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传动支架毕业设计_第1页
塑料传动支架毕业设计_第2页
塑料传动支架毕业设计_第3页
塑料传动支架毕业设计_第4页
塑料传动支架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11分析塑件成型工艺性该塑件是一传动机架,塑件壁薄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20万件。由于该塑件是传动件,要求其综合机械性能好。其塑件图见图11图11传动机架111分析制品的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1)结构分析从塑料制品图可见,该制品几何结构比较复杂,侧向既有凹槽也有凸台,因此,模具设计时要考虑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零件总体轮廓尺寸为2734MM2828MM155MM,属结构较复杂的小型件。2)尺寸精度分析该制品尺寸较小,一般精度等级(MT3),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从制品厚度上看,除了侧向的凸台,制品其他部位的壁厚均为091MM,较均匀,有利于零件的成型。3)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外表面不得有熔接痕、气痕、飞边等缺陷产生,有较高的光亮要求。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注射时在工艺参数控制的较好的情况下,该制品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12分析制品原材料的工艺性给定的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121ABS的基本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种单体合成的。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性能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使ABS坚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高强度,使ABS有良好的加工和染色性能。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料件有较好的光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水、无机盐、碱、酸类对ABS几乎无影响,在酮、醛、酯、氯代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ABS表面受冰醋酸、植物油等化学药品的侵蚀会引起应力开裂。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性能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性能较高,尺寸稳定而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与此相反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摩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电器、仪表等零件。122成形特性1)无定形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型特性也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形方法及成形条件。2)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3)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04MM左右(流动性比聚苯乙烯、AS差,但比聚碳酸脂,聚氯乙烯好)。4)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对耐热、高抗冲击和中抗冲击型树脂,料温更宜取高)。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比聚苯乙烯易分解),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注射压力应比聚苯乙烯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射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MPA,螺杆式注射机则取160230,70100MPA为宜。5)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分流道及浇口截面要大,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机械加工时塑料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热水中预热可消失),在成型时的脱模斜度2,收缩率取05。123ABS的成型条件,见表11表11ABS的成型条件注射成型机类型螺杆式密度()3KGDM103107计算收缩率0308温度8085预热时间S23后段150170中段165180料筒温度前段180200喷嘴温度170180模具温度5080注射压力MPA60100注射时间S2090高压时间S05冷却时间S20120成型时间总周期S50220螺杆转速(R/MIN)30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柱塞式均可方法红外线灯、烘箱温度()70后处理时间(H)24说明该成形条件为加工通用级ABS料时所用,苯乙烯丙烯腈共物(即AS)成形条件与上相似。2拟定模具结构形式2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它与模具的整体结构和模具的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并且直接影响着塑料熔体的流动充填性及制品的脱模,分型面的位置也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当已经初步确定塑件的分型方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即通过该方向塑件的截面积最大,否则塑件无法从形腔中脱出。2)保证制件的精度和外观要求与分型面垂直方向的高度尺寸,若精度要求较高,或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外形或内孔,为保证其精度,应尽可能设置在同一半模具腔内。