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_第1页
上海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_第2页
上海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_第3页
上海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_第4页
上海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计 划 书学 校 名 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项 目 名 称 基于模拟平台的医学生 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 项 目 类 别 085二类项目 负 责 人 郑民华、陈芳源、孙 锟联 系 方 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制二九年五月一、项目负责人简表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郑民华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31学 位博士学 历研究生所学专业外科学(微创外科)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职 称主任医师/教授职 务副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上海瑞金二路197号 瑞金医院电 话办公:64370045-664558 手机子信箱邮政编码200025

2、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陈芳源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2.10学 位硕士学 历研究生所学专业内科学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职 称主任医师职 务副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 仁济医院电 话 办公: 02168383414 手机子信箱C邮政编码200127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孙 锟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8月学 位博士学 历研究生所学专业儿科学(心血管)毕业院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职 称主任医师/教授职 务党委书记/系主任所在学校通讯地址上海市控江路1665号 新华医院电 话 办公: 65790000 手机:1360184

3、6338电子信箱邮政编码200092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姓 名学 位职 称参 与 工 作钱家麒学士主任医师高地建设内科负责人陈芳源硕士主任医师高地建设内科负责人邵 莉硕士副主任医师内科项目负责、协调冉志华博士主任医师内科项目负责、协调金玉华硕士副主任医师内科项目具体实施郑民华博士主任医师高地建设外科负责人费 健博士副主任医师外科项目负责、协调蒋 莹学士主任医师外科技能训练硬件统筹邓 漾硕士主治医师外科场景设计臧 潞博士主治医师外科大纲和教案编写胡艳艳硕士主治医师外科评分标制定准狄文博士主任医师高地建设妇产科负责人赵爱民博士主任医师妇产科课程、制

4、度建设林建华博士主任医师妇产科课程、师资建设季芳硕士副主任医师妇产科课程建设顾卓伟本科住院医师妇产科课程建设钱继红博士副主任医师儿科项目负责、协调王廉文本科副主任医师儿科项目具体实施陈 嫕硕士副主任医师儿科场景设计薛海虹博士副主任医师儿科制定评分标准陈 妍硕士主治医师儿科编写大纲和教案王祥瑞博士主任医师危重病学项目负责、协调何振洲本科副主任医师危重病学案例场景设计陈 杰硕士主任医师 危重病学考核标准设定苏殿三博士主治医师危重病学项目具体实施 殷文渊 硕士 主治医师 危重病学项目教案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 位 名 称参 与 内 容四、项目建设基础(目前状态、建设理念、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5、目前状态:“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包括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目前我国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理论-见习-实习”三段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中,缺少临床能力的强化培训。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曾对10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教学评估后指出,“当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低下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问题。”因此现行模式限制了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临床实践机会不足

6、,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培养之间缺乏序贯性。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各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不同程度地造成学习内容的交叉重复,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时间不足。其次,临床实习大多以分科轮转的模式在综合性医院病房进行,而之前除了临床课程期间少量的见习教学外,其他形式的临床实践教学很少,因此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处于脱节和无序状态。最后,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的激化、医学人文关怀的提倡,加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实习生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缺少科学性,师资培养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课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偏重对知识的传授

7、;临床见习和实习以床边教学为主,各种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的等教学活动多以教师为中心,欠缺启发、互动、讨论、自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另外,临床医学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尚不完善,他们均毕业于医学院校,在教学意识、教学能力和对教学方法的掌握上缺乏专业性指导,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无章可循,因此在临床教师的准入、培训和考核制度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三)课程设置片面,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欠缺,职业价值观亟需正确引导。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而是蕴含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因素。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并认为敬业精神和

8、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人文社会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讨论临床实践有关的社会、伦理、职业态度方面的问题较少,在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和沟通技能训练方面十分有限,对医患关系复杂化给医学生所带来的压力也缺乏有效疏导,从而对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都造成负面影响,因而亟需给与正确引导。建设理念:医学生的临床能力由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构成,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本着强调医学理论对医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作用的主体地位,以标准化病人(SP)、标准化医学模具(SMS)和计算机模拟临床(CCS)病案库为载体,建立基于模拟平台的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

