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1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2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3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4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总则1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 量,制定本方案。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公路、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3、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 的有关标准执行。4、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文件执行。第一章 路基工程第一节 路基填料一、路基填料的要求1. 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2. 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应符合-1-1规定。不得使用淤泥、沼泽 土、泥

2、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5于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 盐含量大于5%、700C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1-1-1路基填料强度CBR的最小值填方类型路床顶面以下填料最大3. 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 面大致整平。4. 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5. 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6.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0cm勺土块应打碎或剔除。7路基填土中断时

3、,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8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1-2的规定。1-1-2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深度路类别压实度()检验方法检验频率挖方030范围21000m点数每层1组(3细粒土用环刀法,粗粒土用 灌水法或城市快速路、主干95次干路93填方080支路及其它小路90城市快速路、主干95次干路93支路及其它小路9080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93、砂砾石回填1. 路堤及路堤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应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粒径小 于150mm且不超过层厚的2/3.2. 路床及路床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级配符合第一条规定,粒径小于0m且不宜超过的2/3,

4、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三、灰土 (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水泥稳定土1. 灰土就是对不良土进行改善和增强的一种土,即在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石灰或水泥,对原不良土 进行改善。对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在2以下的宜采用水泥稳定。 塑性指数过大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2. 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使用 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宜再用低标号的水泥。3. 灰土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4. 灰土层宜在当天拌合当天碾压,及时进行保温养生。5. 灰剂量检测,按照工作日或每2000m取样一次进行检测。第二节沟槽及路堤施

5、工、施工要求1. 沟槽开挖时应及时界定和剔除不良土质并按回填顺序分别堆放土方沟槽底部应留出足够工作面以便于机械夯实。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宜按公式:开挖宽度 =管道外径+2*(单侧工作面宽度单侧支撑厚度+混凝土包管单侧模板厚度)2. 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按照表1-2-3采用1-2-3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mm)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的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D 50040030050CXEX1000500400100CXDK1500600600150(XD3000800800承插管道安装应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铁葫芦、千斤顶或卷扬机等专用设备进行,严禁使用挖掘机直 接顶管,避免损坏排水管。

6、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具体要求按设计及给排水管 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要求执行。3. 沟槽及路堤回填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针 对不同材料多的填料、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压实部位、压实度要求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 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施工机械、机械重量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 水量等。试验段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记录,并形成正式标准文件,上报监理、建设、施工、 中心试验室等单位共同签署,作为压实工作的指导性标准。4. 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宜符合1-2-4表要求1-2-4每层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压实机具松铺厚度

7、(mm)木夯轻型压实设备200-250压路机200-300振动压路机400羊足碾5005. 大土块应该及时粉碎,粉碎后的粒径应cm.6. 沟槽每层填土压实后厚度应不大于).2m7. 不同土质不宜填筑在同一层,每种土质的填筑层在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仍m。8.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沟槽为每2井间每层检测1 处,每结构物周围每层1 处;路堤为每层每 1500-2000m2 6个点。9. 沟槽密实度检测频率为:每井段每层每侧检测3 点,每个构筑物周围每层1 点;路堤密实度为每1000m检测3点。第三节 路床施工、压实机械、试验段、厚度1. 路床每层的压实应先进行找平处理,然后用压路机静压遍后,最后

8、用16-18t振动压路机压 实,碾压遍数按照试验段标准进行。2. 路床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 确定路床压实工艺、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并进行结果整理、 汇总,形成标准文件上报,作为路床压实工作的指导标准。3.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每层每1500-2000m检测6个点。4. 每层填料压实后的最小厚度为).1m,严禁采用贴皮填法。、路床的外形尺寸1. 为防止路床结构层厚薄不均匀等缺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路床各个填层的外形尺2. 路床每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袈3-5要求1-3-5路床的外

9、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项目频率质量标准纵断高程(mm)每20延米1个断面,每个断面35点+5,-15宽度(mm)每40延米1处+0以上横坡度()每100延米3处平整度(mm)每200延米2处,没处连续10尺12三、路床检测频率1. 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按照表-1-6标准执行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频率表2-1-6检测项目施工检测频率抽检频率检测时间备注沟槽、路堤、路床、 检查井、雨水口、 涵洞、桥梁等结构 物回填土密实度沟槽每井段每层每侧3点;每个构筑物每层1点;路堤每1000m2每层3点;路床每1000m2点每回填路段每层每57个抽检1次碾压完成后灰剂量每20003进行1

