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Word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诗经两首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2思维与审美:(1)把握形象,理解情感;(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章法。氓激趣导入一提到中国古代的男女婚姻,我们便会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词,可是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遵从“父母之命”呢?诗经氓就形象地反映了古人的婚姻恋爱情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篇课文。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一章)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之蚩蚩(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抱布贸(交换,买或卖)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我谋(商量,计议)。送子(你)涉淇,至

2、于顿丘。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将(愿,请)子无(通“毋”,不要)怒,秋以为期。请概括段意:写女子对定情情景的回忆。(第二章)乘(登,升)彼垝垣(倒塌的墙。垝,毁坏、倒塌),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泪)涟涟。既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尔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无咎(灾祸)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迁。请概括段意:写女子对出嫁情景的回忆。(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于嗟(感叹词。于,通“吁”)鸠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

3、脱身)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请概括段意:总述女子由婚后生活得出的教训。(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自我徂尔(嫁到你家。徂,往),三岁(多年)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淇水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车两旁的布幔)。女也不爽(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其行。士也罔(无)极(标准),二三(有时二,有时三。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其德。请概括段意:正面描写“氓”变心,以及女主人公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第五章)三岁为妇,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矣。夙兴(早起)夜寐(晚睡),靡有朝矣(没有一天不是这样)。言(助词,没有实义)既遂(顺心

4、、满足)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笑)其笑矣。静言(助词,无实义)思之,躬(自身)自悼(伤心)矣。请概括段意:描写女子婚后的辛劳和所受的虐待,哭诉男子的无情无义。(第六章)及(同)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低湿的地方)则有泮(通“畔”,边岸)。总角(指代少年时代)之宴(快乐),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不思其反(违反,指违背誓言)。反是(这,指誓言)不思,亦已(止、了结)焉哉!请概括段意:写女子被遗弃和坚强的性格。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椭圆中填出能体现情节变化的词语(每处限2字)。答案定情结婚深思生变悲伤觉醒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5、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译文:_答案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得分点:卜、筮、体、咎,句意对)2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译文:_答案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脱身了!(得分点:耽、说,句意对)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译文:_答案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得分点:士、罔极、二三、德,句意对)4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译文:_答案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竟会变心。(得分点:旦旦、反,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把握形象,理解情感1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女主人公先言“子无良媒”,后又言“秋以为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

6、爱情生活的勇敢追求,也表现了与“氓”私订终身的草率。(2)这样写为下文的悲剧做了铺垫。2女主人公婚后遭遇了哪些痛苦?请用简明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答案丈夫“二三其德”的背叛“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的家务劳苦“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无人倾诉的孤独无助3结合全诗看,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诗歌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故事恋爱时结婚后被弃后性格形象答案情深意切委曲求全伤情无奈、清醒刚烈单纯、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4氓的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_答案“氓”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负心汉。“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

7、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年老色衰,他的爱也随风而去,最后以至于欺侮妻子,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抛弃了妻子,他是一个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人。诗歌从他婚前到婚后的变化中,凸显了他不负责任、感情不专一、暴躁的品行,从而反映了古代男女极不平等的社会现实。5女主人公对于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答:_答案“氓”,意为“民”“外来的百姓”,这里用来指外地男子。女主人公一开始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

8、姻关系的欲望。“复关”是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的女子对男子的热烈思念。“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士”是对古代男子的通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合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包含着嘲讽的意味。微任务活动三艺术手法,鉴赏评价1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答:_答案诗歌第一、二章采用赋的手法讲述故事,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两人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情深。第三、四章比、兴结合: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

9、示了男子对女子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用“诫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诫女无与士耽”。第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女子婚后的不幸。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相恋时,男子“信誓旦旦”,可在女主人公年老色衰时就厌弃她;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喻女主人公的忧愁痛苦没有尽头,比中有兴,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全诗赋、比、兴三者交替运用,使整首诗形式多样,抒情含蓄而有余味。2对比手法在本诗中有较突出的体现,请作具体分析。答

10、:_答案第一,人物形象的对比:女主人公善良、真诚而深情;“氓”则虚伪、自私而绝情,两相对比,个性鲜明。第二,男女不同境遇的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第三,人物自身在婚前婚后的对比:“氓”始而蚩蚩,终而暴戾;女主人公始而快乐,终而凄苦。另外,还有“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的对比。这些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点和感情变化,深刻地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反映出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氓中,女主人公婚姻失败的原因在于氓还是女子本人?答:_答案(观点一)主要责任在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说明女子并没有过错,而“氓”的行为却前后不一

