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总库容为420万M3,共设置42座10万M3外浮顶原油储罐。北区油库环境影响报告于2010年2月22日获得大连市环保局的批复,2011年竣工投用。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统一归口管理中油股份公司旗下的原油、成品油、石化产品、天然气进出口及转口、海运等国际贸易业务和境外仓储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业务。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由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改的通知(环办2010111号)的精神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有关要求,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目的是通过此次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工作,结合“716”事件的经验教训,参考各级有关部门对油品罐区风险防范的最新要求,分析储备库存在的环境风险和防控措施的可靠性,确保各类事故发生时储备库均可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控制,把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影响降到最低。在专题报告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大连市环保局及各级环保部门、建设单位、储备库运营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与指导,现已完成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的编制工作,特报请审查。1总则11编制依据111导则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SH/T30022000;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92009;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2011,20125实施;石油化工储存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DB21/T19722012,辽宁省地方标准,20125实施;关于开展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改的通知,环办2010111号,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20100730;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101;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1190200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7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87;关于印发辽宁省石化企业及油气储存供应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辽公通201119号,2011124。112技术文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施工图设计,200911;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项目北区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1;关于对大连市中石油国际储备库项目北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10222;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2011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验收,2011718;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2011617;项目原油泄漏及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121;大连大孤山半岛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书,20067;大孤山半岛化工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与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2011。12评价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源辨识,GB182182009;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13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有关规定,将风险评价工作分为一、二级(级别见表131)。表131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按照本项目涉及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和临界量确定重大危险源,具体见表132。表1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装置物质类别临界量QT实际存在量QTQI/QI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1000原油储罐原油易燃液体易燃液体23闪点1(重大风险源)上述辨识结果表明,本项目涉及的原油罐属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地处大孤山半岛工业区,本次评价范围辐射项目周边5KM,分布有顺意里、顺风里等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分布情况参见表141和图141。各敏感目标与本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见图141。