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报告单解读精品课件_第1页
检验报告单解读精品课件_第2页
检验报告单解读精品课件_第3页
检验报告单解读精品课件_第4页
检验报告单解读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报告解读,1,2,一、血常规 二、肝功能 三、肾功能,3,一、血常规,4,5,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6,7,8,9,1,红细胞:贫血的一个诊断标准,【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X1012/L 成年女性: (3.5-5.0)X1012/L 新生儿:(6.0-7.0)X1012/L,生理性变化 (1)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 (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3)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由于需氧量增加,使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

2、、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增多。(4)气压减低:高山地区居民和登山运动员因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数量增高。(5)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循环需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孕妇血浆容量明显增加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减少。,10,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1)急、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各种原因出血,如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2)红细胞寿命缩短:各种原因溶血,如输血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3)造血原料不足:如慢性失血者,因铁重新利用率减少、铁供应或吸收不足所致;先天性或后天性红细胞酶缺陷者,因铁不能被利用、堆积在细胞内外所致,如铁粒幼细胞贫血;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硫唑

3、嘌呤等;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铅中毒等。(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镭照射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红细胞增多,(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如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矽肺和各种引起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的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糖

4、皮质激素、雄激素等。(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如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12,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7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1.生理性变化(1)年龄:随年龄增长,Hb可增高或减低,和红细胞变化相似。(2)时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有日内波动,上午7时达高峰,随后下降。 2.病理性变化: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类似,但在贫血程度的判断优于红细胞计数,13,14,贫血程度分类,按红细胞形态分类,15,网织红细胞,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1)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后。 (2)减少:见于

5、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 2.观察贫血疗效: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Ret仅轻度增高(也可正常或减少),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用药35d后,Ret开始上升,710d达高峰,2周左右,Ret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 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移植后第21d,如Ret大于15109L,表示无移植并发症;小于15109L,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16,17,2,白细胞:人体防御的卫士,【参考值】 成人:(4-10)X109/L 新生儿: (15-20)X109/L 6个月-2岁:(15-20)X109/L,中性粒细胞 (1)生理性增高:年龄

6、;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妊娠与分娩;其他 (2)病理性增多 1)反应性增多:是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多白细胞大多为分叶核粒细胞或杆状核粒细胞。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他原因(如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2)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以幼稚白血病细胞增多为主,慢性白血病以成熟白血病细胞增高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

7、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18,(3)中性粒细胞减低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等;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急性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等。,19,淋巴细胞 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的。 (1)生理性增多: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成人4109/L、儿童7.2109/L、4岁以下9109/L。见于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2)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风疹

8、、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白血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3)减低: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20,单核细胞,(1)生理性增多: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 (2)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

9、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1,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1)年龄变化: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约为(00.8)109/L,515岁约为(00.5)109/L。(2)日间变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减低。,22,23,增多(1)寄生虫病:肠道外寄生虫,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以及肠道钩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

10、过敏、枯草热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等度增高。(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度增高。(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等。(5)某些恶性肿瘤: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8)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包括伴有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

11、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溃疡性结肠炎 (2)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4,25,26,当有细菌入侵体内时,中性粒细胞能迅速释放出水解酶,将细菌吞噬进而将它消灭。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 在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却很无奈,因为病毒非常小,会进入到细胞内,这时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并分泌活性物质和其他成员一起清理病毒。因此,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多提示病毒感染。,27,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常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以及过敏反应,它们的比例升高常常表示身体正遭受寄生虫的感染或者处于过敏状态

12、中。 单核细胞可以对抗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尤其是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时都可能增高。 各项白细胞比例反应免疫系统的工作侧重点,提示免疫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的免疫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白细胞计数有十倍甚至百倍的波动,外周血涂片中还出现了幼稚细胞,常提示白血病。,28,3,血小板:能干的修补工,【参考值】 (100-300)X109/L,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它是从生长在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身体上脱落下来的小碎片,主要负责止血过程。它保持着我们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同时在我们受伤流血的时候还迅速聚集到伤口,协同机体的凝血因子一起形成凝块堵住伤口,减少血液的流失,促进伤口的修护和愈合

13、。所以血小板减少的人就会有出血不止的风险。 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少时,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的升高常常提示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而血小板异常增多的人可能血栓的风险就会增加。,29,30,1.血小板假性降低,一般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标本抽凝,检查标本看是否有凝块。 (2)EDTA诱导聚集,此种情况下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聚集。EDTA抗凝剂可使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Gpb/a暴露,改变了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结构,使其可以与血浆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此时对于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检测可采用枸橼酸盐抗凝剂血进行操作。

14、(3)大血小板,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体积偏大,超过电阻抗法血小板体积上限,因此血小板计数会漏掉这些大血小板。油镜下1个血小板相当于(10-15)109/L血小板。 2.血小板假性增高。一般不易察觉,常见情况可见于小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碎片等。,31,人体感冒的全过程,32,33,二、肝功能,34,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肾脏。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的80%左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主要分布在肝脏(胞浆),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ALT,AST,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内ALT、AST释放血清中活

