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_第1页
气管切开护理_第2页
气管切开护理_第3页
气管切开护理_第4页
气管切开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急诊科 钱宇 2017-12-20,Contents,气管切开相关知识,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出院指导,气管切开相关知识,定义,气管切开 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位 置 颈段气管约有78个气管环,一般在34环处开,常用方法 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适应症 优点,预期或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 咽喉狭窄或阻塞无法行气管插管 病情危重,预防性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清除无效,提高病人舒适 预

2、防喉损伤 有效的护理(气道内吸引、口腔护理) 提高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提供更安全的人工气道 减少气道阻力 长期机械通气,常见导管类型,气囊式气切套管:膨胀的气囊封闭气管,让所有空气只经由气切套管流动,普通套管,可冲洗气切套管,可调式气切套管,可通过固定翼调整导管进入气管的长度。 颈部生理异常或异常肥胖, 消瘦 组织肿胀,气囊上方带有侧孔, 用于冲洗及吸痰,常见导管类型,附内管的气切套管,带孔式气切套管,导管弯曲处有五个小孔,可让气体流通至喉部、口咽/鼻咽,可协助拔管,或配用发音喉训练发音,绿色侧管开于囊上,与可控的供氧系统连接,在呼吸机通气期间允许强迫气流冲击声带而发声,并辅助脱机程序,可发声

3、气切,无气囊气切套管,用于不需使用呼吸机或不再有吸入性危险的患者。可以配合内管使用,更换内管以避免套管 阻塞,不同需求导管应用,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气道护理重要性及气道管理目标,基础护理,安静、清洁、空气新鲜 室温21左右 湿度保持在60% 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 洒水 加湿器 定时紫外线消毒,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鼻饲病人做好鼻饲的护理 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度。 经常更换体位 一般情况好的病人可下床活动,环境,体位,饮食,吸痰护理,湿化护理,气道湿化是确保人工气道通畅的关键,湿化护理,1,湿化液的选择,灭菌注射用水:呼吸机湿化罐内加温加湿 稀释作用强

4、 低渗液体,对呼吸道黏膜刺激大 用量过大,易造成气道黏膜水肿 应用在分泌物粘稠、量多、需要积极排痰的患者 0.45%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和无菌注射用水各一半配成0.45%氯化钠溶液 中低渗湿化液 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或痰栓.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最小,湿化护理,2,常用湿化方法,加热型湿化器(heated humidifier,HH)湿化:主动加温加湿 温湿交换器(加热湿化器或湿热交换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 人工鼻):被动加温加湿 雾化吸入湿化法 气道内滴药 湿纱布覆盖法 喷雾器加湿 气泡式湿化器湿化 空气湿化,湿化护理,3,湿

5、化效果评价,湿化满意 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湿化过度 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等改变,湿化不足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闲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气管套管护理,内管护理,拔管护理,1,2,3,4,5,6,准确掌握堵管和拔管的时机,对患者疾病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呼吸平稳,缺氧纠正、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可试行堵管,拔管后切口不缝合,

6、将气管对位,切口除覆盖凡士林纱布外,加1-2层无菌纱布并用蝶形胶布固定,观察切口有无漏气及分泌物渗出,2-3天后再换药,切口一般3-5天愈合,先堵管1/2观察24小时,无呼吸困难者再全堵,观察24-48小时,呼吸平稳即可拔管,不可将纱布置人气管切口内以免纱布被误吸人呼吸道造成严重后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种类,纵隔气肿及气胸,出血,感染,气管食管瘘,拔管困难,皮下气肿,脱管,出 血,加强巡视,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 气管切开术后,伤口及内套管内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是正常的 一旦观察伤口及套管内不断渗血,咳出鲜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口

7、外短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 大多数于数日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作特殊处理。 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气肿,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如皮下气肿的范围,有无发展趋势等,并发症护理,皮 下 血 肿,纵隔气肿及气胸,气管切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胸膜的直接损伤,空气经过软组织界面进入胸腔或纵隔,或肺大泡破裂造成。 如果观察处理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危急病人的生命。 在临床的观察护理中,如病人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加重,经检查导管通畅,分泌物少易抽吸,无脑水肿时,应考虑纵膈气肿或气胸的发生 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做胸透或拍胸片,尽快明确诊断。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严重者可行闭式引流术,并发症护理,气管切开术

8、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血,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导致病人死亡。术后应加强抗感染的治疗,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与控制感染。 定时更换切口敷料,注意无菌操作,并注意观察。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定时清洁消毒内套管,并发症护理,感 染,并发症护理,分类:完全脱管;皮内脱管,原因:如套管大小不合、皮下气肿、护理人员操作不慎、外套管系带过松等,危害: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症状:1.吸痰时吸痰管不能深入套管远端。 2.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烦躁、紫绀、不能平卧等症状。 3.置棉絮于套管口,不随呼吸上下飘动。 4.外套管明显向外

9、移出,处理:1.保持系带的松紧适宜,以能插入1指为宜。死结固定。 2.病人剧烈咳嗽时,指导病人手扶套管边缘,防止脱管 3.床边备好急救物品,气管切开护理盘中常备2把止血钳 4.使用呼吸机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由两人合作以保持其头颈部与气管道管活动的一致性 5. 对烦躁不安的病人可给予适当的约束或使用镇静剂 6.一旦发生脱管,立即通知医生,应用止血钳打开病人切口,保持呼吸道通 畅,脱 管,在喉源性呼吸困难时,切开气管前壁时可损伤到后壁。 长期带管的病人,由于套管的慢性损伤又是也可损伤到气管后壁及食管。 较小的、时间不长的瘘孔,有时可自行愈合,瘘口较大或时间较长,上皮已长入瘘口者,只能手术修补,损伤环状软骨,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 气管切口太小,置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 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可造成气管狭窄,造成拔管困难。 插入的气管套管型号偏大 带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应逐步更换小号套管,最后堵管无呼吸困难时再行拔管。对拔管困难者,行X线拍片或CT检查、直达喉镜、气管镜或纤维气管镜检查,气管食管瘘,拔 管 困 难,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出院指导,对于非喉部病变而致的气管切开者,如气管套管已拨除且伤愈合良好,在详细的体格检查后,应告诉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