表141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序号敏感点名称相对于本项目的方位距厂界的最近距离M功能规模(户)1顺意里NW3450居住区2502顺风里NW4850居住区36015评价重点对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项目基本概况、建设进程及投运至今的运行情况。在模拟事故情景预测的基础上,对大气环境风险事故的环境影响及火灾伴生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明确原环评及批复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重点是三级防控体系的设置及具体事故处理应急措施。针对“716”事件后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尽可能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类型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对策,事故后续处置措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分析事故发生时,可能对海域、地下水以及土壤环境构成的影响;确保事故状态下,事故水不进入海域;并提出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环境相应的风险防治或污染防治措施。图141评价范围与敏感目标分布图1KM风险评价范围顺意里顺风里东泰天源基西太5KM2工程概况21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项目位置位于大孤山半岛新港石化储罐区,处于保税油库北侧、国储库西侧、海鲇路以北,东侧和南侧为山林。储备库北区工程总规模为420万M3,库内共设7个罐组,每个罐组由6座10万M3原油储罐组成。同时包括原油泵房、事故池、初期雨水池、消防泵房、泡沫站等。储备库供热、供水、排污等设施依托大连港与市政系统。码头设施及储备库与码头之间的管线均依托大连港现有泊位及油品接卸设施。本次环境风险评价针对项目围墙内设施,不含库外依托管线。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11。表211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表项目具体内容占地面积790679M2储罐共设7个罐组42座10万M3双盘式外浮顶储罐,其中13罐组储存低凝、低粘原油;45罐组储存低凝、高粘原油;67罐组储存高凝、高粘原油输油泵输油泵房一座,设4台2000M3/H装船泵,1台1600M3/H外输泵,1台800M3/H装车泵,2台150M3/H抽底油泵主体工程输油管线包含项目边界内全部管线;本项目管线延伸至红线外1M,此外均依托大连港的管线生产辅助中控室,阀组间,维修间及车库,I/O室、阴保间等辅助工程消防消防泵站1座3台冷却水消防泵,2电1柴;2台泡沫消防泵,1电1柴,泡沫站3座,2座6000M3消防水池供电双回路电源供电,同时采用了应急柴油发电机、柴油直拖泵、EPS系统作为应急电源及动力源供热储备库内供热依托大化集团大孤山自备热电厂公用工程排水清污分流,含油污水及初期雨水送至新港含油污水厂;清洁雨水统一汇入储备库南侧的排洪暗渠,最终经大连港排洪口排入海域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初期雨水池4000M3一座,事故水缓存池41000M3一座;对含油污水及事故水进行暂存,最终由含油污水提升泵排至新港含油污水厂依托工程海运依托大连港现有泊位;依托库区1M外大连港管线输送至周边罐区、石化企业及实现火车外运;通过与保税油库间的2根联络线可实现依托保税油库出库进出库管道与码头相连;污水处理依托大连新港污水处理厂;储备库内供热依托大化集团大孤山自备热电厂211储罐及油品特征1罐组及储罐设计参数原油储罐基本情况见表212。表212原油储罐基本情况表罐组介质油罐型式单罐罐容M3最大储油高度罐壁高内径13中东沙特阿拉伯中质原油为代表的低凝、低粘原油45委内瑞拉MEREY16原油为代表的低凝、高粘原油67非洲苏丹PF混合原油为代表的高凝、高粘原油双盘外浮顶储罐10万195M2097M80M原油储罐高液位报警19M,高高液位报警199M,低液位报警25M,低低液位报警20M。高凝点原油储罐加热方式采用内部蒸汽加热盘管加热。管道采用电伴热方式。主要油品种类物性见表213。表213主要原油种类物性沙特阿拉伯中质原油物性密度20G/CM3运动粘度CM3凝点有机硫含硫量WT5080086665323126委内瑞拉MEREY16原油物性密度20G/CM3运动粘度CM3凝点含蜡量WT沥青质WT有机硫含硫量WT闭口闪点385059600956379193298约18017961224396483249253226289苏丹PF混合原油物性密度20G/CM3运动粘度CM3凝点有机硫含硫量WT胶质WT含蜡量WT沥青质WT09081505960350131322002022储罐主要附件及防腐浮顶排水系统2套8英寸规格的枢轴式排水系统。密封装置一次密封采用性能好的弹性泡沫密封,二次密封选用面接触型高硬度橡胶刮板式密封。刮蜡器对于储存高凝点高粘度油品的储罐,设置重锤式刮蜡器。其他附件安装转动扶梯、量油导向装置、紧急排水系统、自动通气装置、人孔等附件。罐底、罐顶等部位采取内防腐层保护,储罐内壁从距底板2M处至罐顶2M处不施加防腐层保护。储罐底板外表面采用混合金属氧化物带状阳极的强制电流保护系统。储罐底板内表面和油水分界线15M以下采用具有高活化能的铝合金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方式。212输油管线库内输油管线包括进入储备库主干管、出泵汇管,进出各罐组的汇管以及罐组内进出罐体汇管。主要管线汇总见下表所示。表214管线情况表序号管线类型公称直径MM长度M1进出罐区汇管10003862进出罐区汇管9002963进出罐区汇管1000404进出罐区汇管900365进出罐区汇管10003856进出罐区汇管900377进出罐区汇管10004078进出罐区汇管9003289进出罐区汇管90010410进出罐区汇管9008411进出罐区汇管100050012进出罐区汇管9005513进出罐区汇管100050014进出罐区汇管9003515进出罐区汇管1000578616进出罐区汇管9003517进出罐区汇管1000578618进出罐区汇管9005519进出罐汇管100014020进出罐汇管1000139321罐前管线800322罐前管线8007323罐前管线800324罐前管线8007325罐前管线800326罐前管线8007327进出罐汇管1000141528进出罐汇管1000139929进出罐汇管10006530进出罐汇管10001131进出罐汇管100011232进出罐汇管1000223833进出罐汇管90014734进泵汇管1000225835出泵汇管1000225836进泵汇管100010237出泵汇管7008938进泵汇管9009939出泵汇管90013440进泵汇管90011841出泵汇管900152213平面布置储备库北区工程布置集中、紧凑,由储罐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管理区组成。