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研究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1.gif)
![[硕士论文精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研究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2.gif)
![[硕士论文精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研究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3.gif)
![[硕士论文精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研究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4.gif)
![[硕士论文精品]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研究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8/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aac9ac82-1992-4a0c-9469-c44085aaa9b75.gif)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市场供应,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当中,国有企业负责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制度改革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负责人业绩评价尤为重视。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06年12月30日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应该说,最近几年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本文所要探讨的关于鼓励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虽然办法中已经把自主创新的内容加入到对企业负责人奖励的制度中来,但是仍缺乏一套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对鼓励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体系,这是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项紧迫而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系统地研究了自主创新的思想渊源和自主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回顾了国内外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理论;第三部分,对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变迁进行了评析,并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评价。第四部分,以体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依据,最终构建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一部分以两个公司为例,证实所建体系的可行性。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是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依据,从鼓励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对国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帮助。关键词自主创新、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帚这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FTERMORETHANTWODECADESOFREFORMANDOPENINGUP,THEREFORMINTHESTATEOWNEDENTERPRISEHAS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THESEYEARSWITNESSFURTHERINCREASEINTHETOTALAMOUNTOFSTATEOWNED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ECONOMICEFFICIENCYTHEREFORE,THEOPERATIONQUALITYANDCOMPETITIVENESS,CONTROLLABILITY,ANDDRIVINGFORCE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SHAVEBEENFURTHERENHANCEDTHESEACHIEVEMENTSATTHESAMETIMEHAVEPLAYEDASIGNIFICANTROLEINTERMSOFTHEIMPLEMENTATIONOFMACROCONTROLPOLICIES,MARKETSUPPLY,ANDTHESUSTAINABLE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THUSINALARGESCALEMAKINGAPOSITIVECONTRIBUTIONTO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ITSHOULDBEPOINTEDOUTTHATTHESEACHIEVEMENTSATTRIBUTE,INACERTAINEXTENT,TOTHESUCCESSFULMANAGEMENTANDLEADERSHIP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EXECUTIVESTHECPCCENTRALCOMMITTEEANDSTATECOUNCILAREVERYCONCERNEDABOUTTHERATIONALIZATION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EXECUTIVEMANAGEMENTSYSTEM;ANDTHEPRIORITYISATTACHEDTOTHEMANAGEMENTPERFORMANCEEVALUATIONONNOVEMBER25,2003,STATEOWNEDASSETSSU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COMMISSIONPROMULGATEDTHE”INTERIMMEASURESFOR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CENTRALENTERPRISEEXECUTIVES”,HEREAFTER,ONDECEMBER30,2006,THE”INTERIMMEASURES”WASREVISEDITISACKNOWLEDGEDTHATINRECENTYEARS,THEMECHANISMOFTHESTATEOWNEDENTERPRISEPERFORMANCEEVALUATIONHASBEENREMARKABLYIMPROVED,BUTSOMEPROBLEMSSTILLREMAINTOBESOLVEDTHEREFORE,THEREISANURGENTNEEDTOFORMULATEA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DEXSYSTEM,THOUGHTHEMEASURESTOADVOCATEINDEPENDENTINNOVATIONAREINCLUDEDINREWARDSYSTEM,ACCORDINGLY,MYPAPERAIMSTOINVESTIGATETHENEWLYARISENPROBLEMSINTHEMEASURESTOADVOCATEINDEPENDENTINNOVATIONOFSTATEOWNEDENTERPRISESTHUS,INACCORDANCEWITHTHENEWSITUATIONANDNEWDEMANDS,ITISIMPERATIVEANDCRUCIALTOCARRYOUTATHOROUGHANDINDEPTHRESEARCH,WITHTHESCIENTIFICCONCEPTSOFDEVELOPMENT,INTOTHE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INDEPENDENTINNOVATIONINORDERTOESTABLISHASCIENTIFIC,STANDARDIZEDEVALUATIONSYSTEMTHISISALLIMPORTANTGUARANTEEFORSTATEOWNEDENTERPRISESTOOBTAINAHEALTH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PAPERISDIVIDEDINTOFIVESECTIONSTHEFIRSTSECTIONINTRODUCESRESEARCHBACKGROUND,RESEARCHOBJECTIVESANDAPPROACHESTHESECONDFOCUSESONTHEIDEOLOGICALSOURCEOFINDEPENDENTINNOVATIONAND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INDEPENDENTINNOVATIONTHEORY;THENEXPOUNDSTHEDOMESTICANDFOREIGNTHEORIESONTHE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ENTERPRISEEXECUTIVESANDTHETHIRDSECTIONANALYZESANDEVALUATESTHEEVOLUTIONOFTHEPERFORMANCEEVALUATIONANDTHEEXISTINGSYSTEMTHEFOURTHSECTION,WITHTHEPURPOSETOREFLECTTHEMAINTENANCEANDINCREASEOFTHESTATEOWNEDASSETS,ANDTHEPROMOTIONOFTHEINDEPENDENTINNOVATION,PUTSFORWARDSALLINDEXSYSTEMBASEDONTHE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INDEPENDENTINNOVATIONOFSTATEOWNEDENTERPRISEEXECUTIVESTHEFINALSECTIONTAKESTWOCOMPANIESASACASESTUDYTOPROVETHEPRACTICABILITYOFTHEINDEXSYSTEMPUTFORWARDTHECREATIVEIDEASANDVIEWSINTHISPAPERATTRIBUTETOTHEUNDERSTANDINGOFTHE”INTERIMMEASURESFO,PERFORMANCEEVALUATIONOFTHEHEADOFCENTRALENTERPRISES”;ANDTHERESEARCHPERSPECTIVETODISCUSSTHE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WITHTHEPURPOSETOADVOCATEINDEPENDENTINNOVATIONARGUABLY,THEEVALUATIONINDEXSYSTEMPUTFORWARDINTHISPAPERWILLBEHELPFULANDBENEFICIALFORTHECENTRALENTERPRISESTOPROMOTETHEIRINDEPENDENTINNOVATIONKEYWORDSINDEPENDENTINNOVATION;STATEOWNEDENTERPRISE;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原创性声明本“罐宦声明所星妯鸲雏敝,是本人矗好师白QI傩导下,独茁差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唪邑型滂萄撰写盥睽牺溅果。