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_第1页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_第2页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_第3页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本标准的第 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 1987 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在电镀作业中接触广泛,如防护不当,作业者可发生以鼻中隔黏膜糜烂、溃疡、软骨部穿孔等为主的铬鼻病。为早期正确诊断及处理鼻部损害,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由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职防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3 诊断原则 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鼻部损害,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方可诊断。 4 诊断标准 铬鼻病患者可有流涕、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及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或萎缩等体征。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铬鼻病。 a)鼻中隔黏膜糜烂,少数情况下为鼻甲黏膜糜烂 ; b)鼻中隔黏膜溃疡 ; c)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5 处理原则 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或溶菌酶制剂 ;对鼻中隔穿孔患者,必要时可行鼻中隔修补术。 他处理 黏膜糜烂较重患者,可暂时脱离铬作业。 黏膜溃疡患者应暂时脱离铬作 业,久治不愈者可考虑调离铬作业。 出现鼻中隔穿孔,应调离铬作业。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 A(资料性附录 )。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标准只适用于由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职业性鼻部损害。铬对皮肤损害可参照 理。 中隔穿孔也可由氟盐、食盐、五氧化二钒等引起 ;或因梅毒、结核、外伤等原因发生,故诊断时应结合上岗前体检资料、患者毒物接触史和作业环境调查进行鉴别诊断。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顾一下内容 请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