储罐区共设7个罐组。每个罐组内布设6个10万M3原油储罐,两罐共用一个隔堤。储罐区道路成环形布置,道路为双车道,路宽10M,转弯半径大于150M。道路路面结构为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0CM,碎石基层厚25CM。台阶之间通过纵向坡度为15的道路连接。辅助生产区包括维修间及车库、消防泵房、消防水罐、变电所、计量间和凝结水加压泵房、泡沫站含I/O室、阴保间和变电所。维修间及车库设在库区的最西侧。变电所和消防泵房、消防水罐等消防设施靠近罐区布置,泡沫站布置在罐组之间。事故池及初期雨水池布设在罐区的最南侧库区的最低点,便于消防事故水及初期雨水自流进入水池。污水提升泵房紧邻事故水池布置。行政管理区设有综合办公楼,集中布置在罐区西部,位于罐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环境相对较好。库区共设置4个出入口,在行政管理区的北侧设置1个出入口与海鲶路连接,在行政管理区的南侧设置1个出入口与海鲶路连接,在3罐组的东北角设置1个出入口与北区东侧的进库区道路连接,在3罐组和6罐组之间设置1个出入口与北区东侧的进库区道路连接,行政管理区设单独出入口与海鲶路连接,对外通道满足消防及运输要求。库区周围设置实体围墙,高25M。储备库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一。参见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已通过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北区工程内部平面布置防火距离见下表。本次评价,进一步比较了项目平面布置距离与2012年5月1日实施的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2011中相应距离要求,项目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满足该规范要求。表215北区工程内部平面布置防火距离项目内容最近距离M原标准M新发布标准M与相邻油罐距离332032与输油泵房距离481920与初期雨水池及事故池距离392830与消防泵房距离443340与消防水池距离443335与中心控制室距离1031960与泡沫站距离342420油罐与围墙距离3514525与初期雨水池及事故池距离212020与消防泵房距离4901230与消防水池距离4901215与中心控制室距离10002030输油泵房与围墙距离391015与消防水池距离5602525与消防泵房距离5602530与中心控制室距离10002050与其他建筑距离171515初期雨水池及事故水池与围墙距离311010其中原标准为罐区设计及建设时依托的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新发布标准为2012年5月1日实施的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2011214竖向布置及排水设计储备库场地起伏较大,自然标高高差约为142M,竖向采用台阶式布置。罐区围墙内竖向共设置4个台阶,由北向南依次降低。7个原油罐组,分别布置于3个台阶上13罐组场地标高为77M;46罐组场地标高为72M;7罐组场地标高为65M;45000M3初期雨水及事故水收集池布置在590M台阶上。由北向南依次降低。台阶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高度为56M。场地排雨水坡度为03,罐区排雨水坡度为05,罐区防火堤内采用明沟排雨水,罐组内初期雨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后期清洁雨水流入集水池通过暗管排入场区道路边沟。场区沿道路边设置盖板沟,清洁雨水通过道路边沟汇入暗管从库区东南角位置雨排口排出库区,最终排入库区外排洪暗渠。防火堤内设置集水坑每个隔堤内设1个,坑内设置防冻型自动截油排水器,由管线接出防火堤外,并设置埋地闸阀清洁雨水阀1个;集水坑另设事故排水管1条,在堤外设置埋地闸阀事故阀1个。正常情况下打开清洁雨水阀,堤内雨水经水封井后排至路边排水沟,事故时关闭该阀,打开事故阀,事故含油污水经水封井后进入库区含油污水管网,最终进初期雨水及事故水收集池。初期雨水及事故水池均设置液位检测仪表,在中心控制室进行高低液位报警。含油污水提升站内设置2台含油污水提升泵,能实现互为备用又可分别提升两格水池内的污水。设置污油回收泵1台,吸水管2条,可分别提升两格水池内的污油。为了防止含油污水通过清洁雨水管网流出库区,在清洁雨水出库前的水封井内设置2台钢闸板手电两用启闭机电机防爆,罐区火灾事故时关闭排放闸门,打开截流闸门,截留排入清洁雨水管网的含油污水,使其排入初期雨水及事故水收集池。启闭机在消防控制室远程控制。储备库竖向布置图见附图一,排水情况见附图二。22工程实施情况221管理要求执行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各部门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见表221。表221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表报告名称批复部门文号时间项目设立复函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发改能源函200922号2009226北区工程备案通知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局大保经发改备字200938号200932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国际事业计划字201069号201033环境影响报告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大环建发20105号201022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大连保税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地字第2010009号201039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设立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辽安监危化项目审字20105号2010114初步设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油计2010459号201073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设计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辽安监危化项目审字201120号2011418消防验收大连市公安消防局大公消验2011第0225号大公消验复2011第0055号201161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验收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辽安监危化项目审字201143号201171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大环监验字2011第035号20124各批文及验收意见见附件。