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_第1页
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_第2页
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_第3页
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_第4页
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秋语文九(上)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名著西游记,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王欲进瓜果给阎王,死了妻子的相良甘愿牺牲自己去阴间献瓜果。B惠岸行者使一条宝杖。C流沙河中,鹅毛不能浮,只有八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D泾河龙王犯了天条,要被魏征处斩。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贮(zh)蓄嗔(chn)怒勾(gu)当一气诃(h)成B作(zu)坊吮(shn)吸殷(yn)切断壁残垣(yun)C绯(fi)闻澎湃(pi)刽(gi)子手暴殄(tin)天物D倾(qng)刻拘泥(n)侵略(lu)虚与委蛇(y)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调和(tio)赦免(sh)阴晦(hu)解剖(p)B教诲(hu)禅师(chn)佝偻(1u)倘若(tng)C骈进(bng)亵渎(xi)旁骛(w)喉咙(hu)D杜绝(d)咽气(y)秘诀(ju)羡慕(xin)4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庐山瀑布天下闻名,一道道瀑布前后相连,络绎不绝。B看到他滑稽的举止,我忍俊不禁的笑了。C虽然老师家长一再强调应遵守交通规则,可部分同学却仍不以为然。D邓稼先在进行核武器试验时,身先士卒,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B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约10天左右。C我们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发现了斯石英是很坚固的。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了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6 .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7 . 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8 . 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9 . 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10 .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阅读下面三篇短文【甲】清欢林清玄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清欢”是什么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难道现代人的欢乐,就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了呢?其实,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如是说。(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乙】寂寞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选自雅舍小品补遗,有删节)【丙】寂寞龙应台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张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时,“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时怕已悟得。(选自目送,有删改)【注释】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雅舒小品补遗创作于19281948年。11 . 梁秋实说“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从而到达自己想要追寻的境界。请联系三篇短文,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文章古人的诗文境界林清玄的清欢_以清为欢梁实秋的寂寞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_龙应台的寂寞张岱的“遥思入事,忆即书之”_12 . 有人说,甲文中林清玄倡导“清欢”是入世的,积极的;而乙文梁实秋谈“清福”是避世的,消极的。请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13 . 乙文与丙文中同是写“月”与“树”,你更喜欢哪一句?请作赏析。A.“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B“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高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14 . 龙应台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那么如何在“无边无际无着落”的寂寞中感知“清福”,修得“清欢”呢?请联系三篇短文概括回答。三、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1)薄雾浓云愁永昼,_。(李清照醉花阴)(2)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右手秉遗穗,_。(白居易观刈麦) (4)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5)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诗句是_。(7)隆中对“凡三往,乃见”所叙述的事件,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是这样记述的:先帝不以臣卑鄙,_,_。(8)沁园春雪中描绘雪景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香远益清(_)(2)亭亭净植(_)(3)陶后鲜有闻(_)(4)宜乎众矣(_)17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8 . 本文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请你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地谈一谈。19 . 文章是写莲花的,却在文中反复出现了“菊花”和“牡丹”,有什么用意?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翠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山客犹眠。20 . 请从“飞、啼”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应填。21 . 从“山客犹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客” 的居处环境与心境的,也体会到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六、语言表达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一位大四的女生向湖北高速交警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她希望交警部门对父亲的违法进行处罚,能给父亲一次教训,避免再出现这样危险驾驶的行为。省高警总队经过调查,证实被举报人和举报人确实是父女关系,其父承认接打电话的违法事实。警方对被举报的父亲依法进行教育处理,对举报交通违法的女儿按照规定进行了奖励。你同意这位姑娘的做法吗?为什么?(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得体,含标点 80 字以内。)23 . 仿写。请仿照下面雨之歌中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例句:雨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花朵。仿写:_七、综合性学习24 . 综合运用材料一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材料三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自中华好诗词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文的中华文化盛宴。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