对衣赠蛹究作出重秀确贼伦人和集体均已I生汶牛以啊犯靠黼胡。本声明懒赫挚责任自扣人承担。论嗍糍亟童日觌垃丝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完全了解山东大学徽留、使用学位沦妊徽,同蘸粒够船或向国家萑秽部门或硼勾I留翻越弼厦印件和电书疣允许沧蝎烂积灌惜阅本懒山东大学可眺络栏敲商留嘣硷部黼内容编入有起姑静豌旒裣索,可L;切硼影印、缩E1刻新鳕靖忏段保毓纫摒贼鲡谇学位IJ2汶。谕酢秘昭越撇型超日期丝墨竺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问题的提出第1章绪论自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理论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的热点话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工作者会议上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在这个体系当中,国有企业不可避免的要成为主力军。重视和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国有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还需要不断优化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制度改革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负责人业绩评价尤为重视。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并要求各省参照办法制定相应的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2006年12月30日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应该说,最近几年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本文所要探讨的关于鼓励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虽然办法中已经把自主创新的内容加入到对企业负责人奖励的制度中来,但是仍缺乏一套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对鼓励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体系,这是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项紧迫而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12研究的目的本文的开展旨在以一种系统的眼光审视自主创新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暂行办法辅导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1章绪论价问题,理清表象,洞察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实现业绩评价质的突破和变革,从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出发,以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构建鼓励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机制,为促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13研究思路与框架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自主创新理论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体系。本文是在当前理论界、企业界强烈关注如何衡量和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绩效的背景下,系统、深入地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负责人业绩评价进行研究。本文拟以鼓励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这一点出发探讨我国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机制,并构建出一套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体系。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如下图2L问题的提出UL相关理论研究综述U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变迁U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案例分析图1鼓励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构建研究框架。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系统地研究了自主创新的思想渊源和自主创新理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的形成与发展;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理论。第三章对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变迁进行了评析。首先对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评价。第四章以体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依据,最终构建出了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案例分析,以两个石化企业为例,分别对考虑自主创新业绩前后的指标进行分析,证实所构建的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14研究方法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拟在对自主创新和负责人业绩评价的思想渊源及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方法,同时,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说明构建基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15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从鼓励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改革与完善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论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启示。二、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依据,全面评价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部业绩和外部业绩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对办法所建立的负责人业绩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建议。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1自主创新相关理论综述211国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衍生概念,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是应中国特殊情况下提出的具有时代背景的概念,具有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外没有等同的概念,较早出现的相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ENDOGENOUSINNOVATIONKRUGNALA1993;RAINERA,FRANCON2005。内生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外部引进和裂化SPINIFF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系统内自发的行为RAINERANDERGASSEN,FRANCON2005。ARROW将技术进步最早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作用内生化,GROSSMAN,G随等建立了一个基于自主创新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UWE教授1995将内生创新和模仿创新并列提出,指出内生创新的涵义是原始创新。另一个相近的概念是集成创新INTEGRATEDINNOVATIONR,ROTHWELLANDDODGSON,1992,集成创新是技术基础的复杂程度而言的,其核心在于集成。集成的本意是指讲独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或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ROTHWELL在分析欧洲科学技术政策变化过程时,提出整合“科学创新政策”和“产业创新政策“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政策,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延伸。