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习题 第一章 引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 2经济学;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均衡; 6实证分析法; 7规范分析法; 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9存量和流量; 10静态分析法; 11比较静态分析法; 12动态分析法。13后此谬误; 14合成谬误。二、简答题1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有哪些异同点?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
2、和发展的重要前提?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有哪些?5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计划经济体制?6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哪些思维方面的错误?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收入弹性;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7供给弹性; 8恩格尔定律; 9支持价格; 10限制价格。二、简答题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区别?2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为什么说“谷贱伤农”?4为什么说“薄利多销”?三、论述题1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2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3运
3、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四、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P,供给函数为=10+5P。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收益增加。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4某消费者消费X商品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关系是:。计算
4、当收入M=6400时的收入点弹性值。5.在某个市场上,需求方程为,供给方程为。(1)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2)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对每单位商品征收10元的消费税,求新的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6.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1)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如果政府对每一件产品课以5元的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摊多少?第三章 效用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 2.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均衡 5.消费者剩余 6.无差异曲线 7.边际替代率 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9.预算线 10.收入消费曲
5、线 11.价格消费曲线 12.恩格尔曲线 13.希克斯替代效应 14.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15.收入效应二、简答题1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2运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3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4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具有极大使用价值的东西往往只有很少的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具有极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往往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再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买任何东西,没有东西和水交换。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十分昂贵”。请你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2.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
6、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3.我国许多大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用经济学的原理为此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方案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该方案对生产资源配置有何影响?(3)该方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何影响?4.为什么说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是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四、计算题1.若某人效用函数为,原先他消费4单位X、4单位Y,现在Y降到3单位,问他需消费多少单位X才能达到与使原效用相同的水平?2.设某人的消费偏好函数为,且、。试求:(1)X、Y的均衡值。(2)效用水平为8时所需支出的金额。3.某人仅消费X、Y两种商
7、品,他的效用函数为,、收入M672元。试计算:(1)求出他对Y商品的需求函数。(2)若,他将购买多少X商品?4.某人的效用为、M=80,用于购买X、Y两种商品,求效用最大化时购买X、Y的数量及货币的边际效用。5.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1)求该消费者对X、Y商品的均衡需求量及效用水平。(2)若X的价格上升为9,他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3)X的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4)求X的价格上升为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某消费者爱好商品X,当其他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
8、为。收入M=7500元,价格P=30元。现在价格上升到40元,问该商品的价格效应是多少?其中,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 第四章 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量;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等产量线; 4等成本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8扩展线; 9等斜线; 10脊线; 11规模报酬。二、简答题1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及成因?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上生产?4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1运用“脊线”原
9、理,说明生产的经济区域是如何确定的。 2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如何?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什么关系? 3试述规模报酬变动的种类与原因。 四、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令上式的K=10。(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要素数量。 2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又设PL=1,PK=3,求总成本为80时,厂商均衡时的Q、L和K的值。 3已知生产函数为。(1)求要素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2)若PK=1,PL=4,求生产的扩展线方程;(3)若PK=10,PL=3
10、0,TC=120,求该厂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4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是,劳动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 (1)判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2)当生产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3)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第二部分 习题解答第一章 引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资源分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必须花费一定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反之,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
11、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简言之,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当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的前提下,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
12、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均衡均衡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物理学认为,当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时,若合力为零,该物体将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这种情况就是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
13、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改变自己决策时的状况。正确的预期,是均衡的基本特征。6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事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验数据加以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被称作实证经济学。7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使用规范分析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实或证伪。主要利用规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变量究竟
14、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本身决定。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9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10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1比较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研究。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1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研
15、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13后此谬误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原因。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14合成谬误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二、简答题1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政
16、府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增长等4个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技术与激励两方面的弊病。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人们无法及时地制定正确的将产品供求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按计划生产,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工作业绩没有多大关联,当局即使能够及时地制定出将产品的供求衔接得很好的计划,也无法激励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2答: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
17、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解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即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3答: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
18、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通货膨胀;有时萧条,失业率上升),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答: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的共同点是都撇开了时间因素,假定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上。静态分析法主要研究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机制,描述变量在某种均衡时的状态;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原
