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二练习第3单元8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2_第1页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二练习第3单元8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2_第2页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二练习第3单元8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2_第3页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二练习第3单元8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2_第4页
高中人教语文必修二练习第3单元8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兰亭集序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修禊()癸丑()流觞()彭殇()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会稽() 嗟悼() 契合()娱乐() 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答案】xgushngshngchnghikui jjiqyxtu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悟言一室之内()【答案】“悟”通“晤”,面对面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修(2)临(3)期(4)致(5)次(6)之(7)与【答案】(1)高/长/修建(2)面对/面对,引申为“迎”/将要(3)至、及/周、满 /约定(4)情趣、情致/达到/招纳(5)旁边/下一等/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6)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

2、消句子独立性/往、到/这(7)交往/和、跟、同/全、都/替、给/和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群贤毕至()_(2)少长咸集 ()_(3)映带左右 ()_(4)一觞一咏 ()_(5)引以为流觞曲水 ()_(6)所以游目骋怀 ()_(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8)齐彭殇为妄作 ()_【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4)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使动用法使流(6)使动用法使放开(7)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8)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看作相等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_(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_ 今义:_(3

3、)或取诸怀抱 古义:_ 今义:_(4)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 今义:_(5)少长咸集 古义:_ 今义:_(6)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 今义:_【答案】(1)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今义:第二,次要的地位。(2)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3)古义:胸怀抱负。今义:心里怀着;胸襟;胸部,胸膛。(4)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5)古义:都。今义:像盐那样的味道。(6)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判断句“为”表判断)译文:_(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句省略主语“众人”,应为“(众人)会

4、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_(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悟言(于)一室之内”)译文:_(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译文:_(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句由“之”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应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译文:_(6)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斯文有感”)译文:_(7)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所遇欣”)译文:_【答案】(1)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2)(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3)面对面在室内畅谈。(4

5、)抬头纵观广阔的宇宙,低头俯视地上繁多的万物。(5)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6)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吧。(7)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常识速览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代表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十七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书法精研体势,博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诗文创作上也是高手,其文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亭,

6、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氏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田园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41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为这个诗集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1文学常识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

7、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或理解。序言有作者本人写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代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结束著作外,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代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2文化常识(1)古代纪年法岁在癸丑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中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8、、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帝王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等。(2)修禊事也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3)若合一契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会中诸人的观感。从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文脉梳理【答案】慨

9、叹人生之悲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本文1、2段写的兰亭集会之“乐”可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请填写下表。原句总结“五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良辰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真情之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答案】人之乐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之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赏心之乐2文章第3段转入议论,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_【答案】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3文中有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答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权贵。他

10、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认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人活得窝窝囊囊,有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

11、名士,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悄悄逝去。合作探究4本文虽是一篇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作者的感情是变化的。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_【答案】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会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会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

12、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5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表象的生与死、长寿与短寿,而没有看生命的质量,所以,他的观点不足取。你对此有何看法呢?_【答案】(示例一)赞同王羲之的观点。作者感伤生命的短暂,流露出对人生须臾、俯仰之间皆为乌有的感慨,他主张人应当趁有生之年,做些实事,不宜空谈虚度一生的观点,恰是他重生命质量、重人生意义的体现。(示例二)赞同题目中的观点。有好多长寿之人,“老于户牖之下,人皆得以隶使之”,于历史、社会的

13、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自身还生活得牛马不如,这样的人生,短寿是一种解脱,长寿反而令人嗟叹了。所以,人活着应注重质量,不应只看寿命的长短。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巧妙地融为一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由事发,所以先叙事。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描写当地的自然风光。由此说到俯仰之所见,再归结到游目骋怀之乐,奠定了本文的抒情基调,并由此引发感慨。作者在记叙中描写,在描写中抒情,由抒情引出议论,文章情景交融,文情并茂。2写法指导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三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

14、。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记叙,所用材料是发展变化着的人和事,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议论,所用材料是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见解;目的是使读者相信作者观点的正确。抒情,所用材料是作者的感情;目的是使读者产生共鸣。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需注意:(1)要用得自然。兼用的表达方式之于主要表达方式,如同枝叶之于树干,都是自然地从它上面生长出来的,不能为兼用而兼用。(2)要用得灵活。主要的表达方式跟其他表达方式的结合要有灵活性,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要根据内容要求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该叙述时娓娓道来,该写人时细致描绘,该抒情时发自肺腑,该议论时发人深省。(3)要用得巧妙。所谓巧妙,就

