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一、联系实际的例子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二、个人讨论提纲(一)政府经济与公平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二)政府经济与效率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三、小组讨论提纲(一)政府经济与公平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二)政府经济与效率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作业2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0219143700作者常欣编辑STUDA0714摘要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关键词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互补性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扩大消费需求,协调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消费需求也因此在近两年呈现稳中加快的态势。但从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投资需求和外贸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有待提升。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仍是宏观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就如何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的简要回顾关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BAILEY1971首次提出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BARRO1981将这一假设结合进一般消费模型,使政府支出对消费者效用产生直接的影响。之后,又有不少理论研究考察了私人消费对政府支出变化的反应。如AIYAGARI,CHRISTIANOANDEICHENBAUM1992,BAXTERANDKING1993,使用单部门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可变劳动力供给的假设前提下,考察了政府支出冲击的影响,发现政府支出的增加必定导致私人消费的下降。根据新古典主义真实经济周期(RBC)学派的解释,政府支出的增加减少了私人家庭的持久收入,因此产生了某种负财富效应并降低了私人消费。为了防止消费的大幅度下降,私人家庭会增加他们的劳动供给,但这种替代效应通常并不足以抵消负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因此居民消费总量会减少。在新古典模型中,伴随着政府支出冲击,实际工资必然下降,因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劳动的边际产品。在实证研究方面,KORMENDI1983、ASCHAUER1985、BEAN1986利用美国的数据,AHMED1986利用英国的数据发现,政府支出会挤出私人消费。但是,近10多年来的研究却对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反向关系提出了质疑。DEVEREUX,HEADANDLAPHAM1994在新古典模型框架内,使用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假设,研究了政府支出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消费将会带来生产率的内生增长,进而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并导致消费对闲暇的替代。由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入(CROWDINGIN)私人消费。不同于无摩擦的新古典范式,GAL,LOPEZSALIDO,VALLES2005使用了具有价格粘性和非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论证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影响。其传导机制是,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相应增加。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特征,这将导致实际工资水平的明显上涨,高的工资收入会提升依照经验规则(RULEOFTHUMB)进行决策的家庭的消费水平,如果这部分消费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足够大的话,那么消费总量就会增加。从实证研究看,KARRAS1994考察了30个国家私人消费对政府支出增加的反应,发现政府消费的增加会提高私人消费的边际效用,从而在整体上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OKUBO2003使用日本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FATASANDMIHOV2001,BLANCHARDANDPEROTTI2002,PEROTTI2004,GAL,LOPEZSALIDO,VALLES2005,也都使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VARS)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支出对私人消费具有明显和持久的正向影响。本文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的互补性关系。当然,正如KARRAS(1994)所强调的,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之间互补性关系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提供的产品都具有这种消费的外部性。鉴于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重点强调政府支出能够挤入居民消费的三个方面。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农村相关消费的增长基础设施服务接入水平的提高和供给质量的改善对消费需求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基础设施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品,比如电信服务;同时基础设施服务的扩展和改善也有利于对其它消费品的获取,如给排水和电力的供给会影响家庭对家用电器的需求。国际上一项利用秘鲁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表明,将其它变量加以控制后,家庭基础设施服务的接入水平对人均消费具有正面的影响。该研究发现,接入两种基础设施服务的家庭比没有接入任何基础设施服务的家庭的消费水平要高10;而接入四种基础设施服务(电、给水、排水和电话)的家庭的消费水平要高出37。研究还发现,电力服务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而电话服务对城市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CHONGANDHENTSCHEL,1999)。另外还要看到的是,基础设施的改善通常有利于扩展就业机会和市场交易机会,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并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基础设施部门由于长期面临着一些体制性的束缚,导致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同时供给质量也相对低下。这些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从城乡差异看,在用水普及率上,2002年城市地区达到了92,而农村地区只有68,两者相差了24个百分点;在排水普及率上,城市地区达到了69,而农村地区只有29,两者相差了40个百分点;在电话普及率上,2001年大城市以外地区每千人电话主线数为13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42。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农村地区在供水和排水接入方面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了5和25。在大城市以外地区电话主线密度上,也仅仅与19972003年的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而比中等收入国家低了27个单位(GOICOECHEAANDESTACHE,2005)。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和居民购买力相对较低,规模效应相对较弱,因此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通常不明显甚至无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特征,民间资本一般不愿进入,需要政府承担主要的投资责任。但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从而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拉大。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在扩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理分工。要按照分权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作用。这样做主要是基于效率的考虑(A)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成员数量较少的“小集体”较之成员数量较多的“大集体”具有更高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B)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导致各地使用者对基础设施服务的不同偏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能更准确地对当地的需要作出反应和决策,能更有效地提供符合当地偏好和当地具体条件的基础设施服务。与此同时,对于跨区性或具有全局性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中央政府则负有主要的供给责任,而且鉴于各地财力上的差异,中央政府也需要通过转移支付协助地方政府担负起对地区性基础设施服务的供给责任。2提供(PROVISION)与生产(PRODUCTION)的区分。也就是把投资与运营分开,将某些生产经营环节(如建设与维护)和服务环节通过经营权拍卖、招投标制度以及承包和委托经营等形式,外包给民间部门,以此提高公共供给的效率,减少政府在基础设施日常运营和维护上的支出。三、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政府支付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创造能力并促进相关消费的增长所谓优效品(MERITGOODS),是基于外部性等市场失灵或经济公正原则而需要由政府补贴或免费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和健康服务。这里所隐含的市场失灵或不公正主要是由于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社会边际收益往往超过私人边际收益,个人对社会收益的认识和评价不足,导致支付意愿不强和消费不足;或个人由于流动性约束而无法获得应得的服务。政府在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上的支出弥补了居民由于认知和流动性约束而带来的消费不足问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居民消费的替代和补充。但同时,政府的支出也会引致居民在相关(互补)品上的消费,形成政府消费的外部性;并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居民的收入创造能力,从长期看,也可以促进消费的增长。