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09.2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与《SN/T 1573-2013》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和更新:

  1. 适用范围与法律效力:GB 5009.261-2016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具有强制执行力,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贝类产品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而SN/T 1573-2013属于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主要适用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其法律效力及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2. 检测方法和技术更新:GB 5009.261-2016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例如,可能采用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多种神经性贝类毒素进行同时定量分析,相比SN/T 1573-2013可能使用的检测手段更为先进和全面。

  3. 限量标准与风险评估:新标准可能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风险评估数据,调整了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限量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地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同时,新标准可能提供了更详细的风险管理建议或指南,帮助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更好地执行和监督。

  4.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步骤:GB 5009.261-2016可能对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等环节提出了更具体或优化的操作指导,旨在减少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新标准可能在表述上更加清晰、具体,增加了操作的可执行性。例如,通过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质量控制措施和验证方法,使得实验室更容易理解和遵循。

  6. 更新国际接轨情况:GB 5009.261-2016在制定过程中可能会参考更多的国际标准和建议,确保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通行规则保持一致或接近,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提升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

这些变化体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进步和对公众健康保护的加强,通过更科学、严格的检测标准来有效控制贝类食品中的神经性贝类毒素风险。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06-23 实施
©正版授权
GB 5009.2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_第1页
GB 5009.2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_第2页
GB 5009.2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5009.26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016    前  言本标准代替15732013出口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小鼠生物法。本标准与1573201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01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测的小鼠生物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贝类及制品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测。2 原理用乙醚提取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提取物经减压蒸干后,再以1%吐温备温该混悬液注射入腹腔,观察小鼠存活情况,计算其毒力。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6682规定的一级水。酸(水乙醚(温64化钠(氯酸钠(化钠溶液(: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1%吐温化钠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次氯酸钠溶液(5%):称取次氯酸钠50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准品短裸甲藻毒素标准品(纯度90%。料小白鼠:体重为19g21 转蒸发器。质器。0162    平:液漏斗。底烧瓶。氏漏斗。次性注射器:1心机:转速6000r/属筛网:孔径约2 分析步骤注:橡胶手套、玻璃制品等用过的器材,以及废弃的提取液应在次氯酸钠溶液(5%)中浸泡1使毒素分解。品采集每个分析样品至少要取10个以上贝类,并使贝肉达200冻样品置于保温盒中冷冻送检,或保证其处于低温状态(010)送检。如为带壳样品,应开壳去除水分后冷冻送检。鲜带壳样品用清水将贝壳外表彻底洗净,切断闭壳肌,开壳,用水淋洗内部去除泥沙及其他外来物。将闭壳肌和连接在胶合部的组织分开,取出贝肉,切勿割破肉体。开壳前不要加热或用麻醉剂。收集200出碎壳等杂物,将贝肉均质,备用。冻样品在室温下,使冷冻样品呈半冷冻状态。带壳冷冻样品,壳、淋洗取肉,除去贝肉外部附着的冰片,抹去水分后,室温缓化。收集200贝肉均质,备用。类罐头将罐头内容物沥干水分,倒入均质器充分均质,备用。肉干制品称取1008h(4冷藏),沥干、均质、备用。渍品用清水洗涤,流水脱盐,沥干,均质、备用。样提取取100入5拌均匀。边搅拌边加热混合物至沸腾,文火煮5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移至50050冲洗液一同移到离心管中。0163    中再加入100塞,充分振摇。6000r/心后小心倒出醚层(上层)溶液至1000乙醚重复三次抽提离心管中的沉淀,三次抽提用总量为250移醚层液体至分液漏斗中。轻轻振荡(不能生成乳浊液),静置分层后去除水层(下层)及贝肉碎片。将乙醚层移入500压浓缩(旋转蒸发器,351)去除乙醚。用1%吐温分振摇,制成均匀温时1此悬浮液作为试验原液进行动物实验。白鼠试验选择体重为19g21机分2组:检测样品组和空白对照组(1%吐温3只/组。分别取1温射时若有提取液溢出,须将该只小鼠丢弃,并重新注射一只小鼠。记录注射完毕时间和小鼠停止呼吸时的死亡时间,连续观测930小鼠的中位数死亡时间在2要用1%吐温到小鼠的死亡时间在2h6 测样品校正鼠单位(确定根据待测样品的小鼠死亡时间(出相应的鼠单位数据小鼠的重量(出其对应的体重校正系数。同一只小鼠的鼠单位与体重校正系数相乘,即得该只小鼠的取检测样品受试组中3只小鼠为该样品受试组的中位数)计算:X=0100(1)式中:X 试样中位为鼠单位每克(MU/g);检测样品受试组小鼠的中位数校正鼠单位,单位为鼠单位每毫升(MU/稀释倍数。注:10单位为毫升;100单位为克。果表述在空白对照组小鼠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判断和表述:若小鼠的死亡时间等于360g。若实验组中位数死亡时间小于120应对样品提取液进行稀释,再选取3只小鼠进行试验,直至得到中位数死亡时间为12060据最后的稀释液实验结果计算样品的鼠单位毒力,报告该样品的MU/g。若实验组中位数死亡时间大于360直接计算确定样品鼠单位毒力,报告该样品的MU/g。若实验组中所有小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