19、因,并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较。三、论述题1答: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产生。(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白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2)如何生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是多用劳
20、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是使用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这就是如何生产的问题。 (3)为谁生产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4)经济增长资源稀缺性带来的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1、。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等问题上,必须做出选择,以便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2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假定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即通过个量(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分析,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决
22、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
23、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相将对方的研究对象当作自己研究的假定前提。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经济学。第二,由于总量分析必须建立在个量分析基础之上,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答:经济人假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都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最大的经
24、济利益。他们精于计算,理性从事,不会犯任何错误。故经济人假定常常被叫做理性人假定。(3)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够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其效果比个人直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效果还要好。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选择,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本质上来说,根源于个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无限的欲望。如果人们都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就不复存在,进而也就没有经济学了。4答:学习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
25、)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生活中,你可能对这一事情惊奇不已:在没有任何人指挥与计划的情况下,各地的人们在市场上竟能够轻易地买到每天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学习经济学可以使我们理解现实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比其他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更有效率,并弄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汇率变动、失业率上升和政府对经济为什么要干预以及为什么这样干预等很多重大经济问题,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头脑的选民,投出理性的政治选票。(2)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休闲与娱乐,还是进行政治选举和其他活动,时刻要做出选择(是否考大学、是否好好学习、是否考研
26、究生、是否考公务员、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是否储蓄、是否增加劳动时间等等)。经济学本质上是有关如何正确选择的科学。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3)经济学除了有用以外,它本身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博大精深。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借鉴历史经验,经过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各种经济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与预测。被萨缪尔森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越学经济学,人们的兴趣常常会越加浓厚。(4)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领域都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经
27、济学理论甚至被引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用于研究人的各种决策行为。学好“经济学”,对于更好地学习各种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5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或社会资源在宪法意义上归全体公民所有,实际由政府代表全体公民行使资源的所有权,所有的企业归政府所有。因此,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编制庞杂的指令性计划决定。国有企业是政府编制的指令性计划的实施者,本质上是政府机构的延伸,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的决策主体。这种经济体制由于存在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方面的弊病,资源的
28、配置效率很低。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必须相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人们不可能及时地制定出正确的能够将各种市场供求都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本身的缺陷,企业按计划来生产,必然导致市场上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长期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固定的,不与企业完成计划的情况好坏挂钩。因此,即使计划当局能够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计划,也无法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积极性来完成计划。由于计划常常不符合现实情况,企业可以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不能完成计
29、划任务进行辩护。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私人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主要由私人部门自己决定。相对于社会总体生产规模来说,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生产决策,使得各种产品的供求持续相等,即各种市场持续出清。另外,由于企业归个人所有,为了最大化私人利润,企业主一定会努力经营企业。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避免计划体制下存在的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大弊端,其资源的配置效率必然大大地高于计划经济体制。6答:在萨缪尔森看来,人们在研究经济
30、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后此谬误、不能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和合成谬误等三种错误。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这样的逻辑思维错误叫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例如,在美国,一些人观察到,在商业周期扩张之前夕与扩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资和价格上升的现象。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这些人主张采用提高工资和价格的方法来治疗大萧条。然而这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在萧条时期,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厂商既不会提高产品价格,也不会提高工资。另一方面,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提高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复苏。因为
31、它们会相互抵消,使得实际总需求保持不变,从而就业率与产量不变。有时,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例如,土豆的需求量受其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如肉、蛋等食物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和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土豆的需求量与其价格负相关。但在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土豆的需求量不一定与价格负相关。如果在土豆价格上升的同时,一方面,肉、蛋、大米和白面等相对高档的食物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收入大大减少。那么,土豆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如果一些人由此得出土豆是吉芬商品,其需求量与价格正相关的结论,显然是犯了不能
3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个思维错误。有些人认为,既然整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那么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因此,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在一个国家中,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
33、服务的数量。3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5需求收入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7供给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8恩格尔定律: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中,食物支
34、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9支持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0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二、简答题1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所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2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当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
35、价格的降低而增加。(2)当=1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因此当厂商降价或涨价时,其总收益不变。(3)当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三、论述题1答: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可以表述为:(1)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最重要
36、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般情况下,商品供给量与其自身的价格正相关。(2)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商品供给与其生产成本负相关;要素价格越低,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越高,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低,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就越多。(3)厂商对价格的预期。商品的供给与厂商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上涨时,就会囤积这种商品,从而减少该商品的当前供给;当厂商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将下降时,必然大量抛售,增加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4)相关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本身价格虽无变动,但与之相关的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响对这种商品的供给。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厂
37、商将转产替代品的生产,这种商品的供给就要减少;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这种商品的供给就要增加。(5)自然条件。很多农产品的供给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年份,它们的供给都会有所不同。 (6)其他因素。厂商的数量、厂商的规模、信贷难易程度、利率政策、政治局势等,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2答: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可以表述为:(1)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的形成。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
