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ul Zhou:What unique features in dendritic cells make them the most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d how to explore these features in vaccin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答: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DCs 的特点:DCs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脏器,成熟 DCs 形态特殊,细胞膜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 DCs 的细胞表面标志较多, 但缺乏特异性的表面标志 . 未成熟的 DCs 具有很强的抗原摄取能力。而成熟的 DCs 抗原摄取能
2、力下降,处 理和提呈抗原的能力提高。成熟 DCs 的主要特征: 细胞形态不规则, 表面有许多膜样或树突样突起; 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有助于抗原提 呈的分子;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既能激活 MHC 相同的自身反应型 T 细胞,也能激活 MHC 不同的同种 反应型 T 细胞;能激活Naive T 细胞增殖并建立初级免疫应答,并具有向局部淋巴细胞 T 细胞区迁移的能力; DCs 激发 T 细胞增殖 及抗原提呈能力是巨噬细胞和 B 细胞的 100-1000 倍,也是唯一可以激活静息 T 细胞的 APC 。正是以上能力 使得 DCs 成为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 APC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DCs 在疫苗开
3、发中的应用DCs 可以有效递呈来自凋亡细胞的抗原, 刺激 CTLs 成熟, 因此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的细胞疫苗、多肽疫苗、以及全肿瘤疫苗。 细胞DC疫苗包括凋亡肿瘤细胞致敏的DCs和坏死肿瘤细胞致敏的 DCs;多肽DC疫苗则是用已知肿瘤相关抗原肽体外免疫DCs,DC,可诱导相应的特异免疫应答,而且通过修饰某些抗原肽锚位上的单个氨基酸还可以增强该抗原肽与 MHC I 类分子的亲和力,从而增强其诱导 CTL 反应的能力;另外, 如果利用全肿瘤抗原替代已知抗原疫苗,可以避免鉴定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困难,也无需知道患者的MHC 类型,还可以降低疫苗的免疫原性。制备全肿瘤型 DC 疫苗的方法包括有: DC 与
4、肿瘤细胞共培养、肿瘤细胞 RNA转染DCs、肿瘤-DC融合细胞等等,其中肿瘤-DC融合细胞不但提供 DC的抗原呈递功能,还能持续提 供内源性肿瘤抗原以进入 MHC I 呈递途径。FACS 流式细胞术的特点是什么?可应用在哪些领域?流式细胞的图谱如何识别? 答:FACS的特点:测量速度快,最快可在1秒种内计测数万个细胞;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可以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科技方法,它综合了激光技术、计算机 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图像技术等从多领域的知识和成果;既是细胞分析技术,又是精确的分选技术 应用领域包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免
5、疫表型分析的应用1. 检测淋巴细胞亚群, 监测细胞免疫状态。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大细胞群,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 末梢血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为功能不同的亚群。当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发生异常时,就能导致机体免疫紊乱并 产生病理变化。 FACS 可以同时检测一种或几种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将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区分开来, 并计算 出它们相互间的比例,通过对病人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的测定来监控病人的免疫状态,并指导治疗。2. 白血病 /淋巴瘤免疫分型 ;3. HLA 组织配型及 HLA 与某些疾病的关系;4. 干祖细胞的定量及成分分析;5. 粘附分子 ;TCR 多态性检测 ;肿瘤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蛋
6、白产物的检测;细胞内酶 ;耐药蛋白的分析等等6. 疾病诊断 :为疾病诊断提供直接的或支持诊断的依据;7. 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受体的相互作用、共刺激分子受体 /配体的相互作用;8. 发病机理:肿瘤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力低下、以及信号传递障碍有关;9. 药物 /疫苗效果的评价:肿瘤生物治疗的时机选择、以及效果的监测10. 免疫状态评价:移植、放化疗等。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DNA 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周期分析 :在细胞周期 (G0, G1, S, G2 , M) 的各个时期, DNA 的含量随各时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通 过核酸染料标记 DNA,并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各个时期的