222运行情况储备库自2011年8月18日投产以来,建设单位全权委托有油库运营资质和能力的专业队伍辽河石油勘探局进行管理,辽河石油勘探局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成立大连石油储运项目管理部,以专业化运作管理模式,对大连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进行运营管理。运行至今,累计收油194万T,发油37万T,其中收油作业十次,发油作业四次。收储沙特阿拉伯、马里布、科威特、索科尔、巴士拉、下扎库姆和乌姆谢夫七种原油,其中,下扎库姆、乌姆谢夫、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原油进行过发油作业。2012年收油32万T,发油37万T,共投运28座油罐,还有14台尚未投运,目前库容157万M3。投产至今,储备库一直保持安全运行,未发生过任何环境风险事故。逐步实现了由稳定运营向管理升级的转变,实现了油库的受控管理。3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专题31大孤山区域环境概况311区域划分根据大孤山半岛化工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与管控一体化实施方案,大孤山化工区域划分成5个区,即大连新港区、化工区、北良港区、西太石化区和振鹏工业区。图311大孤山半岛区域划分情况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大连新港区的最西侧,三面环山,位置相对独立,储备库仅东侧与新港其他罐区相邻。312区域环境概况1地质地貌地质大孤山半岛属华北地层区大连复州地层小区。区内地层发育,按形成时代由下到上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区内岩石基本分三种类型,即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全区地处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复州台陷中部,是中国东部泛太平洋中生代活动带的组成部分,按基底与盖层展布可分城子坦断块和复州大连凹陷两个四级构造单元。城子坦断块大孤山半岛位于城子坦断块之南部,在北部出露有太古宙结晶基底,其南部边界以董家沟断裂与复州大连凹陷相接。受太古宙鞍山运动的影响,经历区域中温角闪岩相变质和褶皱作用,形成太古宙辽南陆块。鞍山运动后抬升为陆,遭受剥蚀,缺失后期沉积。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发育有印支期二长花岗岩、辉绿岩、伟晶岩脉及白垩纪花岗斑岩。复州大连凹陷大孤山半岛位于该凹陷区东部,包括整个沉积盖层发育区。凹陷形成于晚元古代,为晚元古代以来的沉积中心,发育有上元古界,为单陆屑式建造、异地碳酸盐建造及藻礁碳酸盐建造、蒸发岩建造。古生界不甚发育,为异地碳酸盐建造,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中石炭世出露有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受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轴向为北西、东西向的陡倾较紧密的同心背、向斜褶皱,构造变动强烈,使褶皱形态复杂,形成有高角度的北北东向及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在印支期,有基性岩浆顺层侵入,白垩纪有中基性火山喷发。地貌特征及类型该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海拔066310M之间,最高峰大黑山为辽南最高山,海拔66310M。地貌特征按成因类型、成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可划分出5种地貌类型,见表311。表311区域地貌类型划分表成因类型形态特征成因特点形态特征描述分布地点构造剥蚀地形构造剥蚀低丘陵1由单斜岩层及辉绿岩体为主,受剥蚀作用形成的尖顶状低丘陵(11)和圆顶状低丘陵(12)。标高3050M,北东和南北向长梁状、尖顶状、圆顶状,坡度1030,沟谷浅切割,多呈“U”形,深度1030M。小孤山、海青岛剥蚀堆积地形剥蚀堆积倾斜平原1由于低山、丘陵区的上升和山前平原区的相对下降而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11)和黄土台地(12)。山前倾斜平原略呈扇形分布,北部高90米,向南部逐渐降低至3米,坡角15。黄土台地地势比较开阔平缓,地形坡度24。海青岛堆积地形IV湖沼洼地4由湖沼堆积作用形成。洼地相对周围约低1020M。小孤山南北两侧海成地形V潮间带V3在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由现代海岸堆积作用形成。表面平缓,略向海洋方向倾斜。潮间带宽度为50240M,坡度38。沿海岸地带水文海域水文大孤山半岛涉及的海湾主要有两处,分别为大连湾和大窑湾。大连湾位于黄海北部海域,是辽南黄海海域最大海湾。大连湾东西长约17KM,南北宽略等。湾口向东南,湾阔水深,入冬不冻。三山岛拥其海口,有“三山”、“大三山”、“小三山”3条水道。泥质海底,分布小面积岩礁。海岸较平缓,水深自西向东递增,约135M。平均流速2节,平均水温20,表层盐度3136。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大连港位于南岸,东岸建有大连新港、大孤山港、北良港。沿岸小湾众多,都可泊船。西部沿岸建有大型的石油、化工、钢铁企业。湾内以盛产牡蛎著称。大窑湾以岸北煤窑得名。湾成U型,面积72KM2,海岸线约30KM。西北方向距大黑山主峰6KM。水深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到10米,流速08节。表层平均水温184,表层盐度3105。大窑湾沿岸地区为大黑山前洪、坡积台地和小规模的海积平原。中间分布几处低丘,地质构造体系属辽东台背斜复州复向斜的一部分。大窑湾因受海洋之惠,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冬不结冻。高3米、宽100米的老砾石粗砂堤,围拥整个大窑湾。北部寨子河处有大面积冲积沙质滩涂,呈大弧形,湾东有腰子半岛与小窑湾相隔。湾西有长10KM的大孤山半岛,是大窑湾的屏障。