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1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2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3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由于气体

2、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

3、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难点:大气压的测量。三、教学策略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的了解。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

4、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演示: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稍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演示: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一只稍粗,较细的试管刚好能够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在里面自由移动。如图1,在稍粗的大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图1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观察并回答,瓶子变瘪了,同时会听到“喀拉喀拉”的声音。把瓶子压瘪的只能是空气。观察并回答,大试管里的水会从两试管间的缝隙流出,同时看到小试管不仅没

5、有掉下来,反而在大试管中上升。原理揭秘:装置倒置后,大试管中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流下来,小试管上方的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教学(30分钟)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思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

6、个方向都有压强。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小实验: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多媒体课件展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回答:液体

7、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与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运用类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有意识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进一步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演示: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使水能随着容器上升?如果容器足够长,水能否升高到任意高度?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

8、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引导学生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了解高压锅的道理。利用视频展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能随着容器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当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可以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刚开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水银会下降。当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水银会停止下降。所以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学生讨论得出:因为,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托里拆利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大气压托起液体,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