9、体系,以期达到以下效果。(一)强化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的训练,实现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衔接。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做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而临床操作能力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种医学模具上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反复练习,才能在熟练掌握后面对真实的病人。(二)突出学生主体和医学实战技能的地位,达到教学方法多样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通过模拟病房、标准化病人(SP)、标准化医学模具(SMS)等多种形式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结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技能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医学

10、实战技能为重点,并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方法进行考核,使得医学生得到较好的培训和公正的评价。 (三)运用医学模拟平台和相关场景的设计,构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训考核的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训考核的课程体系,依托医学模拟平台,以各种临床模拟教具为基础,营造逼真的临床场景,集讲授、示教、操作练习、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培养学生准确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在练习中突出团队精神、人文关怀和强调医患之间的沟通。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以“内、外、妇、儿”四门课程为主体,结合精神、神经、传染、皮肤、危重病等多学科,根据大纲要求,以中国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基础,

11、确定临床能力培训或考核的基本症状或病症。(二)以上述症状或病症为前提,设计合适医疗场景,运用计算机技术编排并储存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等资料,同时将大纲要求的各项临床操作合理穿插其中,形成宜教宜考的多个案例。(三)以上述案例为基础,选择相应教学方法(如标准化病人、医学教具、以问题为中心、团队合作、病例讨论等),结合有效沟通、爱伤观念、法律知识等有关医学人文思想,完成最终教案。五、建设目标(一)立足大纲,依据中国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内、外、妇、儿”为主体,建立计算机模拟临床(CCS)病案库。根据教学大纲,建立CCS病案库,通过模拟临床错综复杂的真实病例,来训练医学生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12、策略的能力,提高实践经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在病案库中,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表达病例资料(用音频表示听诊资料,用图片表示局部特征、心电图、X片、B超、CT、MRI、PET-CT等,以及用视频或动画显示体检或其他相关操作等),进行思维训练及考核时,只给出病例的一般情况,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调入其他相关资料。该库中载有与本次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相关和无关的资料以避免因某些资料空缺而产生暗示,即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动态的可控制的临床问题虚拟病人,而学生就是诊治该虚拟病人的医生,教学和考试被设计为一个虚拟的演绎临床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得到训练和考核。(二)基于“

13、医学模拟中心”平台,设计相关医学场景,构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训课程和考核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模拟中心”占地800平方米,按照“模拟医院”的建设要求,配套建有标准诊室、标准病房、急症抢救室、监控室、标准手术室、ICU等,并配备有“病人”(全自动模拟人、各类医学模型、标准化病人)和监护仪、抢救车、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胎心音监护系统、供氧系统等各种设备,力争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模拟学习环境,结合CCS病例库和相关场景,所有的操作训练仿佛在医院中进行。 根据国家级教材(暂以内、外、妇、儿、危重病医学五门教材为主),修订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大纲,构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训课程;同时针对床旁考核病种不全、

14、评价不够客观等问题,结合多站点考核的方式,设立临床基本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构建一套与该模式相应的针对不同年级的医学生的临床能力的考核体系,包括教学评估制度、教师选拔制度、专家督导制度等以及基于该模式的医学生考核体系(三)充分使用并适当改进医学模具,培训相关标准化病人队伍,同时建立一支临床能力教学师资队伍。采用标准化医学模具和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方法,前者体现外科有创操作能力,后者则反映非创伤性临床操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不但训练医学生临床操作的动手能力,还动态训练医学生在操作中的临床思维,同时体现其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能力,可谓多种能力结合的训练和考核。此外,通过送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本课程教师

15、的选拔,给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除了“内、外、妇、儿、危重病”等专科临床技能教师,还要增加医患沟通教师的培养,真正建立一支临床能力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希望通过这一模式的开展使医学生目前理论与实践略显脱节的现状得以改观,并且争取寓教于乐,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和考核工作,而且更加客观地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六、建设方案三大课程:(一)临床思维训练课程结合CCS病案库的建立,一部分资料可用于基础和临床PBL,另一部分用于考核。(二)医患沟通技巧课程这是将普通的人际交流和医学的沟通技能等内容整合一体的课程,其目标是训练医学生熟练掌握日常的以及在医疗实践中的人际交流和沟