湾内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水位下斜坡度较缓,距岸边1KM内,平均水深不足2M。大窑湾港就座落于此。陆域水文地下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季节性河谷两侧及山前扇裙,含水岩组为一套砾碎石混土、亚砂土含砾碎石等坡洪积相、残坡积相堆积物。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季节性河水渗入及基岩裂隙水径流补给。因其岩性致密,地下水赋存空间狭小,连通性很差,降水渗入亦弱,径流补给滞缓,造成含水岩组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100T/D。在掩埋古河道局部地段,可形成连续的砂砾石层,对小型居民供水有一定意义。而全区第四系浅层0515M深度内,因晚近期大气降水的冲刷和筛滤作用而相对透水含水,形成局部季节性的上层滞水,其来源亦主要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降水渗入后,难以继续下渗,则在短距离内受阻或于地形陡坎处(一级阶地后缘、沟壑边坡、人工坑塘的岸边、河道边岸及海岸陡坡)成带状溢出。其溢点实测涌水量0016L/S。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浑圆状低丘陵区。含水岩组为一套震旦系桥头组石英岩夹板岩、长岭子组板岩夹灰质板岩、崔家屯组和兴民村组页岩、石英岩等组成。表层风化带网状裂隙的岩土渗透性差,地下水赋存微量,水量贫乏,一般单井出水量100T/D。仅季节性集中降水之后,有极少泉水暂短出露,泉涌水量01L/S。岩溶裂隙潜水该区域碳酸盐岩类,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带(小松岚子石棉矿盐场郑家屯及南坨子南崴子大滩刘家屯炮台山一线)。含水岩组由震旦系甘井子组含藻白云质灰岩夹含硅质结核灰岩、营子组质纯灰岩及十三里台组和马家屯组的藻灰岩与泥灰岩等组成。马家屯组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由于薄中厚层泥灰岩具有层间均一的可溶性,发育有微弱的浅部顺层古溶隙,剖面上呈现参差不齐的梳状形态。十三里台组藻灰岩岩性稳定,沿海裸岩发育有溶沟、溶槽,并有较好的垂直溶隙及不连续溶洞,但多被棕红色粘土充填,隐伏于第四系之下时,呈块状溶蚀,浅层岩体支离破碎,下部完整。营城子组灰岩质纯,裸露地表岩溶较发育,沿海处可见溶沟、溶槽及溶隙发育。隐伏灰岩区大滩32号孔浅部有垂直构造溶隙发育,深度可达56M,宽度大于100MM。甘井子组白云质灰岩除地表可见裸露型溶沟、溶槽外,隐伏灰岩几乎没有岩溶发育。本区除地表少量裸露型岩溶形态外,隐伏岩溶发育微弱,且多被粘性土充填,造成古岩溶连通性不好,地下水的垂直渗入补给量甚微,岩溶裂隙水富水性贫乏。由于石棉矿疏干性排水排水量每日2万T,30为隐伏岩溶裂隙水,其余为海水,所以矿区范围内大部岩溶裂隙潜水已被疏干,地下水埋深已达几十米,而且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该区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水位埋深在区内分布趋势表现为环带状分布,即低山区丘陵区倾斜平原区沿河沿海平原区。北部低山区地形陡峭,地下水埋藏较深,随着地形坡度的减小,南部丘陵区地下水埋深大多在510M;环绕低山丘陵区的倾斜平原,地面坡角多在510,地形纵向多呈微凹形态,地下水埋深从5M逐渐过渡到25M左右。该区域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地形起伏不平,地表岩性多为粘性土,渗透性差,降水多形成地表短径流入海。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降雨入渗系数为0119。另外还接受区外丘陵山区的基岩裂隙水补给,但由于基岩裂隙水极贫乏,含水岩层渗透性极差(渗透系数一般为13M/D)所以基岩裂隙水补给量极小。地下水迳流方式是从区外丘陵水平流入补给潜水含水层,或地下水季节性补给河水,径流程短、通畅。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垂直蒸发为主,地下潜流排泄入海为辅。地下水水质的化学特征根据枯、丰水期近百个水质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整理,总观全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可分为四类,即重碳酸钙型、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重碳酸氯化物钙型、氯化物硫酸钙钠型。其分布规律由低山丘陵沿海平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矿化度及组份含量变化,严格受地质、地貌、岩性等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重碳酸钙型水分布于大黑山低山区及冲洪积山前倾斜平原小松岚子、北泉眼子一带,大杏树底水库附近,葛家沟也有分布。地下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程短,水交替迅速,水质良好,其矿化度一般为0205G/L。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水广泛分布山前倾斜平原及丘陵区上部段和丘间谷地邵家屯东大湾一带,由于地形坡度的变化,加之岩性致密,造成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地下水径流滞缓,水溶滤作用加强,在生物作用下风化壳中氯离子不断溶于水中,形成了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水。局部因岩性差异有镁离子加入,水质中等,矿化度一般为0510G/L。氯化物硫酸钙钠型水主要分布在冲洪积平原寨子河城子屯盐场郑家屯海青岛南部沿海地带,因地形变缓,岩性致密,地下水径流条件更差,加剧了蒸发浓缩作用,另外海水的入侵及生活废水的污染,造成了水化学组分的复杂化,CL离子和NA离子的含量大量增加,在局部地段(果园、农田、村舍附近)因农药、生活污染严重,水化学类型则转化为硫酸氯化物型,该类型水质较差,矿化度一般是0608G/L,个别大于10G/L。32区域罐区调查通过资料收集及现场调研,获得新港区域现有罐区及收集设施的分布情况见表321。