因分型面不可避免地要在制件中留下溢料痕迹或接合缝的痕迹,故分型面最好不选在制品光亮平滑的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3)考虑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有一些难免的工艺缺陷,如脱模斜度、推杆及浇口痕迹等,选择分型面时,应从使用角度避免这些工艺缺陷影响塑件功能。4)考虑注塑机的技术规格,使模板间距大小合适5)考虑锁模力,尽量减小塑件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积6)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从制件的顶出考虑分型面要尽可能地使制件留在动模边,当制件的壁相当厚但内孔较小时,则对型芯的包紧力很少常不能确切判断制件中留在型芯上还是在凹模内。这时可将型芯和凹模的主要部分都设在动模边,利用顶管脱模,当制件的孔内有管件(无螺纹连接)的金属嵌中时,则不会对型芯产生包紧力。7)不妨碍制品脱模和抽芯在安排制件在型腔中的方位时,要尽量避免与开模运动相垂直方向的侧凹或侧孔。一般机械式分型面抽芯机构的侧向抽拔距都较小,因此选择的分型面应使抽拔距离尽量短。8)有利于浇注系统的合理处置。尽可能与料流的末端重合,以利于排气。9)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困难。根据塑件结构形式,本设计主分型面选在AA面,侧向分型面选在BB面。如图21所示。图21分型面22型腔数目的确定型腔指模具中成形塑件的空腔,而该空腔是塑件的负形,除去具体尺寸比塑料大以外,其他都和塑件完全相同,只不过凸凹相反而己。注射成形是先闭模以形成空腔,而后进料成形,因此必须由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形成这一空腔型腔。其凹入的部分称为凹模,凸出的部分称为型芯。其数目的决定与下列条件有关1塑件尺寸精度型腔数越多时,精度也相对地降低。2模具制造成本多腔模的制造成本高于单腔模,但不是简单的倍数比。从塑件成本中所占的模具费比例看,多腔模比单腔模具低。3注塑成形的生产效益多腔模从表面上看,比单腔模经济效益高。但是多腔模所使用的注射机大,每一注射循环期长而维持费较高,所以要从最经济的条件上考虑一模的腔数。4制造难度多腔模的制造难度比单腔模大,当其中某一腔先损坏时,应立即停机维修,影响生产。塑料的成形收缩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如塑料品种,塑件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充模时间,保压时间等。影响最显著的是塑件的壁厚和形状的复杂程度。该塑件精度要求一般(MT3),又是大批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低一点,设备运转费用小一点,采用一模八腔的模具形式。考虑到塑件的结构特点,有侧向分型为了便于脱模,型腔的排列方式采用双列直排。这样比一模一腔模具的生产效率高,同时结构更为合理。23型腔的布局多型腔模具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浇注系统的布置方式,由于型腔的排布与浇注系统布置密切相关,因而型腔的排布在多型腔模具设计中应加以综合考虑。型腔的排布应使每一个型腔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心中均等地分得所需的压力,以保证塑料熔体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使各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这就要求型腔与主流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最短,同时采用平衡的流道和合理的浇口尺寸以及均匀的冷却等。合理的型腔排布可以避免塑件的尺寸差异、应力形成及脱模困难等问题。平衡式型腔布局的特点是从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及尺寸均对应相同,可以实现均衡进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非平衡式型腔布局的特点是从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不相等,因而不利于均衡进料,但可以缩短流道的总长度,为达到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各浇口的截面尺寸制作得不相同。要指出的是,多型腔模具最好成型同一尺寸及精度要求的制件,不同塑件原则上不应该用同一副多模腔模具生产。在同一副模具中同时安排尺寸相差较大的型腔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不过有时为了节约,特别是成型配套式塑件的模具,在生产实践中还使用这一方法,但难免会引起一些缺陷,如有些塑件发生翘曲、有些则有过大的不可逆应变等。本设计成型同一塑件,且壁厚均匀,故采用平衡式,布局如图22所示图22型腔的布局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31注射量的计算1塑件质量、体积的计算通过PRO/E建模分析,塑件质量为0878G。1M31086VCM流道凝料的质量21注射量1216239MNG31405/70VCM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数,根据多型腔模的统2A计分析,大致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的0205倍。因此可用来进行估算,所以1035NA2121110353586497ANNAM69478013FPKN式中行腔压力P取35MPA32注射机型号的选定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可选用SZ60/40型注射机,见表3133型腔数量及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331型腔数量的校核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模具的型腔数N合格21/360897306872081KMTMN示中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M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972G/S)T成型周期。(因为本设计的零件体积比较,所以成型周期可以根据各种情况缩短一点,在此取30S)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待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以后才可进行。