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加味逍遥丸_第1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加味逍遥丸_第2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加味逍遥丸_第3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加味逍遥丸_第4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加味逍遥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味逍遥丸配方详细,药局中成药:加味逍遥丸配方详细,加味逍遥丸、佳维小瑶、药局中成药:加味逍遥丸配方详细,处方:柴胡300g,当归300g,白芍300g,白术300g,茯苓300g,甘草药房方药:柴胡详解,柴胡,药房方药:柴胡,来源:本品为芹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根。 根据性状区分使用“北柴胡”和“南柴胡”。 春、秋两季开采,去除茎叶和泥沙,干燥。 药房方药材:柴胡,性状:北柴胡:圆柱形或长圆预制形,长615cm,直径0.30.8cm。 根膨大,前端残留有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表面为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支根痕和皮孔。 质硬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色。 香味好,味道苦。 南柴胡:根细,圆锥形,先端多细,药局方药:柴胡,性状: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枝或稍分支。 表面是红茶色或黑茶色,靠近根部的地方有很多细环。 质地稍软,易折断,断面稍平,不显纤维性。 输给油气。 药房方药材:柴胡,炮制:北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滋润,切成厚片,干燥。 本产品呈现不规则的厚度。 外表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和支根痕。 切面淡黄色白色,纤维性。 质地硬。 香味好,味道苦。 醋北柴胡:取北柴胡片,用醋炙法(通则0213 )炒。 本品呈北柴胡片状,表面淡棕色,有醋味,味道苦涩。 南柴胡:杂质的去除、洗净、润、药房方药:柴胡、炮制:透、厚切片、干燥。 本产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电影。 外表是红褐色或黑褐色。 根尖有细环,细毛状枯叶纤维。 切面黄白,平坦。 输给油气。 醋南柴胡:取南柴胡片,用醋炙法(通则0213 )炒。 本品呈南柴胡片状,有一点醋味。 药房方药:柴胡,性味:辛,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药局方药材:柴胡,功效:疏散解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用于感冒发热、寒暖往来、胸部压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 药房方药材:柴胡,用法:310g。 药房方药:柴胡,贮藏:通风干燥处,防虫。 药局方药材:柴胡,注意: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宜柴胡用。 药局方药材:当归详解,当归,药局方药材:当归,由来: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秋末开采,去除胡须根和泥沙,等到水分稍微蒸发后,捆成小块放入小屋,用烟火慢慢晾干。 药房方药材:当归、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支根35根以上,长1525cm。 表面从浅棕色到棕色,有纵皱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根头(归头)直径1.54cm,有环纹,上端圆钝或有明显突出的根茎痕迹,紫色或黄绿色茎和叶鞘残基主根表面凹凸枝根(归尾)直径0.31cm,上下细,药局方药材:当归、性状:多扭,少数胡须质地柔软,截面黄白或淡黄褐色,皮部厚,有裂隙和许多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颜色淡,形成层黄褐色。 有浓郁的香味,有甜、辣、苦。 柴性大,干祗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药用。 药房方药材:当归、炮制:当归:去除杂质、清洗、润泽、切薄、干燥或低温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 外表从浅棕色到棕色。 剖面为浅棕色黄色或黄色白色,平坦,有裂缝,中间有浅棕色形成层环,有许多棕色油点,香味浓郁,甜,辣,苦。 酒当归:取当归的照片,用酒烙法(通则0213 )炒。 本产品形状像当归片。药典中药材:当归、炮制:切面深黄色或浅棕色黄色,略有焦斑。 香味浓厚,有点酒香。 药房方药材:当归、性味: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药局方药材: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痛、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倒损伤、癫痫伤、肠干便秘。 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倒损伤。 药房方药材:当归,用法:612g。 药局方药材:当归、贮藏:冷暗处干燥处、防湿、防龋。 药方中药材:白芍详解,白芍,药方中药材:白芍,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白芍的干燥根。 夏、秋二季开采、冲洗、去除头尾和细根,放入沸水中煮后,去除外皮和皮后煮干。 