表321区域罐区及现有收集设施分布名称单罐容积M3数量介质罐区内部收集池M3桃园罐组10104浮顶5原油1507罐组15104浮顶4原油8罐组10104浮顶4原油1500污水处理站1罐组2104浮顶1104拱顶33柴油2罐组1104拱顶6柴油3罐组1104拱顶5000拱顶42重油4罐组5000内浮顶6石脑油5罐组1104内浮顶1000拱顶42汽油成品油罐区6罐组1104内浮顶5000内浮顶3000内浮顶711汽油200滨海10104浮顶6原油/滨海北10104浮顶6原油/10104浮顶5原油10104浮顶6原油大石化商业储备库10104浮顶3原油30001罐组3104内浮顶2104内浮顶2104内浮顶500拱顶4152柴油柴油汽油中石油商储库2104拱顶4柴油1501罐组5000拱顶6化工品2罐组2800拱顶8化工品OTD罐区3罐组1400拱顶10化工品现有50,拟建50004罐组2800拱顶8化工品5罐组1400拱顶10化工品6罐组2800拱顶2500拱顶1400拱顶1300拱顶650拱顶31221化工品南海一期10104浮顶6原油400南海二期10104浮顶6原油4009罐组10104浮顶6原油1500国储库10104浮顶6原油24001罐组10104浮顶5原油2罐组10104浮顶6原油3罐组10104浮顶5原油中石油保税区油库4罐组5104浮顶3原油初期雨水池3000含油污水池500事故水罐10000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共7个罐组,每个罐组10104浮顶6原油初期雨水池4000事故池410001罐组12104拱顶5900拱顶45柴油2罐组2000拱顶4柴油3罐组2000拱顶600拱顶200拱顶222润滑油大连燃供4罐组50卧式7450柴油罐组5000内浮顶3000内浮顶2000内浮顶321柴油中海船燃燃料油罐组6000拱顶5000拱顶42燃料油300沙坨子一期10104浮顶6原油200010104浮顶6原油北方油品储运35104浮顶3原油1500图321区域罐区分布图国储库罐区中石油商储库南海罐区滨海罐区滨海北罐区7、8罐组桃园罐区沙坨子一期成品油罐区液体化工品罐区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中石油保税油库中海燃供大石化商储库大连燃供北方油品9罐组在建33本项目与周边项目距离关系根据现场踏勘及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给出的评价结果,项目与周边项目的距离见表331及图331。表331周边分布情况周边分布与本项目方位距离M备注1海鲇路南侧1082大连新港矿石码头专业铁路东侧145从防火堤中心线计起3中石油商业储备大连石化油库商储库东北侧170相邻最近储罐壁距离4石化特勤消防站西侧220从防火堤中心线计起5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国储库东侧2706大连保税油库东南侧490相邻最近储罐壁距离7山林北侧紧邻/34项目位置环境质量现状341大气环境本项目环评报告于2010年2月22日获得大连市环保局的批复,2011年5月竣工。由于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具备验收监测条件。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经环保局批准后,委托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对该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引用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大环监验字2011第035号给出的监测数据。监测点位及项目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在项目周边共设置5个NMHC监测点位,其中厂界上风向布设1个NMHC无组织排放对照点T1,下风向布设4个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分别为T2T5。监测点位见表341和图341。同步监测气象参数。表341监测点位表点位编号监测点位经纬度T1上风向对照点N3858564“E12151484“T2监控点1N3858536“E12152257“T3监控点2N3858508“E12152346“T4监控点3N3858408“E12152352“T5监控点4N3858195“E12152274“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为2012年2月14日至2月15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监测结果NMHC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见表342。表342监测结果汇总表编号监测点位监测时间浓度MG/M3监测时间浓度MG/M32月14日9002272月15日9002242月14日11002282月15日1100229上风向对照点2月14日13002252月15日13002262月14日9002272月15日9002152月14日11002252月15日1100217下风向12月14日13002202月15日13002182月14日9002182月15日9002182月14日11002172月15日1100218下风向22月14日13002142月15日13002182月14日9002172月15日9002152月14日11002152月15日1100212下风向32月14日13002152月15日13002122月14日9002152月15日9002162月14日11002192月15日1100213下风向42月14日13002132月15日1300212表343气象参数气象参数气象参数监测时间气温气压HPA风向风速M/S监测时间气温气压HPA风向风速M/S2月14日10000409101960NW232月14日10004220102399NW142月14日12001991101959N422月14日12002254102315NW132月14日14000313101952N382月14日14001376102108NW15监测结果显示,储备库非甲烷总烃周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标准要求。342土壤环境根据项目环评阶段的现状监测结果,项目范围内及项目南侧区域设置的土壤采样单元中均未检出石油类物质。4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罐区设施风险识别和罐区所涉及的物质危险性识别。罐区设施风险识别范围油品储罐、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储存原油、罐区建设及罐区运营期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风险识别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油品输送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油品贮运过程风险因素识别管线输送风险识别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风险识别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等,结合项目组成、工艺过程、物料情况,识别和筛选本项目储运、设施等的风险因素。