾,废于明代。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主一书院原址建龙潭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湘潭县丞署
36、移驻朱亭,驻官兵防御要塞。淦田镇,位于县城南22公里之湘江东岸。京广铁路经此并置站。公路南抵衡东,北达渌口、株洲市。湘江客轮南抵衡山,北通株洲、湘潭市。镇内淦田港以南200米处有长100余米,高3余米、宽约2米残存的夯土城垣,经考证,属三国时吴设建宁县古城基遗址。淦田镇经济文化事业发达,交通方便,镇区经济以集市贸易为主,是附近各乡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品供应中心,竹木交易市场尤为有名。二、县域城镇体系状特征(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现出典型的首位型分布特征2000年株洲县域城镇人口为7.24万人,县城城镇人口4.41万人,位居第二位的白关镇城镇人口仅有4128人,县域缺失1-2万人的次中心镇。一般
37、研究认为首位度大于3即为首位分布。株洲县城镇人口占县域总城镇人口的比重达60.9%(首位比),首位度为10.7(首位城镇人口与第二位城镇人口之比),表现出县域城镇体系的强首位型分布特征,同时也是县域内缺乏次中心,城镇化水平低的表现。(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呈现出单轴分布的格局,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密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县域中心城市-县城及各建制镇绝大部分分布在省道1815沿线及湘江两岸,形成了县域城镇自北向南呈单轴向分布的总体格局。由省道1815线,湘江构成的空间联系轴也成为株洲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一级轴线。从空间经济联系的角度看,株洲县狭长的地域形状,偏于北端的中心城市和单轴的交通条件,影响到
38、中心城市与各城镇,以及各城镇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进而影响到县域城镇体系的一体化程度。县域人口密度321.8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密度52.4人/平方公里,城镇数量0.51个/百平方公里,城镇数量与人口密度的分布具有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三)县域乡镇单元过多,规模小,职能较单一,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从数量上看,株洲县乡镇单元较多,2000年共有7个建制镇,14个乡,除县城之外的6个镇的平均城镇人口规模为3500人,平均建成区面积为56.6公顷,稍强于新设建制镇的标准。县域14个乡的人口规模绝大部分在1500人以下。大多数镇因规模小,服务市场小,职能非常单一,主要以行政管
39、理和定期的集市贸易职能为主,部分镇集聚了少量加工、制造型企业,但因其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关联度小,对城镇发展的作用较弱,这些都决定了现有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县域城镇均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铺装、体育休闲、医疗卫生、绿地公园等公用设施处于空缺或落后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因此,各乡镇在所处区域内应有的城镇职能无法得到完善与发展。综上所述,县域范围内过多的乡镇单元,分散了有限的经济力量,不利于城镇的重点建设,不利于人口向有条件的小城镇集中,也不利于县域次中心城镇的形成。第六章 县域城镇发展战略一、城镇发展目标以渌口为核心,以城镇为载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化人口和生产要
40、素的聚集,扩容提质,建成高效、高值、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县域城镇发展主要量化指标主要指标现状(2000年末)发展目标(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900左右2500-3000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4345城市化水平(%)16.348人口自然增长率()2.115人均居住面积(m2)1825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20每百户电话拥有量(部)5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用气普及率(%)4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60二、城镇发展战略1、强化县城的中心功能以建设现代化的小城市为目标,发挥县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托区位优势,拓展县城新的产业方向和
41、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壮大县城规模,强化县城的中心功能。2、扩容提质,优化城镇整体功能。协调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引导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充分发挥各城镇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城镇整体功能,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3、加快城市化步伐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快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加快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向现代化进军。第七章 县域城市化水平预测 (一)县域总人口预测2000年末株洲县域总人口44.44万人,株洲县“九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运行在2.413.96之间
42、,平均为3.43,根据株洲县“十五”计划,“十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以株洲县2000年末人口总数44.4万人为基数,则:2005年县域总人口为:p2005=44.44(1+4)5=45.33万人。20062020年间,随着在1980年代末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下一轮生育期,县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有所回升,预计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5-6的水平,分别预计2006-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取5.5,2010-2020年取4.5以内。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则:2010年人口总数为:p2010=45.33(1+5.5)5=46.59万人2020年人口总数为:p2020=46.59(1+