10、每回填路段每层5拌和兀成后最短次检测。路床每7个抽检1次时间2000m检测1次,每次检测取6个代表性土样混合弯沉每种结构层每车按检测数量的20%最短时间,对二灰对水泥稳定类的道每20米检测一抽检稳定土类在碾压在碾压元成后第8次完成后第29天检天检测,避开最不测利和最有利的气候条件。含水量、液塑限、按照土质不同、取至少抽检1次最短时间,击实、CBR样地点、使用部位不同,按照相关要求在开工前进行检测2. 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等结构物周围的回填土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m第四节不良土质一、不良土质:指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的土,不适宜作为公路工程材料的土质。二、不良土取样标准1. 当怀疑为不良土时

11、,应在取样时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取样,对分布情况及地质情况复杂的原土取样还应该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参加。经过共同认证、 签字认可后送经相关检测单位检验后形成正式检测报告。样时应明确样品的来源、取样地点、色泽、 分布范围、方量等相关信息。2. 不良土质类别、危害、处理方式参考表类别不良土质特性危害性处理方式参考淤泥土、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 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 天然含水量液限,天然孔隙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 起路基开裂损坏。在较大的 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1.路床及沟槽范围内的淤 泥全部挖除,用砂砾或石灰 土换填。比.淤泥质土是天然孔隙比的粘性土

12、。.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 坏,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 稳;因孔隙水压力过载(来 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 会造成路基边坡失稳2. 淤泥层位于路床底面0.8m内全部挖除并换填。3. 淤泥分布广应采用抛石 挤淤、土工布隔离或砂井挤 实。有机质有机质土是土中有未完全分解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全部挖除并用合格土回填土、腐殖的动植物残骸。呈黑色,有弹土、杂填性和海绵感。杂填土是人为回土填的生活垃圾、废弃土方等。高液限液限50%塑性指数26,透水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1.掺加石灰、固化剂或砂膨胀土性差,干时不宜挖掘,并具有质较好。但其显着的胀缩特土进行周边0.8m包心一定的膨胀性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

13、位移、处理。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2.挖除换填粉质土、塑性指数10.粒径大于。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换填或米用掺加石灰或水粉质粘0.075mm勺颗粒含量不超过总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泥改善土重的50%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1.晾晒含水量含水率15的 土过大2. 挖除换填3. 掺加石灰或砂土包心处理第二章基层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第一节基层材料一、水泥:1. 水泥优先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325或425水泥

14、,不宜使用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2. 碎石碎石的压碎值、含泥量、泥块含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1规定表 2-1-1水泥稳定土类的粒料范围及技术指标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底基层基层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I路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筛孔尺寸(mm53一一一一100一100一一90 10090 100100一一一90 10019一67 9067 9072 89一一45 6847 6750 10050 10029 5029 49一一18381735一一一一1710017 1008228220500300707030一一一液限()一一一 (S)-3AL(S)-4AL (S)

15、-5AL3 (:)-6SV 20一V20一一一一一V20一一一一一粘41T062度S55162610151626411011151525401015254010()2000200225% 20VVVV00C1510732蒸八、馏315% 35VVVVVVT063体C3035251714852积360% 45VVVVVVVVVVVV35503530252015403525201550针入度.6060100100100100100100T060(25C12004)m200300300300300300300蒸八、m馏后延度残(25Cc 60T0605留)m60606060606060物浮漂度ST0

16、63(5C2020304045501)闪点(TOCcT063法) 303065656565656570701001001201203T061含水量%2五、粗集料1. 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2. 骨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大于或等于 4级;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应 大于或等于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 1个破碎面宜大于90%, 2个及 以上的宜大于80%。3. 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

17、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一T0304吸水率,不大于%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一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20其中粒径大于 9.5mm不大于%1215一T0312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1820一于水洗法v 0.075mm颗粒含%111T0310量,不大于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四、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4的要求3-1-4集料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其他等级试验方干路道路法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一T0328坚固性( 0.3mm部分),不小于%12一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