药典中药材:白芍,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扁平或稍弯曲,两端扁平,长5直径12.5cm。 表面类为白色或淡褐色的红色,有光泽或有纵皱和细根的痕迹,偶尔还留有褐色的外皮。 质地牢固,不易折断,截面平坦,类白色或微带褐色红色,形成层轮廓清晰,放射线放射状。 懦弱,味苦,酸。 药房方药材:白芍、炮制:白芍:洗净、润泽、切薄、干燥。 本品呈圆形薄片。 表面是浅棕色的红色或类似的白色,平坦。 截面类在白色或微带上带有茶色的红色,形成层的环很明显,可以看出略微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懦弱,味苦,酸。 炒白芍:取白芍的照片,按清炒法(通则0213 )炒至微黄色。 本产品是白芍片一样的形状,表面是微黄色或淡褐色的黄色,也有能看到焦斑的。 气微,药局方药材:白芍,炮制:香。 白芍:取白芍的照片,按照酒烙法(通则0213 )炒至微黄色。 本产品是白芍片一样的形状,表面是微黄色或淡褐色的黄色,也有能看到焦斑的。 有酒香。 药房方药材:白芍,性味: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药局方药材:白芍,功效:养血调经,收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脇痛、腹痛、四肢挛痛、头晕。 药房方药材:白芍,用法:615g。 药房方药:白芍,贮藏:干燥处,防龋。 药房方药材:白芍,注意:不宜与藜芦并用。 药房方药:白术详解,白术,药房方药:白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冬天下部叶变黄,上部叶变脆时开采,去除砂土,干燥或晒干,去除胡须根。 药房方药材:白术,性状:本品为不规则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为灰黄色或灰褐色,有瘤状突起和间断的纵皱和沟纹,有须根痕,前端留有茎基和芽痕。 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整,从黄色白色到淡茶色,散在褐色点状油室的干燥者呈断面角质状,颜色深或有裂缝。 有香味、甜味、辣味和咬牙。 药房方药材:白术,性味:苦、甘、温。 归脾胃经。 药典中药材:白术、功效: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脾虚食少,用于腹胀腹泻、痰饮眩晕、浮肿、自汗、胎动不安。 药房方药材:白术,用法:612g。 药房方药材:白术,贮藏:冷暗处干燥处,防龋。 药房方药:茯苓详解,茯苓,药房方药: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开采,挖出后去除砂土,堆积“发汗”后,扩展到表面干燥,再反复“发汗”,在皱纹内部的大部分水分消失后,将阴干称为“茯苓个”或者将新鲜茯苓按部位切开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药房方药材:茯苓,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平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同。 外皮薄而粗糙,从褐色到黑褐色,有明显褶皱。体重,质地坚实,截面粒状,有裂缝,外侧浅棕色,内侧白色,少数浅红色,某中间有松弛的根。 懦弱,味道淡薄,有咬劲。 茯苓块是去皮切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角块状的厚片,大小不同。 白色,药房方药材:茯苓,性状:淡红色或淡褐色。 茯苓片是去皮切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度不同。 白色,浅红色,浅棕色。 药典中药材:茯苓,炮制: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湿后稍微蒸一下,立即削去外皮,切成块或厚片,晾干。 药房方药材: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药局方药材: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浮肿尿少,痰饮眩晕剧烈,脾虚食少,用于便溏痢、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药房方药材:茯苓,用法:1015g。 药房方药:茯苓,贮藏:干燥处,防潮。 药局方药材:甘草详解,甘草,药局方药材: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膨润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开采,去除胡须根,干燥。 药房方药材:甘草,性状:甘草:根为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 外皮伸长。 表面为红褐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纵皱、沟、皮孔和稀疏的细根迹。 质地牢固,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轮廓清晰,放射线放射状,有裂缝。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懦弱,味道甜美而特别。 溶胀果甘草,药局方药材:甘草,性状:根和根茎木质粗,某分枝,外皮粗,灰褐色或灰褐色。 质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 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坚实,有分枝,外皮粗糙,灰褐色,毛孔粗大不显眼。 药房方药材:甘草,炮制:去除杂质,洗净,滋润,切薄厚度,干燥。 甘草片: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外表是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 剖面略显纤维性,中心为黄白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和形成层环。 