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_第1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_第2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_第3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_第4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设计的目的是完成*站接触网工程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制作接触网平面设计图和接触网设备装配图。本设计简要阐述了* *站在网络工程背景、设计范围、设计依据和设计目标,阐述了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结合*站实际,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气象环境和线路状况条件,进行线材选择和站场布置,计算接触网控制参数、设计时速、风偏移值、最大跨度和锚固长度,分析*站的软横断面结构图,进行预制计算,接着进行图、支柱布置、 按照锚段划分、接触线引出值确定、支柱类型确定、场内典型支柱检测等步骤,制作了满足高速电气铁路要求的*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图,最后对*站接触网设备组装图的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进行了说明。本设计结合实际,图纸设计能满足现场要求,对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计算平面设计图论文类型:工程设计Abstracttheobjectistofingtodefingtodectofoverheadcontactsystem (OCS ) projectfortangjiabaoralwaysstation,andtoryistitsgraphicationanddever首次全部,项目背景,设计范围,设计和设计purposeofarepresented, andminterworkeforthedesignaresketched.urendthecomprerehensivicedrationofthelocalmeteorologicalenvironmentandlinesituationwithcm titionoftangjiabaoralwaystation and some control parameters,design speed,winddeviantandlengthofanchor-sectiona recalculated; andheadspansuspensionstructuredraftisanalized, 然后thegraphicationdefronthegraphicationfortangjiabaoralwaystationisdrawnacrodingtothefollowingprocedures,that is, frame design anchor-section partitioning,contact line stagger determination, support-posttype选择和本地typical support-post验证和therequirerrequirementityofhigh-sperforingralwaymet.finally thedesindandandthedrawingsdesignaconsitionandwitherequirentityoflocommentityforlocontheconmitionationofactusituation,andwillprovikey words :电子实验室,OCS,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1绪论11.1工程背景11.2设计范围11.3设计依据11.4设计目标11.5本设计的主要工作22气象资料32.1接触网设计中的气象资料32.2我国气象区划分43设计计算63.1主要线材选项63.2接触网的控制参数计算63.3接触网设计中的跨度计算63.4链状悬挂锚固长度的计算73.5 *车站软横结构图和预制装配式计算8*描绘车站接触网平面图和设备组装图134.1放开图134.2配置支柱134.3划分锚定段134.4确定接触线引出值134.5支柱类型14的决定4.6核查和核查144.7表格栏及其对应的说明144.8 *站接触网设备组装图说明164.8.1 *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图说明164.8.2直线绝缘转换柱(ZJS1 )组装图说明174.8.3直线绝缘转换柱(ZJS2 )组装图说明174.8.4软件横断面安装示意图说明174.8.5搭接线图说明184.8.6钢筋混凝土柱全补偿下锚固装配图说明184.8.7回流线臂柱肩架组装图说明184.8.8回流线软横断柱肩架组装图说明184.8.9回流线终端下锚组装图194.8.10直线中间柱正定位组装图说明194.8.11直线中间柱逆定位组装图说明19结论20谢谢21参考文献22图A *站接触网平面图23图B *站接触网设备组装图23精选文件1引言1.1工程背景*车站只有4支股票,所以都采用软横贯。 3号和4号干线为侧线,I号和ii号干线为正线,正线全长为2190.38m。本站有16条过道,型号均为1/12。进出车站的信号灯共有4个,分别位于坐标K1598 400.30、K1598 384.20、K1600 055.60、K1600 011.30。1.2设计范围平面设计* *站接触网,包括悬挂模式的选择与比较、气象条件的选择、线材与设备的选择、设计计算1。1.3设计依据(一)有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2)国家目前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10621-2009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09-2005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 (铁科技2009212号)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客运专线铁路电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建铁2006167号)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 (建铁200739号)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07-2000 )。