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南宁市良庆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检测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A.清脆cuì B.惊惶huāng C.单调diào D.抵dǐ抗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断(jiān)搅和(hé) B.处境(chù)游丝(sī)C.拨弄(nèng)含糊(hǔ) D.剥削(xuē)丑恶(è)3、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A.万不得已不可思意张灯结彩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B.不以为然焉知非福思空见惯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C.过犹不及千锤万凿随心所欲见微知驻______________D.翻箱倒柜两面三刀诚心成意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为”的意思与另外两组不同的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B.孰为汝多知乎C.为有源头活水来5、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通国之善弈者也。()A.善良;慈善B.擅长;长于C.容易;易于(2)粉骨碎身浑不怕。()A.水不清,污浊B.糊涂,不明白事理C.全,完全(3)有一天,安徒生戴着一顶旧帽子在街上行走,一位批评家见状,便嘲讽安徒生:“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幽默而有力的反驳)A.你是不讲礼貌的人,我懒得理你。B.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头发吗?C.有些人戴新帽子,却是旧思想。D.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离骚》,也称“诗三百”。B.《竹石》的作者是郑燮,作者借竹子表达了自己傲然独立、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式的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且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D.《匆匆》一文中,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时间的“匆匆”写得具体可感。7、填入下面文段中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④好像在试探什么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A.③②④①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②③①④⑤8、其中,“应急”的“应”读音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应酬 B.B.应允 C.C.应该 D.D.应当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的“弗若”解释为“不如”。B.即兴发言由于时间紧迫,需要临时快速组织语言,不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C.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别有风味,文中老舍先生的语言更是有股独特的“京味儿”。10、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B.汤汤乎若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C.孔指以示儿——我以日初出远D.孰为汝多知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判断题(10分)11、赵孟頫楷书的特点是具有行书笔意。()12、《春夜喜雨》中,描写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滋润大地万物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3、《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热,什么时候冷的问题展开了辩斗。()14、在“思援弓而射之”“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相同。()15、写倡议书可以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17、老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老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仿照例句,用上“如果……那么……”这组关联词语,表达你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果中国文学是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那么,古诗词是艳冠群芳的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飞机上看,地上的房子好小。(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20、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_______________四、快乐阅读。(3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爱丽丝漫游奇jìnɡ》由《爱丽丝漫游奇jìnɡ》及《爱丽丝jìnɡ中奇遇记》组成。第一篇写小姑娘爱丽丝遇见一只长着粉红色眼睛,会说话的大白兔,并跟着它()了兔子洞,这之后发生了许多()的事儿;第二篇写jìnɡ中的世界里,所有的象棋子儿都在争吵,棋盘的每一格都有新的奇遇。故事情节神奇荒诞、生动曲折、妙趣横生。(1)文中“奇jìnɡ”和“jìnɡ中”的“jìnɡ”,字形正确的是()A.景镜 B.景颈 C.境颈 D.境镜(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奇遇qí曲折qǔ B.奇遇qí曲折qūC.奇遇jī曲折qū D.奇遇jī曲折qǔ(3)文中画线字“诞”的第三笔正确的是()A.撇 B.横折折撇 C.竖提 D.撇竖(4)“妙趣横生”中的“生”意思正确的是()A.表示程度深 B.不熟练 C.发生,产生 D.活,跟“死”相对(5)给文中()里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A.迈进怪模怪样 B.掉进稀奇古怪 C.迈进稀奇古怪 D.掉进怪模怪样(6)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进行交谈。如果让你劝导同学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以免到了老年后悔,最恰当的名言警句是()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2、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完成练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1)A.细小B.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②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2)A.反应B.反映]?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________;(2)________。2.下面哪个词语和“司空见惯”的意思不同()A.层出不穷 B.熟视无睹 C.见怪不怪 D.屡见不鲜3.第②自然段中“这一特点”指的是()A.实验中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B.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C.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变红了。4.根据第②自然段内容填表。人物“?”从“?”到“!”的过程“!”波义耳紫罗兰遇到盐酸为什么会变色?______5.如果再给课文添一个事例,下面两则材料,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材料一: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澡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不断溢出,这是为什么呢?其他物质浸入水中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吗?他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还帮国王测定了皇冠的纯度。材料二:莱特兄弟自幼爱好机械,向往飞上蓝天。他们努力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鸟类的飞翔秘密,探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进行飞行器的研制。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飞,经历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我选择材料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课外阅读。穆老师的眼睛①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②语文课上,我想起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了,不知不觉地仲进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穆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缩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③有一次,穆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讲《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三百多位老师来听课。穆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穆老师叫我回答。我站起来,只见那么多老师看着我,心怦怦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就是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看穆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了。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1)(A.赞许B.赞成)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④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晴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来了。⑤下课后,穆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2)(A.提示B.提醒)我们:“哎—一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晴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1.仔细阅读第③、⑤自然段,给文章选择恰当的词语。2.体会句子中“不时”一词的作用。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______3.文章围绕“眼晴”,写了“我”做小动作时,穆老师用眼睛______;回答问题时,穆老师用眼晴______;生病时,穆老师用眼睛________;玩游戏时,穆老师用眼睛_______这四件事,体现了穆老师是一个_______的人,表达了“我”对穆老师的_____之情。4.毕业之际,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老师说?请写下来_____。五、习作(30分)六年的小学生活,什么最值得你永久珍藏?是师生情,是同窗谊,还是有意义的一次活动……请你认真回忆,写一篇500以上的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选择有典型的事例,描写要具体生动,感情要真挚自然,书写工整,卷面洁净。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D3、A.意—议B.思—司C.驻—著D.成—诚4、B5、①.B②.C③.D6、A7、C8、A9、B10、D二、判断题(10分)11、√12、√13、×14、×15、√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17、孩子紧紧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想。18、如果中国文学是璀璨星空,那么,古诗词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19、从飞机上看,地上的房子就像火柴盒一样小。20、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四、快乐阅读。(30分)21、(1)D(2)B(3)A(4)C(5)B(6)D22、1.①.B②.A2.A3.B4.①.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②.制成酸碱试纸——石蕊试纸5.①.一②.这则材料是按照发现问题,反复实验,最终得出结论的顺序来写的,与选文的论证思路相同。23、1.(1)A(2)B2.不时:时时,经常。这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穆老师通过眼神对“我”时时关注,表达出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