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_第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_第2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_第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揣摩诗歌语言。2、 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资料链接】1、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诗风“沉郁顿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

2、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因其诗常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被誉为“诗圣”。2、 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

3、,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3、 明确体裁:歌行体: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乐府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短歌行长恨歌燕歌行。4、朗读要求: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一、文言基础巩固1、借助工具书完成注音茅屋为( )秋风所破 怒号 ( ) 三重()茅 长 ( ) 林梢 丧( )乱 广厦 ( ) 俄顷 ( ) 大庇( )

4、见( )此屋 挂罥( )塘坳( ) 布衾( ) 突兀( ) 唇焦口燥( ) 2、借助工具书完成注音(1)八月秋高风怒号_ (2)卷我屋上三重茅 (3)高者挂罥长林梢 (4)俄倾风定云墨色 (5)布衾多年冷似铁 (6)骄儿恶卧踏里裂_(7)长夜沾湿何由彻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翻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理解性默写(原文填空)1.诗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2.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3.写秋天隐晦,预示秋雨将至的句子:_,_。4.描绘雨至屋漏情形的句子:_,_。5.道出诗人

5、心声,愿天下寒士保暖的诗句是:_,_。6.作者追忆自己生活坎坷经历,表明时局动荡的句子:_,_。7.诗人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慨叹世风之薄,表现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的诗句:_,_。8.表现诗人面对村中群童的顽皮捣蛋感到无力又无奈处境的句子是:_,_。9.揭示全诗主旨,表现诗人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10.描写八月恶劣的天气,给诗人造成惨重损失的句子是:_,_。1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12.通过描写风云突变的天气,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14.王安石在子

6、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与此相照应,体现了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15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_ 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1用四次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 )( )( )( )2杜甫在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时,运用了哪些动词,并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_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_4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称呼。_5.“归来倚仗自叹息”,试分析诗人叹息什

7、么?_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_7.群童为何抱茅?_8、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少于3点)_9、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_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1.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_四、课后检测。1杜甫,字_,唐代伟大的_诗人。自称少陵野老,因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员外郎,故世称_。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茅

8、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_。2根据提示,默写学习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1)_,一览众山小。 (望岳)(2)吴楚东南坼,_。 (登岳阳楼)(3)_,恨别鸟惊心。(春望)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诗人描写了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达了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愿望。 B.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全诗先抒情,再叙事,后议论,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 C.诗中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D.诗歌的语言很朴实,句式上也错落有致。4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

9、。B.诗中表达了对“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种“对面为盗贼”的世风的慨叹及怨愤。C.诗歌写的是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D.诗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参考答案:】一、文言基础巩固:1、 字音:wi ho chng chng sng sh qng b xin jun o qn w zo 2、字词翻译:秋深 几层 挂,缠绕 一会儿 布被子 睡相不好 彻夜,通宵 遮蔽,保护3、翻译: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

10、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二、理解性默写(原文填空)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3、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7、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8、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1、 1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1、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2、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3、是写心情老,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4、杜甫被尊称“诗圣”,是因为他有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而且诗歌艺术质量上乘;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用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实。这些,都可以从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得到表现。5、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

12、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7、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铺床。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8、(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9、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

13、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从而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11、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