7、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及G2/M% 。了解细胞的周期分布及细胞的增殖活性。也可利用细胞周期蛋白,对细胞周期进行精确的分期:G0、G1、S、G2、M。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判断、观察细胞的增殖状态及周期分布和疗效监测。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定量分析1. 检测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FCM 不但可以定性分析标记物,而且可以进行定量。用标记已知数量的荧光素分子 的标准微球作参照,可以计算出每个细胞抗原定簇的个数;2. CD4 绝对计数;3. CD34 绝对计数;4. 可溶性物质 (如细胞因子 )的高通量定量检测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细胞功能分析1. 吞噬功能试验;2. 氧
8、爆发试验;3根据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将CD4+或CD8+分为介导细胞免疫的I型细胞和介导体液免疫的 II 型细胞;4药物泵的功能检测;5. NK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检测;6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检测。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细胞凋亡研究1 鉴别凋亡与坏死;2 测定凋亡率;3研究凋亡触发机制。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细胞分选可快速将所感兴趣的细胞分选出来,并且可将单个或指定个数的细胞分选到特定的培养孔或板上。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其它1. 微生物快速鉴定及药敏;2分子流式细胞术,利用寡核苷酸为探针,检测端粒酶的长度;3. 运用抗体进行血小板抗原基因型分型;4. 利用GFP或YFP为探针检测
9、基因转染;5. 死、活细胞鉴定等等。FACS 图谱的识别FACS图谱主要分为单参数分析-直方图(histogram),多参数分析-二维点图(dot plot),二维等高图(con tour) 和假三维图( pseudo 3D):1 直方图是单参数分析,图形显示一维数据,既可用于定性分析,又可用于定量分析,形同一般XY 平面描图仪给出的曲线。根据选择放大器类型不同,横座标可以是线性标度或对数标度,用道数”(Channel)来表示,即多道脉冲分析器中的道,实质上是所测的荧光或散射光的强度。纵座标一般表示的是细胞的相对数或细胞出现的频率, 而较少使用绝对细胞数。它的局限性是只能显示一个参数与细胞之间
10、的关系。2 二维点图能够显示两个独立参数与细胞相对数之间的关系。在需要研究两个或更多测定量的关系时采用。 横座标和纵座标分别为与细胞有关的两个独立参数, 平面上每一个点表示同时具有两个相应座标值的细胞存在。可以由二维点图得到两个一维直方图,但是二维点图的信息量要大于二个一维直方图的信息量。3 在二维点图上细胞集中的地方无法表现出细胞在该处是均匀分布还是另有精细结构,为此出现了二维等高图类似于地图上的等高线表示法。等高图上每一条连续曲线上具有相同的细胞相对或绝对数,即“等高”。曲线层次越高所代表的细胞数愈多。 一般层次所表示的细胞数间隔是相等的, 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则表示变化率越大, 即细胞数变
11、化快,等高线越疏则表示变化不大。4 假三维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二维等高图的一种视觉直观的表现方法。它在二维空间中作出三维立体图, 由于此图中的一维不是参数而是细胞数, 即实际上仍为二维图, 故称假三维图。 它把原二维图中的隐座标 细胞数同时显现, 但参数维图可以通过旋转、倾斜等操作,以便多方位的观察 “山峰”和“谷地 ”的结构和细节,从而进一步对数据进行 分析。若想进一步显示多维数据,如 4个参数再加上对应的细胞数,可用列表模式(list mode)技术,它是多参数数据文件的一种计算机存贮方式,三个以上的参数数据显示是用多个直方图、二维图和假三维图来完成的。还可用List Mode中的特殊技术
12、,开窗(也叫设门)或用游标调出相关部分再改变维数进行显示,如“一调二 ”( 在一维图上用“设门”调出门限范围内的二维图或假三维图)或 “二调一 ”( 在二维图上用游标划出范围,调出所划范围的一维图),来找出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三请比较说明三种主要制备人源化抗体方法的优缺点。答:制备人源化抗体的三种方法是: 1、嵌合抗体; 2、完全人源抗体; 3、噬菌体抗体库技术。1、嵌合抗体: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把人抗体和鼠抗体的部分结构进行重组,减少鼠源结构,增加人源结构,而 保持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其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所有的骨髓瘤都是鼠源的。 (2)鼠抗体亦能作为一种 抗原,多次反复使用在人