表31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理论注射容量()CM60螺杆直径(MM)30注射压力(MPA)180注射速率(G/S)70塑化能力(G/S)972螺杆转速(R/MIN)0200喷嘴球半径(MM)10锁模方式双曲轴锁模力(KN)400拉杆内间距MM200300移模行程MM250最大模厚MM250最小模厚MM150模具定位孔直径MM80喷嘴孔直径MM3332注射机工艺与安装参数的校核1)注射量校核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附录F知,SZ60/40型注射机最大注射量6010508504G,本模每次注射所需塑料的总质量约为11239G。能满足要求。2)锁模力校核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附录F知,SZ60/40型注射机最大锁模力F锁400KN,而P模A353946785138138KN,故能满足F锁P模A。3)最大注射压力校核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附录F知,SZ60/40型注射机额定注射压力为180MPA,而ABS塑料成型时的注射压力P成型7090MPA,故能满足P注P成型的要求。4)最大和最小模具厚度校核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附录F知,SZ60/40型注射机所允许模具的最小闭合厚度为HMIN150MM,最大闭合模厚为HMAX250MM,而本设计的模具厚度为HM207MM,即模具满足HMINHMHMAX的安装要求。5)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尺寸从标准模架外形尺寸180MM250MM207MM上看,小于SZ60/40型注射机拉杆内向距220MM300MM,能满足模具安装和拆卸要求。6)开模行程的校核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附录F知,SZ60/40型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为S250MM,能满足模具推出制品所需开模距SH件H浇(510)MM3072540101057MM的要求。4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是指注射模中从主流道的始端到型腔之间的熔体进料通道,它的作用是将塑料熔体顺利的充满型腔的各个部位。正确设计浇注系统对获得优质的塑料制品极为重要。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使足量的塑料熔体尽快充满型腔,影响顺利充模的关键之一就是浇注系统的设计。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部分组成。41主流道设计主流道是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通常和注射机喷嘴在同一轴线上,断面为圆形,带有一定的锥度,其主要设计要点为1)主流道圆锥角23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36,内壁粗糙度为RA063UM。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半径R13MM,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的阻力。2)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3)对小型模具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将主流道衬套和定位圈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固定在模板上。主流道衬套与定模座采用H7/M6过渡配合,与定位圈的配合采用H9/F9间隙配合。411主流道尺寸根据所选注射机,则主流道小端尺寸为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314MM主流道球面半径为SR喷嘴球面半径(12)12MM412主流道衬套形式图41主流道衬套本设计虽然是小型模具,但为了便于加工和缩短主流道长度,衬套和定位圈还是设计成分体式,主流道长度约等于定模板的厚度(见模架的确定和装配图)。衬套如图41所示,材料选用T10A钢,热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5055HRC。取D4MM3则SIN1542348CODM主流道凝料体积为2233054460896NQDLC413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可知,主流道、分流道的剪切速度一般为,在模具设10523S1计过程中要进行剪切速度的校核,以保证能够顺利注射成型。由经验公式131331809425VNQSSR式中368609VCM分主塑件/4252N42分流道的设计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向的作用。多型腔模具必定设置分流道,单型腔大型塑件在使用多个点浇口是也要设置分流道。421分流道布置形式分流道应能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使塑料熔体尽快地经分流道均衡的分配到各个型腔,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图42分流道422分流道长度第一级分流道1LM第二级分流道2345第三级分流道423分流道的形状及截面尺寸分流道截面有圆形、矩形、梯形U形和六角形等等。为了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传热损失,要尽量把流道的截面积设计得大些,表面积小些。因此可以用流道的截面积与其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效率,各种截面分流道的效率如图所示图43分流道的截面形式和效率从图中可见,圆形和正方形流道的效率最高。一般分型面为平面时,通常采用圆形截面的流道。由于本设计采用一模八腔的点浇口,为了取出分流道凝料,且凝料在两个平板之间,故采用的是圆形截面。因为各种塑料的流动性有差异,所以可以根据塑料的品种来粗地估计分流道的直径,常用塑料的分流道直径推荐值如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表43。对于壁厚小于3MM,质量在200G以下的塑件,可用以下经验公式确定分流道的直径440265026587215DMLM取D6MM式中M流经分流道的塑料量(G);L分流道的长度(MM);D分流道的直径(MM)。424分流道凝料体积分流道截面积2221684AM分流道长度35390L凝料体积289012QC分425分流道剪切速率校核剪切速度经验公式为3QRRN式中R剪切速率;S1Q熔体的体积容量;SCM3RN表征流道断面尺寸的当量半径;CM30656091NVQQC39814S在之间所以满足要求。