11、了,这说明主要责任在于“氓”的变心。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政治、经济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完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么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观点二)主要责任在于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婚前对“氓”的人品了解不足就草率地与他成婚。婚后的她每天都在操劳家务,忙于劳作,失去了自己的光彩,变成了一个只会操持家务的机器人。一个单调乏味、没有个性、没有情趣的“木头人”怎么能让人继续喜欢呢?采薇激趣导入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车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穿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

12、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诗经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薇菜冒出地面)止(句尾语气词)。曰(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归曰归,岁亦莫(同“暮”)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无暇)启(跪)居(坐),狁之故。请概括段意:从春天写起,到了年底还不能回家,表达了戍卒对家的思念和对狁的怨恨之情。(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形容忧心如焚),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

13、(指使、委托)归聘(问)。请概括段意:到了夏天,戍卒因思乡心里烦闷,又饥又渴,居无定所,与家人难通音信,忧心如焚。(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止。曰归曰归,岁亦阳(阴历十月)止。王事靡盬(休止),不遑启处。忧心孔(很)疚(痛苦),我行不来。请概括段意:到了秋天,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的心情痛苦到极点。请概括层意:前三章以反复的手法,时序的推移,表现出戍卒离家之久和军旅生活的劳顿,表达出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章)彼尔(通“”,花盛开的样子)维何?维常(棠棣,古书中说的一种树木)之华。彼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又叫戎车)斯(语气词,无实义)何?君子(将帅)之车。戎

14、车既驾,四牡(雄马)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多次打胜仗)。请概括段意:描写战车和战马,交代战争取胜的情况。(第五章)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形容马强壮的样子)。君子所依(将帅靠立在车上),小人(士兵)所腓(遮蔽)。四牡翼翼(形容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象弭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形容装备精良)。岂不日戒,狁孔棘(通“急”,紧急)。请概括段意:描写了战马的强壮高大,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美,表现出一种自豪感。请概括层意:正面写战争的残酷,照应前三章,表现了本诗的主题:一方面,戍卒思乡心切;另一方面,外敌入侵,必须保家卫国。(第六章)昔(从前、往日)我往(指当初从军

15、)矣,杨柳依依(柳枝随风飘拂状)。今我来思(语气词,无实义),雨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霏霏。行道迟迟(缓慢),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请概括层意:写戍卒归途中饱受饥寒和悲伤痛苦的心情。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椭圆中填出能体现本诗主要内容的词语(每处限4字)。答案思归之情战争状况归途悲哀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不遑启居,狁之故。译文:_答案没有时间安居休息,也全是因为狁的侵扰。(得分点:不遑、启、居,句意对)2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译文:_答案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得分点:戍、靡、使、归、聘,句意对)3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译文:

16、_答案内心非常痛苦,我们却不能回家。(得分点:孔、疚、来,句意对)4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译文:_答案那驶过的高大的战车是谁的?当然是将帅们的战车。(得分点:路、斯、君子,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理解情感,把握形象1前三章的“薇”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由“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到“薇亦刚止”,薇菜由发芽到变得柔嫩,然后变老,体现了时间的变化,突出了戍边战士服役打仗时间之长,抒发了战士的思乡之情。(2)由眼前常见的“薇”起兴,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2第四、五两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第四、五章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具体

17、描写了战争场面。(2)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士兵们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当初离家从军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二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以哀景写乐

18、情。这样,以反衬手法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显得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4总体来看,采薇中的戍卒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答:_答案采薇中的戍卒是一个富有家国之爱的普通士兵。他仇恨狁的来犯,义不容辞地加入威武之师,去勇敢地战斗。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他那思归的情愫,给戍卒的人生抹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爱国悲亲的情怀纠结在他身上,使他血肉丰满,形象感人。微任务活动三艺术手法,鉴赏评价1重章叠句是诗经常用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何特点?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重章叠句的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

19、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如前三章,“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刚”的变化,时间从春到秋,薇菜由嫩变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关键词“莫”“阳”的变化,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沉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再到“忧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2叠字有何表达效果?试结合有关诗句分析。答:_答案语言上的双声叠韵和叠词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以及诗歌的感染力。如

20、“烈烈”写心如火灼,“业业”“骙骙”“翼翼”写马的高大、强壮、整齐,“依依”写柳枝迎风摇曳,“霏霏”写雪花漫天飞舞。针对采薇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观点一)综观全诗,采薇不是抒发劝勉戍役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以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对归途的描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观点二)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国家,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戍役将士忠于