15、妙在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意味着记叙、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都能在抒情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在读者这一面,每到这些地方往往觉得是在谈天说地,读得津津有味,却不知在情绪上早已受到感染,待到读完全文,才醒悟到原来这是有意的安排。3迁移运用运用上述所提供的“技法”,以“我眼中的兰亭”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表达某种情感,120字左右。_【写作示例】那时,三三两两的白鹅和灰鹅在池水里嬉戏,那婀娜的倒影能让人联想到住在不远处山里的浣纱女西施,朴朴实实的山村,浅浅清清的溪水,简简单单的生活,本来可以在山林野趣间逍遥一生的,但此处并非“桃花源”,一旦出山就再难回头了。王羲之是聪明人,在此处住下来,

16、不是“隐居”,而是既做“会稽内史”,又习书法,半仕半文,还办了个“书家笔会”,因为他明白兰亭与尘世毕竟只隔着一片竹林。而今,手里握着的还是那根细长的竹管,那撮纤弱的羊毫,落在宣纸上的字已少了超然的兰亭遗韵。我们可以营造“曲水”的园景,却怎么也吊不起“流觞”的雅趣,是我们的脚步走得过于匆忙还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难以承载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杂念?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善待生命王羲之陶醉在兰亭集会的盛况里,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死生”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在忧生叹逝中表达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否定了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

17、他认为生而为人,不能忽视生命的长短而毫不珍惜生命,而应努力增加生命的厚度,不能让时间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应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生,做好自己的一切。【应用角度】“人生”“生命”“珍惜时间”等2精彩应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死亡,谁都不能不珍惜有限的生命。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并且倍加珍重生命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

18、限的生命更是加倍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佳作领悟导读:这篇文章介绍了王羲之和兰亭集序成篇的前前后后,思接千载,感慨万千。作者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作者时喜时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到激荡,再由激荡到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作者醉卧兰亭,看古人、阅今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古人纯净雅致、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醉卧兰亭君莫笑孙守名醉卧兰亭,独自遥想东晋书法圣手王羲之。其实,对于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兰亭,我并没有太多的兴致和雅趣,熙熙而来,攘攘而去,那些“一序”“三碑”“十一景”,像其他旅游胜地的古迹一样转瞬间也就成了过眼云烟。我知道,

19、耳边响起的现代气息浓厚的笙箫歌舞再也无法挽回那场令人荡气回肠、心旌摇曳的兰亭集会。风景秀丽的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绝世奇才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注定只属于兰亭。那位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叱咤风云的勾践,只神色慌张地种了一园馥郁四溢的兰花,便赶忙转身而去。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一园暖风和次第开放的兰花成就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圣王羲之和东晋的那些风流士子们。来兰亭之前的王羲之,有着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奇闻轶事。十岁时,曾流着口水装睡,躲过手握重兵的王敦的一场杀身之祸;十二岁时,偷偷读父亲王旷枕头底下前代的书法著作笔法,深得大家赞赏;十六岁时,坦腹东床,一夜成名,做了当时的太尉郗鉴的乘龙快婿,成为

20、中国历史上政治联姻的典范;在家闲居时,于宅内挖掘墨池一方,夜以继日,习碑练帖,只引得那位钦慕日久的曾巩风尘仆仆远道而来,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墨池记,然后扬长而去。然而,这些也许只是传说和附会,而真正的王羲之,却凭着横溢的才华和乘龙快婿的头衔渐渐走上仕途之路。先是秘书郎,再为征西将军瘐亮的参军,屡次升迁为长史,再升做了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其后一路攀升成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一代,虽然政治上岌岌可危,时局动荡,飘摇不定,但由于偏居江南,流风习俗中却有了一种旷达、清雅、飘逸和玄远的时代气质。暮春三月,在逝者如斯的时光洪流中,生生不息的人们曾经有过多少个这样的日子?然而,公元353年的那个“暮春三月