韩国的金麟洙LINSUKIM,1997在分析韩国企业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机制时,引入了4个分析框架全球技术框架、组织机构框架、企业层面上的主动学习与技术转移。同时,提出了韩国企业技术追赶与自主创新的几个关键要素吸收能力、技术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学习的动力。梁三来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观点综述阴经济纵横2006,11冒RAINERANDCRDASSEN,FRANCONARDIN,ENDOGENOUSINNOVATIONWAVESANDECONOMICGROWTH叨SLRUCIURALCHANGEANDECONCMICDYNAMICS2005,31】8ROTHWEL,SUCCESSFULINDUSTRIALINNOVATIONCRITICALFACTORSFORTHE1900S阴RDMANAGEMENT1992,223221239O金瞵沫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能力【M1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NAUSHADFORBES和DAVIDWIELD2000的研究表明,技术追赶者的自主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种研发方式和技术领先者有很大的不同。PAWANSIKKA1998认为圆,企业应该和国家实验室以及其它国家研发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212国内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浙江大学的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内涵,他认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本国自身的学习与研发活动探索技术前沿,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快速使之商品化。他对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开发中的学习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学习模式,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东北大学谢燮正1995教授认为自主创新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提出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的“他技术创新”,这里的“他”就是外国的技术。第一个对自主创新进行明确论述的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杨德林、陈宝春1997,他们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依靠自身力量独自研究开发、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具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突破;二是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三是新市场的率先开拓。西北大学的张炜和杨选良教授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因素,研究开发得出社会承认的新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傅家骥教授在1998年指出固,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联合攻关探索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以达到目标的一种创新活动。比较全面地论述自主创新涵义的研究出现在最近几年,并且我国学者对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是从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开始。万君康2000认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本国自身的学习与活动,探索技术前沿,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NAUSHADFORBESDAVIDWIEL正MANAGINGRDINTECHNOLOGYFOLLOWERSJRESEARCHPOLICY,20002947539PAWANSIKKAPMALYSISOFINHOUSERDCENTERSOFHMOVATIVEFILMSININDIAJRESEARCHPOLICY,1998277999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刀科研管理,1994,23235固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周寄中等2005指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利用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郭昌欣2005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以我为主发展与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科技战略方针。刘凤朝等2005指出,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科技突破,进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活动。他认为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主体,自主创新有不同的内涵。温瑞君2005提出,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渐进的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学习、引进,融合或引入现有的技术来建立新的技术平台;第二类是根本的自主创新,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秦颖2007提出自主创新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实际控制权或控股权的内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模仿再创新、集成与合作等方式,以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或参与并制定国际标准为标志,以最终实现商业价值为结果的主动性创新活动。中共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彭纪生、杨晓玲、王芬等学者、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自主创新内的观点。关于自主创新的现状与自主创新的战略措施,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陈至立2005认为自主创新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万君康2000将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分为3种模式,即领先型或自主创新型、紧跟型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型、模仿创新或技术引进型,他认为决策实体的经济科技能力和战略目标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产业技术战略的模式。程源、雷家骗等2005认为,技术战略分为3种类型领先创新战略、跟。周寄中关于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联动【J】管理评论,2005,114145。刘风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温瑞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FJ】集团经济研究,2005,96869回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9卜6万君康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联与差异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443466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刘国新、李兴文2007提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微观企业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和宏观的国家创新体系层面。以上是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及自主创新内涵的研究现状,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各自对自主创新内涵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自主创新的理论内涵。22业绩评价相关理论综述221国外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业绩评价思想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有活动开始,就有了业绩评价的萌芽。从近代经济发展史看,真正意义上的业绩评价需求是在19世纪中后期现代公司制度诞生以后,主要是为了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是以成本评价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特别是股份制公司的诞生,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才对企业业绩评价问题开始普遍重视并开展研究,一百多年来,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督国有合营企业、评价负责人业绩的重要手段。