从国际上看,优效品的支出是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子项,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看,2004年中国为135,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属于较低水平,如泰国为2244(2000年),墨西哥为2554(1999年)。而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看,1997年世界平均为48,高收入国家为54,中等收入国家为48,低收入国家为33(世界银行,2001)。而中国多年来一直在23之间徘徊,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与国家早在1993年就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承诺的“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存有一定差距。在卫生领域,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131位,仍属低下水平。从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DP的比重看,2000年世界平均为54,高收入国家为60,中等收入国家为30,中低收入国家为27,而中国仅为19(世界银行,2004)。再从政府负担比重看,2000年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93,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72,中国则只负担了394,政府支出所占的这一比例是世界各国中最低的之一(王绍光,2003)。为此,在教育和健康服务方面政府要承担更多的支付责任,但要注意两点(1)政府责任的限度。强调政府的支付责任,并不意味着主张回归过去那种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而只是强调政府在基本教育和健康服务中的支付责任。特别是考虑到教育和健康支出方面巨大的城乡差异和群体差异,在扩大政府支出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农村和贫困人群的针对性(TARGETING)和适当倾斜。强调政府责任的有限性意味着应调动国家市场社会(公域私域第三域)三方的共同力量,形成政府、个人以及非政府组织(NGOS)等第三部门共同负担教育和健康支出的格局。(2)消费环节的支付与生产环节的供给(DELIVERY)的区分。主张加大政府在教育、健康服务上的支付力度,事实上主要是从消费环节而言的。对于教育、健康服务这类准公共产品而言,还会涉及生产环节的供给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不宜过分强调政府的供给责任,而应更多强调竞争、私人参与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作用,政府只需加强相应的监管责任即可。当然,由于信息不完全或合同不完全而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导致私人供给服务质量降低时(特别是在健康服务中),就不宜采用合同外包(CONTRACTINGOUT)这种私人参与的方式,而需要采取政府部门内提供(INHOUSEPROVISION)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尽量给予某种激励以提高公共供给的质量。四、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政府支出力度,稳定居民支出预期这里主要隐含着社会安全网(SOCIALSAFETYNET,简称SSN)的概念。所谓社会安全网,一般是指由政府作为主体而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是政府通过社会救助或收入支持的方式,向收入和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人群或由于高龄、残疾、生病、失业或某些家庭情况而面临额外支出的人群提供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以减少市场机制带来的收入差距、风险及不确定性。从世界范围看,社会安全网的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广泛采用,并且同社会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伴随着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深入,社会安全网这一概念在“九五”计划中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出现。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家财政进行了相应调整先是从1998年起政府预算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别“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之后又从“九五”末期开始连续几年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使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科目进一步完善,财政社会保障投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充实。但总的看,中国政府在社会安全网方面的支出差距是很大的。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体系中,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公共消费或者说收入支持(INCOMEMAINTENANCE)方面的支出是政府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般高达3050,占GDP的比重也大都在1030之间。而中国的这两个比例2004年分别仅为1208和215。如果以较宽的口径计算,即国家加社会(主要是企业)的社会保障支出,2002年也仅占到GDP的715(蔡社文,2004)。正是由于社会安全网的不健全,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从而抑制了即期消费。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在社会保障上的支出力度。在增加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两点(1)积极的社会性支出和消极的社会性支出的区分。以就业为例,积极的社会性支出,旨在降低劳动力市场参与的壁垒,促进和便利受益人就业机会的增加,主要包括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如就业培训,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为残疾工人提供康复服务、提供工资补贴等工作激励;此外,也包括提供家庭看护特别是儿童看护降低外出工作成本、提供创业资助等。而消极的社会性支出仅仅是一种转移支付、收入支持或失业保障。这种消极的社会性支出对市场性收入的不平等往往没有影响,有时甚至会扩大市场性收入的不平等(当劳动供给减少,或储蓄减少时),至于对最终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则视转移支付能否抵消可能扩大的市场性收入的不平等而定。但通过积极的社会性支出,一方面可以减少市场性收入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最终收入的不平等。因此,在政府社会性支出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强调“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2)社会保障的程度。要避免因过度保障而带来负面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部分高福利国家经济活力不足、经济增长迟缓的教训值得吸取。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作业4摘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搭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回升向好阶段。如何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避免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问题。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对控制物价有利,但对投资和短期内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财政政策也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有利于投资。减税使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增加,增加支出规模则直接扩大需求。但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减支。增税使企业和公众可支配的利润和收入减少,减支则直接减少政府需求,但对投资不利。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对社会总需求是中性影响。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特点,二者都有一定局限性。无论是货币政策调节还是财政政策调节,仅靠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没有两者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有必要使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在于(1)财政与银行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银行和财政在资金往来与对再生产过程的资金供应以及财政证券的发行、银行利率的调整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的变动必然影响另一方的变动,客观地决定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作为统一的整体运作才能发挥比较理想的效果。(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这在客观上要求两大政策必须协调运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3不同类型政策搭配的利弊分析3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组合的政策效应是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扩展,对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组合只有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经济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的资源时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资源,这种组合将导致通货膨胀。3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抑制消费与投资,从而控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时,货币当局加强回收货币,紧缩银根,压缩社会总需求;财政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从而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3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样,就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政策过松就难以控制通货膨胀。3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4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而结构的均衡与否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说来,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二者需要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4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4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在我国,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调节过程均有所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二者既需要互相支持,又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加强调节效果。