21、”,却成了穿越千古的定格,时至今日仍然让我们朝思暮想,心驰神往。坐于亭中,也是暮春三月,也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对的也还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然而,滚滚的人潮挤碎了“仰观宇宙之大”的心境,喧扰的笙箫湮没了“游目骋怀”的闲情。一杯水酒,酣然而卧,只想在梦中与兰亭相遇。中国有名的雅人集会可谓多矣!在兰亭聚会之前,就有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聚会和斗富的石崇的金谷园之会;前者似乎沾染了些政治气息,后者好像又多了些铜臭气味。其后还有北宋的西园雅集和后来的东皋都会,不过,与兰亭诗会相比,它们都显得有些拘谨和晦涩。兰亭一园,杂花生树,鸟鸣林幽。远处的山峦青翠如洗,其下万壑争流,波涛翻滚。你看,东道主王羲之

22、气宇轩昂地阔步而来,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吟啸自如的传奇人物谢安匆匆登场,自负得有点可爱的登天台赋的作者孙绰扬鞭而至,再后面,前呼后拥着的谢万、李充、孙统等也来了。流觞于曲水,饮酒赋诗,观山赏水,尽管东道主是会稽的最高行政长官,尽管参与者大多是会稽和建康的军政要员,但这次聚会全无半点政治色彩。在这里,有的是旷世的才华,有的是冲破世俗的欢笑,有的是狂放不羁的诗词酬唱。一阵欢呼过后,谢安轻拈髭须,顺口吟道:“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面对如此春光美景,王羲之思接千载,诗情勃发。是日夜,独处一室,在艳艳的红烛下挥毫泼墨。他的视线掠

23、过时空,穿起千古,想到了好景不长,时光难再;想到了千岩竞秀,大江东流他的情思、哲思与文思如清泉涌动,思绪翻滚,纵笔行云流水般写下了名载千古的兰亭集序。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只想,对面坐着的就是王羲之,与他对饮,酬唱,同看天地间天高云散,同读人生这部无字天书。(有删改)【悟亮点】1凤头精彩(1)文章第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提示:文章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简洁自然。既扣住题目,又总领全文,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王羲之的仰慕、崇敬之情。2赏析语言(2)请以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提示:本文语言优美绮丽,句式灵活,既有典雅的辞藻,又有平实的陈述,但都意蕴深远

24、,耐人寻味。如:“风景秀丽的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绝世奇才王羲之和他的书法,注定只属于兰亭。”这句话从形貌、气韵、才华等多方面表现了王羲之的非凡人格魅力,阐述了王羲之因兰亭集会而出名、兰亭更因王羲之的人格而精彩的双重含义。3精彩引用(3)文章多处引用了课文中的语句,有什么效果?提示: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引用手法的巧妙运用,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有明引、暗引,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滚滚的人潮挤碎了仰观宇宙之大的心境,喧扰的笙箫湮没了游目骋怀的闲情。”在描述过程中引用兰亭集序中的语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对古人的纯洁、高雅、

25、旷达、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4妙用修辞(4)第段列举了许多雅人集会,有什么目的?提示: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反衬是指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如文章第段列举邺下聚会、金谷园之会、西园雅集、东皋都会等中国有名的雅人集会来反衬兰亭集会,衬托出兰亭盛会的自由、旷达与高古气韵。5豹尾强劲(5)本文结尾段对全文有什么作用?提示:文章结尾照应开头,紧扣标题,特别是“醉卧兰亭,看山朦胧,看水朦胧,看生生死死也是朦胧”一句阐明:在世俗、污浊的社会里,为保持自己的那份纯洁,只能醉眼看人生,将人生看淡了。升华了全文主旨,使文章的思想境界更加开阔。训练落实提升1下

26、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kui)契约(q)激湍(tun)临文嗟悼(ji)B癸丑(ku) 修禊(x) 彭殇(shng) 放浪形骸(hi)C静躁(zo) 曲水(q) 流觞(shng) 趣舍万殊(q)D虚诞(dn) 悟言(w) 峻岭(jn) 游目骋怀(chng)CA项,“湍”应读tun;B项,“癸”应读gu;D项,“骋”应读chng。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B仰观宇宙之大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的”C信可乐也 信:相信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陈:陈旧C信:实在3下面有关课文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