13、体产生抗体及过敏反应(HAMS反应,human aga in st mouse syn drome )。(3)嵌合抗体可保持抗原特异性结合并且外源抗原性降低,但亲和力明显下降。2、完全人源抗体:将编码人抗体 Ig 重轻链的基因转入小鼠,以替换小鼠的抗体 Ig 重轻链基因,当这种小鼠用 抗原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就是完全人源化的抗体。其优点是抗体的重轻链都是人源的,在临床应用中不会引起过敏反 应。缺点有以下几点: ( 1)转基因小鼠造价高,保种困难。尚无法商业化;( 2)由于抗体是在小鼠体内装配,因而产生的单抗具有鼠糖基化模式,所以这些单抗最终并不是全人的;( 3)转基因小鼠表达的人 Ig 多样性较
14、少,而且在同一小鼠中不能够产生 IgG 各亚类。3、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把人的 Ig 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展示在 噬菌体表面 ,组成抗体库,然后用抗原从抗体库中 筛选特异性抗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噬菌体把抗体的表型和基因型相偶联,易进行分子克隆和基因操作。其缺点 有:( 1)抗体库的来源影响筛选结果(正常个体和经过免疫的个体);( 2)能高通量地筛选与抗原结合的抗体,但是亲和力较低。四通常情况下,原代细胞比细胞系难以进行基因转染,原因是什麽?以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为例,列 举三种你认为最有效的原代细胞基因转染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答:原代细胞比细胞系难转染主要是由于原代细胞的分化
15、程度比较高,分裂速度慢,体外分离得到的原代细胞活性远 比细胞系的活性低,而细胞系一般是转化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和较高的活力,因此,细胞系比原代细胞更易 于转染。对于神经细胞,下列三种方法我认为能够有效地对原代细胞进行转染:( 1)电穿孔方法: 电穿孔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控制的电流脉冲,使活细胞的细胞膜产生孔道,该孔道是暂时的、可逆的。形成的孔道容许大分子物质,如: DNA、蛋白质、染料或代谢物进入细胞。其优点主要有:(a)转染效率高;(b)转染速度快,转染后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可以有蛋白表达;(c)操作方便简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特殊的电转仪,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2)腺相关病毒
16、方法: 腺相关病毒转染方法的原理是以病毒为载体通过病毒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将病毒携带的遗传物质释放到细胞内的方法。其优点有: (a)腺相关病毒能够侵染处于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的细胞;(b)没有病原性,不能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c)能够将基因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d)能够稳定长时期表达。主要缺点有:(a)插入的最大片段为5kb;(b)能引起插入突变;(c)很难大量转染,能杀死细胞;(d)存在产生能自我复制的病毒的危险。( 3)脂质体法 脂质体转染方法是通过带正电荷的脂质体与核酸带负电的磷酸基团形成复合物,再与膜上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相互 作用,或者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使核酸进入细胞。
17、其优点有:可以稳定转染和瞬时转染所有细胞,使用方法简单,可携带大片段DNA,通用于各种类型的裸露 DNA或RNA,能转染各种类型的细胞,没有免疫原性,安全,不含病毒成分。它 的缺点有:(a)在体内实验中,能引起炎症反应,对机体毒性较大;(b)转染效率较低;(c)外源基因不能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五结合具体课题,描述一种细胞转染过程(包括实验目的,细胞类型,转染方法和结果检测手段) 。实验目的:研究蛋白A和蛋白B的相互作用细胞类型: COS 7转染试剂: Polyfect( Roche)转染方法:1各取 1ug 的 pCDNA3-A 以及 pCDNA3-B 至 1.5mlEP 管;2加入 100u
18、l 无抗生素无血清的 DMEM ,再加入 20ml Polyfect ,振荡 35次,室温静置 510min; 3移走细胞培养液,再分别加入 2ml 新鲜培养液;4. 往EP管中再加入600ul有抗生素血清的 DMEM,混匀后加入至 6孔板中,充分摇匀,置 37C孵箱。结果检测:coIP1. 对于转染的六孔板,一个孔设置阴性,一个孔为anti mouse对照,一个孔用 anti-V5对照防止抗体出现问题,另外两个孔分别用 anti-A 拉蛋白B以及anti-B拉蛋白A。1阴性2 Anti mouse3 Anti V54 an ti-A5 an ti-B2. 转染两天后收细胞,裂解,留In pu
19、t3. 分别加入各种抗体过夜,第二天加Protein A , Wash力口 SDS Loading Buffer 制样。4. 分别用 anti-A 和 anti-B Western检测an ti-A : In put , 1号孔样品,2号孔,3号孔,5号孔;an ti-B : In put , 1号孔样品,2号孔,3号孔,4号孔;说明:an ti-mouse指示抗体轻重链位置,in put指示目的条带位置,an ti-V5 confirm;如果顺式和反式的coIP均有阳性结果则证明蛋白A和蛋白I有相互作用。六. 什么是电生理技术?开展膜片钳技术需要哪些常用设备(requirements ) ?