在国外,业绩评价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信用评价,包括资信评价和企业评价;另一种是以政府评价为主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纵观国外业绩评价理论研究发展与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19世纪初20世纪初成本业绩评价制度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很简单的降本求利思想,目的是通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该时期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成本。随着负责人对成本认识的不断深入,以成本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从对主要成本的评价过渡到对全部成本的评价。到19世纪末期,进而发展到对标准成本的业绩评价阶段。1911年,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实现了成本会计的二次革命。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由被动的事后系统反映分析转变为积极、主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动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达到了对成本进行管理的目的。成本控制的状况即标准成本的执行状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二、企业财务业绩评价体系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自由竞争已过渡到了垄断竞争,这一时期从事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发展起来,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20世纪20年代,运用的比较广泛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就是销售利润率。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目标是税负最小化,母公司一般只注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而极少关心其业绩评价问题。20世纪70年代,麦尔尼斯强调最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包括净资产回报率RONA,其次为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形成了以投资回报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业绩评价体系。这一阶段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大变化就是将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系统的补充,这为下一个业绩评价时期企业创新业绩评价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三、企业创新业绩评价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经济时期的到来,金融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将绩效评价与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相结合。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必须形成和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企业的负责人过分关注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忽视了企业的动态发展能力和非财务指标,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保持。因此,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业绩评价体系诞生了。其中影响性最大的是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它以公司战略为核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业绩评价和战略实施。222国内业绩评价研究综述我国对业绩评价的研究探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而逐渐走向成熟。在我国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993年财政部出台企业财务通则所设计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变革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第三次变革是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指标体系。一、建国后至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前的业绩评价194卜1993年这一时期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由此形成了套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一时期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固定资产产值率、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总额完成率、销售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前,企业财务评价体系长期以资金、成本、利润为重点。圆二、19931995年的业绩评价这个时期主要是指企业财务通则试行至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出台以前的业绩评价。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原有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要求。1993年7月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8个指标组成,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企业财务通则出台后,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但是,这套体系仍侧重政府部门管理的需要,没有充分体现投资者要求以及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要求。三、19951999年的业绩评价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财政部于1995年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这套指标体系由销售利润率、吴婷初探循环经济下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明知识与创新,200810。易娜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9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累积率10项指标组成,从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对社会贡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套指标体系引导企业从过去注重追求产值、追求高投入逐步转向注重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强资本保全意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开展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人士对企业财务业绩做出综合评价。初步形成了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套指标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反映企业知识和智力资产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没有反应企业财务业绩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没有考虑现金流量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将非财务指标融合进来,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四、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出台后的业绩评价19992006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更加有效的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财政部等部门在对国外的业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后,于1999年6月1日联合印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国有资本金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进行了重新规范,重点是评价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4项内容,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负责人的业绩。