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3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3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3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化学科学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教学内容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 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 ;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生成了新的物质。从微观的角度看,前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后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并不发生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例: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冰融化成水 干冰升华 钢铁生锈 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 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 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 石油分馏 煤的干馏 白磷自燃 火药爆炸答案: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四、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国际上统一的符号,它既代表一种元素,又可以代表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既代表氧元素,又代表一个氧原子。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它代表某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什么元素组成,若有分子存在,还可代表一个分子,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什么原子。如H2O代表水,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代表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的书写规律:金属单质由金属原子构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就是其元素符号;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一般为双原子分子,呈液态的溴和呈固态的碘单质的分子也是双原子分子;其他非金属固态单质结构复杂,直接用元素符号代表其化学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化合物一般可根据下列规律书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绝大多数情况下m和n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常见原子团:NH4+、NO3-、SO42-、CO32-、HCO3-、PO43-、HPO42-、H2PO4-、ClO3-、MnO4- 常见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Ag+1Ca+2F-1C+2,+4O-2H+1Mg+2Cl-1,+1,+3,+5,+7Al+3N-3, +1, +2 +3, +4, +5K+1Ba+2Br-1Fe+2,+3Si+4Na+1Zn+2I-1Cu+1,+23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反映原子、离子核外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的符号。4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遵重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要配平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对应相等。此外,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规律,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体现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什么,而且还告诉我们各物质的比例关系。2H2 + O2 2H2O 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 从分子数角度: 2分子 1分子 2分子 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 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 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例4: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1)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