43、4.5)10=48.73万人(二)城市化水平预测1、城市化历史发展速度递推法1995年末县域城镇人口(包括使用城镇设施的农业人口及暂住人口)约5.3万人,人口城市化水平为11.9%,2000年末县域城镇人口约7.24万人,城市化水平为16.3%,5年共提高4.4个百分点,年均约提高0.9个百分点和3900人。随着湘江航电枢纽的新建、省道1815线渌江二桥的修建,影响县域东、西两片联系的湘江自然屏障作用将逐渐弱化,县域内交通条件将得以大为改善,县域各城镇亦将逐步充实与完善自身职能;同时配合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及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举措,县域社会经济将加速发展,城市化亦将步入加速发展时期。据此,预计“
44、十五”期间人口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2006-2010年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2011-2020年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则:u2005=16.3%+1.8%5=25.3%u2010=25.3%+2.0%5=35.3%u2020=35.3%+1.5%10=50.3%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2000年全县农村总人口39.69万人,其中农村劳力20.5万人,从事农业劳动的占70.3%,即14.43万人。以现有农村人口为基数,根据自然增长率得知,2005、2010、2020年农村人口将分别达到40.5万人、41.6万人、43.5万人,农村劳动力将分别达到22.3万人、22.5万人、23
45、.5万人。以现有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科技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按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2%(按递减率)计算,将分别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2万人、7.7万人、11.4万人,按带眷系数1:1.1-1.2推算,将分别约有4.62万人、8.5万人、12.5万人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中来,加上现有城镇人口的自身发展,届时全县城镇人口将分别达到12万人、16.1万人、20.4万人,则:u2005=12/45.33100%=26.5%u2010=16.1/46.59100%=34.6%u2020=20.4/48.73100%=41.9%3、经济分析法根据株洲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国
46、家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目标”。株洲县经济发展在2005年内年均增长率为9.2%,预测2006-2010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5%,2011-202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5%,则2005、2010、2020年,株洲县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8亿元、57亿元、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达到8383元、12234元、19080元。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800-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37-47%,人均gdp在2500-3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50-55%,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60-80%,按此关系建立曲线模型回归求解株洲县各阶
47、段城市化水平得:u2005=28.2%u2010=38.3%u2020=48.2%根据株洲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株洲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2020年分别为40%、60%,综合分析株洲县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条件及与株洲市域其它县市的发展条件与潜力的比较,结合以上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预测株洲县城市化水平在2005、2010、2020年末将分别达到26%、35%、48%,县域城镇人口分别为11.8万人、16.3万人、23.4万人。第八章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一、城镇发展条件评价(一)城镇发展潜力评价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城镇区位等多种因素。判断一个城镇的发展条件也是综合的。理论上
48、,小城镇与城市都是人类社会居住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连续的统一体。城镇与城市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人口、经济规模与建筑水平等方面,实质上是中心性强度值的区别,也就是指城镇在区域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潜势的综合量化指标。(二)评价指标选取根据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株洲县实际情况,本规划选取4类共16项评价指标。1、 区域承载力城镇发展是在一定的区域承载力的约束下演变的,区域承载力主要分析土地适宜性和生态适宜性两方面。镇域面积,耕地面积反映了一定的基本生态承载力,镇域面积河谷平原地区和低山丘陵地区相差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则反映了土地的相对集中程度。海拔高程和水域面积较大程度上体现开发建设的制约和生态还原的能力。
49、2、经济基础城镇的开发建设依赖于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镇域经济与城镇经济有较大的一致性,因此重点选取了反映镇域经济水平的五项指标,镇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反映了城镇发展的基础规模,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反映了城镇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3、区位条件城镇与上层次城镇及周边城镇的规模差别,空间距离将直接影响城镇的辐射、吸引范围,进而影响城镇的发展规模,本规划采用与株洲县城的距离和交通区位三项指标来衡量区位的优势。4、资源条件资源条件分约束性资源和推进性资源,约束性资源中土地资源、水资源在区域承载力中已选用,这里主要选用旅游资源,林业资源两项推进性资源。(三)因子赋值对16项评价指标中
50、无具体统计数字和统计数字无法直接引用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交通区位:镇域内有国道能过为3分,有铁路车站2分,镇区距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千米之内3分,有省道通过2分,县道通过1分。与主城、县城距离分值计算,本镇距主城和县城距离在10千米以下为10分,11-15千米为8分,16-20千米6分,20-25千米4分,26-30千米2分,大于30千米1分。旅游资源:镇域内有国家级、省级旅游项目为10分,有县级以下旅游项目为5分,有一般旅游景观资源2分。林业资源:以镇域内林地面积进行计算,林地面积大于4500万平方米以上为10分,4000-4500万平方米9分,3500-4000万平方米8分,3000-350