对这4项内容的评价有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计32项指标构成,初步形成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五、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至今2006年至今2006年5月1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并颁布实行,9月12日印发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对中央企业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包括两个部分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和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管理绩效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财务绩效包括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业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王雷和胡维华2000提出采用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10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盈利指标、社会贡献评价指标等5个一级和11个二级财务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上市公司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李桂范和李有俊2001从有效评价与合理监控企业国有资产的微观经营效果角度,构建了资本金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且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资本金利用率指标的优劣。王泽霞、李芝军2001提出了针对于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定性部分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把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方法中的定性指标优化为一种定量化的、更加灵活有效的评判系统,充分考虑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必须考虑的诸多非财务性信息。李健、邱立成、安小会2004探讨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评价指标的特点、原则和层次,给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评价方法。史晓燕2006在分析现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足的基础上,立足循环经济设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层次综合评价方法。223业绩评价方法的演变经过多年实践,在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相继推出了杜邦分析法、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EVA系统、业绩评价金字塔和平衡记分法等一系列的评价方法。一、以杜邦分析系统为代表的财务模式这种模式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提出,它以财务指标为主,以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现金流量、内部报酬率等为核心,包括利润、收入、费用及由此所得的各种财务比率指标。这些财务指标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财务指标中的各相关数据直接来自于会计报表,数据更客观、准确。杜邦分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奠定了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的统治地位。但只注重财务指标也使被评价者行为短期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被评价者只注重财务指标,而忽视了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二、以经济增加值EVA为代表的价值模式评价方法这种模式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来进行业绩评价。价值模式中较为成熟的方法是STERNSTEWART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另外,还有一些咨询公司也开发了不。谭明军,王艳艳论杜邦分析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701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同的业绩评价指标,如沃尔特价值咨询公司著名的投资现金回报,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完全商业汇报和艾意凯、阿兰咨询公司的股东价值创造等。EVA是企业的税后经营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利润余额,其理论基础是“剩余收入“。EVA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调整,设计出能基于企业经济现实,并能反映出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指标。这种调整以满足资本市场和股东的要求为前提,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导向来进行。它与传统会计利润指标的区别在于强调了资本成本,尤其是股权的成本。1997年,JEFFREY等人提出了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REFINEDECONOMICVALUEADDED方法。REVA指标认为,公司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公司资产的经济价值,而是其市场价值。可以说EVA、REVA评价体系是目前最成功的单一指标体系的应用典型。从实质上说,EVA、REVA还都是属于财务指标的范畴,只不过是对严格意义上的财务指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它明确提出股权投资具有机会成本并将其考虑在内,不鼓励以牺牲长期绩效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使企业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单一指标,EVA、REVA在负责人和所有者利益协调方面不容易做到天衣无缝,仅通过一个指标,很难充分考虑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而且,EVA所关注的资本成本难以准确的确定。三、以平衡记分卡BSC,BALANCEDSCORECARD为代表的平衡模式平衡模式也就是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补充非财务指标,构成一个多指标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种模式不仅要考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补充,还要考虑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问题。圆平衡记分卡最初源于1990年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评价未来组织的业绩”课题的成果,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业绩评价模型。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卡普兰ROBERTSKAPLAN教授与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P诺顿DAVIDPNORTON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使平衡记分卡的理论与方法得以系统化。哈佛商业评论评定平衡记分卡是过去七十五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管理观念之一。平衡记分卡从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包括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国王岩明,周全论企业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2圆姜野平衡记分卡种新型的战略性业绩评价系统【J】中国林业企业,2002041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习和创新。BSC建立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注重企业整体最优,它强调企业从长期和短期、结果和过程等多个视野来思考问题。但BSC没有给出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之间的明确关系,BSC中缺乏对知识和智力资本业绩的评价。23小结在本部分中,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业绩评价的研究状况,分析了业绩评价方法的演变,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为下文的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第3章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变迁评析第3章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变迁评析31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的变迁我国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的研究探索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效益的评价,侧重对工业经济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是工业企业的产值、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等,这种以“实物产量为主体内容的评价方法是将企业的年终完成结果与年初计划比较,以此确定企业经营成果。改革开放以后,曾推行以利润承包为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评价指标主要是利润完成情况和上交利税情况,评价方法是实际完成情况与承包指标对比,从而确定经营业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政府有关部门开始重视和研究企业评价问题,积极探索在政府转变职能后,对国有企业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评价内容上,由原来的以反映总量方面内容为主,如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转向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核算等多方面;在评价指标上,由单纯的总量指标,转向系统化的以比率指标为主导的评价指标。