16、通技能,涵盖诸如建立关系、病史采集、爱伤关怀、病情告知、达成共识等五大环节。(三)临床操作技能课程分为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两部分,基础操作包括:常规体检、穿刺操作和置管操作;专科操作包括内外妇儿基本操作、动物实验外科和进阶操作(内镜、腔镜等)。五大板块:(一) 内科板块选择六个常见临床疾病:循环系统-急性心肌梗死、消化系统-上消化道岀血、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呼吸系统-结核性胸膜炎、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掌握胸痛、呕血、贫血、水肿、胸腔积液、酸中毒六个临床问题的鉴别诊断,掌握心电图检查、电除颤复律术、三腔管气囊压迫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17、胸膜腔穿刺术、股动脉血标本采集八个常见内科操作,掌握上述六个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措施。通过高地建设,培训冠心病、胃溃疡、缺铁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肺结核、糖尿病六个疾病合计6个SSP。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例:设置急诊室、ICU病房、DSA机房三个场景,通过电脑多媒体技术先后向学生提供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听诊音频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等资料,向学生提供冠心病的SSP和模拟病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如下:急诊室:患者救护车送入院,要求学生询问病史、专科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报告阅读、心肌酶谱报告阅读、胸痛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ICU病房: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和

18、心肌酶谱的演变、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措施、制定具体治疗措施、制定恶性心律失常和泵衰竭的治疗方案、模拟室颤状况下的电除颤复律。DSA机房:观摩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操作方法、阅读冠状动脉造影影像报告。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如下:冠心病SSP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报告的阅读;胸痛的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和具体治疗方案的制定;模拟病人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电除颤复律术的操作方法;冠心病病人的人文关怀。(二)外科板块选择外科最常见的相关症状:阻塞性黄疸、急性腹痛、便血、多发性创伤,通过计算机提供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B超、CT、腹部平片等资料,向学生提供急性腹痛的SP。选择

19、外科常见的“急性腹痛”病例为例,开展以下工作:1、设计场景,如急诊诊室(急性腹痛);2、编写病史,收集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并输入电脑;3、制订专科检查的标准流程及评分标准;4、将相关操作内容编排其中并制订评分标准,如腹腔穿刺、导尿、切开、缝合、结扎等;5、选择合适模具,培训标准化病人并编写教案;6、制订诊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内容及评分标准;7、组织医学生进行教学和考核,总结并改进。(三)妇产科板块根据模拟平台将妇产科临床能力培训与考核建设成为“妇科学”、“产科学”及“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三个模块,课程建设内容如下。课程内容主要依托现有临床模拟实训中心为平台,结合妇产科学系开展多年的“情

20、景模拟教学”,由一个个生动的临床病例组成。由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医生依据妇产科常见疾病或重要知识点结合不同模拟人设计成临床医疗中真实的场景,辅以相应必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使得医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次完整、近似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最后由教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打分。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病例进行分析,锻炼了临床思维能力,又要求其进一步完成临床操作,锻炼了临床实践技能,使得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做到了无缝衔接,同时这种模式无疑也更接近医学生今后接触的真实的临床诊疗过程。以产科模块中“一孕妇临产入院”为例,首先由医学生进行问诊,教师根据其问诊情况提供相应病史资料;随后对孕妇模

21、拟人进行必要的骨盆测量、四步触诊、胎心监护等一系列相关操作;最后综合病史、体检及实验室资料制定处理方案(包括选择分娩方式);如选择阴道分娩,则继续通过该孕妇模拟人进行分娩机制的分析和助产操作,必要时还需进行产钳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可插入“产后出血”或“产道裂伤”等场景,由学生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最后,由学生宣教产妇产后的注意事项,并陈述产后医生需观察的重点。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一病例当中,贯穿了诊断学、骨盆测量、四步触诊、分娩机制、助产及产钳操作、产后出血处理等一系列理论及实践内容,同时还在病例中融入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如骨盆测量的隐私保护、产后宣教等),这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专业尤为重要。为了课

