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里经历了三次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第12题。1.研究资料表明,地球上的气候()A.一直处于变暖状态B.一直处于变冷状态C.一直呈波浪式发展,冷暖相互交替D.气温呈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C.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移动D.间冰期物种锐减解析:第1题,地球上的气候总的来说自古至今一直呈波浪式发展,冷暖相互交替。第2题,冰期温度低,间冰期温度高,故冰期时雪线会降低,A项正确;冰期时全球自然

2、带由于温度降低会向低纬度方向推移,C项错误;间冰期时由于温度高,海平面上升,物种不一定减少,故B、D两项错误。答案:1.C2.A导学号12020045(2016江苏南京高一检测)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完成第34题。3.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变化特点是()A.持续上升B.波动上升C.波动下降D.暖、冷期交替4.导致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乱使农业设施遭到破坏B.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D.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

3、,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处于暖期和冷期波动变化中,暖、冷期交替出现。第4题,读图可知,明清时期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时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答案:3.D4.B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第56题。气体项目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单位10-410-610-1210-12工业化前2800.802.881990年3531.727643.10年增加率/%0.50.90.40.255.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6.近百年来,全球变暖

4、的主要原因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A.B.C.D.解析:表格中的气体均为温室气体,其共同性质为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升高。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增加,一是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是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答案:5.C6.C7.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 500米以上。下图表示三江源地区1950201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根

5、据图示信息判断,三江源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河湖流量增加,洪涝多发B.农作物播种时间推迟C.降水增加,水土流失加剧D.蒸发加剧,草地退化解析:图示信息显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说明气候变暖,因此农作物播种时间将提前,蒸发加剧,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草地退化,但不会出现洪涝多发、水土流失加剧的状况。答案:D读下图,完成第89题。8.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C.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9.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A.向大气中

6、排放的二氧化硫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森林遭过度砍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砍伐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解析:第8题,图片反映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将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但气温升高的同时伴随着蒸发加剧,我国内陆地区将会更加干旱,农牧交错带向东南移动;从全球来看,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对粮食安全也会产生重大影响。第9题,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和毁林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保护环境不能以经济停滞不前为代价。答案:8.C9.B10.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

7、给予了高度重视。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材料中可知,我国能源结构从2010年后将开始转变为以水电为主B.对减少CO2排放量作用最大的是有序地开发水电C.我国应重点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火电建设D.我国应重点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减少CO2的排放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地开发水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亿吨,是各种方案中作用最大的。答案:B11.(2015山东济南高一检测)2014年4月2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到20

8、40年,中国近海海域海平面将比2010年上升70140毫米。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在沿海所有地区建设堤防工程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A.B.C.D.解析: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减少对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带来的海水入侵;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建设堤防工程;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答案:C导学号12020046读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与人口数量(亿人)关系图,完成第1213题。12.对图

9、中有关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B.经济越发达,排放总量越大C.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D.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13.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A.降低城市建设密度B.建设垃圾焚烧电站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D.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答案:12.D13.A2015年12月12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完成第1415题。14.履行巴黎协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10、)A.钢铁B.机电C.纺织D.电子15.由于巴黎协定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A.煤市场B.碳市场C.石油市场D.天然气市场解析:第14题,钢铁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等能源,从而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限制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情况下,钢铁工业受到的冲击必然最大。第15题,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被称为碳市场。答案:14.A15.B16.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CO2,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

11、区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亚寒带某些地区:。(3)“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说明其原因。(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的“温室效应”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些作物因缺水而不能再生长收获;有些向北移动。总体上说,温带地区的降水减少,内陆地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会退化,荒漠地区会增加;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温度上升,作物产量会增加。答案:(1)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森林的破坏(2)气候更加干旱,不利于农业生产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3)冰川融化以及海水热膨胀。(4)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表示意某年部分国家GDP与碳排量情况。国家GDP/十亿美元碳排量/千吨碳均GDP/千美元每吨美国11 712.486 049 4351.936日本4 608.141 257 9633.663中国2 253.9415 012 3770.450印度667.3421 342 9620.497(注: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1)为缩小与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