纵观国内企业以及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评价理论研究发展与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311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评价方法19491982年建国后,我国建设任务比较繁重,通过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有工业体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基本没有自主经营权。对国有企业实行以“实物产量”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196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对企业实行了“五定“即定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定人员和机构,定主要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与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系和“五保“即保证产品的品质、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交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期限。1974年,国家有关部门拟订了产品产量、工业产值、生产成本等8项技术经济考核指标。1979年,又将这8项指标改为产量、质量、利润和供货合同等4项计划指标。虽然考核范围包括产量和利润,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值和利1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润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这种以实物产量为主的考核方式,导致国有企业严重缺乏效率。回312改革开放初期的评价方法1982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提取企业基金制度、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企业“利改税”制度、企业承包制度等改革,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逐步拥有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国家对企业业绩的考核开始转向以财务效益为中心。但这个时期,由于没有解决国家作为所有者,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评价问题,因此对企业经营者基本上还是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办法。198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包括总产值和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等在内的16项“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当年,六部委又做出补充规定,从16项指标中选择10项进行考核,并计算经济效益的动态发展指数。1988年,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资金利税率等8项综合考核指标,但由于没有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具体评价办法,这8项指标在企业管理考核工作中都得到真正的应用。绝大多数实行承包制的企业还是主要通过企业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来评价承包计划的完成情况。31320世纪90年代的业绩评价方法19922003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也逐步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体系。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了6项评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包括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根据新的形势,将上述6项指标调整为7项,即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成本费用利刘江峰,夏云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企业经济,200568889第3章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机制变迁评析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1995年,财政部根据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布了包括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社会贡献率等10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这两套评价体系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办法的巨大进步,但由于缺乏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以及标准行业划分太粗而大大降低了评价实践的适应性。1999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规则及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操作细则,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了重新规范,重点是评价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4项内容。对这4项内容的评价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3个层次,共计32项指标构成。至此,初步形成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不能整体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缺乏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2002年2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根据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规则,将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32项指标改为28项,6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导意见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效绩评价业务暂行办法。这套评价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评价方法也较为科学,评价结果主要为政府、投资人,债权人服务。但这样评价仍为事后评价,解决了如何评价的问题,但缺少目标值的确定,其评价结果也没有和企业负责人的奖惩挂钩。3142003年以后的评价方法2003年11月,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在第一条明确地提出建立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宗旨是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2006年国资委第46次主任办公会议对办法进行了修订。该办法突出了投资回报和资产保值增值等指标,同时按照不同行业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对一些特殊行业,做了例外规定。该办法主要特点是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评价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和任期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理机制解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考试导向试题及答案
- 玛丽苏测试题及答案
- 脑部小测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管理师考试内容分析试题及答案
- 激光设备选型讨论试题及答案
- 教学活动面试题及答案
- 服装工艺比赛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对未来工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中职业倦怠现象的探讨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8-1-1变量的相关关系【课件】
- 《应用文写作》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绿城地产集团标准化运营手册地产客服项目交付项目运营手册之交付工作操作指引V1
- 风电项目风机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GB 1499.1-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 叶片维修工-B卷考试附有答案
- 小学一二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带拼音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操作使用方法培训课件
- 2024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五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磁学》梁灿彬课后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