22、程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力,每一阶段课程结束后会要求授课教师及学生各自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同时还会定期邀请交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的各医院教学督导前来旁听并给予指导,使课程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四)儿科板块1、结合儿科临床教学的特点,在总结以往“情景模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新华临床实训基地的场所,根据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设计和建立不同的儿科临床教学相关的模拟医学场景,如模拟儿科门诊诊室,可运用于腹泻病、浮肿、皮疹等常见疾病和症状的诊治;模拟儿科急诊诊室,运用于新生儿窒息或呼吸困难、小儿惊厥的急救;模拟儿科病房,可运用于小儿肺炎心衰的处理,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困难、小儿贫血、小儿消化道出血、小儿中枢

23、感染鉴别诊断的讨论。2、参照儿科实际病例样本,根据不同应用范围,编写适用于基于模拟平台的临床教学和考核的病史资料,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医学影像资料,并加以标准化处理。同时丰富现有的儿科临床教学病例库的内容。3、编写基于模拟平台临床教学的儿科学教学大纲和教案。作为实习前培训的标准化平台,开展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如腰穿,骨穿,胸穿,腹穿,气管插管以及静脉、肌肉注射等,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制定完善的各项评分标准,包括:不同年龄小儿的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常用的临床操作如,腰穿,骨穿,胸穿,腹穿,气管插管以及静脉、肌肉注射等的规范和评分标准。(五)危重病医学板块之所

24、以设置危重病板块,是因为很多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能力(如心肺脑复苏),在内、外、妇、儿中虽有涉及但均不详尽,因此有必要专门开设这一板块强化学生危重病人处理的临床能力。基于医学模拟中心,建立三个常见的重症模拟病例包括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休克。以呼吸心跳骤停为例:模拟手术室、ICU和普通病房3个场景,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心电图、血压等资料。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临床症状、查体、心电图、血压等监测数据迅速判断出病人发生心跳骤停,然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正常顺序、胸外按压位置正确、频率正确、口对口吹气正确、与胸外按压的比例正确。在多人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时的配合正确。在

25、房间内设置秒表,提高学生在抢救病人过程中的时间紧迫感,以便培养学生争分夺秒的抢救状态,同时也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增加与病人家属谈话的环节,让学生同虚拟的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设置病例的具体疾病,在病人心肺复苏成功后,可以调出病人的病例资料,回过头来分析病人心跳骤停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考核:学生根据电脑和监护数据提示进行心肺复苏,整个过程考官都不干涉,全程录像,之后进行打分。各个板块的师资建设虽然这一“基于模拟平台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 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仍不言而喻,只是对现有教师队伍而言这一模式尚属新鲜,无

26、论是教学开展之前的病例及考核标准的编写,还是今后教学实践中师生的磨合、适应情况及教学模式的改进,都需要教师团队的不断摸索。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显得相当重要。一方面,教师的选拔很重要。要求授课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并愿为之付出大量的热情和精力,专业知识也要求非常扎实,还要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序贯的相关师资培训也必不可少。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教师培训和授课指导,带来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并定期组织教学骨干至国内外类似教学开展较为成功的院校参观学习,并将成功经验带回推广。制度建设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和维系,其中包括教师选拔制度、教学评估制度、专家督

27、导制度等。同时还需要制定一套基于该模式的、能够量化的、客观合理反映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医学生考核体系,有效发挥这一模拟平台的功能。七、进度安排(2009年2011年,按年度填写)2009年10-12月:准备阶段按照计划书,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人员安排,实施计划。2010年1-12月:启动阶段完成“内、外、妇、儿及危重病”等学科的相关医学场景设计、编写教案、制定评分标准、教师培训,并进行教学、考核试运行2011年1-9月:完善阶段在试运行的基础上寻找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教学平台全面的运用与临床教学和考核中。并完成录像,资料留档,以及同学及教师的反馈表。2011年10-12月:总结阶段在全面运用与临床后,对于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总结,并结合同学问卷反馈,总结教学的经验与不足,研究对策及改进方法,完成总结报告。八、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1. 完成各科相关医学场景设计的影像及多媒体资料的汇总2. 完成各科不同场景的标准化病史缮写。3. 完成各科典型病例的计算机模拟临床病案库。4. 完成各科临床实习前培训的教学大纲及教案。5. 完成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