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时分秒4节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5961教学目的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二、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3、体验1秒钟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4、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十四1补充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跑100米要用19()。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教学反思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种来让学生认训秒针,感觉1秒的时间,会看会估几秒或几十秒,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并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发掘1分60秒这一概念,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P62例1、例2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复习钟面指针1时、1分、1秒1时60分1分60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4、引出课题时间的计算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全班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教学反思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实物钟来演示说明,计算经过时间与求开始、结束时间的方法,但学生脱离实物教具后思维分析上有所欠缺。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相关题目。教学目的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2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二、补充题目。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时间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比较扎实,但在时间计算上分析不够准确,要多进行相应的思维分析训练。第四课时填一填说一说教学内容P67及相关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制作作息时间表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8、9、10题。教学反思当有实物教具辅助分析的时候,学生能将问题具体化,解决时比较准确,但不可能总依赖实物教具来分析,打算尝试让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在脑中呈现具体画面辅助分析的办法。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9194页有关加法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口算35324945302878753687250936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2学生提问题。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师根据生答板书“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自主探索。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四巩固练习。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五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练习十九第1、2、4题剩下的减法题和第5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不是很想去春游吗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同心协力扫除了一个个障碍,今天如果再能扫除一个障碍,去鸟岛的船就可以起航了。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1出示第93页情景图后,说一说已经掌握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2学生提问题。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还能上几人2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三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选择的板书(二)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四、巩固练习。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2、练习十九1、2、4(剩下的减法题目)。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十九第七、八题。六、全课小结。七、布置作业。练习十九第五、六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3、例4。“做一做”1、2两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教学过程一、复习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一个数的百位是5,十位是8,个位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2、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1、察第96页收集矿泉水瓶情景图,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3403、学生自主探索180340的计算方法。4、小组讨论交流180340的计算方法。5、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选择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6、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7、尝试练习第97页“做一做”1、2题有关加法。(一)学习例4。1、通过提问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得出3401802、学生思考怎样计算340180。3、小组交流、讨论340180的方法。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5、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6、尝试练习第97“做一做”1、2有关减法。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巩固练习练习二十1、3、4、5题五、全课小结。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2、9题。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第98页例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下面的各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5983124058192口算。400500300400600200100800二教学例5。1让学生观察第98页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表,发现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2让学生讨论小精灵提问题的意思从而引出估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估算。3谁能解决小精灵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索解答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尽量让学生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5通过对各种估算的对比,学会合理估算。6根据第98页图表,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7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三挑战赛。第98页做一做。四联系实际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2同桌同学讨论完成练习二十第7、8两题。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预测第二天进货情况。五全课小结。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10、11。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2通过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以及估算的策略的灵活性。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一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独立完成第102页第1题。2指名算得对又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二复习笔算。1问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2同桌同学互答。3教师综合归纳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方法。4学生完成第102页第2题。要求计算要认真三复习估算。1猜一猜,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老师说数,学生猜。2估算。792186587412629348436247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第102页第3题。四数学活动。1口算练习。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在相同时间内说得又多又对的老师发给奖品。2笔算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数写在黑板上。180360450340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用以上的两个数来出加减法题目,另一人计算,每做完一题后,两人互换角色。2自己想一些数做做看。3估算练习。1学生讨论,怎样估算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五全课小结。六布置作业。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第104页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2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3使学生初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教具准备磅秤、盘秤、天平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怎么办2重量单位有哪些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1一颗小纽扣、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分别有多重2先让学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二比一比物体的重量。1三个同学为一组,拿出自己的书包,先分别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个书包重2用盘秤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四秤体重。1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看磅秤。2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再进行活动。1一组同学秤体重。学会看秤2一组同学做体重的原始记录。通过记录称体重的结果方式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3一组同学用背一背同学来体验各种不同的体重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4以上各项各小组轮流进行。5学生讨论、交流,从你们的记录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统计出什么五全课小结。六布署作业。第三单元测量(7节)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用具直尺教学过程一、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师你是怎么想的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三、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四、建立1毫米的概念。1、认识直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师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五、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里有几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六、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七、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休与实物操作,在学生脑中清晰的建立1毫米这一长度概念,了解与厘米间的关系,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用具直尺教学过程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出1分米10厘米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3题。(先估测,然后再测量)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3、填空5分米()厘米30厘米()分米40毫米()厘米2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5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和第7题。五、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分米10厘米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通过课件了解1分米长度,理解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但在填上合适单位时,分米这一单位选择上的错误较多,可能是因为分米平常生活上的运用较少,需要加强单位换算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和例4及练习二的第1、2、4题。