(三)国家目前的标准图和通用图。(4)甲方提供的原始资料和来自建筑设计部门的相关线路详情。1.4设计目标(1)接触网平面设计,必须结合不久的将来发展目标,进行综合考虑。(2)接触网设计应符合铁路技术规范及电气化铁路设计规范的要求。(3)在接触网设计中,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合作。(4)接触网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性能,体现国家技术政策,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5)接触网的设计以保证安全运行为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质量。1.5本设计的主要工作(1)悬挂模式的比较与选择(二)气象条件的确定;(3)悬架模式的确定(4)线材及主要设备的选择(5)接触网最大跨度、最大锚段长度的计算(6)软横断面(硬横断面)设计计算(七)接触网其他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八)绘制接触网平面图和设备装配图;2气象资料2.1接触网设计中的气象资料用于接触网设计的气象资料包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无接触线松弛时的温度、绳索和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最大风速及其出现时的温度、线索霸冰的厚度、霸冰时的风速和温度,以及穿越河滩和山谷时的最大风速等2。设计接触网时,气象条件的确定和选择方法3如下(1)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为了便于计算,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数值上优选为接近极限温度的5的整数倍的数值。(2)出现最大风速时的温度一般选择风速大、出现次数多的月份的温度平均值。(3)接触线没有松弛时的温度接触线没有松弛时的温度由接触悬架的实际运转状态决定。(4)绳索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绳索和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取该地区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平均值。霸冰厚接触线和承重方案的霸冰厚度是指圆筒形的冰壳厚度。 在霸冰季节,可以从单位长度的导线霸冰后的重量换算霸冰的平均厚度式中,单位长度的导线霸冰后的总重力负荷(kN/m )-无冰时每单位长度的导线自重负荷(kN/m )r-导线半径(mm )-冰的密度是900。接触线的复冰厚度取电缆复冰厚度的50%,不考虑绳索和夹子复冰的负荷。(6)线索霸冰时的风速在设计时,霸冰时的风速在沿海和草原地区最好是这个值。 这个地区限制了结冰时的风速。2.2我国气象区划分我国在1972年进行的全国设计规范改革,根据各地情况将全国划分为9个标准气象区3。表2.1我国标准气象区计算条件ii.ivvviviiviii战斗机x大气温度(c )最棒404040404040404040最差-5-10-10-20-10-20-40-20-20霸冰-5-5-5-5最大风速1010-5-510-5-5-5-5安装00-5-10-5-10-15-10-10大气过电压151515151515151515内部过电压年平均气温201515101510-51010风速(m/s )最大风速353025253025303030霸冰101010101015151515安装101010101010101010大气过电压151515151510101010内部过电压0.5最大风速(15m/s以上)霸冰厚度(mm )5551010101520霸冰密度(kg/m3)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表中列出的九个典型领域分类如下:区:南方沿海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如浙江、福建东部、广东、广西沿海地区等区:指华东大部分地区,包括安徽、山东、江苏大部分地区区:包括南西南部非重冰地区、福建、广东等台风影响较弱的地区区: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和北京、津、唐等地区v区:华东、中南、西南三个地区使用的广阔山区区:指湖北、湖南、河南及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区:适用于寒潮大风地区,如东北北部部分地区、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区:适用于霸冰严重的地区,如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湘中、粤北重冰区IX区:指云贵高原重冰地区。由于气象资料不足,本设计在气象区选择。3设计计算3.1主要线材的选择(1)考虑线种类选择的技术要求,在本设计中接触线选择银铜合金(AgCu120 )。(2)承重索选择铜承重索(TJ-150 )。(3)软横断面承重索选用钢绞线GJ-70,上下定位索选用钢绞线GJ-50型绞线。3.2接触网的控制参数计算波动速度被认为是控制运行速度的重要条件,本次接触网设计的设计时速如下式中,t-接触线张力(n ),本接触线为20000N-接触线的单位长度质量()本接触线为1.07-变动速度();-无量纲系数,一般为0.650.70,本设计中为0.65。3.3接触网设计中的跨度计算接触线每单位长度的风荷载如下:式中,d是线索的直径,这里取13mm的最大风速,西部地区=25m/s,风速不均匀系数为0.85,体型系数k为1.25。通过代入上述数据,您可以在直线区间中,a是接触线的数字值,设定为300mm。根据接触网设计的经验,由于选项跨度为60m,因此可得到接触线的容许风偏移如下因为是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