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_第1页
《不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_第2页
《不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_第3页
《不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_第4页
《不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持续变化的人口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历史与社会学段年级九年级单元第八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持续变化的人口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对教材实行分析。持续变化的人口选自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一课,主要从“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和“我国人口警钟须长鸣”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世界人口和和中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的长远影响,最后突破难点,说明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2.学情分析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读懂教材,更要读懂学生。初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热情活跃,课堂表现力强,对新鲜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心,但是在实际情

2、况中,他们却往往对事物缺乏一种系统的辩证的理解和判断,以至于难以全面分析问题。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活动中,培养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注重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

3、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本课教学分四个环节实行:一、知识遨游;二、舌战群儒;三、英雄闯关,四、正本清源。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展开”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

4、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能够了,至于探究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英雄闯关”环节再展开。【提问】大家知道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吗?(答:美国)回答准确,但我说在某个方面中国也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大家知道是哪个方面吗?(答:人口方面)有谁知道中国当前有多少人口呢?(答:13亿人口)那么13亿人口日是哪一天呢?请大家观赏一段影片!【观赏】视频片段:中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的诞生【叙述】北京的那个小男孩真是非常幸运,是我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不过这个小男孩的哭声却给我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13亿人口的大国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大家来仔细分析。我们进入本堂课的第一环节,“知识遨游”。在这里我将要使用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

5、以及会声会影等软件实行处理,以适合教材需要。教学过程一、知识遨游(基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教学分四个环节实行:一、知识遨游;二、舌战群儒;三、英雄闯关,四、正本清源。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把“知识教学”与“活动展开”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改的多维互动。“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大特点,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人口素质不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两个内容,学生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数据揭示出来就能够了,至于探究带来的影响和对策,在“英雄闯关”环节再展开。1.“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合作探究:由学生实行小组合

6、作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内容)【展示】:中国人口每增加两亿大约经历的时间【展示】问题组: 1.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有什么原因。 2.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怎样?其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后到现在,我国人口增长又是怎样的情况?原因如何? 4.预测一下,将来我国人口总量将会是多少?【叙述】请大家仔细分析以上图表,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以下的四个问题,每组各负责一题,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草稿上。根据小组答案的情况实行积分,展开小组竞赛。(教师分发草稿,并对各组情况实行简单指导)【总结】通过学生的合作,由各组代表实行分析,分别展示讨论

7、的成果。教师实行点评、总结、记分。2.“人口素质不高”的教学【展示】数据资料一和数据资料二;即“四国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比较”和“我国各类残疾人统计数据”。【提问】观察、分析了两组数据之后,你觉得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人口问题的什么特点?(答:人口素质不高)【总结】“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3.“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教学【展示】“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资料。【提问】以上资料又是反映了什么问题?(答:“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总结】“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又一个忧心的问题。【承转】大家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人口问题的两大

8、特点,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早在我国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人多力量大”,然而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吗?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环节“舌战群儒”;在课堂上举行一场简单的辩论擂台赛,辩论的题目就是“人多力量大”和“人多未必力量大”;(展示“辩题”与“规则”)开始准备。二、舌战群儒(雄辩擂台)设计思想: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且,在课余时间里会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通过不断的争论,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有利于调节学习气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

9、过争辩,使学生明确一个结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水到渠成。【辩题】:观点一:人多力量大观点二:人多力量未必大【规则】1.各小组选定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准备充足的辩论的论据,选出两人为代表上台摆“擂”,台下其他各组成员一起攻擂。2.“擂主”摆明观点,台下即可进行辩驳。3.自由辩论,无须举手回答,只要不偏离主题“人口问题”,都可自由发挥。4.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总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三、英雄闯关(课堂深化与检测)设计思想:“舌战群儒”环节已经调动了

10、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了这个环节;同时,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以下内容“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及其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意义重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从易到难,“跳一跳,摘桃子”。【第一关】我国的第十二亿人口日是_年2月15日,我国的第十三亿人口日是2005年_月_日;我国在30年时间里,少生了3亿人,这是_(基本国策)取得的成效。(答案:1995年,1月6日,实行计划生育)【第二关】我们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往往会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请问:1.自然增

11、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有什么关系?2.这三者在目前的我国是怎样的情况?(答案: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我国目前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关】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试问:1.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怎样的压力。2.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答案:对自然:带来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对社会:导致就业难、交通拥挤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对经济:阻碍经济的发展)【第四关】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提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试问:1.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压力?2.我们应以怎样的方法去应对?(答案:人口的老龄化,将会

12、导致劳动力短缺、老年人赡养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修图软件以外,我还将使用绘声绘影等编辑软件,将视频进行剪辑,以满足问题设置的需要。同时利用格式工厂等软件进行格式转换,让音频、视频等可以在ppt中进行播放。课堂小结四、正本清源设计思想:前面的三个教学环节都在活动中进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正本清源(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总体结构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新课改的要求是“互动”“合作”“探究”,但是,教学中也要注重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因此,要达到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学生能力,还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的目的。利用爱剪辑对音频进行剪辑,让音乐能够播放到ppt结束为止。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1)在学习后能基本了解框题所讲内容,并能复述,理解中国人口问题。 (2)课外拓展,了解针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