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论文: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_第1页
股骨骨折论文: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_第2页
股骨骨折论文: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股骨骨折论文: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 【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 代理,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髁部支撑钢板 (Condylar buttress plate, CBP) 台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随访资料 , 探讨影响 其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CBP台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的手术疗效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04年 8月至 2011年8月期间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采用 CBP 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 4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共 43侧骨折, 其中男性

2、 29例,女性13例,年龄16至94岁,平均 32.5 岁;左侧 26 例,右侧17例,其中双侧 1例。受伤原因:交通伤 29例,坠落伤 6例, 跌到及其他伤7例。所有骨折按AO ASIF骨折分类法分型,其中A1 型5例,A2型5例,A3型8例,Cl型4例;C2型9例,C3型12例; 19例开放性骨折 ,23 例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中 1 例为双侧骨折; 伴有多发伤 17例,其中 1 1例合并颅脑外伤 ,6 例伴胸、腹部脏器损伤。 将可能影响CBP台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相关因素分组如下:(1)性别分 为男性组和女性组; (2)将年龄45岁设为青年组 ,45-59 岁为中年组, 60岁为老年组;

3、(3)依据AO/ASIF分类法将股骨远端骨折分为 A型 组和C型组;(4)依据骨折分类将其分为开放骨折组和闭合骨折组; (5) 损伤类型按是否合并多发伤分为单发伤组和多发伤组; (6) 将手术 时机设为W 7天组和7天组;(7)将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设为满意组和 不满意组,以骨折解剖复位或膝关节冠状面 (内外翻)小于7。畸形,在 矢状面(前后)不超过 7-10。畸形为满意 ,否则为不满意; (8) 以术中 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和未植骨组; (9) 以术后是否行石膏制动分为未 行石膏制动组和行石膏制动组;(10)以术后有无行CPM锻炼分为行 CPMg炼组和未行CPMg炼组;(11)手术疗效依据Neer

4、膝关节功能 评分表进行评分,将评分72分设为优良组72分设为非优良组。先 将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分类、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 量、术中植骨、石膏制动及 CPMS炼等10个相关因素与手术疗效进 行单因素分析,各组间手术疗效的对比分析采用 X2检验。将经单因素 分析后 p0.05) ;(2) 年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整体的膝关节功能优 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类型:A型骨折组与C型 骨折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5)损伤类型:单发伤组与多发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 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天组 两组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5、P0.05) ; (7) 复位质 量:满意复位组与不满意复位组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9) 石膏制动:未行石膏制动组与 石膏制动组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0)CPM锻炼:行CPMS炼组与未行CPMg炼组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将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得出 p0.05 的 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石膏制动及 CPM 锻炼与手术疗效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 , 其中年龄、骨折类 型、复位质量及CPM锻炼被选入回归模型(P0.05),并得出:年龄 (OR=13.72

6、4)、骨折类型(OR=59.629)、复位质量(OR=12.848)是影响 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CPM锻炼(OR=0.117)是手术疗效的独立保 护影响因素。结论:年龄、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是影响 CBP台疗股骨 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CPM功能锻炼是影响CBP台疗股 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 (1) 术中满意复位、坚强而有 效的内固定是取得术后满意疗效的先决条件; (2) 对于高龄患者 ,特别 是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 施;术后及时拆除石膏外固定,尽早行CPM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并 发症 , 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股骨骨折;髁部支撑钢板;内固定; 篇名】 影响股骨髁部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 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录】影响股骨髁部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相 关因素分析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3-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前言 10-11 受试对象与方法 11-17 结果 17-22 典型病例 22-24 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