21、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描写:薇之“作”、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白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体现了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观点三)主题的复杂性取决于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采薇以优美而淳朴的意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古老的爱国主义精神。虽然生活枯燥而痛苦,虽然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战争的诅

22、咒,但是,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感从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主题。诗歌前三章,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如果孤立地解读文本,仅仅分析到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怀,未免狭隘了,而将作品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自豪感分析出来,才能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广。助读材料1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是由不同地区的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有不少篇章揭

23、露了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2背景展示(1)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的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2)采薇出自诗经小雅。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根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较大。周代北方的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

24、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3文学知识诗经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其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其表现手法而言的。(1)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3)颂:

25、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4)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6)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在内容、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句子通假字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

26、要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狁孔棘“棘”通“急”,紧急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氓氓之蚩蚩古义: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音mn。今义:流氓,音mn。至于至于顿丘古义:直送到。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涕泣涕涟涟古义:泪。今义:鼻涕。贿以我贿迁古义:财物。今义:贿赂。三岁三岁食贫古义:指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宴总角之宴古义:快乐。今义:请人吃酒饭,聚会在一起吃酒饭;酒席,宴会。启不遑启居古义:跪。今义:打开。居不遑启居古义:坐。今义:住。

27、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将将子无怒qin,愿,请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不译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名词,将领上使外将兵动词,率领靡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动词,无、没有望其旗靡动词,倒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m,动词,浪费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动词,退下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动词,说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名词,预兆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听其言而观其行名词,言语、言论4.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以以尔车来介词,用以望复关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而”秋以为期介词,把以我贿迁介词,把其其叶沃若代词,指代桑树不思其反代词,你之总角之宴结构助词,的静言思之代词,这些,代

28、指上文中的内容狁之故结构助词,的氓之蚩蚩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士之耽兮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夙、夜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贰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二三二三其德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不专一贫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黄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判断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表示否定判断宾语前置句秋以为期即“以秋为期”二、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4)

29、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课外名句诗经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一、溯水而上夜读诗经陈蔚文风,雅,颂。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

30、,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的上空,鸟儿的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良耜”“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而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的流水,有麦垛,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彻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夜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只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31、。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频仍的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的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许多悲愤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女人这几句幽幽的叹息。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般,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推开柴扉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涣涣河水般的情感哀怨是氓与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丽是溱洧中在春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亡人之妇,相思是蒹葭中望爱人而不见的

32、怅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远方传来瑟瑟古琴。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里去守望爱情?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在这个夏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运送到我们跟前,我们在先人遥远的感情里幽幽地又活了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酸了鼻子。无论物质多么充裕,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像麦秸一般

33、真挚。一本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夏夜从近百个夏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净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深深地抚摸!赏析诗经是一本至纯至美的书,对诗经的解读正是对这种至纯至美的发现与挖掘。本文通过想象与联想,串联了诗经的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情景,使那些超越千年的事件与人物又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文章语言华美,手法多样,是一篇不可多见的优美散文。二、横穿诗经的河流洪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

34、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

35、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

36、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

37、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38、。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赏析这是一篇咏赞诗经的精美散文。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把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给我们以文明与血脉的诗经比喻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然后作者引领我们溯流而上,去体察先民的生活、体悟先民的情感、体味先民的风情。咀嚼诗经中富有灵智的诗句,并在回溯中处处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进行对

39、比,既增加了时空感,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这两篇散文都是“读诗经”,其共同之处是什么?答:_答案这两篇读诗经的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都善于引用诗经中的经典诗句并借助想象还原当时的动人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诗经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你对诗经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答:_答案(示例)诗经里的春天三月韶华胜极,诗经里的春天迢迢赶来,停在青衣女子的指尖。这些诗经里的女子,犹如去岁枝头不肯凋谢的花朵零落在春天的田畴,择取野菜,疗饥果腹。循着野菜清香微苦的气息,也许你已不能认出它们被时间模糊的容颜。“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蘩,是白蒿。“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是嫩豌豆

40、苗。“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芹,不是水芹,也不是大叶芹,是水草这些田间地头水泽泼辣生长的野菜,在诗经里是如此端庄古典,不容轻狎,今天突然照面常有惊艳之感。春雨潇潇的夜晚,清越的歌吟引领我,在诗经里穿行。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静,静到如同沉船后的深海,而我的内心是如此浩繁。窗外,草木正一日比一日丰盈,梨花如雪,覆盖田野,桃花红彻,燃尽千山,油菜花如轰轰烈烈的洪水涌到脚下。植物的气息在夜晚妖娆热烈,升起于古中国的田野,田野上劳作的女子,女子心中,远方的征人。那个采着卷耳的思妇,她忧伤地叹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采了又采,可是半天不满一小筐。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采薇采薇