20、答: Electrophysiology deals 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analyzing electrical signals (current and potential changes) gen erated at cell membra nes, or with tech niq ues where electrical stimuli are guided to the membra ne to an alyze their in flue nce on membra ne tran sport and function.膜片钳技术需要的常用设
21、备:一套膜片钳系统可分为机械系统,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其中机械系统包括防震平台和微操作器;电子系统包括 放大器,刺激器,数据采集,纸带记录,示波器,拉制仪,抛光仪等;光学系统包括成像系统(摄像头,边缘检测, 荧光检测,图像显示,监视器等)和显微镜。七. 结合自身的研究背景,举例说明膜片钳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膜片钳技术应用于害虫抗药性研究禾U用膜片钳技术可对单个细胞的电生理和药理特性进行详尽分析。正常条件下,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神经元为非兴奋性的(inexcitable)”钠通道以无功能形式存在,仅在特定条件下才给出正常的神经动作电位。Amai等禾J用全细胞(whole cell)及单
22、通道膜片钳技术分析了溴氰菊酯对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胚胎神经细胞的作用,发现胚胎神经元静息电位较低,具电不敏感性,去极化阶跃电压只能诱发一个大的外向钾电流改变保持电压(一 10040 mV)或给以长时程(200400 I n s)的超极化前脉冲,均不能诱发钠电流。而10 5X 10 mol /L漠氰菊酯可诱发一个小的。敏感内向钠电流,+10 mV时最大,约+60 mV时反转。该电流的激活和失活动力学远比神经索上正常钠通道电流慢,且对膜电位变化相对不敏感。单通道条件下,通道显示三种活性状态,第1种为一些小的矩形事件,时程短(110m ),幅值小(静息时为1. 5 pA),
23、IV曲线为线性;第2种时程长,幅值不定(04 pA);第3种较为常见,通道成簇状发放.可持续几毫秒到几百毫秒,振幅在多个水平上连续跳变。这些结果显示溴氰菊酯可激活一种或多种类 型钠通道,包括“静止状态钠通道。Lapied等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钙及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存在条件下,对蜚蠊成虫腹六神经节中单胺能(aminergic)神经元的铺电流进行了分析,发现大约80%的细胞具有快瞬时内向 Na电流,在一35 mV寸被激活,一 10 mV寸达最大峰值,+48 mV寸反转,Na电流可被1 X 10 。I / L贝介毒素(saxlt 。xin, STX)完全抑制。其余20%细胞除了上述瞬时内向钠电流外,还
24、存在一种对STX敏感的持续的Na电流,其1V曲线与前者基本相同,但在一 90m与一 35 m之间有一个小峰, 表明该神经元具有两种 Na通道。Na通道的半失活电压为一 41 1 mV 半激活电压为一 25. 8 mV Na电流的激活和失活时问常数具有电压依赖性,失活时程可用双指数扭台。实验结果提示 神经元的Na通道具有不止一种开放状态和失活状态。神经元或其它兴奋性细胞电生理及药理特性阐明后,即可对害虫神经不敏感性作出解释。ke等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烟夜蛾神经膜钠通道的生物物理学和药理学特性,结果表 明敏感品系与拟除虫菊酯抗性品系钠通道门控特性明显不同,抗性品系神经不敏感性归因于钠通道变构。
25、这种变构与通道蛋白特定位置氨基酸置换有关J。氨基酸变异可能直接改变了拟除虫菊酯与通道的结合位点或是使结合部位的空间构型发生了变化。八. 解释GABA激活神经元的Cl通道为什么既可引起超极化反应,也可引起去极化反应.在神经元发育的早期,胞内的Cl-浓度要大于胞外,此时如果 GABA激活离子通道型受体 GABAa,引起GABAa 的开放则Cl-将沿化学浓度梯度从胞内流向胞外。在静息水平,神经元膜电位为负值即胞外侧积累了较多的正电荷,所 以Cl-的大量外流势必会中和胞外的正电荷从而使膜电位上升引起去极化反应;在神经元发育成熟以后,胞内的Cl-浓度会由于一种transporter表达量的上调而低于胞外
26、,这样,当GABAa开放时Cl-从胞外流向胞内引起细胞膜内侧负电荷的增多,膜电位降低引起超极化反应。九解释翻转电位及意义反转电位是一类离子通道在特定离子浓度下的特征性参数,反转电位的获得主要通过对单一种类的离子通道进行 电压钳单通道记录,具体就是在电压钳模式下给具有单一种类离子通道活性的细胞一系列膜电位钳制,记录不同膜电 位下某种离子通过通道引起的电流,从而得到该种通道的I-V曲线,反转电位就是当电流为0时对应的膜电位。因为在离子通道开放后,离子流动的方向由胞内外该离子的浓度梯度及电势梯度共同决定,对钠离子而言,在膜 电位较低时浓度梯度会驱使钠离子内流,当膜电位不断升高时受电势梯度影响内向电流
27、逐渐减小到0,甚至出现外向电流。对于不同种类的离子通道而言,离子浓度不变时反转电位是特定的,因此研究某种通道的反转电位有助于通过与 已知通道特性的比较确定该通道的类型。十用于建立干细胞系的胚胎主要有:正常受精的胚胎、单性生殖的胚胎和核移植。1. 从正常受精的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者桑椹胚分离出来的高度未分化全能性细胞,分离具有发育全能性的ES细胞,要求选择合适阶段的胚胎。采卵时一般取囊胚或后期桑椹胚。胚胎体外培养时间过长也影响建系成功率。目前,各种动物一般采用囊胚期胚胎来分离 ES细胞。从着床前的胚泡中分离内细胞团,是从早期胚胎建立ES细胞系的先决条件。常用的免疫外科手术法、组织培养法和机械剥离