51、0万平方米7分,2500-3000万平方米6分,2000-2500万平方米5分,1500-2000万平方米4分,1000-1500万平方米3分,500-1000万平方米2分,小于500万平方米1分。海拔高程:镇域内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为40-800米,分值计算为40-80米10分,80-150米5分,150-800米2分。根据各城镇综合评值结果,得出县域城镇发展潜势的四种类型如下:一类:县城渌口镇 二类:白关镇、黄龙镇三类:三门镇、淦田镇 四类:古岳峰镇二、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一)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现状特点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是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一种投影,株洲县域城镇体系空间
52、布局现状特点如下:1、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呈现出单轴分布的空间形式株洲县地域形状南北狭长,县域中心城市一县城及各建制镇绝大部分分布在省道1815沿线及湘江两岸,形成了县域城镇自北向南呈单轴分布的总体格局,由省道1815线、湘江构成的空间联系轴也成为株洲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轴线。2、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还处在极核发展阶段。株洲县域的城镇体系已摆脱了低水平、低速度、均衡发展的态势,正处于极核发展阶段。因此,应加速发展交通条件、经济基础较好的城镇,成为带动株洲县发展的极核点或极核地带。3、城镇体系空间形式上属于行政经济区域城镇体系布局类型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地方政府的干预,株洲县城渌口
53、镇的中心城市地位较为突出,不同等级城镇间职能分工明显,同一等级城镇间职能分工则比较单一,小城镇发展多依赖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及集市贸易,城镇体系呈现明显的行政特色。(二)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以县域自然条件差异性,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性、城镇空间布局现状基础、城镇发展战略等为依据,构筑未来县域城镇体系空间框架。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可概括为:“一主二副三线二区”。1、“一主”一县城渌口镇株洲县城渌口镇作为县域中心城市,在交通区位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具有县域其它城镇不可比拟的优势,现正处在空间集聚阶段,对县域城乡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规划大力强化县城渌口镇的发展,将渌口镇的发展放在
54、首位,合理引导,实施提质扩容策略,使其成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二副”白关镇、黄龙镇白关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320国道和浙赣铁路复线纵贯南北,经济基础较好,现有城镇人口4128人,历为株洲县域主要的工业与商业贸易发达城镇。随着株洲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白关镇将加快发展速度与提高城市建设综合质量,规划将白关镇作为县域次中心城镇加以重点发展。黄龙镇,位于县域西南部,处于山地向河谷平原过渡地带。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省道1815线、湘江穿越镇域,现有城镇人口3115人。随着县域东南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山区人口向平原地带的转移,黄龙镇将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规划将在
55、黄龙镇兴隆村地域兴建县域次中心城镇黄龙镇。3、“三线”主要是指沿省道1815线(湘江、京广线)京珠高速公路及醴陵石亭空洲航电枢纽三门古岳峰湘潭中路铺的二纵一横、二级轴线的城镇空间布局发展轴。(1)一级轴(主轴)省道1815线、京广线与湘江共同构成的纵向发展轴、该轴线以渌口镇为核心,黄龙镇为次中心,以省道1815线、湘江为连接线,向北与长株潭地区相接,向南与衡阳市相遇,是贯穿整个县域南北的重要的县域经济联系线,沿线地域是株洲县域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地区,亦是县域城镇发展的主轴线,并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二级轴(次轴)京珠高速公路发展轴该轴线依托京珠高速公路,向北与长株潭地区
56、及更广地域相接,向南可达衡阳、广州以远,亦是县域西部城镇联系的重要通道,是县域经济与本省及外省广大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醴陵石亭空洲航电枢纽三门古岳峰湘潭中路铺发展轴:该轴线依托省道醴潭线及渌水,连接醴陵与湘潭,成为贯穿县域东西的横向发展轴。4、“二区”两种城市化发展区:北部城镇密集区及南部点状城镇发展区。(1)北部城集密集区地貌主要为河谷平原与丘岗区,地形相对平坦,现有渌口镇、白关镇、雷打石镇、三门镇4个城镇,城镇密度达8个/千平方公里。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城镇之间联系较为便捷。规划继续完善交通网络,社会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间永久性绿色空间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以株洲县城渌口镇为中心,城镇之间联系快捷、设施共享、空间上相对独立、生产环境良好的城镇密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人机工程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史料解读素材北师大版必修2
- 大班音乐《粗心的小画家》课件
- 2024房屋维修工程施工合同
- 2024装修合同签署小常识分享
- 2024办公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4【服务协议模板】代驾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2024装修合同制定的注意事项
- 青春期女孩自尊自爱课件
- 2023年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观察桔子孙娟课件
- 藏族人的名字标准英语翻译
- DB61-T 477-2021学生公寓床上用品质量规范
- 市场营销产品组合与产品策略课件
-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培训课件
-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1)》
- 高中化学实验员招聘考试试卷及评分标准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9修改版-)
- 河北省地图介绍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