10523S式中V制品体积,通常取V(0508)为注射机公称注射量;CM3NQ3CM注射机公称注射量;NQ3注射时间由中国模具设计大典表921查得ABS塑料的注射时间为1S;426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并不要求很低,一般取08UM16UM即可,在此取16UM。43浇口的设计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通道,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对塑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浇口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1)熔体充模后,首先在浇口处凝固,当注射机螺杆抽回时可防止熔体向流道回流。熔体在流经狭窄的浇口时会产生摩擦热,使熔体升温,有助于充模。2)易于切除浇口尾料。3)对于多型腔模具,浇口能用来平衡进料。对于多浇口的单型腔模具,浇口除了能用来平衡进料外,还能用以控制熔接痕在制品中的位置。浇口的截面积一般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通常要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取其下限,然后在试模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一般浇口的截面积为分流道截面积的39,截面形状通常为矩形或圆形。浇口长度为052MM,表面粗糙度RA不低于04UM。具体浇口截面尺寸应根据不同的浇口类型来确定。在进行浇口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应开设在使型腔各个角落同时充满的位置。2)应开设在制品较厚的部位,以利于补缩。3)应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出。4)开设在不影响制品外观的部位。5)不要开设在制品承受弯曲载荷或冲击载荷的部位。6)尽量选在避免产生熔接痕的位置。浇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常用的浇口有如下11种直接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平缝浇口、环形浇口、盘形浇口、轮辐浇口、爪形浇口、点浇口、潜伏浇口、护耳浇口等。因为本设计的塑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外表面不得有熔接痕、气痕、飞边等缺陷产生,有较高的光亮要求,故采用点浇口。点浇口是截面形状小如针点的浇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具有如下优点1)可显著提高熔体的剪切速率,使熔体黏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充模。这对于PE、PP、PS和ABS等对剪切速率敏感的熔体尤为有效。2)熔体经过点浇口时因高速摩擦生热,熔体温度升高,黏度再次下降,使熔体的流动性更好。3)有利于浇口与制品的自动分离,便于实现制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4)浇口痕迹小,容易修整。5)在多型腔模中,容易实现各型腔的平衡进料。6)对于投影面积大的制品或者易于变形的制品,采用多个点浇口能提高制品的成型质量。431点浇口尺寸的确定图44点浇口DNKA示中D浇口直径(MM)N塑料系数,由塑料性质决定K系数,塑件壁厚的函数,02609187KTA型腔表面积(MM)T塑件壁厚(MM)D08MMD14MMH075MM432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生产实践表明,当注射模浇口的剪切速率时,所成型的塑件质量较好。4510S点浇口的经验公式24QRN式中浇口剪切速率;S1Q熔体的体积容量;CM3表征流道断面尺寸的当量半径,RNC134086401S在之间,所以满足剪切速率的要求。10534S44冷料穴的设计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或者处于分流道的末端,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而影响制品质量。冷料穴分两种,一种专门用于收集、贮存冷料,另一种除贮存冷料外还兼有拉出流道凝料的功用。1分流道冷料穴根据需要,冷料穴不但在主流道的末端,而且可在各分流道转向的位置,甚至在型腔的末端开设冷料穴。冷料穴应设置在熔体流动方向的转折位置,并迎着上游的熔体流向,如图所示。冷料穴的长度通常为分流道直径D的倍。本设计中需要设计在分流道末端。152图45分流道冷料穴45拉料杆设计拉料杆的作用是勾着浇注系统冷料,使其随同塑件一起留在动模或定模一侧,其分为主流道拉料杆和分流道拉料杆,因为本设计采用点浇口,模具结构必须采用三板式的模具结构,为了便于浇道凝料脱模,须设计分流道拉料杆,分流道拉料杆如图56所示图56拉料杆材料T8A热处理5055HRCD6MMD12MML5974MM46排气槽的设计当塑料熔体填充型腔时,必须顺序排除型腔及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或凝固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气体。如果型腔内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气体不被排除干净,将会在制品上形成气泡、接缝、表面轮廓不清及充填缺料等成型缺陷;此外气体受压,体积缩小而产生高温会导致制品局部碳化或烧焦(褐色斑纹);同时积存的气体还会产生反向而降低充模速度。因此,设计型腔时必须考虑排气的问题。注射模成型时的排气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1)利用配合间隙排气2)利用烧结金属块排气3)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排气由于本设计的推杆比较多,故采用推杆和推杆孔的配合间隙排气。如图57所示图57间隙排气5成型零件的设计5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的成型零件系指构成型腔的模具零件,包括凹模、型芯、成型杆等。凹模用以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型芯用以形成制品的内表面,成型杆用以形成制品的局部细节。成型零件作为高压容器,其内部尺寸、强度、刚度,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加工工艺性,是影响模具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1动模上型腔零件结构设计本例中模具采用一模八腔的结构形式,考虑加工难易程度和材料的价值利用等因素,凹模拟采用组合式中的整体嵌入式结构。如图51所示。图51动模模仁2定模上型腔零件结构设计由于定模上型腔零件结构简单,故采用整体式。3侧抽芯零件结构设计由于本设计的侧向抽芯四个的抽芯方向一致,故四个侧抽芯做成一个侧滑块。