38、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均衡的状态会逐渐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的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另一方面
39、,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由此可见,当时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使实际价格变动的力量,使其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价格。3答:政府的税收有定量税和比例税两种。为了简单起见,下面以政府征收定量税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1)如果政府征收的是定量税,意味着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政府都在该价格上增加一定的数额作为消费税。无论税收是向消费者征收还是向生产者征收,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提供商品时的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差额,这一差额即为政府征收的消费税的数额。政府征税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移动的距离为征税额(T)(图形
40、略)。(2)征税后的结果,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消费较少的商品数量,生产者以较低的供给价格供给较少的商品数量。在短期,间接税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他们各负担多少,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给定供给价格弹性不变,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消费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给定需求价格弹性不变,供给价格弹性越大,则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四、计算题1解: (1)根据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定义,当商品的供求数量相等时有: =根据题中已知的供求函数,有:10+5P=505P求解得到:=6将=6带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中得到:=20。(2)在新的需求函数确定以后,在新的条件下供求将实现
41、新的均衡。根据均衡的定义有,=,即10+5P=605P求解得到:=7将=7代入已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25。(3)在需求函数不变的情况下,新的供给函数与原需求函数将决定新的均衡状态。根据均衡的定义,得到5+5P=505P求解得到:=5.5,将=5.5代入已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到:=22.5。2解:当价格P=4时,需求量Q=1205P=10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因而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厂商的总收益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故要使得总收益增加,则必须提高价格。 3.解:根据=,即143P=2+6P,所以均衡价格P=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和
42、供给价格弹性的公式,有: 4解:由,得因此: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有: 即,实际上无论收入是多少,该消费者需求函数的点收入弹性恒为。5.(1)供求等于需求时,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此时的交易量称为均衡交易量。联立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解得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若政府在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时对每单位商品征收10元的消费税则供给函数为,需求函数不变,解得新的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6.(1)均衡时,即 得,在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为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为(2)政府课税后,设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P,则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由,得 解得 ,所以政府税收为每单位产
43、品的税收,生产者分担为:6-(9-5)2,消费者分担为:9-63第三章 效用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物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6无差异曲线是指在偏好既
44、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7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较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8在偏好与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少。9预算线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10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11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12恩格尔曲线是表示家庭或
45、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13希克斯替代效应是指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调整消费者的收入,使他现在获得的效用与价格变动以前曾经获得的效用无差异条件下,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4斯勒茨基替代效应是指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调整消费者的收入,使他现在仍然买得起原先购买的商品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5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购买量的效应。二、简答题1.答: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基
46、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他们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而形成消费者需求的一般特性,即:如果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对他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则该消费者愿意为再增加一个单位的该商品而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总是呈反方向变动的。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其均衡,即=,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增加商品的购买,致使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直至商品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在此过程中,商品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
47、效用是等比例递减的。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商品的需求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这种关系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答:序数效用论假定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大小与偏好正相关,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在一定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不能相交;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中,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
48、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受到预算约束的限制。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条件。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XX+PYY+.+PnXn=M 在只消费X和Y两种商品时,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XPY,其位置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水平。序数效用论认为,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的切点,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的均衡点。即MRSXY=PX/PY,才是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线的约束下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点。3.答:序数效用论者运用价格-消费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价格-消费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
49、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得到价格-消费线。价格-消费线上每一点,都存在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这种商品的每一种价格水平和与此相对应的需求量描绘在一张价格-需求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同时,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4.答:区别:(1)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
50、,)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2)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3)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表达式为,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联系:(1)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2)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3)都以
51、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4)它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三、论述题1.答: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钻石对人们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即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却没有交换价
52、值;而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2.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对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收入效应也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3、。3.答: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见图3-1)。 图3-1 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在图3-1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P1提高到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q1下降到q2。于是,消费者剩余从P1AC减少为P2BC。(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途径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
54、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对此,可以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4.答:(1)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序数效应论者借助于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进行分析,认为消费者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就能获得最大效用,处于均衡状态。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RSXY=PX/PY该公式表示在偏好、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正好等于消费者在市场上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购买量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购买量时,消费者的效用就达到极大。当MRSXYPX/PY时,消费者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