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常见影像ppt课件_第1页
头颅CT常见影像ppt课件_第2页
头颅CT常见影像ppt课件_第3页
头颅CT常见影像ppt课件_第4页
头颅CT常见影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人正常头颅影像学解剖,1,脑的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在枕骨大孔处连于脊髓。脑分六部分,即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合称脑干。大脑分左、右大脑半球,左、右半球间有大脑纵裂。每个半球上都有三条主要的脑沟,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将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额叶: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顶叶:中央沟和顶枕裂之间枕叶:顶枕裂以后颞叶:外侧沟以下;在外侧沟底埋藏有岛叶基底节(核):是埋藏在大脑半球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2,脑的被膜,脑的外面有三层被膜包裹,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除包在脑的最外面外,还伸入脑的裂隙内,主要有大脑镰、小脑幕和鞍隔。小脑幕把颅腔不完整地分隔成幕上和幕下。鞍隔形成蝶鞍的顶,中央有漏斗通过。硬脑膜在一定部位分两层,内最主要有脑膜中动脉。颞骨骨折时,容易损伤,可形成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其包被在整脑的表面,不伸入脑的沟裂内。软脑膜:软脑膜紧贴脑回表面,并深入脑的沟裂内。软脑膜上的血管丰富,并突入脑室内形成脉络膜,产生脑脊液。,3,脑室、脑池系统,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共四个:一对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室内充满脑脊液。侧脑室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第三脑室借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第四脑室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池: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较大的间隙。有大脑纵裂池、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包绕中脑)、四叠体池、枕大池、小脑延髓池、小脑角池等,4,5,头颅CT示意图,6,第一层颅底层面,7,8,第二层蝶鞍层面,9,第四脑室,小脑半球,桥脑,颞叶,10,第三层鞍上池层面,11,12,第四层三脑室、四叠体池层面,13,14,第五层松果体层面,15,16,17,第六层侧脑室体部层面,18,19,第七层侧脑室顶部层面,20,21,第八层大脑皮质下部层面,22,23,第九层大脑皮质上部层面,24,25,一、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二、脑血管疾病:脑梗死,颅内出血,脑白质疏松症,颅脑常见疾病,26,一、颅脑损伤,骨折形态分:线性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生长性骨折颅底骨折:(1)前颅窝骨折:可出现一侧或两侧黑眼征(眼镜征),骨折线经过额筛窦时,常产生鼻出血核脑脊液鼻漏及嗅觉丧失,或因气体进入颅腔内产生外伤性颅内积气;(2)颅中窝骨折:临床上常见到颞部软组织肿胀。骨折线累及颞骨岩部时,往往损伤面、听神经,表现周围性面瘫,听力丧失,眩晕或平衡障碍等。骨折线累及中耳致鼓膜破裂,多产生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耳漏。(3)后颅窝骨折:枕下和乳突部可出现皮下淤血,严重者可损伤后组颅神经及延髓,造成四肢迟缓性瘫痪,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颅骨骨折,27,28,29,(1)suo(2)硬膜下血肿-新月形高密度影(硬膜与软膜之间)(3)硬膜下积液-新月形低密度影(蛛网膜撕裂或破损),1、颅内血肿,30,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及硬脑膜之间,多见于颞部,出血多来自脑膜中动脉,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静脉破裂所致。中间清醒期:是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因为硬膜外血肿的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昏迷-清醒-昏迷)。通常认为这种意识状态的变化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31,32,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天),33,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2周),34,右额硬膜外血肿(外伤后1月余),35,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来源大多为大脑皮质表面的静脉和小动脉损伤。,36,临床表现:常合并脑挫裂伤,病情多较重。1、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2、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脑疝体征;3、局灶性体征根据受累部位,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37,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38,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轻微外伤后12天),39,双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40,41,硬膜下积液,又称硬膜下水瘤,多是外伤后硬膜下腔出现的脑脊液积聚。硬膜下积液占颅脑外伤的0.5%1%,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为多见。CT表现:新月形低密度区,42,双额颞顶硬膜下积液,43,一、脑血管疾病,1、脑梗死,按大小分类:1、脑梗死;2、腔隙性脑梗死(3-15MM)分三期:(1)缺血期:发病24小时之内。发病46小时脑缺血区出现脑水肿,部分病例CT显示局部脑沟消失。12小时脑细胞坏死,血脑屏障开始破坏,此时约1/2的患者可见局部低密度病灶。(2)梗死期:发病第2天2个月,CT具有典型改变。通常在发病24小时后,CT才能清楚显示梗死灶,呈低密度区。(3)液化期:2个月以后。梗死区内的坏死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形成边缘清晰锐利的低密度囊腔,此期病灶无强化。,44,梗塞10小时,梗塞2天后,岛盖,岛盖消失,脑沟变平,灰白质界限不清,45,基底节及岛盖密度减低,早期,后期,46,A早期B三天后,47,A早期B三天后有占位征象,基底节密度减低,岛盖消失,48,左颞枕叶交界区梗塞出血性脑梗塞,49,腔隙性脑梗塞,位置:基底节、脑干、皮质下脑白质特点:小而多,可以无症状或症状反复多发,50,51,52,53,54,陈旧性脑梗塞(脑软化灶)密度低(水样密度)边界清邻近脑组织有萎缩样改变,55,脑积水,分类阻塞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是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基础上,部分完好的脑脊液循环吸收功能代偿,而脑脊液的分泌功能下降,从而形成新的平衡.CT可以正常)征象:脑室扩大,以侧脑室额角和第三脑室为最敏感,56,先天性导水管阻塞引起明显阻塞性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57,交通性脑积水,58,脑膜炎引起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59,1、颅内出血,(1)高血压性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60,女,48岁,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利4h,61,女,84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3h,62,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63,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64,横窦血栓后的脑实质出血,65,右侧外囊脑出血,66,右侧丘脑区脑出血,67,中脑左侧脑出血,68,女,54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6h,14d,69,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吸收期边缘变模糊,70,慢性期脑出血CT影像学表现,血肿逐渐变成低密度灶,若此期内发生在出血时则表现为低密度区中出现高密度灶,偶可呈密度高低不等的液-液平面。最后血肿演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