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认识千米。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7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师从某路口到学校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二第2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千米1000米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走操场感受1千米及了解行走大概所需的时间。再以生活中的路牌感觉与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难点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用具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米1米()厘米1米()分米1分米()毫米二、学生实践1、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请说一说你走了100米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3、体验1千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三、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体验1千米有多远100米走了()步教学反思将知识迁移与生活,感觉1千米估记1千米的长度,加深认识与运用。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5及练习二的第3、5、6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0厘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8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说说你游数学王国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反思创设知识情境,让学生学会利用以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第六课时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及练习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2、讲故事。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1页,看第11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和第2题。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三中的第3题和第4题。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通过以生活实物对较,感受与认识吨这一重量单位,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吨这一单位。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牢记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数学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生活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教学反思将知识归纳分类明确区分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掌握他们之么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与换算。在简单的单位计算上学生还不够灵活。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口算2、笔算求与的和。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2、教学例1。A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列竖式计算。C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D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三、巩固练习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98215123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列竖式计算597785685989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2、口算60080090010010001003、估算599800900101989112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1、估算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两栖类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2、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多还是比少呢为什么3、笔算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三、巩固发展教学反思学生以有一定的进位加法计算基础,在算理上着重说话相加满10继续进位,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计算正确率较高。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376284660(种)37621814660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教材第1921页练习五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载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载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师你能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又能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吗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谁能摘下玉米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五、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判断。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贯串稀有动物这一系列条件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己获知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七、下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八、小君可以怎么走走哪条路最近共同分析页第题。九、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教学反思掌握方法,但运算不熟练,个别同学不记得加进位,而且对连续进位3次以上的出错较多,要加强训练。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2、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073586342672、笔算54217937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标有吗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三、巩固独立完成25页第1、2、3题四、总结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法517348169(千米)51750734834816959教学反思理解算理,但在计算十位时有部分同学忽略被借走的1,在教学中我注重进行十位算的口语表达训练,提高计算的正确性。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准备比赛题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1、填空7880()87()()99()()198()()297()()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3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男生组57420045619872579女生组5742004562002725801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揭题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111359(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2)想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11359113601172(4)如果加79应看作多少加89呢加99呢2、出示例227698(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27698276()()()问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2)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276972761003373问为什么减去3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三、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A12668126702B9867671002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板书设计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多加几要减几。教学反思教学中结合补、还的算理讲解,让学生明了其中的规律与算法,提高计算速度。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题3及练习六的第4、5、6题。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准备比赛题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1、填空6870()77()()99()()298()()397()()提问68接近哪个整十数7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3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男生组45330074897356299女生组45330074810033563001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揭题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二、新课教学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1、出示例316597(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2)想97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16597165100368(4)如多减2,应怎样多减1呢2、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填一填435()4353002534()53430022、完成练习六的第4、5、6题。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板书设计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多减几要加几。教学反思在继续减的问题上,部分学生与加法的简便搞混,要让学生清楚的分清是多减了要补回这一算理。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互相说后发表意见。)师(挂图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动手计算。板书13548183(元)师看小精灵说什么(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135418183板书加法的验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2、数学门诊部。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17532925962464148137843307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板书设计加法的验算13548183(元)135验算183183484181354813518348135183教学反思结合原有基础,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以,但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计算而算,没真正起到验算的目地,需加强学生对验算的认识与意识。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师小明说什么200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18317板书减法的验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2、做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比一比,看谁聪明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2、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1477804642851223129739241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减法的验算20018317(元)200验算200171831718317183200教学反思有套用加法加数交换位子相加的方法,要进行差生补导。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931页练习七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房屋买卖合同书
- 国内货物运输合同
- 借款不动产抵押担保合同
- 外贸货物进口合同
- 保安聘用劳动合同
- 工程设备租赁合同
- 家装防水施工合同
- 第三方定制家具协议合同
- 租蔬菜摊位协议合同模板
- 挂靠地址合同协议
- 2024年地理中考模拟考试地理(江苏泰州卷)(A4考试版)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解读
- 2024年上海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2025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分析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 2025年03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中高端女装市场趋势与前景深度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