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1页
2016年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2页
2016年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3页
2016年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4页
2016年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朝阳区一模试卷讲评,1,原文是“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定子”的“定”是名词,定子是古时候的人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种工具。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过测量其长度得知水位深浅。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来演变为船锚,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D“定子”也可写作“碇子”“椗子”,“碇”“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B,2,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什么和什么“巧合”了?明对象!,3,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极为相像(1分):大小形制(或“长度、粗细、形状”)一致;都有箍;(褐黑色、质地坚密似铁的铁力木与乌铁的)颜色质地很相似。,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4,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金箍棒的“箍”B定海神针的“定”C金箍棒的演变D金箍棒的原型,D,5,B,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兵器,孙悟空本领非凡,全都靠金箍棒。B现在戏台上的金箍棒,材质、色泽和形状,都与其原型不符。C金箍棒其实并没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D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都有辟邪的作用。,6,A,5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旦:与阿房宫赋中“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中的“一旦”,意思相同。B嗒t然若丧:“丧”读“sn”,意思是死丧。C辟邪:“辟”与“辟谣”的“辟”读音和意思都相同。D左右逢源:贬义词,形容办事圆滑,在文中属误用。,“丧”读“sn”,意为“失去”,“辟邪”的“辟”读“b”,意为“排除”“辟谣”的“辟”读“p”,意为驳斥,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贬义,7,D,6“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2分)A坐不住B空欢喜C没得耍了D坐立不安,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作为汉语言艺术,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8,1.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3.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4.周瑜打黄盖-装样子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6.三十六计-走为上计7.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10.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11.张果佬倒骑毛驴-越走越远12.丈二宽的长袍-大摇大摆13.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14.丈母娘遇亲家母-婆婆妈妈15.钟旭开饭店-鬼不上门16.照葫芦画瓢-按老样子做17.针尖对麦芒-尖对尖18.织布不用梭子-就靠吹19.芝麻开花-节节高20.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21.藤萝爬上葡萄架-纠缠不清2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23.纸糊的大鼓-不堪一击24.纸糊的墙-靠不住25.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26.纸船出海-经不起风浪27.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28.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29.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30.画蛇添足-多此一举31.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32.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33.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34.猪八戒娶媳妇-一厢情愿35.半夜三更放爆仗-一鸣惊人36.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9,C,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的武器,既是人物身份性格的重要标记,也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B“如意金箍棒”中“如意”二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追求自由、反抗专制的理想。C金箍棒象征自由,紧箍象征束缚,两件器物集于孙悟空一身,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D“既有棒,何有咒?”一句与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一样,表达了相同的情感。,10,赞同“材料一”的观点:金箍棒源于“椗子”。从外形上看,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相似;从功能上看,有民间传说将“椗子”与“镇海针”联系起来;从文化内涵上看,金箍棒起源于“椗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关联,体现了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与书中向善的价值取向吻合。,8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11,赞同“材料二”的观点:金箍棒源于“荆觚棒”。从读音上看,金箍棒与“荆觚棒”读音相近,很可能是讹传造成的误写;从功能上看,“荆觚棒”是武器,又能辟邪,与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怪一致;从文化内涵上看,“荆觚棒”的功能,能够体现金箍棒除暴安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象征含义。,8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12,文言文阅读,13,子墨子说:“如今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长久保持而不失去(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能使(国家)富足而是使(国家)贫穷,不能使(人口)众多而是使(人口)稀少,不能使(社会)安定而是使(社会)动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不能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14,贤良的人多,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多;贤良的人少,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少。现在王公大人的紧要事务就是使贤人增多。问:“这样,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怎么做的呢?”子墨子说:“想要使自己国家中贤良的人增多,一定要让贤人富有,让他们有尊贵的地位,让他们受到尊敬,让他们得到赞美,这样做之后国家的贤人就可以得到并且增多了。”古代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是:“(人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富有,(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尊贵,(如果)不仁义(就)不让(他与我)亲好,(如果)不仁义(就)不让(他与我)接近。”,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15,因此国家中(原本)富贵(与君主)亲近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失去了自己(原本能够)倚仗的(只能)行仁义之事,国家中(原本与君主)疏远的人听到这个政令,都因为君主能不回避关系疏远重用仁义之人而行仁义之事。直到边远偏僻的郊外的臣子、宫庭的戍卫人员、都城中的民众、四方边境的百姓听到这个政令,都争相行仁义之事,那么国中贤人就多了。贤人治理国家,(就能使)国家安定,刑法公正,府库充实,百姓富足。,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16,古时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重用有德行的贤人。即使是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经商的人,有能力就任用他。国中的贤人,给他很高的官位,给他丰厚的俸禄,给他很大的权力。(如果贤人的)官位不高,百姓就会不敬重(他);俸禄不丰厚,百姓就会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会不敬畏(他)。,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17,断句题: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给予贤人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18,现在的王公大人也想效法古人,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却(只)给贤人很高的官位,但俸禄却不随着(增加)。官位高(却)没有(相应的)俸禄,百姓就不信任(君王)了。百姓不信任,怎么能亲附他的君王呢?所以先王说:“贪于权位的,不能把政事分给别人;重视财货的,不能把俸禄分给别人。”政事的权力不交给别人,俸禄不分给别人,天下的贤人怎么会自己到王公大人的身边来呢?,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19,如果贤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边,不贤的人就在身边了。王公大人使这些人得到尊位,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那么奖赏一定不会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一定不会落到恶人身上。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所以圣贤君主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重用贤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对百姓有好处的事。,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20,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时他就不肯跟随。(“劝”“阻”“是以”“倍”“死”“亡”各1分),翻译: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21,10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有能则举之A一举成名B举一反三C举国同庆D唯才是举例:事则不与A患难与共B与人为善C欲取先与D与时俱进,D(A中举;B列举;C全;D任用),C(A和;B偕同;C给;D随着),22,11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且乙:而B甲:则乙:而C甲:且乙:则D甲:则乙:则,11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且乙:而B甲:则乙:而C甲:且乙:则D甲:则乙:则,原文: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23,原文是:“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B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C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D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C,24,参考答案: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2分);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2分)。,14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4分),原文对应内容: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25,诗歌阅读,26,喜迁莺晋师胜淝上【1】李纲【2】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27,“颐指”在这里是形容谢安神情淡定,从容指挥的样子,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B,28,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B,风声鹤唳: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29,作者写“淝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手法1分)。词中写的是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侵略(古意2分),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今意2分)。,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30,散文阅读,31,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C,原文是“有种亲切感”,32,20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D,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归返家园时,复杂的情绪。,写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凸显自己思乡之情深。,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描述艰苦、凄凉的处境,抒写游子在异乡的思乡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