28、法等,均可分离获得全能性ICM。1) 直接分离法:此方法是将囊胚放在饲养层上让其自然孵出透明带,贴附于饲养层。待ICM细胞扩大增殖时挑出分离,移到铺有新饲养层的培养皿。若内胚层样细胞形成则使得ES细胞增殖力降低且极易分化,故操作时选择消化时机非常重要。也可使用链酶蛋白酶处理或机械切割将透明带除去,获得裸胚直接培养。2) 免疫外科手术法为了避免滋胚层细胞对ICM的竞争性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可以根据补体溶解抗原 2抗体复合物的免疫学原理,去除滋养层细胞,保留ICM细胞进行培养。操作时收集发育到囊胚晚期的胚泡,先用0. 5 %链酶蛋白酶去除透明带,洗涤3次后转移至补体灭活的兔抗鼠脾细胞抗血清中(分离
29、小鼠的ES细胞),1030分钟后,移到用培养液稀释的豚鼠血清中。处理1030分钟左右,胚泡的滋养外胚层细胞被破坏即成泡状,此时转移洗涤,微滴不宜过小,否则抗体和补体不易结合上去。吸取ICM细胞移到铺有饲养层的平皿。经过培养,约一周可以传代。分别使用抗体补体的二步法较繁琐,可以用一步法简化操作,即直接去除裸露胚泡的滋胚层。将裸露胚泡置于含有未灭活抗血清的和培养液1 : 4比例的微滴中约10分钟,待滋胚层溶解后,即囊胚腔萎缩变小时,迅速移入不含抗血清的培养液中洗涤洗液中。2. 单性生殖:经典的单性生殖是单个个体通过有丝分裂方式产生子代的生殖形式,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融合。在真哺乳亚纲动物
30、,用生殖细胞单性生殖技术创建自体ESCs(自体胚胎干细胞)主要有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雌核发育(gynogenesis)和雄核发育(androgenesis)3种方式,皆是通过构建自体遗传背景的原核期胚胎实现的。具体的孤雌生殖方式自体原核期胚胎的构建常通过对自体成熟卵细胞电刺激或化合物(乙醇、锶离子等)激活完成,并多用细胞松弛素阻止第二极体的排出,维持自体孤雌生殖胚胎核型的二倍体构成。具体的雌核发育方式或雄核发育方式双倍体原核期胚胎的构建皆在两性配子结合、形成原核期胚胎后,通过对受精卵的显微(重构)操作,先去除精原核或雌原核,再追加移植相应的雌原核或雄原核完成。在诸单性生
31、殖类型个体发育的囊胚期,取出内细胞群细胞体外培养,可创建自体特异的自体孤雌生殖方式ESCs自体雌核发育方式ESCs或自体雄核发育方式 ESCs孤雌生殖胚胎和雌核发育胚胎的遗传背景全部是母源性的,只能作为雌性个体自体 ESCs的创建方式。雄核发育胚胎的遗传背景全部是父源性的,只能作为雄性个体自体 ESCs的创建方式。用单性生殖技术创建自体ESCs首先由Kaufman等(1983年)在小鼠获得成功,这也是首次孤雌生殖方式创建自体ESCs的研究报道。其后陆续有雌核发育/雄核发育方式的自体ESCs成功创建的报道。但是,在灵长类动物,只有Cibelli等 报道孤雌生殖方式创建猕猴自体ESCs获得成功;迄
32、今为止未见人类任何生殖细胞单性生殖类型的ESCs创建成功的报道。(去核的卵细胞,简称卵质体)内,组成重3. 核移植:将体细胞核经显微操作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受体细胞胞质体 构卵;后者在刺激发育至囊胚期后,取出内细胞群细胞体外培养。4、请简述目前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有哪些(试举 3种以上不同进化层次的生物)?它们 各自的研究优势是什么?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适合实验室培养(可以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安全,培养条件简单,生长迅速,克隆方便,基因操作简便。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也用于人类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微生物研究的模式生物。19
33、97以完成测序,用4.3M,4400基因。2. 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体形小,成虫仅有1mm,生命周期短,保种方便,大部分为雌雄同体,全身透 明,在显微鏡下不需经过染色,其体內的器官如肠道、生殖腺等均可一览无余,且不具寄生性,实验室饲养非常方便。成虫由959个细胞构成,所有的细胞谱系都已清楚,人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线虫从受精卵到所有成体细胞的谱系图,所 以线虫是研究发育、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神经系统的重要模式生物。转基因和RNAi等遗传操作手段已经发展成熟。已完成基因组测序,5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97M,约20000个基因。3. 斑马鱼(zebrafish
34、; Brachydanio rerio)个体小(4cm),淡水饲养,繁殖周期短(3个月),产仔频繁,量高,每 一个成年母鱼每星期可产卵 200个,适合实验室养殖。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周期短,胚胎发育是在体外完成,而且是透明的,这不仅使人们很容易得到胚胎,而且还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过程,不仅可作为脊椎动物 模型来研究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还是一种可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非常重要的模式生物体。遗传操作方法成熟,具有 大量突变体,已证明在多方面可以模拟人类疾病模型,通过对斑马鱼的突变体进行遗传疾病模型的研究,不仅能够明 确一些已知基因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基因并提供这些基因的功能。