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调节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总量,调节过程长;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主要在分配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财政支出的对象,调节的目标是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调节过程短。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两大政策不能简单互相等同或相互取代,而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二者虽有差别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一个政策的调节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对另一政策的调节效果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到相互间的影响,加强彼此间的支持和配合。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4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科学地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进行有效宏观调节的客观要求。在这里,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2009年,我国面对出口的严重萎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有效地使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达到了“保八”的目标。5结语同煤集团作为国有特大煤矿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坚定“三新”发展思路,打造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立足市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趋利避害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道路;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同煤,实现集团公司“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战略目标是变化的,随R的增加而按一定规律减小,即N1是R的函数。在轴线处,折射指数最大,即N1(0)NMAX;而在纤芯与包层的交界处,折射指数最小,即N1(A)N2。这样,可根据N1()R的不同,将纤芯分成若干层,如图5所示。图5非均匀光纤的导光原理设有一条射线以入射角射向端面A点,进入纤芯后,由于纤芯中的折射指数是从NMAXN2由大变小,因此光射线相当于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此时射线应离开法线而折射,而纤芯中各层的法线都是垂直于界面的,因此光射线应有如图5所示的轨迹。当到达RM后,射线几乎与轴线平行,而后又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光射线又将变为靠近法线而折射,这样即形成一条按周期变化的曲线。由此可得出结论在非均匀光纤中,是靠光的折射原理将光射线集中在纤芯中,光射线的轨迹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由折射形成的曲线,不同轨迹的折射曲线又和轴相交,向前传输。3光纤的传输损耗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损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光纤本身的损耗,也有光纤与光源的耦合损耗以及光纤之间的连接损耗。光纤本身损耗的原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2类。吸收损耗是光波通过光纤的材料时有一部分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原因很多,但都与光纤材料有关。对于超高纯度的石英光纤来说,在155M附近有损耗的最低点。散射损耗是由于光纤的材料、形状、折射率分布等的缺陷或不均匀,使光纤中传导的光发生散射。由此产生的损耗为散射损耗。作文优美语段集锦1、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2、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3、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3、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4、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5、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6、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7、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8、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9、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10、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11、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2、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13、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14、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15、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16、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17、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18、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直面苦难19、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20、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21、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22、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23、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24、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25、“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26、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条泛着清丽的旋律的小溪都闪烁着美的光辉。不要空叹人世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来看待人世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那无处不在的美吧27、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28、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骋天下。29、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30、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31、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32、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33、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34、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35、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示方向的罗盘,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的铁轨,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列车上的铁轨。36、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37、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38、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39、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的拥有了幸福40、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41、幸福是什么是功成名就、受人敬仰吗是恬静悠闲、无牵无挂吗是高朋满座、儿孙绕膝吗我说幸福是。42、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特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4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潇洒,“独钓寒江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上册
-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4《激素调节》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深龋护理查房
- 线上教学作业设计与管理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三 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
- Module 9 Unit 1 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论文摘要与答辩准备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3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生物电与人体健康课件
- 好书推荐-三国演义课件
-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护理查房
- 车辆维修质量保证措施
- 毛中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课件
-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天津财经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教学防灭火新技术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电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天津大学
- EIM Book 1 Unit 10 Don't give up单元知识要点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