质地坚定,有粉性。 懦弱,味道甜美而特别。 药房方药材:甘草,性味: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药局方药材:甘草,功效:补脾益气,减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制剂。 用于脾胃虚弱、乏力、心悸气短、咳痰多、腹、四肢挛缩急性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强度。 药房方药材:甘草,用法:210g年。 药房方药:甘草,贮藏:通风干燥处,防龋。 药局方药材:甘草,注意:海藻,京大蒜,红大蒜,甘遂,芫荽不宜并用。 药房方药:牡丹皮详解,牡丹皮,药房方药:牡丹皮,来源: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 秋天挖根,去除细根和泥沙,剥去根皮,晒干或削去粗皮,去除树心,晒干。 前者叫连丹皮,后者叫丹皮。 药房方药材:牡丹皮,性状:连丹皮: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切裂缝,稍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 外表面为灰色或黄褐色,有许多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迹,坐皮脱落处为粉红色,内表面为浅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竖条纹,有常发光的结晶。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薄粉,药房方药:牡丹皮,性状:红,粉性。 闻起来很香,味道有点苦。 刮丹皮:外表面有刀削痕迹,外表面为红褐色或淡灰黄色,可能呈灰褐色斑点状残留外皮。 药局方药材:牡丹皮,炮制:快速冲洗,润后切成薄片,干燥。 本品呈圆形或卷曲形薄片。 丹皮外表面为灰色或黄褐色,坐皮脱落处为粉红色的丹皮外表面为红褐色或淡灰色的黄色。 内表面可以看到有时发光的结晶。 薄粉红色,粉性。 闻起来很香,味道有点苦。药房方药: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 归心、肝、肾经。 药局方药材: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热入血,温毒发斑,吐血舰血,夜热早凉,汗骨不蒸,经痛,跌痛,用于痈肿物毒。 药房方药:牡丹皮,用法:612g。 药房方药:牡丹皮,贮藏:放置阴凉处。 药房方药材:牡丹皮,注意:孕妇慎重使用。 药房方药:栀子详解,栀子,药房方药:栀子,由来:本品为菌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变红黄色时采集,去除果梗和杂质,将蒸汽放入上气或沸水中加热、取出或干燥。 药房方药:栀子,性状:本品为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 表面为红黄色或茶色,有6条羽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分支。 前端残留有萼片,基部稍尖,果梗残留。 果皮薄而脆,稍有光泽内面颜色浅,有光泽,有23条隆起的虚设隔膜。 种子多,扁卵圆形,群集,红色,药典中草药:栀子,性状:红黄色,表面有细疣状突起。 胆小,味道有点酸涩。 药房方药材:栀子,炮制:栀子去除杂质,粉碎。 本品呈不规则碎片。 果皮的表面是红黄色或茶色,有些能看到翼状的纵横。 种子多,扁卵圆形,深红或红黄色。 胆小,味道有点酸涩。 炒栀子:取栀子,按清炒法(通则0213 )炒成黄褐色。 本品呈栀子碎片状,黄褐色。 药房方药:栀子,性味: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药局方药材: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摇晃、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排泄、目红肿痛、火毒疮号的外治扭伤痛。 药房方药:栀子,用法:610g。 外用生物适量,经研究后配制。 药房方药:栀子,贮藏:设置通风干燥处。 药房方药:薄荷详解,薄荷,药房方药: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面部分。 夏天,秋天的第二季茎叶繁茂,花开成三轮时,选择晴天,分割收割,晒干,阴干。 药房方药:薄荷,性状:本品茎角柱形,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褐色或淡绿色,角生毛,节距25cm长质脆,断面白,髓部空洞。 叶对生,有短柄叶卷曲,完全平整后宽针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的上表面有深绿色,下表面有深绿色,薄茸,药局方药:薄荷,性状:毛,凹点状腺鳞。 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 揉起来有特别凉爽的香味,味道很凉。 药房方药:薄荷,炮制:去除旧茎和杂质,吹点水,稍润,切短部分,即在低温干燥。 本产品呈现出不规则的手段。 茎的棱柱形,表面呈紫褐色或淡绿色,有纵棱线,角上有毛。 截面为白色,中空。 叶子被破碎得很多,上面是深绿色,下面是浅绿色,复盖着浅毛。 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 揉起来有特别凉爽的香味,味道很凉。 药房方药:薄荷,性味:辛,凉。 归肺肝经。 药典中药材:薄荷,功效:疏通风热,疏通清利领导、利咽、透疹、肝。 感冒、感冒、风温初期,用于头痛、目红、喉咙麻痹、口腔炎、风疹、麻疹、胸部的压迫感。 药房方药:薄荷,用法:36g,后下。 药典中药材:薄荷,贮藏:放置阴凉处。 药房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处方详细,处方:柴胡300g,当归300g,白芍300g,白术300g,茯苓300g,甘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