15、性 轻中度肝细胞损伤时,ALTAST,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高于AST 严重肝细胞损伤时,线粒体AST放,AST/ALT,35,36,非,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ALT/AST2 。,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终末期转氨酶正常或降低,Click to add Text,转氨酶正常或轻度上升,急性心梗,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45天恢复正常;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有新的梗死,肝内、外胆汁淤积,38,肝炎发展过程中,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因此出现上升;同时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

16、出现下降。 出现“胆酶分离”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多提示病情加重。,胆酶分离,39,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也可来源于胎盘、肠道和肾脏。,妊娠3个月后:胎盘型ALP进入血液达正常的23倍;分娩后持续数周; 周岁儿童及10岁后青春期:ALP水平高于成年人可达3倍(骨骼); 高脂饮食后:血清ALP水平短暂升高; 骨骼疾病:ALP水平升高。,【参考值】 成人:40-110U/L 儿童:350U/L(比成人高1-3倍),40,41,排除上述生理病理情况,血清ALP明显升高提示肝胆疾病。 在肝细胞内ALP主要与肝细胞膜紧密结合而不易释放,ALP是胆汁瘀滞的酶学指标: 胆汁流动不畅或发生胆汁

17、瘀滞时,ALP逆流入血增加而使血ALP升高明显 胆汁排泄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升高时,可诱发ALP产生增多,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胆道梗阻时,血清中ALP显著升高,并与胆道梗阻程度和时间呈正比,而此时ALT升高不明显,因此ALT/ALP比值较小,通常5; 当ALT/ALP介于2-5时,提示肝细胞和胆道均受累及。,42,43,-谷氨酰转移酶,肝外胆管和肝内梗阻时,就会造成GGT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致使GGT异常。,4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慢性胆汁淤积和肝癌时,肝细胞产生大量GGT,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急性肝炎,GGT中度

18、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时,GGT可正常 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临床价值在于GGT有助于判断高ALP的组织来源,因为GGT在骨病时并不升高。 GGT与ALP同时升高? GGT不高,ALP升高?,45,46,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肝脏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作用。 直接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又

19、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1)溶血性黄疸 (2)梗阻性黄疸 (3)肝细胞性黄疸,47,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或红细胞大量破裂时,体内产生大量IBil而超过肝脏的摄取和代谢能力,血中IBil显著升高,引起溶血性黄疸,而此时DBil、ALT、AST和ALP基本正常; 当胆道因为结石、肿瘤或周围肿物压迫致其梗阻时,肝细胞分泌的DBil排出受阻,由于胆管内压增高致使DBil逆流入血液,因此出现血中DBil显著升高,IBil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且伴肝脏酶学改变,此为梗阻性黄疸; 当肝细胞受损时,一方面肝脏无法完全摄取和结合IBil,另一方面肝细胞内的DBil会从受损的肝细胞释出,因此

20、导致血液中DBil和IBil均升高,同时转氨酶也显著升高,即导致肝细胞性黄疸。,48,Your text in here,TBil IBil 溶血性黄疸,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TBil DBil 胆汁淤积性黄疸,胆红素 临床意义,溶血性黄疸,TBil IBil DBil 肝细胞性黄疸,49,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血清总蛋白是血清蛋白质的总和,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液,包括白蛋白,球蛋白。 TP增高: 大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此时主要是球蛋白增加,可超过50g/L,总蛋白可超过100g/L 血清中水分减少,使蛋白浓度相对增高。 TP降低: 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液被稀释。如水钠潴留。 营养

21、不良和消耗增加。如甲亢、恶性肿瘤等。 合成障碍。肝脏严重受损是,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下降为主 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烫伤、大出血、肾综、溃疡性结肠炎,50,白蛋白 肝脏是人体合成Alb的唯一器官,合成后供机体需要,且几乎不被排出,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21d,因此Alb的高低反映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和储备功能,也是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Alb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 在正常饮食和肾功能正常情况下,Alb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异常、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有关。Alb30g/L时部分患者出现或将要出现腹水,至25g/L以下时预后不良,降至20g/L时预后极差。,51,球蛋白 增

22、高: 1.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风等。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 3.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 1. 3周岁内,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球蛋白浓度较低,属于生理性。 2. 应用免疫抑制剂。,白球比 反应ALB与GLB浓度变化关系,临床上用来衡量慢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当A/G1时,称比例倒置,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52,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变而来,这也是胆固醇排泄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汁酸有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和代谢中产生的脱氧胆酸(DCA)还有少量石胆酸(LCA)和微量熊脱氧胆酸(UDCA),合称总胆汁酸(TBA)。 胆汁酸的功能: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结石),53,总胆汁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