41、,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征人说,采了又采,冒出芽尖。说回家何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还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这些诗句,如一轮明月,映照岁月的无限暖意和诗意。“温柔敦厚,诗教也。”说的是诗经,说的也是野菜。野菜,这宅心仁厚的女子,耕田绩布暖老温贫,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它来普度众生,却依然葆有淡泊的品性和清洁的风骨。素材点击1.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当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

42、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2采薇的主人公是一名戍卒,他强烈地思念着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尽快回家,内心充满着忧伤。由于意识到有家难归的罪魁祸首是狁,便对其满怀怨恨,在对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情,而对于自己的阵营则怀有一种自豪感。运用角度精彩运用1.也许,氓最初对女主人公是真心的,他也曾许诺过她美好的未来和一辈子的不离不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他厌倦了平淡的日子和毫无波澜的生活,他忘记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忠贞不渝,对女主人公更是磨灭了爱的火花。氓是不专一、不甘于寂寞的花心男人,对待家庭没有责任感,对待女主人

43、公更是始乱终弃。当初的甜言蜜语早已随风消散,留下的只有女主人公的涟涟泪水。“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也许正如歌中所唱,年少轻狂的诺言犹如一阵风,它不会为谁停留。“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女主人公终于被无情无义的氓伤透了心,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看错了他,她伤心,她难过,只因她没有看准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诵读着采薇,忽然想起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战士思乡,是亘古的题材;战士保国,是永恒的主题。思乡与报国,在战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因为爱乡,方能思乡;因为爱国,方能报国。“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牺牲我一个,

44、幸福十亿人”,是当今战士的心声。他们为了大家,舍去小家;他们为了国家,不顾自家。国家有急,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遇险,他们挺身挡灾祸,舍我其谁,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情景交融课文借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拂,而回来时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在这期间,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这里用了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的表现手法。运用点拨情景交融,即诗词文章中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了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的艺术效果。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但是一旦被写进作品,就会被烙上作者感

45、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运用情景交融法写作,在下笔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由此决定写景材料的取舍、详略及顺序。比如,同是写登山,如果是为了表达“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才能达到高耸的顶峰”这一主题,文章就应突出山路之险、困难之大、意志之坚及登峰后“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如果是为了抒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则应重点描绘景色之美,抒写感情之真。对文章中情与景的关系的处理,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作者的感受,即所谓的借景抒情、借景言理;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

46、,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这叫作寓情于景。即时训练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将采薇最后一章改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散文片段。要求:写出环境和人物的复杂心情,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0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在战场上拼杀多年,九死一生,现在终于走在回家的路上了。大雪纷飞,路边的杨柳枝条在寒风中瑟缩着。连日的长途跋涉,忍受饥渴,就是为了踏上这家乡的热土。离家越来越近了,那被风雪笼罩着的村庄,便是我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我的脚步为何如此沉重?我的内心为何如此惶恐?我怕,怕回到家里见不到朝思暮想的爹娘,怕别离后一切都变了模样。遥想当年出征时,我满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奔赴疆场,父老乡亲送我上路,杨柳依依,伴着

47、春风起舞,似在向我挥手致意。战争生活是艰苦的,断了粮草,只能靠野菜充饥;战场上的拼杀是惨烈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是否会倒下。但是,我不能倒下,为了梦里守望在村口的白发苍苍的爹娘。年年盼,日日盼,终于盼到了回家的这一天。雪花纷飞,雪落在我的身上,也落在我的心里。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答案B解析A项“匪”通“非”,不是。C项“于”通“吁”,感叹词。D项“说”通“脱”,脱身。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秋以为期A以尔车来 B以望复关C不以物喜 D以我

48、贿迁答案D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把。A项用。B项连词,表顺承。C项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答案B解析A项古义:直送到。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C项古义:泪。今义:鼻涕。D项古义:士兵。今义:人格卑鄙的人。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D项均为名词,道路。A项动词,愿,请/名词,将领。B项同“暮”,年末/副词,不要。C项动词,说/名词,话。5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 B不

49、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答案C解析都是代词,代指“你”。代词,代指桑树;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岂不日戒,狁孔棘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答案C解析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雨:名词作动词,下雨。D项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7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兄弟不知,咥其笑矣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答案C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即“以秋为期”。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