如图52所示。图52侧滑块5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凸模直接构成塑件的尺寸。凹、凸模工作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塑件的精度。1)由于塑料热胀冷缩的原因,成型冷却后的塑件尺寸小于模具型腔的尺寸。2)凹、凸模工作尺寸的制造公差直接影响塑件的尺寸公差。通常凹、凸模的制造公差取塑件公差的1/31/6,表面粗糙度取RA值为0804UM。3)凹、凸模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以及修复会使得凸模尺寸变小,凹模的尺寸变大。因此,成型大型塑件时,收缩率对塑件的尺寸影响较大;而成型小型塑件时,制造公差与磨损量对塑件的尺寸影响较大。常用塑件的收缩率通常在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凹、凸模的工作尺寸根据塑料的收缩率,凹、凸模零件的制造公差和磨损量三个因素确定。对于凹模、型芯和中心距三大类尺寸,可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在计算之前,有必要对它们的标注形式及其偏差分布做一些规定。制品的外形尺寸采用单向负偏差,名义尺寸为最大值;与制品外形尺寸相对应的凹模尺寸采用单向正偏差,名义尺寸为最小值。制品的内形尺寸采用单向正偏差,名义尺寸为最小值;与制品内形尺寸相对应的型芯尺寸采用单向负偏差,名义尺寸为最大值。制品和模具上的中心距尺寸均采用双向等值正、负偏差,它们的基本尺寸均为平均值。目前,主要使用两种方法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一种称为平均值法,另一种称为公差带法。在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法。塑件尺寸公差按SJ/T106281995公差标准选取。521动模的工作尺寸图53动模的成型部分1)型腔径向尺寸1107805MLSXZ0130塑()46S塑件的平均收缩率,(以下相同)32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1788)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075(以下相同)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31)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以下相同)Z/3Z211056107523MLSXZ070塑()2616023L塑34MSXZ0670塑()3414020L塑41105670531MLSXZ0130塑()21676031塑52MSXZ0670塑()43555020L塑61105267516MLSXZ0530塑()262016塑732MSXZ0670塑()9351020L塑811051753MSXZ070塑()68919023塑996MLSXZ0670塑()4096016塑101058751MSXZ0670塑()6088016L塑146MSXZ0670塑()92104016塑12105751MLSXZ0670塑()126016塑138623MSXZ070塑()3866023LSXZ070塑()461255023塑15MLSXZ0670塑()39404020塑1610527516MSXZ0530塑()202016L塑2)型腔深度尺寸1105912/306MHSXZ053塑()8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091)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2/3(以下相同)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1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以下相同)Z/3Z211053742/0MHSXZ067塑()6374020塑38/MSXZ0670塑()448020H塑4110542/316MSXZ0530塑()140016塑3)型芯的径向尺寸图54动模的成型部分0110785MLSLXZ07塑()239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778)L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075(以下相同)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23)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以下相同)Z/3Z0211059175MLSLXZ05塑()63091016塑03MLSLXZ013塑()81737031塑0411056475MLSLXZ013塑()31646031塑05MLSLXZ067塑()298333020塑061105375MLSLXZ067塑()416399020L塑07110534075MLSXZ09塑()2761340027L塑089MLSXZ013塑()11939034L塑0911057345MLSXZ07塑()2734023L塑0101MLSXZ053塑()6111016L塑4)型芯高度尺寸01105283/MHSXZ053塑()69示中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283)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2/3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1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Z/3Z522动模小型芯工作尺寸图55动模小型芯10103475MDSXZ067塑()29354020塑523定模的工作尺寸图56定模的成型部分1)型腔径向尺寸1101075MLSXZ0530塑()89示中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101)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075(以下相同)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1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以下相同)Z/3Z211057205MLSXZ050塑()69172016塑341MSXZ0670塑()3414020L塑41105765MSXZ0130塑()1767031塑523MLSXZ0530塑()4263016塑611057685MSXZ0130塑()1768031L塑7110591705MSXZ070塑()2348917023塑2)型腔深度尺寸110521/3016MHSXZ053塑()示中