41物质危险性识别风险因子确定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等的相关规定,对本项目涉及的危险性物质进行识别。表411物质危险性识别一览表物质原油涉及装置/存在位置储罐储量4210万M3相态液态闪点20100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级别甲B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按照本项目涉及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和临界量确定重大危险源,具体见表412。表4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装置物质类别临界量QT实际存在量QTQI/QI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1000原油储罐原油易燃液体易燃液体23闪点1(重大风险源)上述辨识结果表明,本项目涉及的原油罐属重大风险源。风险因子理化、毒理性质原油为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因子,其理化性、毒理性详见表413。表413原油的理化、毒理性质类别项目原油外观及性状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分子量熔点/沸点()无资料/120200相对密度对水078097饱和蒸汽压(KPA)理化性质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闪点/引燃温度()20100/350爆炸极限(VOL)1187稳定性稳定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核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燃烧爆炸危险性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要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毒性LD505005000MG/KG(哺乳动物吸入)毒理性质健康危害其蒸汽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急救措施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就医泄漏处置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以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如大量泄漏,应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42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中通过对国内外石化行业内各类风险事故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行业的风险趋势情况。类比调查、分析项目建设的相关情况,提高项目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的准确性。421石化企业事故资料根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100起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汇编统计发生的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装置事故分布对事故按装置分类统计结果见表421。可见,石化企业事故中,罐区事故比率最高;因此,应对储罐的火灾、爆炸风险进行重点防范和分析。表421100起特大事故装置统计表装置名称事故比率装置名称事故比率()罐区168油船63聚乙烯塑料95焦化42乙烯加工87溶剂脱沥青316天然气输送84蒸馏316加氢73电厂11催化气分73合成氨11乙烯73橡胶11烷基化63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成因统计见表422。可见,阀门管线泄漏占首位,达351,其次是设备故障,占182。设备因素是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对55例有明显罐型记载的火灾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储罐的火灾所占比例见表423。从事故分析中可知原因储存的风险事故主要是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事故原因主要是违章操作、设备缺陷和外因(自然灾害)等。因此,提高职工素质,加强岗位培训,严格安全生产制度是防范事故风险的主要手段。表422100起特大事故装置统计表序号事故原因事故比率()1阀门管线泄漏3512泵、设备故障1823操作失误1564仪表、电器失灵1245突沸、反应失控1046雷击、自然灾害82表423不同类型油罐发生火灾的比例表项目火灾次数比例()拱顶罐9164浮顶罐591内浮顶罐236卧式罐31564非金属罐8145422生产设施风险因素分析项目生产设施风险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工艺过程的危险性分析和生产设备的危险性分析。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项目建成运行中,涉及的物料原油具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而且存储量大,项目操作和设备水平要求高。若因为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引起原油泄漏,在遇到明火情况时,容易引发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项目存储的原油发生燃烧,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油库运行的工艺过程存在以下危险特性泄漏、跑料A储罐在接收油品时,可能因为液位仪表失灵或操作失误,造成冒顶跑料事故;B原油脱水过程存在人员操作失误而跑油的可能;C由于法兰、阀门的质量、安装缺陷,或罐体的腐蚀穿孔等原因,可能发生油品泄漏事故。D由于浮盘沉船,造成跑油事故。