35、测序完成,25对染色体,168M,30000基因。4. 小鼠(Mouse,Mus musculus)来源于野生鼷鼠,从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多达千余个独立的远交群和近交系。由于小鼠世代周期短,个体小(25-40g),饲养管理费用低,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近年来遗产工程小鼠的培育迅速增加,所以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模式生物,也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小鼠在进化上与人类接近(60-75百万年),胎盘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与人类相近,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相似,有高级神经活动。小鼠基
36、因组测序计划已完成,人类 99%的基因存在于小鼠,基因同源性高达78.5%,基因组93%的区域基因排列顺序与人类相同相同。因此,小鼠可以代替人体进行安全性和毒性试验,可以用于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比较、药物的筛选、放 射学研究,以及各种生理病理研究,是研究哺乳动物和人类基因功能的模式生物。这将对人类了解自身、预防和治疗 各类疾病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周金秋老师出的题目: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有哪些?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什么缺点?自己初步答了一下,还有两个地方需要补充,大家可有什么参考资料。1.生化方法共纯化、共沉淀,在不同基质上进行色谱层析(需要补充)蛋白
37、质亲和色谱基本原理是将一种蛋白质固定于某种基质上(如Sepharose),当细胞抽提液经过改基质时,可与改固定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蛋白被吸附,而没有吸附的非目标蛋白则随洗脱液流出。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 过改变洗脱液或者洗脱条件而回收下来。GST pull down技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蛋白质亲和色谱, 可以将待纯话的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即将”诱饵“蛋白与一种易于纯化的配体蛋白融合。例如与GST融合的蛋白再经过 GSH的色谱柱时,就可以通过 GST和GSH的相互作用而被吸附。当载有细胞抽提物经过柱时,就可以得到能够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了。Epitope-tag技术:表位附加标记技术就是将附加的抗原融合到目的蛋白以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同时还可以通过亲和层析法来纯化目的蛋白。缺点:表位附加标记可能会使融合蛋白不稳定,改变或使融合蛋白功能丧失以上两种方法都要共同的缺点:假阳性。实验所检测到的相互作用可能时由蛋白质所带电荷引起的,并不是生理性的相互作用;蛋白的相互作用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定计划策略试题及答案
- 有效利用时间的备考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财务资格考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师考试易错题试题及答案
- 高压水射流清淤施工方案
- 2024年生物制品相关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适合考生的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拖拉机融资租赁操作实务考核试卷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卫生院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二模)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示图集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抗滑桩设计计算(验算)Word版
-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
- 2019年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测试卷(附答案)
-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五十音图字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