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212)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2/3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1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Z/3Z211052/3016MHSXZ05塑()222016塑3)型芯径向尺寸01105275MDSXZ053塑()61示中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202)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075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1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Z/3Z4)型芯高度尺寸011052/3MHSXZ012塑()3641示中S塑件的平均收缩率80塑件外形公称尺寸(取020)塑X修正系数,可随制品的精度和尺寸变化,一般在0508之间,在此取2/3塑件的尺寸公差(取036)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1/6,在此取Z/3Z524型腔侧壁及底板厚度的计算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型腔主要承受塑料熔体的高压作用。因此,模具型腔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如果型腔壁厚和底板的厚度不够,则强度和刚度会不足,当型腔中产生的内应力超过型腔材料本身的许用应力时,型腔将导致塑性变形,甚至破裂;刚度不足将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型腔向外膨胀或溢料间隙。此计算参照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84页表412模具型腔壁厚刚度和强度计算公式1)型腔侧壁的厚度计算(按整体矩形型腔凹模计算)按刚度计算142CPHSE1425093671072M按强度计算1223HPS1226751087598MC与型腔深度对型腔侧壁长边边长之比有关的系数,见表415,在此取09301/HLP型腔压力,取35AMPE模具材料的弹性模量(),碳钢为520AMP刚度条件,即允许变形量(MM),由表413选取,在此取0045MM型腔深度(MM)H与比值有关的系数,见表415,在此取0108MM1/HL底板短边与长边长度之比21/L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在此取196AMPAP2)型腔底板厚度计算按刚度计算142SCPLHE142509302146M按强度计算122SPHL123590126443M由底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决定的系数,见表416所示1C21/L由底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决定的系数,见表414所示525支撑板厚度的确定支撑板厚度和所选模架两垫块的跨度有关,根据前面的型腔布置,模架应选在180250这个大类范围之内,垫块之间的跨度大约为116MM,根据型腔布置及型芯对支撑板的压力,就可计算得到支撑板的厚度,即123054PPLTLE1359261042M根据标准模架取T32MM示中支撑板刚度计算许用变形量,P1258245045PIM1331050606IWL两垫块之间的距离(116MM)W影响模具变形的最大尺寸,若圆筒形是R或H,若矩形是L;支撑板长度,取250MM;18个型腔投影到支撑板上的面积。2L单个型腔的投影面积13654AM8个型腔的投影面积228935L6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对于塑料模具是不可少的部件,因为模具在闭合时要求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导向。导柱安装在动模或者定模一边均可。有细长型芯时,以安在细长型芯一侧为宜。通常导柱设在模板四角。导向机构主要有定位、导向、承受一定侧压力三个作用。定位作用是为了避免模具装配时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并且在模具闭合后时型腔保持正确的形状,不至因为位置的偏移而引起塑件壁厚不均,或者模塑失败;导向作用则是在动定模合模时,首先导向机构接触,引导动模、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或型芯撞击型腔,损坏零件。承受一定侧压力(指塑料注入型腔过程中会产生单向侧压力,或由于注射机精度的限制,使导柱在工作中承受了一定的侧压力)。当侧压力很大时,不能单靠导柱来承担,需要增设锥面定位装置。对于三板模、脱模板脱模等,导柱还要承受悬浮模板的质量。当采用标准模架时,因模架本身带有导向装置,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只要按模架规格选用即可。若需采用精密导向定位装置,则须由设计人员根据模具结构进行具体设计。61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压入导柱和导套后变形。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至少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导柱通常设在离中心线1/3处的长边上。1)该模具采用4根导柱,其布置为在模板的四个角上。2)该模具导柱安装在动模固定板上,导套安装在定模固定板和脱板上。3)为了保证分型面很好的接触,导柱和导套在分型面处应制有承屑板,即可削去一个面或在导套的孔口倒角。4)各导柱、导套及导向孔的轴线应保证平行。5)在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首先接触,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成型零件损坏。6)当动定模板采用合并加工时,可确保同轴度要求。7)导柱导套的配合长度通常取配合直径的152倍,其余部分可以扩空,以减小摩擦,并降低加工精度。62导柱的设计1)本设计的模具采用带头导柱,且加油槽。2)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68MM。3)为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常做成圆锥形或球形的先导部分。4)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来确定,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该导柱直径由标准模架知为)。