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_第1页
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_第2页
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_第3页
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_第4页
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其实就是真正读懂英文的能力,其中包括利用阅读技能读懂文章的能力,但并不只是运用某些所谓技巧应试的能力。如果只关注所谓的应试技巧,应试能力可能会有提高,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并不见得有质的提高。而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同时能够运用某些应试技巧,则肯定可以考出好成绩。近年来,随着我省高考的特殊调整,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又增加了比例,使得分值也提升了。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

2、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分值要占高考英语总分的40/150,是所有题型中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

3、试考生以下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6.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1从高考试卷的分值分配来看08年以前高考英语卷总分150分。其中听力30分,单项选择15分,完形填空30分,阅读理解40分;II卷中对话填空10分,作文25分。08年高考新方案,英语卷总分为150分。其中语音题5分,单项选择15分,完形填空30分,阅读理解40分,情景交际10分;II卷中

4、单词拼写10分,短文改错10分,作文30分。2010年高考英语卷总分150分。其中音标题5分,情景交际5分,单项选择15分,完形填空30分,阅读理解40分;II卷中单词拼写10分,短文改错15分,作文30分。由此可见,无论是新高考方案还是原来的高考方案。英语卷中,阅读理解题型所占分值都是最高的。所以,从试卷的分值分配上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题如果做不好,试卷总分是不会高的。2从阅读能力对其它题型的作用来看阅读能力其实不仅仅局限于阅读理解题型。其它题型尤其是听力,完形填空,对话填空在很大程度上也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力又叫听力理解;解完形填空的第一步,就是用2-3分钟通读全文,理解大意;而对话

5、填空更是考察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作文其实是在大量阅读理解输入基础上的输出。即使是以考语法和词汇见长的单项选择其实也离不开阅读理解能力。因为解单项选择,首先要读懂题意。随着近几年对语法难度的浅化,读懂题意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如有一道高考题:Whe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a job interview, please always remember the golden rule: always give the monkey _he wants. A what B which C when D that这道题所考察的语法知识其实并不难。名词性从句中从句缺宾语用

6、what选A。但不少同学在这道题上化了很多时间,迟迟不敢下决定。究其原因,原来是想不通“monkey”在这个句子中的意思。有不少同学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最后问我“老师,这个单词是不是印错了,哪来得“猴子”(monkey)啊?”由上述可知,阅读理解能力是重中之重啊!没有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举步维艰,寸步难行。一、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常见类型有 1.故事性材料。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去叙述一个故事。读这类材料的目的是通过对主人公故事的思索,学习做人的道理。 2.阐述性材料。作者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或知识。阅读信息性文章的目的是学习作者所阐明的某个道理或事实,

7、以丰富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见解。 3.程序性材料。此种材料无观点,又无情节,是一种对某事或某物的说明。如某产品说明书、大赛报名办法、广告、列车时刻表、招工启事等。阅读此材料可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 二、高考阅读理解材料的常见设题类型 1.主旨判断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判断、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2.内容细节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的能力。 3.推理判断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的能力。 4.猜测词(句)义题。这类题目考查学生依据上下文理解、推断词汇或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

8、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积累词汇,夯实语法功底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词汇量的多少和常用词的识记决定了我们对英语理解和表达的程度。我们大部分的词汇是来源于我们的教材,但是我们平常的阅读理解中的词汇可能是超前了的。所以,对词汇的识记必须从平常要求。首先,不仅应该记忆课本上的词汇,还应对平常所见材料中遇到的新单词、短语和固定句型加以积累;对一些认知词所出现的新意思加以概括,反复记忆,循序渐进。其次,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在阅读理解问题中使用频率高的词,如:infer,suggest,conclude等。当然,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也可以有效的利用构词法。通过读音和字母组合的联系掌握词汇的拼写,利用词缀的规则

9、把握词汇的意思和词性。我认为这是最能让学生在记忆单词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 扎实的语法功底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功。新课改教材都提倡淡化语法,然而,在阅读文章中却会出现很多的长难句,涉及到各种从句,倒装,虚拟,省略和非谓语动词等语法功能分析。很多学生因缺乏语法知识而失分,所以,适当的语法知识的掌握是很必要的,特别要把握好句子的基本结构,除非我们的阅读材料都是一些简单句构成的。对于语法知识的把握会随着教材的进度而进行,尽量能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能自己认知出语法现象,分析,理解后能举一反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要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良

10、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视读阅读是看的过程,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应用手或笔尖指着文章逐字地读,也不应读出声音来或在心里默读,这些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2.少查或不查字典阅读时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这个时候学生不应停下来反复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应跳过去继续读。因为阅读主要是与作者交流思想,获取信息,而不是研究语言,就是遇到一些反复出现,影响文章理解的关键词,也应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查字典,平时养成了习惯会有依赖性,不肯主动思考,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查字典。3.立足于看一遍就理解阅读时应强调注意力高度集中,读得快,视时短,信息输入就会更多的注意关键词,省

11、略掉次要细节,抓住中心大意。如果读得慢,容易在一些词汇上停留。造成对文章整体意义的忽视与局部情节的遗忘,但还要注意阅读时不可不断地回过去阅读。4.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阅读,让大脑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学会从已知信息预测未知信息,不断培养把握篇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习惯,读后及时通过题目进行自我检测。三、扩大阅读视野,多样化阅读 阅读材料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题材,因此,阅读题材应多样化。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阅读方式等都可能会有联系。历史、文化、人物传记、故事、小说、小品、科普、时尚等内容都应有所涉足,语言反映人们的生活,都源自生活,不论国界和时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获取知识。四、

12、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 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差,知识面狭窄,这些都制约着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但是缺乏必要的阅读技巧也是导致阅读能力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结合英语阅读的目的和常见的阅读考题形式,利用教学和练习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以便利用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抓主题,正确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找它的主题句,一般文章的主题句,在第一段的第一句,有时也有可能在第二段或最后一段,所以阅读时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但也有可能主题句不明显,难找,这时就应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是对某个句子进行说明,描写或解释,那么该句肯定是主

13、题句,从而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2.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找寻信息在阅读考题中,常有关于主要事实与细节的题目。我们可采取寻读法,找寻有关信息,迅速判断所查内容的大概位置,认真读你所要的信息。对于与题目无关的内容,可采用略读法,以减少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3.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做阅读理解题时,学生往往会要求判断一些没有直接表达的观点或作者的态度,这样的考题虽没有直接的答案,但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断,从而得出准确答案,做这样的题目时,要理解和遵照作者的意图,有时作者直截了当表明观点,更多时候,借用别人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通过转折词来提出与前面相反的观点,因此确定作者的观点时,必须联系全文,通篇进行考虑分析。此外,还可以在学校橱窗开辟英语专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