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课,请为收获而耕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摘要:课改实施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感觉到阅读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窘迫,教学效益不甚理想。语文阅读教学再次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泥潭中。本文试着从:解读文本,精选教学内容;走近学生,把握学习基点;读写结合,简化教学流程几方面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关键词:解读文本,精选教学内容;走近学生,把握学习基点;读写结合,简化教学流程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形式多样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感觉到阅读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窘迫,教学效益不甚理想。学生“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并没有发生质的

2、改变。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并未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再次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辛勤的教学耕耘,如何才能获取预期的收获,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心中的纠结。思考一:解读文本,精选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选用了大量蕴意深远,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不乏许多名家名篇。经典文本的引用,使教材的底蕴增厚了,教学内涵扩张了。许多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时追根溯源,面面俱到,独辟蹊径。那么,教师解读文本时所领悟到的、搜集到的信息,是否都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呈现呢?回答是否定的。沈大安先生曾说: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

3、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童真童趣。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选自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人教版教材将其编入第十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教师从内容层面着眼解读文本:该片段重点写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次见面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予阿谀奉承,喜欢炫耀的特权人物形象。回归原著,可以看到凤辣子在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上,处于中心位置,是红楼梦塑造的四百多个形象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她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为人处世无不折射出其性格的复杂性、独特性。可以说凤辣子便是一部书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从语言形式入手

4、:本文用古白话文写成,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神情描写、侧面衬托描写等。片段中描写凤辣子外貌穿着打扮的语段,夹杂着许多生僻字、多音字,凤辣子究竟穿什么、戴什么,绾什么,系什么,恐怕只有专家才真正清楚。王熙凤在红楼梦中被誉为“语言学家”,对于凤辣子的语言描写,文中总共有三处:第一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彰显凤辣子的嚣张、特殊地位;第二处:全文最精彩的一段语言描写,四句话结合动作、表情,借助“真有”“才”等词语的表达效果,表现“言外之意”;第三处:通过借助凤辣子多变的表情、展现其善于见风使舵的性格。此外,课文还通过侧面衬托描写:如贾母口中的凤辣子、林黛玉眼中的凤辣子,众人的敛声

5、屏气、恭肃严整衬托出凤辣子的张狂。短短的一段文字,却涵盖如此多的知识点,显然不是一节语文课,一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教学可以完成的。孰轻孰重,如何取舍?考虑小学生对红楼梦知之甚少,人生阅历、人情世故积累缺乏,又联系本组教材“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的要求。本文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位为:研读凤辣子的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征,感受人物形象;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对话描写;欣赏描写凤辣子外貌的语言,朗读感受古白话文节奏美、对仗美;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侧面描写烘托渲染人物的作用。教师解读文本应该深入,思接千载,课堂教学

6、旨在浅出,探其精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合理裁剪、大胆取舍,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学生读到最应该的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使阅读教学真正学有所获。思考二:走近学生,把握学习基点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解读只是这一对话有效展开的前提,文本解读从师本走向生本的转换,关键在于学生。教师需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前阅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兴趣所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获得最高的学习效应。1、 消除零起点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时,习惯于逐段、逐句、逐词地细读分析,生怕遗漏了片言只语,

7、在他们眼中,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对文本一无所知。语文本是母语教学,学生从丫丫学语开始就有了语言基础,几年的语文学习也让他们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可以说,学生拿起文本之时,他们的学习就不是“零起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在教师眼中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预习后就已基本扫除了阅读障碍。通读课文时,学生只在“长句断成短句”“几何课本”“包书纸”等几处受阻。预习后,学生对课文中有关叶老先生“修改作文”、“邀请做客”两件事了然于心;对叶老先生认真仔细、平易近人的品质也有了初步的感悟。了解了学生真实的起点,初读文本时,教师只需在学生朗读困难处稍作指导,将学生初读感知简单梳理即可。省去

8、了逐句逐段的朗读,压缩了文本大意的感知环节,为学生研读文本,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留有了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2、 顺应发展点小学语文姓“小”,名“语”,是儿童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前应关注学生面对文本想要知道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哪些不明白,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发展需求出发,因势利导,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其学习热情。王熙凤初见林黛玉学生初读后,普遍认为凤辣子“富贵漂亮、大胆泼辣、热情执着”,他们对王熙凤其人其事兴趣盎然。显然,这一认识与我们普通读者从片段中发现的“阿谀奉承、表里不一、炫耀权势”的凤辣子,相去甚远。学生高涨的认知热情,偏颇的文本感悟,课堂教学该如何处理?蒋军晶老师的教

9、学,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蒋老师开课伊始,就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目光聚焦在“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兴致勃勃,津津乐道。当学生谈到凤辣子是一个热情的人时,蒋老师没有反驳,他神情自若地让孩子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了黑板上。随后又以“即是热情,她问这么多的问题却不想知道答案,这是为什么”,顺势而上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一冲突引起了学生的反思,于是学生在紧张而兴奋的心理状态下,乐此不疲地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探究,凤辣子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愈加清晰、丰满。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兴趣所在处触发,在学生困难需求处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浅表逐步深入,由错误走向正确。学生成为了自觉的发现者,阅读教学自然而然走

10、上了高效之路。思考三:读写结合,简化教学流程许多语文教师把公开课当作了表演的舞台,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精妙绝伦的师生对话,纷繁复杂的教学流程,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然而,繁花落尽,这些淡出了语言实践层面的精彩课堂,最终又能为学生留下些什么呢?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简化教学流程。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一、初读文本、感知大意1、朗读课文、随机释义:长句改成短句 几何课本 句子干净2、初知大意、概括文意:“我”上初三时,写了一篇作文一张画像在比赛中获了奖。叶圣陶先生 ,并 ,我庆幸见

11、到了一位 。二、 研读课文、积累感悟(1)默读15自然段:叶老先生是怎样给“我”修改作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在写?(2)引读3、4自然段明确修改内容。师生合作读: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的呢?(3)细读修改片断体会叶老的细致、严谨引导学生运用固定句式表述修改的好处:“ 改成 使得(让我感到) ”(4)引读3、4、5自然段感悟叶老的关爱之心三、回顾文本、小结提升(1)回顾练笔:近三十年过去了,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事,肖复兴仍记忆犹新。他忘不了 ;忘不了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忘不了 (2)小结提升: “我”上初三时,写了一篇作文一张画像在比赛中获了奖。叶圣陶先生给“我”( )修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

12、,“我”庆幸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教学流程化繁为简,初读、研读、回顾,围绕中心话题逐层递进有效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一次次引导学生潜心读文,读中感悟,以读促写。三处练笔,着眼文本语言贯穿课堂教学,将读文感悟与语言实践有机融合。阅读教学舍弃了繁琐的分析,在读读写写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结束语: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因学生的发展而精彩。文本解读,深入浅出;关注学生,顺学而导 ;教学设计,以简驭繁。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色,简简单单教学,扎扎实实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使阅读课堂真正为了收获而耕耘。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