165)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模板按H7/M6过渡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间隙配合。6)导柱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RA04UM,固定部分表面粗糙度为RA08UM。7)导柱应具有坚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多采用低碳钢(如20、20MN2B)经渗碳淬火处理或碳素工具钢(T8A、T10A、)经淬火处理,硬度为55HRC以上或45钢经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硬度55HRC。63导套的设计1)结构形式采用带头导套(型),导套的固定孔与导柱的固定孔可以同时钻,再分别扩孔。2)导套的端面应倒圆角,一般倒角半径为12MM。导柱孔最好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内剩余空气。3)导套孔的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为RA04UM。导套外径按H7/M6或H7/K6配合镶入模板。4)导套材料可用淬火钢或铜(青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但其硬度应低于导柱的硬度,这样可以改善摩擦,以防止导柱或导套拉毛。多用20钢渗碳后淬火或T8A、T10A淬火。本设计采用标准导柱、导套,四个,如图61所示导柱选T8A钢,淬火处理,5660HRCD16MML63MM导套T8A钢,淬火处理,5055HRCD24MML40MM图61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式64定位圈设计为了便于模具在注射机上安装以及模具浇口套与注射机的喷嘴孔精定位,应在模具上安装定位圈,用于与注射机定位孔匹配,定位圈除完成浇口套与喷嘴孔的精确定位外,还可以防止浇口套从模内滑出。无论是采用标准型定位圈还是特殊型定位圈,其外径D都应比注射机上的定位圈配合孔径小0203MM,以便顺利安装模具。定位圈常用材料为50、55中碳钢或T8碳素工具钢,经正火处理,硬度为183235HBS。7推出机构设计注射成型每一循环中,塑件制品必须准确无误地从模具的凹模中或型芯上脱出,完成脱出制品的装置称为脱模机构,也常称为推出机构。脱模机构的作用包括脱出、取出两个过程,即首先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与模具松动分离,称为脱出,然后把塑料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从模内取出,有时脱出、取出两个动作之间无明显的动作。71推出机构的分类推出机构按动力来源分为手动推出机构、机动推出机构、液压推出机构、气动推出机构;按模具结构分推杆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双推出机构、二级推出机构、带螺纹塑件的推出机构等。本设计由于结构简单,推出力不大故采用机动推杆推出机构。72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制件推出(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推出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品的推出是不可忽视的。在设计推出脱模机构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尽可能使制品滞留在动模一侧,以便借助于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2)防止制品变形或损坏,正确分析制品对型腔的粘附力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脱模机构,使推出重心与脱模阻力中心相重合。3)力求良好的制品外观,在选择推出位置使,应尽量选择制品的内部或对制品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4)机构合理可靠,运动灵活,制造方便,更换容易,推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73塑件的推出机构推杆的设计1)推杆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2)推杆应设在制品强度刚度较大处;3)布置推杆时,要考虑脱模阻力的平衡,保证制品被推出时受力均匀,推出平稳,不变形,因此在肋、凸台、细小凹部要多设推杆;4)在推压制品的边缘时,为了增加推杆与制品的接触面积,应尽可能采用直径较大的推杆,推杆的边缘应与型芯侧壁相隔01015MM,以避免推杆因推杆孔的磨损而把型芯侧壁擦伤;5)在装配推杆时,应时推杆端面和和凸模平面平齐或者比凸模平面高出00501MM,以免在制品上留下一个凸台影响制品的使用。6)在空气或废气难以排除的部位,应尽可能设置推杆,以用它代替排气槽排气。7)推杆与动模板推杆孔的配合一般为H8/F7,配合长度约为推杆直径的152倍,一般不应小于15MM。8)推杆固定端与推杆固定板径向应留有05MM的间隙(由于该套模具各塑件的9根推杆分布比较紧凑,故采用单边025MM的间隙),避免在多推杆的情况下,由于各板上的推杆孔加工误差引起的轴线不一致而发生卡死现象;9)推杆的材料常用45、T8、T10碳素工具钢,推杆头部需淬火处理,硬度在50HRC以上,表面粗糙度在RA16UM以上。图71推杆本设计采用如上图所示的推杆,每个塑件由3根(A)型推杆、4根(B)型推杆2根(C)型推杆推出,共为72根。T8A淬火处理,表面硬度达5458HRCD125MMD216MMD310MM,其具体尺寸见零件图第15、16、17张。74推出机构的复位脱模机构完成塑件顶出后,为进行下一个循环必须回复到初始位置。目前常用的复位形式主要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复位杆又称回程杆或反推杆。复位杆通常装在与固定推杆的同一固定板上,且各个复位杆的长度必须一致。复位杆一般设24根,为避免长期对定模板的撞击,可采取两种防止措施,其一是使复位杆端面低于定模板平面002005MM,其二是在复位杆底部增设弹簧缓冲装置。此外,复位杆有时也兼作导柱的作用。由于本设计是标准模架,故采用复位杆复位,其直径为10MM,四个均匀分布。8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当注射成型侧壁带有孔、凹穴、凸台等的塑料制品时,模具上成型该处的零件就必须制成侧向移动的零件,以便在脱模之前先抽掉侧向成型零件,否则就无法脱模。带侧向成型零件做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称侧向抽芯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用来成形制品侧壁的内外侧孔和凹槽,该类机构活动零件多,动作复杂,为保证该机构能可靠、灵活和高效地工作,它们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在保证不引起塑件变形的情况下准确地抽芯和分型;2)运动灵活,动作可靠;3)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4)配合间隙和拼缝线不溢料。