18、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一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一T0345五、矿粉1.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5表3-1-5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其他等级道试验方法路路表观密度,不小于t/m3T0352含水量,不小于%1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v 0.6 mm%100100v 0.15 mm%90 10090 100T0351v 0.075 mm%75 10070 100外观一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一v 1T0353塑性指数%v

19、4T0354加热安定性一实测记录T03552.维稳定剂应在250 C条件下不变质。不宜使用石棉纤维。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6表3-1-6纤维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 5高温590 C600 C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疋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C烘箱烘2h后的冷却称量4.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表3-1-7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混合料类型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公称最大粒径最大粒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

20、石(mr)i(mr)i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碎石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特粗式一ATB-40一一ATPB-40一粗粒式一ATB-30一一ATPB-30一AC-25ATB-25一一ATPB-25一中粒式AC-20一SMA-20一一AM-20AC-16一SMA-160GFC-16AM-16细粒式AC-13一SMA-130GFC-13AM-13AC-10SMA-100GFC-1C一AM-10砂粒式AC-5一一一一一设计空隙率(%)353634 18 18612一一注:设计空隙率可按配合比设计要求适当调整。5. 沥青混合料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1、,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3倍;对SMA和OGF(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6. 沥青混合料面层类型应按表3-1-8确定。表3-1-8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类型筛 孔 系 列结构层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二层式沥青混凝土两层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AC-13/SMA-13AC-13AC-5AM-5上面层AC-16/SMA-16AC-16AC-10AM-10方AC-20/SMA-20一AC-13一孔中面AC-20一一一筛层AC-25系AC-25列AC-20AM-25下面AC-25AC-25AC-30AM-30层AC-30AC-30AM-25AM-40

22、AM-30第二节 透层、粘层、封层、透层1.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基层表面应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面层。2. 施工中应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做透层油。透层油的规格应符合表3-2-7的规定表3-2-7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用途液体沥青乳化沥青规格用量(L/m2)规格用量(L/m2)无机结合料粒料基层AL( M -1、2 或 3AL( S) -1、2 或 3PC-2PA-2半刚性基层AL (M) -1 或 2AL (S) -1 或 2PC-2PA-2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50%为基准

23、3用作透层油的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宜小于100。液体沥青的粘度应通过调节稀释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4透层油的用量与渗透深度宜通过试洒确定5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变 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且宜在透层油撒布后 12d铺筑沥青混合料。洒布透层油 后,应封闭各种交通。6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洒布设备喷嘴应与透层沥青匹配,喷洒应呈雾状,洒布管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 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7透层油应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应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 必要时作适当碾压。8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

24、候条件由试验确定。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应及时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3. 粘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下层间铺筑间隔期已铺层面受污染 时,或间隔期较长,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 混合料层时,应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2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 青,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表 3-2-8的规定。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 同。表3-2-8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下卧层类型液体沥青乳化沥青规格用量(

25、L/m2)规格用量(L/m2)新建沥青层或旧沥青路AL (R) -3 AL (R)PC-3面-6AL( M -3 AL( M-6PA-3水泥混凝土AL( M -3 AL( M-6AL( S) -3 AL( S)-6PC-3PA-3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 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50%为基准。3粘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当粘层油上铺筑薄层大孔隙 排水路面时,粘层油的用量宜增加到1.0L/m2。沥青层间兼做封层的粘层油宜采用改性沥 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其用量不宜少于 1.0L/m2。4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4. 封层施工应符合

26、下列规定:1. 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粒径级配 应符合要求。2. 用于稀浆封层的混合料其配比应经设计、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3. 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沥青(乳化沥青)和集料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设计确定4. 沥青应撒布均匀、不露白,封层应不透水。5. 当气温在10C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得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第三节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下卧层 温度确定。二、普通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温度宜通过在135C175C条件下测定的粘度一温度曲线,按表3-3-9确定。结合

27、实际情况确定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表 3-3-9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时适宜温度相应的粘度粘度适宜于搅拌的沥青混合料粘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粘 度测定方法表观粘度()()T0625运动粘度(170 20) mri/s(280 30) mri/sT0619赛波特粘度(85 10) s(140土 15) sT0623表3-3-10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C)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50号70号90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60170155 165150 160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搅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搅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50170145 165140 160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200195190185运输到现场温度145 165140 155135 145130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40 160135 150130 140125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135150130 145125 135120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75 8570 8065 7555 7075706055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505045注:1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