火灾、爆炸A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B违章用火引燃原油或原油挥发气;C由于静电接地系统失效,原油产生的电荷不能及时消除,当电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时,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D雷击可能引发原油罐火灾、爆炸事故;E原油泵房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原油罐内原油经泵外送时,因储罐的液位仪表和液位极限报警仪表失灵,可能造成储罐抽空造成罐体损伤。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油罐是储运系统的关键。罐体过大会影响强度,腐蚀过薄甚至穿孔、焊缝开裂、浮盘倾斜、密封损坏等因素都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油罐附件,如呼吸阀失灵、加热盘管泄漏、罐壁连接件不良等,都会给原油安全储存带来严重威胁。油罐基础严重下沉,尤其是不均匀下沉,将直接危及罐体的稳定,撕裂底板及壁板,造成油品外泄,产生重大火灾隐患。油罐防腐层局部受到破坏,个别地方腐蚀加剧,会造成油罐穿孔跑油或形成缝隙跑油,威胁安全生产。阀门和泵机组是油泵房易发生事故点。如阀门的误操作、阀门限位开关失灵会导致阀板卡死、顶断阀门架、顶裂阀体,从而造成跑油等事故。输油泵房内大多是连续运转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或电机故障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事故。如输油泵电机故障容易使输油泵抽空,烧坏机械密封;电机或泵的润滑油压力过低或供油不足,烧坏轴瓦等。具体项目工艺危险因素分析见下表。表424主要风险单元及危险因素一览表序号危险部位危险物料主要危险危害原因简析1储罐油品污染环境引起火灾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等火源油罐液泛、突沸、冒顶防火堤容量不够渗漏操作失误2储罐、泵房与管线接口油品污染环境引起火灾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管道设备损坏、腐蚀操作失误输油管老化,爆管溢油地震等自然灾害3储罐、泵房与油品污染环境引起火灾爆炸输油臂软管与受油管法兰接头不牢、脱落或阀门爆裂造成溢油阀门接口财产损失人员伤亡阀设备故障、损坏操作失误输油管线设计危险因素分析项目包括一定长度的输油管线,长度较长,且管道口径较大,存在油气泄漏、扩散事故及火灾爆炸的可能性。风险性分析见下表。表425输油管线危险因素分析事故事故原因主要现象主要后果预防措施管线破损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外力碰撞、应力作用;超压胀破、腐蚀穿孔连接件失效操作错误冬季积水冻裂管道断裂穿孔油气泄漏跑油按规范进行设计,选用有质量保证的管道、法兰、阀门等,精心施工安装定期检查管道安全装置的完整性正确操作冬季注意防冻保温措施油气泄漏管道破损法兰、阀门密封不严管道附件本身或连接处连接不良自动报警、自动控制装置失灵较浓油气,油泄漏财产损失环境危害选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加强管线及安全附件检查,及时更换认真巡检,破损及时发现火灾爆炸油气泄漏未及时发现跑油未及时发现和关闭闸阀点火源自动报警设备失效着火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害定期检修,防止泄漏认真巡检,及时发现维护和保持自动控制和报警装置的正常功能及时补救43事故伴生/次生污染识别根据项目特点,本工程在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主要涉及伴生大气环境影响;伴生水环境影响;伴生土壤环境影响。伴生大气环境影响火灾爆炸时产生的CO等有毒有害烟气,对区域大气环境构成影响。伴生水环境影响泄漏事故发生后,泄漏油品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一旦原油储罐泄漏导致出现火情,灭火产生的消防水会携带油品,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置将会对相邻的水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事故泄漏状态下库区初期雨水,如得不到妥善管理也可能会对水环境构成威胁。这里将消防水和事故初期雨水作为事故条件下的伴生/次生污染,对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伴生土壤环境影响项目发生泄漏事故甚至引发火灾时,泄漏物料及火灾可能对周围土壤或过火范围造成污染,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存,造成土壤的盐碱化,破坏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局部斑块状的影响。44事故连锁效应识别项目可能发生的连锁效应类型主要是油品储罐之间的连锁反应。由于罐区的平面布置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消防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各油罐均配置了相应的喷淋装置,因此,油罐发生火灾后,油罐间发生连锁效应的可能性较小。为防止发生和减少连锁效应的发生,企业需要制定可靠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反应、迅速出警、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探索育婴师资格考试本质试题及答案
- 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复习方法总结试题及答案
- 精彩备考的经验分享公共营养师试题及答案
- 新冠采样员试题及答案
- 五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五下一单元试卷及答案语文
- 五年级中期试卷及答案
- 五年级试卷图片及答案
- 疾病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餐厅兼职劳动合同
- 自动化立体仓库仓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服务拟投入设备一览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简约喜庆元宵节介绍模板 教学课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西藏林芝嘉园小区项目可研(可研发)
- 航运系统组成和航运企业组织结构及特点
- 丧假证明模板
- 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承诺书
- 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