这样既可以保证塑件必要的尺寸精度,又可以保证模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此外,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比较复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制造和装配的难易程度。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类型很多,按动力来源分为三种1)液压(气动)侧抽芯借助液压(气动)装置进行模具的侧向分型与抽芯及其复位,特点是抽拔距离长,抽拔力大,但动作灵活,常在大型注塑模具中使用。2)手动侧抽芯采用手动侧抽芯的模具结构简单,其效率底,劳动强度大,抽拔力有限,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3)机动侧抽芯借助注塑机的开模力或顶出力进行模具的侧向分型和抽芯(并完成复位动作),该机构经济性好,实用性强,效率高,动作可靠,故应用最广泛。本设计采用机动侧抽芯类型。81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斜导柱抽芯是应用最多的抽芯机构,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动作可靠,适用于抽拔距和抽拔力不太大的情况。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要兼顾抽芯距和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一般取1520,最大不超过25,材料一般是T8、T10,淬火硬度要达55HRC以上,表面粗糙度RA16UM。斜导柱的固定部分与模板的配合为H7/M6,与滑块的间隙配合,一般为H11/A11,有时需保持0510MM的间隙。1抽芯距的确定本设计的侧向抽芯距,(抽芯距一般比制品型孔深大3MM)。8931SM斜导柱倾斜角取202抽拔力的确定此处省略NNNNNNNNNNNN字。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等请联系扣扣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83滑块设计滑块设计的要点在于滑块与侧向型芯连接以及注射成型时制品尺寸的准确性和移动的可靠性,滑块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在实际中广泛采用组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滑块和侧向型芯分开制造,然后安装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节省钢材,方便加工,而且容易更换。滑块与侧向型芯的连接形式有多种,本设计采用如图84所示的结构。图84滑块与侧型芯的连接图85导滑槽的结构84导滑槽设计成型滑块在侧向分型抽芯和复位过程中,要求起必须沿一定的方向平稳的往复移动,不应发生上下窜动和卡紧现象,滑块与导滑槽配合的常用形式有燕尾槽和T形槽。本设计采用加工容易的T形槽。如图85所示。85滑块定位装置开模后滑块必须停留在一定的位置上,不可任意滑动。因此,必须设计定位装置,否则,闭模时斜导柱将不能准确地进入滑块,致使模具损坏。在设计滑块定位装置时,应根据模具结构,选用不同的形式。本设计采用挡块定位的形式,结构如图86所示。图86滑块定位装置图87楔紧块的结构86楔紧块设计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侧向型芯会受到塑料熔体很大的推力作用,该推力通过滑块传给斜导柱,而一般的斜导柱为细长杆件,受力后容易变形导致滑块后移,因此在抽芯机构中必须设置楔紧块,以便在合模后锁住滑块,承受来自侧向型芯的推力。楔紧块与模具的连接方式可根据推力的大小来确定。楔紧块的工作部分是斜面,是重要的工作参数。为了保证楔紧块的斜面能在合模时压紧滑块,而在开模时又能迅速脱离滑块,楔紧角应大于斜导柱倾斜角。当时能够保证一旦开模,楔紧块就能脱开滑块,否则斜导柱将无法带动滑块作抽芯动作。在一般情况下,楔紧角应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23。本设计的楔紧块结构如图87所示9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在塑料注射成形中,注射模具不仅是塑料熔体的成形设备,还起着热交换器的作用。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各种塑料的性能和成形工艺要求不同,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对于大多数要求较低模温的塑料,仅设置模具的冷却系统即可。但对于要求模温超过80C的塑料以及大型注射模具,均需要设置加热装置。91冷却系统一般注射到模具内塑料温度为200C左右,而塑件固化后从模具型腔中取出时其温度在60C以下。热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必须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熔融塑料的热量尽快地传给模具,以使塑料可靠冷却定型并可迅速脱模。对于粘度低、流动性好的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尼龙66等),因为成型工艺要求模温都不太高,所以常用常温水对模具进行冷却。ABS的成型温度和模具温度分别为200260C、4060C。92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有冷却水和压缩空气,但用冷却水较多,因为水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大,成本低。用水冷却,即在模具型腔周围或内部开设冷却水道。93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冷却水道的开受模具上镶块和顶出杆等零件几何形状的限制,必须根据模具的特点,灵活地设置冷却装置,其设计要点如下1尽量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的热平衡。2冷却水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则对塑件的冷却效果越均匀。根据经验,一般冷却水孔中心线与型腔壁的距离应为冷却水孔直径的12倍(常为1215MM),冷却水孔中心距约为水孔直径的35倍,水孔直径一般为812MM。进水管直径的选择应使水流速度不超过冷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